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中國年節那些美麗詩詞之“秋分節氣”

中國年節那些美麗詩詞之“秋分節氣”

張秀陽/整理

秋分, 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 時間一般為每年的西曆9月22~24日。 太陽在這一天到達黃經180°(秋分點),

太陽幾乎直射地球赤道。 《春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篇》中說:“秋分者, 陰陽相半也, 故晝夜均而寒暑平。 ”秋分之“分”為“半”之意。 “秋分”的意思有二:

一是, 晝夜時間均等, 並由晝長夜短變為晝短夜長;二是, 氣候由熱轉涼。 按我國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為四季開始的季節劃分法, 秋分日居秋季90天之中, 平分了秋季。

古人劃定秋分有三候:一候雷始收聲, 二候蟄蟲坯戶, 三候水始涸。 一候雷始收聲。 鮑氏曰:雷, 二月陽中發聲, 八月陰中收聲, 入地則萬物隨入也。 古人認為雷是因為陽氣盛而發聲, 秋分後陰氣開始旺盛, 所以不再打雷了。 因此, 雷聲不但是暑氣的終結, 也是秋寒的開始, 更是萬物開始衰敗的徵兆, 天氣也逐漸陰冷寒涼。

二候蟄蟲坯戶。 《禮記》注曰:坯, 益其蟄穴之戶, 使通明處稍小, 至寒甚, 乃墐塞之也。 由於天氣變冷, 蟄居的小蟲開始藏入穴中, 並且用細土將洞口封起來以防寒氣侵入。

三候水始涸。 《禮記》注曰:“水本氣之所為”, 春夏氣至, 故長, 秋冬氣返, 故涸也。

是說此時降雨量開始減少, 由於天氣乾燥, 水汽蒸發快, 所以湖泊與河流中的水量變少, 一些沼澤及水窪處便處於乾涸之中。

秋分曾是傳統的“祭月節”。 早在周朝, 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習俗。 其祭祀的場所稱為日壇、地壇、月壇、天壇。

分設在東南西北四個方向。 我國各地至今遺存著許多“拜月壇”、“拜月亭”、“望月樓”的古跡。 現在的中秋節則是由傳統的“祭月節”而來。 據考證, 最初“祭月節”是定在“秋分”這一天, 不過由於這一天在農曆八月裡的日子每年不同, 不一定都有圓月。 所以, 後來就將“祭月節”由“秋分”調至中秋。

古時習俗, 秋分送秋牛圖。 其圖是把二開紅紙或黃紙印上全年農曆節氣, 還要印上農夫耕田圖樣, 名曰“秋牛圖”。 送圖者都是些民間善言唱者, 主要說些秋耕和吉祥不違農時的話, 每到一家更是即景生情, 見啥說啥, 說得主人樂而給錢為止。 言詞雖隨口而出, 卻句句有韻動聽。 俗稱“說秋”, 說秋人便叫“秋官”。

秋分期間還是孩子們放風箏、大人們秋遊的好時候。

秋分詩詞會輯

和侃法師三絕詩二 [南北朝]庾信

客遊經歲月, 羇旅故情多。

近學衡陽鴈, 秋分俱渡河。

秋分夜 (南朝梁) 沈約

月落宵向分, 紫煙鬱氛氯。

噎噎螢入霧, 離離雁出雲。

巴童暗理瑟, 漢女夜縫裙。

新知樂如是, 久要拒相聞。

大觀秋分夕月 (隋)佚名

至陰之精,誇而複盈。

輪高佃桂,階應祥螢。

玉兔影孤,金莖露溢。

其駕星車,顧於茲夕。

晚晴 [唐]杜甫

返照斜初徹,浮雲薄未歸。

江虹明遠飲,峽雨落餘飛。

鳧雁終高去,熊羆覺自肥。

秋分客尚在,竹露夕微微。

送僧歸金山寺 [唐]馬戴

金陵山色裡,蟬急向秋分。

迥寺橫洲島,歸僧渡水雲。

夕陽依岸盡,清磬隔潮聞。

遙想禪林下,爐香帶月焚。

再過王輅原居納涼 [唐]周賀

夏天多憶此,早晚得秋分。

舊月來還見,新蟬坐忽聞。

扇風調病葉,溝水隔殘雲。

別有微涼處,從容不似君。

贈供奉僧次融 [唐]姚合

會解如來意,僧家獨有君。

開經對天子,騎馬過聲聞。

本寺遠於日,新詩高似雲。

熱時吟一句,涼冷勝秋分。

夜喜賀蘭三見訪 (唐)賈島

漏鐘仍夜淺,時節欲秋分。

泉聒棲松鶴,風除翳月雲。

踏苔行引興,枕石臥論文。

即此尋常靜,來多只是君。

中秋對月 (唐)李頻

秋分一夜停,陰魄最晶熒。

好是生滄海,徐看曆杳冥。

層空疑洗色,萬怪想潛形。

他夕無相類,晨雞不可聽。

秋分八月中 (唐)元稹

琴彈南呂調,風色已高清。

雲散飄颻影,雷收振怒聲。

乾坤能靜肅,寒暑喜均平。

忽見新來雁,人心敢不驚?

擁鼻 [唐]韓偓

擁鼻悲吟一向愁,寒更轉盡未回頭。

綠屏無睡秋分簟,紅葉傷心月午樓。

卻要因循添逸興,若為趨競愴離憂。

殷勤憑仗官渠水,為到西溪動釣舟。

懷潘鄮屋 ( 宋 ) 陳允平

洛陽才解佩,過眼忽秋分。

四海一明月,千山共白雲。

雁煙迷曉樹,蟲露濕香芹。

滿紙相思字,臨風欲寄君。

壽皇子 ( 宋 ) 程珌

磊魁晶熒,歲有常期。

秋分維何,天高氣清。

玉蟾吐煇,銀漢無聲。

澄霄一色,萬里雲平。

此時候之,出丙入丁。

所出之國,政化和平。

人生其時,既壽且寧。

矧複前星,以及子星,

與之並明。天啟休期,

應期挺生。

以湖州酥秀州木犀面油太和石本觀音像送莫萬 ( 宋) 趙蕃

天教桂蕊擅秋分,只道非秋無複存。

底事蘭開梅落際,忽於膏飾見追魂。

老人星 [宋]趙蕃

大史占南極,秋分見壽星。

增輝延寶曆,發曜起祥經。

灼爍依狼地,昭彰近帝庭。

高懸方杳杳,孤白乍熒熒。

應見光新吐,休征德自形。

既能符聖祚,從此表遐齡。

無言師還道院求詩 (宋 ) 趙師秀

師已無言矣,今吾何所雲。

惟知佛照子,曾管雁山雲。

天下閑為寶,人間熱似焚。

筠州郡齋近,安坐過秋分。

依韻奉和司徒侍中庚戌秋分 (宋)強至

金氣才分向此朝,天清林葉擬辭條。

三秋半去吟蛩逼,百感中來醞蟻消。

候早初逢旬甫浹,月圓前距望非遙。

如今晝夜均長短,占錄無勞史姓譙。

秋分後頓淒冷有感 (宋)陸遊

今年秋氣早,木落不待黃,

蟋蟀當在宇,遽已近我床。

況我老當逝,且複小彷徉。

豈無一樽酒,亦有書在傍。

飲酒讀古書,慨然想黃唐。

耄矣狂未除,誰能藥膏肓。

點絳唇 [宋]謝逸

金氣秋分,風清露冷秋期半。涼蟾光滿。桂子飄香遠。素練寬衣,仙仗明飛觀。

霓裳亂。銀橋人散。吹徹昭華管。

癸未中秋 (宋)楊公遠

涼入郊墟暑漸微,奈何節序暗推移。

景逢三五秋分夜,光異尋常月滿時。

按舞霓裳仙綽約,長舂靈藥兔迷離。

廣寒宮桂花空發,近世無人折一枝。

三用韻一首 (宋 )楊公遠

屋頭明月上。此夕又秋分。

千里人俱共,三杯酒自醺。

河清疑有水,夜永喜無雲。

桂樹婆娑影,天香滿世間。

搖捱遍/採蓮令 [宋]史浩

南鄰幄丹宮,赤伏顯符記。朱陵曜綺繡,箕翼炯、瑞光騰起。每歲秋分老人見,表皇家、襲慶迎祺。

天子當膺,無疆萬歲。北窺玄冥,魁杓擁佳氣。長拱極、終古無移。論南北東西。相直何啻千萬裡。信難計。

水調歌頭 [宋]牟巘

叔父茅封貴,先帝棣華親。平生為善最樂,夙德宛天人。玉葉金枝方茂,瑤沼丹壺如畫,光景鎮長新。五福一日壽,萬象總皆春。

正秋分,記初度,紱纏麟。傳宣來自絳闕,瑞采蔚輪囷。樂有鈞天九奏,尊有仙家九醞,翠釜紫駝珍。笑把南山指,還以祝嚴宸。

秋分後十日得暴雨 (宋 ) 曹彥約

負固驕陽不忍回,執迷涼意誤驚猜。

傾盆雨勢疑飛瀑,揭地風聲幫迅雷。

階下決明添意氣,庭前甘菊勝胚胎。

可憐歲事今如此,麥壟蔬畦尚可培。

秋分前三日偶成 (宋 )釋文珦

秋光幾一增,在候已無雷。

顯氣凝為露,嘉禾秀出胎。

燕銜餘暑去,蟲喚嫩寒來。

泡影非能久,流光又苦催。

秋分一首 (宋) 蘇籀

礎濕嵐昏近海多,劍霜清刮手親磨。

輪囷馬棧非難整,索漠牛衣且勿呵。

好住延陵皋澤去,強同溱洧濟人過。

坐令幽谷還喬木,感論中原喻尉佗。

己亥十一月二十一日長至前一旬書 ( 宋 )方回

北極地上三十六度出,南極地下三十六度入。

四海之內居中國,不見南極見北極。

東生西沒一輪日,西沒東升黑生白。

春分秋分晝夜中,天上地下度數同。

地上天少日晷短,子月日南而北返。

地上天多日晷長,午月日北而南行。

四時成歲歲如此,日南日北而已矣。

一百八十度有奇,不過一往一來耳。

或謂四遊升降殆不然,所以景佑新書刪其篇。

八月四日晚霹靂碎大柳木 (宋) 樓鑰

秋分雷自合收聲,白露明朝忽震霆。

怪得坐中驚欲倒,鄰牆老柳碎中庭。

和孟世功秋日吳江見寄 (宋 ) 吳芾

扁舟西去氣淩雲,坐看魚龍躍浪紋。

風起白蘋初日晚,霜雕紅葉欲秋分。

忘機鷗鷺情相狎,入筆江山句不群。

正恐功名來追逐,煙波深處未留君。

韓尚書南澗公之從弟德文為東廣常平上幕丙寅 ( 宋 ) 曾豐

白露一旬後,秋分三日前。

幕中餘暇日,城上肆華筵。

卓立參天木,橫陳撲地煙。

主人非獨答,客筆不如椽。

辛酉中秋前後舟行自英入韶晚與全真侄傳杯 ( 宋)曾豐

山色秋分後,月華霜降前。

況方行水國,而複遇晴天。

萬象入搔首,百懷歸扣舷。

傷觴非至禮,聊爾勝徒然。

歲旱晚雨 (宋)韓琦

慶曆丙戌夏,早氣蒸如焚。

行路盡嬰暍,居人猶中瘟。

墮鳥不收喙,遊魚幾爛鱗。

絺綌亦難禦,更值成雷蚊。

驕陽斷雨脈,焦熬逾五旬。

農塍坐耗裂,縱橫龜灼文。

眾目血坼眥,日睇西郊雲。

守臣恤民病,心亂千絲棼。

祈龍割舒雁,縱陰開北門。

古法久弗驗,群祠益致勤。

遍走於境內,神兮若不聞。

或時得泛灑,濛濛才濕塵。

豐年望既絕,節候俄秋分。

忽爾降大澍,霄冥連日昏。

垂空狀戰戟,入溜疑傾盆。

田禾十九死,強漬枯槁根。

蕭稂賤易活,勢茂如逢春。

蛙黽渴易滿,泥躍嬉成群。

濟物乃容易,應時何艱辛。

轍鮒骨已壞,徐激西江津。

穀黍霜已厚,始調鄒律溫。

天意執可問,對之空氣吞。

庚戌秋分 (宋)韓琦

淅淅風清葉未凋,秋分殘景自蕭條。

禾頭無耳時微旱,蚊嘴生花毒漸消。

錢迸嫩苔陳閣靜,字橫賓雁楚天遙。

西園宴集偏宜夜,坐看圓蟾過麗譙

偕一之世卿詣楚雲台偶作呈世卿 ( 明 ) 陳憲章

小立三人靜楚雲,水田漠漠向秋分。

千峰笑指來時路,黃鶴樓前月是君。

客中秋夜 (明)孫作

故園應露白,涼夜又秋分。

月皎空山靜,天清一雁聞。

感時愁獨在,排悶酒初醺。

豆子南山熟,何年得自耘。

秋分日憶用濟 (清)紫靜儀

遇節思吾子,吟詩對夕曛。

燕將明日去,秋向此時分。

逆旅空彈鋏,生涯只賣文。

歸帆宜早掛,莫待雪紛紛。

道中秋分 (清)黃景仁

萬態深秋去不窮,客程常背伯勞東。

殘星水冷魚龍夜,獨雁天高閣閡風。

瘦馬贏童行得得,高原古木聽空空。

欲知道路看人意,五度清霜壓斷蓬。

大觀秋分夕月 (隋)佚名

至陰之精,誇而複盈。

輪高佃桂,階應祥螢。

玉兔影孤,金莖露溢。

其駕星車,顧於茲夕。

晚晴 [唐]杜甫

返照斜初徹,浮雲薄未歸。

江虹明遠飲,峽雨落餘飛。

鳧雁終高去,熊羆覺自肥。

秋分客尚在,竹露夕微微。

送僧歸金山寺 [唐]馬戴

金陵山色裡,蟬急向秋分。

迥寺橫洲島,歸僧渡水雲。

夕陽依岸盡,清磬隔潮聞。

遙想禪林下,爐香帶月焚。

再過王輅原居納涼 [唐]周賀

夏天多憶此,早晚得秋分。

舊月來還見,新蟬坐忽聞。

扇風調病葉,溝水隔殘雲。

別有微涼處,從容不似君。

贈供奉僧次融 [唐]姚合

會解如來意,僧家獨有君。

開經對天子,騎馬過聲聞。

本寺遠於日,新詩高似雲。

熱時吟一句,涼冷勝秋分。

夜喜賀蘭三見訪 (唐)賈島

漏鐘仍夜淺,時節欲秋分。

泉聒棲松鶴,風除翳月雲。

踏苔行引興,枕石臥論文。

即此尋常靜,來多只是君。

中秋對月 (唐)李頻

秋分一夜停,陰魄最晶熒。

好是生滄海,徐看曆杳冥。

層空疑洗色,萬怪想潛形。

他夕無相類,晨雞不可聽。

秋分八月中 (唐)元稹

琴彈南呂調,風色已高清。

雲散飄颻影,雷收振怒聲。

乾坤能靜肅,寒暑喜均平。

忽見新來雁,人心敢不驚?

擁鼻 [唐]韓偓

擁鼻悲吟一向愁,寒更轉盡未回頭。

綠屏無睡秋分簟,紅葉傷心月午樓。

卻要因循添逸興,若為趨競愴離憂。

殷勤憑仗官渠水,為到西溪動釣舟。

懷潘鄮屋 ( 宋 ) 陳允平

洛陽才解佩,過眼忽秋分。

四海一明月,千山共白雲。

雁煙迷曉樹,蟲露濕香芹。

滿紙相思字,臨風欲寄君。

壽皇子 ( 宋 ) 程珌

磊魁晶熒,歲有常期。

秋分維何,天高氣清。

玉蟾吐煇,銀漢無聲。

澄霄一色,萬里雲平。

此時候之,出丙入丁。

所出之國,政化和平。

人生其時,既壽且寧。

矧複前星,以及子星,

與之並明。天啟休期,

應期挺生。

以湖州酥秀州木犀面油太和石本觀音像送莫萬 ( 宋) 趙蕃

天教桂蕊擅秋分,只道非秋無複存。

底事蘭開梅落際,忽於膏飾見追魂。

老人星 [宋]趙蕃

大史占南極,秋分見壽星。

增輝延寶曆,發曜起祥經。

灼爍依狼地,昭彰近帝庭。

高懸方杳杳,孤白乍熒熒。

應見光新吐,休征德自形。

既能符聖祚,從此表遐齡。

無言師還道院求詩 (宋 ) 趙師秀

師已無言矣,今吾何所雲。

惟知佛照子,曾管雁山雲。

天下閑為寶,人間熱似焚。

筠州郡齋近,安坐過秋分。

依韻奉和司徒侍中庚戌秋分 (宋)強至

金氣才分向此朝,天清林葉擬辭條。

三秋半去吟蛩逼,百感中來醞蟻消。

候早初逢旬甫浹,月圓前距望非遙。

如今晝夜均長短,占錄無勞史姓譙。

秋分後頓淒冷有感 (宋)陸遊

今年秋氣早,木落不待黃,

蟋蟀當在宇,遽已近我床。

況我老當逝,且複小彷徉。

豈無一樽酒,亦有書在傍。

飲酒讀古書,慨然想黃唐。

耄矣狂未除,誰能藥膏肓。

點絳唇 [宋]謝逸

金氣秋分,風清露冷秋期半。涼蟾光滿。桂子飄香遠。素練寬衣,仙仗明飛觀。

霓裳亂。銀橋人散。吹徹昭華管。

癸未中秋 (宋)楊公遠

涼入郊墟暑漸微,奈何節序暗推移。

景逢三五秋分夜,光異尋常月滿時。

按舞霓裳仙綽約,長舂靈藥兔迷離。

廣寒宮桂花空發,近世無人折一枝。

三用韻一首 (宋 )楊公遠

屋頭明月上。此夕又秋分。

千里人俱共,三杯酒自醺。

河清疑有水,夜永喜無雲。

桂樹婆娑影,天香滿世間。

搖捱遍/採蓮令 [宋]史浩

南鄰幄丹宮,赤伏顯符記。朱陵曜綺繡,箕翼炯、瑞光騰起。每歲秋分老人見,表皇家、襲慶迎祺。

天子當膺,無疆萬歲。北窺玄冥,魁杓擁佳氣。長拱極、終古無移。論南北東西。相直何啻千萬裡。信難計。

水調歌頭 [宋]牟巘

叔父茅封貴,先帝棣華親。平生為善最樂,夙德宛天人。玉葉金枝方茂,瑤沼丹壺如畫,光景鎮長新。五福一日壽,萬象總皆春。

正秋分,記初度,紱纏麟。傳宣來自絳闕,瑞采蔚輪囷。樂有鈞天九奏,尊有仙家九醞,翠釜紫駝珍。笑把南山指,還以祝嚴宸。

秋分後十日得暴雨 (宋 ) 曹彥約

負固驕陽不忍回,執迷涼意誤驚猜。

傾盆雨勢疑飛瀑,揭地風聲幫迅雷。

階下決明添意氣,庭前甘菊勝胚胎。

可憐歲事今如此,麥壟蔬畦尚可培。

秋分前三日偶成 (宋 )釋文珦

秋光幾一增,在候已無雷。

顯氣凝為露,嘉禾秀出胎。

燕銜餘暑去,蟲喚嫩寒來。

泡影非能久,流光又苦催。

秋分一首 (宋) 蘇籀

礎濕嵐昏近海多,劍霜清刮手親磨。

輪囷馬棧非難整,索漠牛衣且勿呵。

好住延陵皋澤去,強同溱洧濟人過。

坐令幽谷還喬木,感論中原喻尉佗。

己亥十一月二十一日長至前一旬書 ( 宋 )方回

北極地上三十六度出,南極地下三十六度入。

四海之內居中國,不見南極見北極。

東生西沒一輪日,西沒東升黑生白。

春分秋分晝夜中,天上地下度數同。

地上天少日晷短,子月日南而北返。

地上天多日晷長,午月日北而南行。

四時成歲歲如此,日南日北而已矣。

一百八十度有奇,不過一往一來耳。

或謂四遊升降殆不然,所以景佑新書刪其篇。

八月四日晚霹靂碎大柳木 (宋) 樓鑰

秋分雷自合收聲,白露明朝忽震霆。

怪得坐中驚欲倒,鄰牆老柳碎中庭。

和孟世功秋日吳江見寄 (宋 ) 吳芾

扁舟西去氣淩雲,坐看魚龍躍浪紋。

風起白蘋初日晚,霜雕紅葉欲秋分。

忘機鷗鷺情相狎,入筆江山句不群。

正恐功名來追逐,煙波深處未留君。

韓尚書南澗公之從弟德文為東廣常平上幕丙寅 ( 宋 ) 曾豐

白露一旬後,秋分三日前。

幕中餘暇日,城上肆華筵。

卓立參天木,橫陳撲地煙。

主人非獨答,客筆不如椽。

辛酉中秋前後舟行自英入韶晚與全真侄傳杯 ( 宋)曾豐

山色秋分後,月華霜降前。

況方行水國,而複遇晴天。

萬象入搔首,百懷歸扣舷。

傷觴非至禮,聊爾勝徒然。

歲旱晚雨 (宋)韓琦

慶曆丙戌夏,早氣蒸如焚。

行路盡嬰暍,居人猶中瘟。

墮鳥不收喙,遊魚幾爛鱗。

絺綌亦難禦,更值成雷蚊。

驕陽斷雨脈,焦熬逾五旬。

農塍坐耗裂,縱橫龜灼文。

眾目血坼眥,日睇西郊雲。

守臣恤民病,心亂千絲棼。

祈龍割舒雁,縱陰開北門。

古法久弗驗,群祠益致勤。

遍走於境內,神兮若不聞。

或時得泛灑,濛濛才濕塵。

豐年望既絕,節候俄秋分。

忽爾降大澍,霄冥連日昏。

垂空狀戰戟,入溜疑傾盆。

田禾十九死,強漬枯槁根。

蕭稂賤易活,勢茂如逢春。

蛙黽渴易滿,泥躍嬉成群。

濟物乃容易,應時何艱辛。

轍鮒骨已壞,徐激西江津。

穀黍霜已厚,始調鄒律溫。

天意執可問,對之空氣吞。

庚戌秋分 (宋)韓琦

淅淅風清葉未凋,秋分殘景自蕭條。

禾頭無耳時微旱,蚊嘴生花毒漸消。

錢迸嫩苔陳閣靜,字橫賓雁楚天遙。

西園宴集偏宜夜,坐看圓蟾過麗譙

偕一之世卿詣楚雲台偶作呈世卿 ( 明 ) 陳憲章

小立三人靜楚雲,水田漠漠向秋分。

千峰笑指來時路,黃鶴樓前月是君。

客中秋夜 (明)孫作

故園應露白,涼夜又秋分。

月皎空山靜,天清一雁聞。

感時愁獨在,排悶酒初醺。

豆子南山熟,何年得自耘。

秋分日憶用濟 (清)紫靜儀

遇節思吾子,吟詩對夕曛。

燕將明日去,秋向此時分。

逆旅空彈鋏,生涯只賣文。

歸帆宜早掛,莫待雪紛紛。

道中秋分 (清)黃景仁

萬態深秋去不窮,客程常背伯勞東。

殘星水冷魚龍夜,獨雁天高閣閡風。

瘦馬贏童行得得,高原古木聽空空。

欲知道路看人意,五度清霜壓斷蓬。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