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厚街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結集成書啦!來先睹為快吧!

好消息!好消息!

厚街鎮文廣中心又出新書了!

為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 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工作。 厚街鎮文廣中心挖掘、整理了本鎮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25項, 其中包括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4項, 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3項, 通過圖片和文字的形式, 編成小冊子, 供讀者閱讀和欣賞, 意在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宣傳, 普及非物質文化遺產知識, 推進本鎮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利用工作。

這本小冊子共分五大部分

記錄了厚街鎮非物質文化遺產25項

下面先帶大家一睹為快

欣賞下精彩片段

作品欣賞——舞木龍

舞木龍又叫旱地舞龍舟, 是東莞厚街鎮橋頭村世代相傳和特有的民間習俗。 明永樂十九年(1421年)《鼇台王氏族譜》:“端陽後三日, 鄉之農人刻木為龍, 招集四方, 互相角戲, 士女環視如堵, 亦勝事也。 ”該習俗至今已有近六百的歷史。 人們為保留端午節龍舟競渡風俗, 在沒有河流的村中“舞龍舟”, 一直延續至今。

每年端午節的入夜時分, 橋頭村村民齊聚于藏木龍之地舉行簡單的祭請龍舟儀式, 隨後由鑼鼓隊引路, 巡遊全村。 以一青壯年雙手舉起木龍頭, 兩邊隊員舉著剛砍來的青樹枝, 匯成龍身、龍尾, 模仿扒船;隊伍可長可短, 男女老少均可參加, 凡參加者均舉樹枝。 兩隊相遇,

盡皆高呼, 彷如龍舟競渡, 甚是壯觀。

舞木龍于2009年成功申報為廣東省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以上照片由陳成基拍攝)

為了更好地宣傳我鎮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普及非物質文化遺產知識,加強群眾保護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意識,我們擬將《厚街非物質文化遺產》這本宣傳小冊子贈發給全鎮各個社區、社區圖書館、學校等,並按照宣傳冊的文字和圖片製作展板,到有條件的社區和學校巡迴展出。

那其他朋友想要怎麼辦呢?

看這裡!

只要關注咱們“厚街視界”微信公眾號

在評論區留言

或者致電85962200

就有機會免費獲得

只有300份哦

先到先得,送完即止!

趕緊來領取吧!

圖文編輯:黃 雲

監製:張 勇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觀看《厚街新聞》

(以上照片由陳成基拍攝)

為了更好地宣傳我鎮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普及非物質文化遺產知識,加強群眾保護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意識,我們擬將《厚街非物質文化遺產》這本宣傳小冊子贈發給全鎮各個社區、社區圖書館、學校等,並按照宣傳冊的文字和圖片製作展板,到有條件的社區和學校巡迴展出。

那其他朋友想要怎麼辦呢?

看這裡!

只要關注咱們“厚街視界”微信公眾號

在評論區留言

或者致電85962200

就有機會免費獲得

只有300份哦

先到先得,送完即止!

趕緊來領取吧!

圖文編輯:黃 雲

監製:張 勇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觀看《厚街新聞》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