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冠心病也玩“潛伏”

47 歲的張先生, 平日裡自詡身體健康的他, 近來卻時不時地出現胸悶、胸痛, 勞累之後尤其如此。 於是, 張先生上醫院做了個心電圖, 結果顯示完全正常。 後來, 在醫生的建議下, 張先生在跑步機(心臟運動負荷試驗)上嘗試了一個心電圖檢查, 這時真相才浮出水面——他可能是隱性冠心病患者。

隱性冠心病浮出水面

張先生在跑步機上做的心電圖檢查, 醫學上稱為心臟運動負荷試驗, 是診斷冠心病的輔助手段。 做該檢查時, 醫生會先讓患者在跑步機上運動, 在運動狀態下監測患者的心電和血壓情況。 在10 分鐘的檢查中, 跑步機每3 分鐘會提升一個坡度和速度。

開始的5~6 分鐘, 張先生並沒有出現什麼異常。 7 分鐘後, 心電圖提示他出現了輕度的缺血, 心率達到了120次/分鐘。 到了8 分鐘時, 張先生臉色開始發白, 額頭上也冒起了冷汗, 心電圖上出現了顯著的心肌缺血。

見此情形, 醫生叫停了這次試驗, 並讓他臥床休息。 兩分鐘後, 張先生心肌缺血的心電圖表現逐漸消失。

心電圖顯示, 張先生有缺血情況, 這是冠心病的表現症狀, 他很有可能是隱性的冠心病患者。 臨床中, 有20%類似張先生這樣的情況做了檢測後, 被檢測出患有隱性冠心病。

運動時心肌缺血“逃不掉”

之所以會存在隱性的冠心病患者, 是因為心臟有很強的代償能力, 可以滿足平時不太劇烈活動時的冠脈供血。 因此就算冠脈血管狹窄, 只要不做很劇烈的運動, 這些人群絲毫不會察覺到心臟有異常。

臨床上, 平時做的心電圖是安靜狀態下的檢測, 所以心臟片刻的不適很難被檢測出來, 以至於患者誤以為自己的心臟還十分健康。

而在運動狀態下做心電圖檢查, 患者因為運動心率增快, 心臟需要的血供和氧供迅速增加。 如果冠狀動脈有狹窄, 那麼必定心臟得不到充分的血供, 心電圖上就會出現心肌缺血的表現, 因此心肌缺血的問題很快就會暴露。

目前冠心病的輔助檢查大體上分為兩種:有創性的和無創性的。 冠狀動脈造影就是有創性的冠心病檢查手段;無創性的包含有常規心電圖、冠狀動脈CT、心臟運動負荷試驗等。 相對於冠狀動脈造影、冠狀動脈CT 等價格較高, 心臟運動負荷試驗的價格親民許多, 而且是一個無創性的檢查。

平時有胸悶但心電圖檢查卻正常、懷疑冠心病或者心電圖檢查有輕度異常的人群, 應當做一個心臟運動負荷試驗。

當然, 心臟運動負荷試驗並非人人適宜, 如果近3 天頻發心絞痛、有心衰症狀或者有殘疾的患者, 都不宜進行該項檢測。 (吳志林穎整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