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深圳讀者見面會演講稿(龍女簡書0—50萬字精粹播報)

在滿懷激動的心情開啟人生第一場讀者見面會前一周, 整個人是失眠和焦慮的狀態, 想著, 大家憑什麼買門票願意前來聽一個21歲小姑娘的故事呢?我開始從過往的文章中去搜索、梳理,

寫下七個主題, 沒想到計畫不如變化快, 下午演講, 上午我拋開了一開始準備的所有道理文, 純粹走心地和在場30多位讀者分享了近兩年的故事。

這篇提前準備好的演講稿, 有9999個字, 萃取了我在簡書前半年的精華, 提煉了七個主題——

一、如何煉成快速成長的斜杠能力

二、揭開神秘學的神秘面紗

三、如何保持持續性創作

四、創業者不得不知的五個點

五、如何讓生命有更多的活法

六、做決定的藝術

七、大膽規劃生命的幾個點

一、如何煉成快速成長的斜杠能力

所謂斜杠青年, 都是主杠不是最精通, 但斜杠能力還行。 比如人們說起郎朗, 都知道是鋼琴家, 說起楊麗萍, 是舞蹈家。 專精尖一個領域, 灌注心血, 其實也是相當了不起的事情了。

不少, 而且在斜杠這件事上, 簡書頭牌彭小六也是做閱讀管理這一塊。 女生可以做很多事情, 多重斜杠是多才多藝, 男生則相反, 最好有一項專精尖的能力, 要不然很容易被人說是不靠譜。

這個決定怎麼樣才能做到, 以目標為導向, 一旦目標是清晰的, 你就會倒推回來執行當前的生活節奏, 並且知道這個過程裡, 需要付出什麼, 以及規避什麼, 還有要承受什麼。

能承受, 就直接去做了。 前幾年有本書很火, 《有些事, 現在不做, 一輩子都不會去做了》。

我個人有個缺點, 就是無限拖延症, 而且特別不喜歡寄送快遞, 別人讓我寄送手鏈, 我曾經試過拖延三個月的時間、反復被催促無奈之下才送出去。 所以我做決定會非常快, 本著“NOW OR NEVER”原則, 能做, 則現在去做了。

而且要果斷拒絕, 我基本拒絕了線下所有的約吃飯等等。

要避免進入知識焦慮, 一味地學學學是沒有用的, 有幾位朋友的做法值得我們去借鑒或思考:一個是我的雙胞胎姐姐,

她說過, 任何一本書都是有資訊和價值的, 哪怕其中一句話受益了, 都是有用的。

看能不能提升認知, 或者直接改變了行動。

什麼是提升認知?比如你知道了王陽明的心法, 知道日本的明治維新是他那邊轉化過來的;知道岳陽樓和鶴, 會感歎, “落霞共天水一色。 ”

這裡我要特地感謝一個人, 剽悍一隻貓。 來上海拖著的行李箱, 有一半都是他推薦的書, 真的好重。

這是八月份他給我個人推薦的書單:尤其適合獨立出來創業的朋友, 他強調了歷史也很重要《重來》、《小窗幽記》、《圍爐夜話》、《杉杉講透孫子兵法》、《優秀到不可被忽視》。

二、揭開神秘學的神秘面紗

潛意識的力量, 我在14歲的時候, 路過書店, 發現了一本當時的“禁書”,

叫《世界上最神奇的秘密》, 裡面闡釋了幾個重要的觀點, 不僅僅要將你的目標視覺化, 另外還需要反復、大量地敲擊。

接觸神秘學後, 發現了另外一個世界, 一開始我會為知道未來而開心得睡不覺, 比如每天帶一百個徒弟抽塔羅日運牌, 當你知道一天都會發生什麼事情的時候, 你或許就不會那麼慌亂了。 但到後面, 我猛然發現, 知道了又如何呢?生活的車輪還是滾滾向前, 該來的東西還是會來。

因為塔羅, 我知道了運勢發展趨勢。

知道順應牌義, 不逆天行道, 但明明知道結果, 卻擁有更多可以選擇的權利。

我會特地跳下一些坑, 這是我成長的主動選擇, 而不是被動關注。

我帶百位徒弟們一起抽取日運, 看著他們一天天地成長, 從日運抽取的課題中,像v先生的日知錄,真正的修習,是在一點一滴中實現的。

因為占星,我知道了如何才有貴人運。

從西洋占星術來看,木星和太陽合相時堪稱為“頂級的貴人運”,會出現被太陽灼傷的情況,但當太陽弱上,有一個叫日灼的概念。

我原本以為,跑去問師父,這是不是“時來運轉”?

師父回答:“日木合相,自身本身運就很強”。

木星自帶貴氣,擴張,德行,貴氣,太陽更是生命力,耀眼,領導力,只有棋逢對手式的強強聯合,沒有攀附高貴共生體,兩者都很強大,強者愈強。

前幾周見了BM大本營的慧敏媽,在我看來她如同一個堅毅的小姑娘,一個人撐起了一個全國性的社群。

在今年,我結識了剽悍一隻貓,順利加入貓群三期,結實了一幫可以稱得上一生的摯友、成為易仁永澄的御用占卜師、結實小荻老師、frank弗蘭克老師、小怡老師、蕭秋水教主、劍飛老師、樹豐老師等眾多前輩。

我觀察發現,真正的大咖,都是謙卑的終生學習者。

大咖們提供連結和價值,是無法比擬的,他們願意直接帶低一層的人,直接帶經驗或者給資源一塊合作,所以在思考價值別人能為你做些什麼的時候,請提前思考一個問題:你能提供的價值是什麼?

因為靈氣,我知道了無止境的努力。

靈氣源於日本,一直有個願望是去日本的寺廟中待上幾天,什麼都不做,感受天地間的靈氣在身體中倘佯的感覺,通過七脈輪共振冥想,時間像漏沙般一點一滴中感受,“那是真正心靜的力量。

靈氣的理念“就在今天,不要動怒,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並與人為善”和稻盛和夫的《幹法》的“當你竭盡全力時,神靈將會現身”有同工異曲之妙——

稻盛和夫是我的偶像,他不僅活到70歲還在兢兢業業地工作,一生中親手創辦了兩家企業都成為了世界五百強,還力挽狂瀾日本航空,化干戈為玉帛。

夜以繼日、全身心地埋頭工作,稻盛和夫稱:“所謂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不是說“到這種程度就可以了”,而是沒有終點、永無止境的努力。將目標一次一次向前推進,就要進行持續的、無限度的努力。

還有更多——

因為手相,我知道了命途中不只有星途大海,還有苟且漣漪。

因為心靈地圖,我知道了潛意識目標的設立和達成。

因為魔法,我知道了女巫崇尚自然改運的能量是如此得偉大。

因為如尼盧恩石,我看到了穿透符文雕刻在生命之樹上的刻印。

因為水晶能量,我知道了還有強大的能量可以參與到生命中來,給你助力。

因為通靈,我學會了敬畏每一個靈魂的屬性。

我敬畏神秘學,我相信善良的力量。

毋庸置疑,大部分人學習神秘學的初衷是趨利避害。

人性的貪煩畏與嗔癡念,始終都是存在於七情六欲的軀殼之中,帶著腳鐐也要盡情地舞蹈。

人們究其一生,都在探索這個未知的世界。之所以稱之為神秘學,因為世界上發生的很多事情,一時並沒有辦法完全給出科學解釋,但存在即真理,也相信在一點一滴的磨練中,你的生活可以變得更加好。

所以回歸到生活的禪學,便是——反復、大量。

我的人生格言聽起來特別傻,來源於高中心理課堂,一個老師說起企業家的名言,他出身貧寒,卻憑藉自己的信念最終成為非常厲害的人:這八個字是——簡單、相信、堅持到底。

第一點,你做的事情是要足夠專注的,東一條西一杠,不會有太優異的成績,畢竟人的時間和精力都是有空的,而且這件事是能用三句話讓人懂你在做什麼的。如果你要推銷自己,給你半分鐘的時間,你可以讓我知道你在做什麼,以及今後努力的方向,甚至尋求的努力等等。

比如我做塔羅諮詢,很多同行朋友被問起,你平時做什麼職業?很多塔羅師、占星師都支支吾吾地說,做個案諮詢——什麼個案諮詢,有耐心的人會進一步推測,是投行、企業諮詢,還是心理諮詢類的呀?

聽得雲裡霧裡,別人問起我,我會說,我呀,算命占卜的,兼職是教算命占卜的,這句連跳廣場舞的老頭老太太都聽得懂。

薛之謙,有句歌詞說得好,“簡單些,說話簡單些,遞進的情緒請省略。”

第二點,則是相信了,要發自內心地相信。

我其實做很多決定都是孤注一擲的,也不怕沒有錢吃飯,因為我相信自己有憑藉自己雙手在社會上獨立的能力。也相信自己堅持不是為了取悅他人,而是讓自己問心無愧。

第三是堅持到底,一旦認定的方向,就很難去改變,有一定的韌性。

這點我爸爸媽媽總是吐槽我,總是不撞南牆不回頭,倔脾氣幾條街都拉不回來。

我想起了大學同班同學,有三個人印象是非常深刻的,一個是坐在我隔壁的男生,他想考研,先專插本,再讀研究生;第二個是,畢業了,我有一次給幾個夥伴寄牛肉醬,發現他們提供的地址都是家鄉。

大部分人選擇了,重新回家鄉發展。

一個人身上最迷人的品質是什麼?

我思索了很久,認為答案是堅持。

今天我接到的一個諮詢熟客,他隔三岔五會找我看他和另外一個女生的牌面。

他想追一個遠在美國的女神,那女神面容姣好心底善良,他和她聊了幾次天覺得心都要化了。看幾次塔羅牌面其實已經慢慢好轉起來了

他追問,“未來是做朋友幾率大一些呢,還是能追到她的可能性會大一些,另外她會喜歡什麼類型?霸道總裁or暖男型…”

解牌結束後,拋開牌面,我和他說:“這你就不懂我們女孩子了”

我迅速地打字道:“不管你是霸道總裁還是暖男,無關類型,我們潛意識都是在看堅持的付出”。

很多青春小說故事中女神級別的人物都是如此,大結局反倒選擇了令吃瓜群眾意外的人,並不是條件最優異的。

靠堅持來打動人心,沒有一種套路解藥,不是通往真誠。

老爸當年追媽媽,我問媽媽為什麼在眾多追求者中,選擇了當時條件並不是最優的爸爸?

她非常有哲理地來了一句,“鞋子穿在自己腳上,舒不舒服,只有自己知道。”

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能堅持把一件小事做好的人,是我最為佩服的。類似于我的一個好朋友,大鵬元帥,他每天早上6點爬起來在自己的工作號上更新5句英文,這樣的小事卻每天都在堅持,令人震驚。

例如身邊一群優秀的日更文作者,他們選擇把日更文章作為每天生活的一部分——從你們身上,我看到了閃閃發光的品質啊,

那種“哪怕生活一地雞毛,我也要活成一首詩的模樣”:julia|顏懸哉|朱子先生|娜兒|曉多...

先甭管有沒有做,有沒有做,是一個好問題。我們如何去面對內心的恐懼,而義無反顧地選擇繼續向前走?

我們都需要一顆強大的內心,去迎接生活來自四面八方的考驗,以及擁抱人生更多精彩可能。

"There is an expression among even the most advanced runner that getting your shoes on is the hardest part of any workout."---kathrine switzer.

訓練最痛苦的部分,就是一開始穿上鞋子的那一刻。

————1967年第一位隱匿性編完成波士頓馬拉松的女跑者,1974年紐約馬拉松冠軍,凱薩琳·史威哲

前幾天我看到了一本書,《歐陽靖寫給女生的跑步書》,瞬間懂文字馬拉松為什麼需要寫4.2萬字了

——陸地馬拉松,全程42.195公里,田徑運動場二十四種專案其中一個專案。

我會用筆在牆上,每天睡覺能看得見的地方,寫上一些目標,不需要太切實際或太具體,比如95斤,馬甲線,職業占星師等等。

我們不難發現,生活中的強者,外表看不出,但標配都是顆強大的內心。內心知道要往哪裡走,且堅信自己可以到達那裡的人,基本上是無敵的。

實現目標的神器——白板(用於梳理目標),這裡提供一個我梳理目標所思考的範本——

明確你心中的目標,量化。

確定你為了獲得你所想要的錢而打算付出什麼(“不勞而獲”是不現實的)。

確定你打算獲得你所想要得到的錢的具體時間。

擬定一個實現你理想的具體計畫,無論有沒有準備好,都要立刻將計畫付諸行動。

現在把這些寫下來(白板助攻),詳盡清晰地寫出具體的目標,確定實現這個目標的deadline,明確你為目標而打算付出的代價,擬定具體計畫,並按照計畫逐步去實踐。

每天兩次大聲說出你寫的內容。晚上睡覺前說一次,早晨起床前說一次,邊說邊看邊感覺,要想像自己已經實現這個目標。

前方高能預警!

北京出差,住的地方燈光溫馨,但統一是暖黃色的,雖然暖,但沒有白熾燈的高效率,打字打得眼睛酸爽,感覺都快瞎掉了。無奈現在打字都是用手機在一旁固定住,打開頭電筒的光來補光。

第一直覺推薦這些“神助攻們”,我始終覺得萬物有靈,你對一件東西越有愛,和愛一個人一樣,是藏不住的。感謝你的存在,讓我的生活充滿小確幸。

三、如何保持持續性創作

在討論how怎麼做之前,我想先來論一下“why”重要性。

為什麼要寫作?

1、因為寫文能讓我更好地觀察生活:上周整理房間時發現有幾大箱子本子,翻開一本初中時寫的日記,充滿童心與稚嫩。那時候養成興趣是每天觀察生活的一些小細節,比如雨天看路邊的小灌叢中的小蝸牛爬出來呼吸的樣子,天空雲朵的形狀等等,“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人生苦短,匆忙之間,可否有留下你的痕跡?

據我“小心機”地觀察,發現簡書上高產文作家都可以稱作“生活觀察家”,他們習慣於觀察、羅列、梳理出有哪些現象,行文的背後往往是對這個社會運行的規則的理解,通過不斷打磨錘煉文字用來解釋的語言,以使它更容易為他人所理解,最後通過大量訓練,讓這種理解滲透進骨血肉,成為近似本能的日常動作。

酷吧,我也要成為這樣的人!

寫作的文章源於生活點點滴滴,我非常贊同一句話,“你看到的每一篇文章都像是牛奶,大部分讀者會認為作者寫文的過程是造奶的過程,殊不知當吃下第一口新鮮的草,就已經開始創作了”。

青草黃花,無非般若;擔水砍柴,皆是妙道。善讀,不必拘於書。星河草木蟲魚、士農工商僧乞,無一不是參悟之素材。——V先生

2、因為寫作能逼著我讀書。(麻麻再也不用擔心我的學習~)持續深度地輸出能很大程度上倒逼輸入,這句話當我踐行時深有感觸。只出不進的“吃老本”,遲早會出現“仿佛身體被掏空”的局面。

毛姆說,養成讀書習慣,也就是給自己營造一個幾乎可以逃避生活中一切愁苦的庇護所。有了庇護所,苦悶受傷時,才有治癒的地方,才有面對這慌亂世界時的強力後盾。這段話在我閱讀後才發現,書籍像一個巨大的城堡。

3、因為寫作能力是一種稀缺資源,因為稀缺,所以珍貴。

一條經濟學基本原理:市場中某種資源越稀缺,它的價值也往往越大——在新媒體時代,寫作能力強的人越來越少,但市場對優質內容的渴求越來越大,因此寫作能力將愈發珍貴。

一則新聞說,經過調查,百分之96%的九零後(具體資料不清楚是96%還是99%),已經沒有深度且長時間寫作的習慣了。

這個資料一度讓我瞠目結舌。

剽悍一隻貓,貓叔始終強調寫文的意義,“那些對用寫文做為輸出方式一屑不顧的人,最終一定會後悔”。

一個技能,一個資源越稀缺,往往價值也就越高,隨著網路科技技術不斷反覆運算,成熟的文字工作者在未來的十年二十年必定嶄露頭角。有才能不會撰寫文案?怎麼破?練習唄!

怎麼破?

主要五點——廣泛閱讀、泡在寫作圈子裡、做好隨手記、見縫插針來寫、忘掉上一篇。

①廣泛閱讀:我幾乎保持每天抽兩個小時來閱讀的時間,有時候在沙發上睡過去了。

其實閱讀挺功利的:一是簡單的道理反復在生活中實踐、另外整理成知識點,按自己的理解寫出來。而且閱讀是可以隨時隨地的,我隨身帶著。網路上有一個問題問的很好,“如果你有500元,如何最大化的接觸這個世界,獲得更多的成長”

“買一個kindle”我有三個kindle,連續蓄電幾個小時。

②、泡在寫作圈子:我關注了幾位寫作的作者,剽悍一隻貓、老顯、蕭秋水老師、鄰三月、秋葉大叔、榜樣力量是要跟隨的,保持打賞,很多人說,切,打賞這件小事,談錢,真俗!

慢慢地 你們之間的連結會更多 相信我,微妙的化學反應就會出來了

泡在寫作的圈子裡,盡可能多和有日更能量的人在一起,我們稱呼為“抱團取暖”,互相到對方的文章底下去留言、打賞等等;

③做好隨筆記——

隨時隨地 ,用生命去寫作。先完成,後完美,你總是可以先按“發佈鍵”;

我的偶像之一是咪蒙。早年據說她變態到,看三級片的時候還拿出本子來記筆記,

我經常在路邊看到一個看板,就停下來,記載;幾個朋友聊天,

信奉一句,“好記性不如爛筆頭”

④、見縫插針地來寫

搭建骨架——填充血肉——構建一篇文章的框架(5分鐘)——尋求素材(在任意的時間段)

⑤忘記上一篇 最好的而狀態是“一切才剛剛開始”,正如別人問你最精彩的一記投球是什麼?他回答:下一個。

我現在是50萬字了。想來從去年11月起步,也只有大半年的時光。

簡書簽約作家尹沽城文章曾提到:寫夠一百萬字,再談語言;寫夠三百萬字,再談故事;寫夠五百萬字,再談風格。

對於發自內心熱愛寫作的人來說,這一切只是剛剛開始,像冬日的暖床,長跑的準備運動。

四、從單槍匹馬到搭建5人核心團隊,創業者必須知道的五個點

員工和老闆的區別,打工和創業者的心態是不一樣的。

老闆招募員工的條件有三點:

1,是否靠譜;

2.是否忠誠?

3。尋找並留住最優秀的人才。

國際化也會成為一個銷售賣點,考慮語言障礙,書中提出了一個觀點:和卓越的人共事、做出卓越的業績正人生最為持久的幸福來源之一。

前半年我做了幾件很傻的事情,就是給人很大的期待值,然後因為控制不了成本,沒法承諾人高薪水,最後不得不開除員工的經歷——

團隊的人來了又走,但是幾個忠誠的人始終緊緊在我身邊,我萬分感恩。

比如Helen,我們曾經共同在山區中殺雞,做大盤雞吃,有你才有這個團隊,感謝你。

比如主頁君May,一開始來找我申請做公眾號的主頁君,她不急不躁,一路向前。

比如娜兒,我記得在成都領獎的時候,特地從重慶抱著一大束花朵過來,在我最需要她的時候,熬夜通宵達旦地批改,揮動小鞭子去做動作。

取得我的信任可能需要一個漫長的時間,但一旦我開始信任你,就會掏心掏肺地付出。

不喜歡“低水準勤奮的員工”,其實核心在於:能否從一個宏觀的角度去為整個企業、公司的角度去考量。

這裡特別,而且都有遠端協作需要一個適應期,你作為老闆或公司的管理者,讓當地員工嘗試遠端工作是個很好的開端。你可以借此來判斷遠端工作是否適合你。這樣做風險很低,問題不大,就算結果很糟糕。

(這個點,想到了我和helen同吃同住在一起一周,後來發現兩個人聚在一起閒聊得太多,某天,當我們共同都意識到這個問題,就果斷分開,遇到大事情線上一兩句調和不了就到“老地方”,華南農業大學轉角的麥當勞碰頭來分析事情)。

慎用會議。“離會議和管理者越遠,完成的工作就越多”當開會已經成為常態,人會變得麻木,所以提出會議應該像“鹽”,撒太多,菜會毀掉;

堤防遠端工作副作用:別宅出病來,可以找一個聯合辦公場所,跟與你境況相同的人一起做事情,這是我現在工作的地方。上海的復興SOHO廣場,這裡類似於一個孵化器,坐在我對面就是一個雷厲風行的廣告公司,經常打電話溝通。

更多詳細看《重來》。

五、如何讓生命有更多的活法

1.保持對新鮮事物的學習和好奇感;

2.自律才能自由;

在收到警校的錄取通知書前,我是奔潰的,因為那個時候,聽說警校正如同監獄,封閉式管理,能休息的時間很少。

3.電影《肖申克的救贖》中,有一句話印象深刻,有一種鳥的羽毛,是關不住的,註定熠熠生輝。

每天晚上都需要抱著被子和小板凳去“磨被子”,然後在規定的時間內需要磨練好,要不然就會被罰跑操場,被子被子我愛你,就像老鼠愛大米。

在警校如此嚴苛的環境下,我學會在有限的空間為自己爭取最大的利益空間。抓住那一絲小的微光,竭盡全力地做到最好,慢慢地,生活也有了起色。

六、做決定的藝術

如果說有一項技能是身邊絕大部分人很難做到的,大概就是做決定的速度吧。

我做決定之快,是令人瞠目結舌的。

我決定來上海,其實也就花了幾秒,然後就開始看房子和工作的地方,從一個想法的誕生到落地執行,往往沒有24小時。

我選址的原則是,近工作的地點,最好能步行上班,我先定下工作的地方,然後才定房子,不得不說我遇到了一個超級好的房東,房子基本上是我設想的一模一樣。

中間其實人脈也是相當重要的,我還沒有在朋友圈發佈消息,直接和幾個“地頭蛇”溝通,混圈子文化是很重要的,平時積攢的人品一下就爆發出來了,比如問小怡老師,什麼地方適合獨立辦公,後來BM大本營的慧敏姐也來問我,我立刻整理出幾條資訊分享給她。你就根本不必糾結於如今的事後慶倖,亦或者是難免後悔——而是在於,你只是做出了你‘本該如此’的選擇,僅此而已。”

本該如此。我突然就找到了那一束光。

想起李安在《飲食男女》中表達的一個核心:人生不能像做菜,所有的料都準備好了才下鍋。

人生的那一口鍋早就已經在那裡了,只不過是食材以及製作的方法,是可以通過你的完善,來決定這一頓食物美味程度的。

後來李安在採訪中,被問起關於“對十年一覺電影夢的感受”的時候,他很溫柔地說出了一句:人生應該是個永恆的掙扎。

七、大膽規劃生命的幾個點

人心情不好的時候,一定要和一些朋友說說話,多去外面走走。和朋友聊天,俗稱就是“倒垃圾”的過程,低頻率的一個人,將他的苦楚和難處分享給一個尚在高頻能量的人,能量有銜接和連結的地方,你可以把它理解為“調節頻率”。

熱播的電視劇《外科醫生》中,留學歸來的華裔美籍的天才醫生東,會驚訝於女主的精湛的醫術,殊不知已經有11年的從業經歷,並伴隨著超常、驚人的工作量。

一個人的經歷了什麼,不單純從外表上看出,還要看看過去經歷了什麼鬼,不忘來時路,才能更從容地往前走。

我們都不知道未來在哪裡,但依舊不影響我們極其努力地過好每一個當下,並享受這個過程。

所以,在你低落的時候,肯耐性心聽你把話說完的朋友,都是真愛。

運動可以練出八塊腹肌,女生可以練馬甲線,走路也算運動,但你光靠走路是練不出八塊腹肌的。

你需要在一個圈子中,這裡特別感謝我的IP文化圈子,都是Ip屆有名的大人物。

想像你面前有三個圓圈:

第一個圓圈是有價值和有意義的事情,為這個世界的成長所加分的;

第二個圓圈是你擅長的、能力所在;

第三個圓圈是你的興趣點,你的專注力放在哪一塊比較多?

這三個圓圈的一個交集,就是你要做的事情。

1.多做有意義、價值的工作人生就像一場旅行,每個人的起點和終點都是搖籃和墳墓,中間的風景和路程卻是我們可以通過自身努力去選擇的。

匠人之心難能可貴在於他們明晰自己想要做什麼,認為工作即是創作的過程,他們每天都在為 自己創作了一件“新鮮”的東西,而感到欣慰,並且願意不斷打磨,這也是一件具備複利的事情,年復一年的增長,到了某個轉捩點,就能進行高能量地躍升。

2.積極和身邊的人進行互動

尤其在於第一次的互動,正所謂人生若只如初見。

我身邊有幾個好朋友,一抓一把,像居裡、娜兒、朱子先生、顏懸哉、曉多、貓貓、helen等等,他們都是非常給力和知心的朋友,同頻率的人抱團,無論是溝通還是合作都不會太累,積攢勢能,蓄力出發。

3.多做能量儲備。

有研究資料顯示,醫療工作者有55%體重超重、身體品質不達標。這個資料讓我們深思。

吃好、運動、睡足。多一小時的睡眠不會降低你的效率,反而會給你的精力加buff.

看到上面那張,好喝的西瓜汁嗎?

它到底有多好喝?與其一味地糾結與困惑,不如自己鮮榨一杯吧,親口嘗嘗它的味道吧!正如夢想一樣,不管前路多荊棘,自己選擇的道路,得到和失去,一己之力來承擔。

殘酷的事實是,不管怎樣,怎樣你都會受傷的,打怪升級也要補血呀,人在江湖飄,哪能不挨刀??

但,傷了又怎樣呢?

哪有稱心如意,但求無愧於心。

夢想一定要自己來實現,答應我,一定一定不能拱手相讓。

記得羅曼羅蘭的一段話:

“大半人只活到二十歲和三十歲就已經死了,一過這個年齡,他們只不過變成了自己的影子,此後的餘生不過在模仿自己中度過,日復一日,更機械,更裝腔作勢地重複他們在有生之年的所作所為,所思所想,所愛所恨。

怕,你就輸了一輩子——可,有什麼用呢?

永遠在第二梯隊,你就永遠嘗不到第一梯隊的精彩與快感,更別說和冠軍的緣分了。

一次次,我都參與盡心盡力地參與備考和練習的過程,但在最後的關頭,我像個懦夫一樣選擇了【不爭】,將原本應該拼搏的位置拱手相讓對手,還沒上場,就怕了。殊不知,這甚至於形成了慣性,漸漸形成性格中孱弱的部分;沒有成就感的促動,壓制住了潛意識所發揮得能量。

我感覺口袋有一塊TNT,蠢蠢欲動地蟄伏著,想爆發,十分想。

蕭秋水教主的文章,特別認可,"世間沒有長盛不衰之物,永遠尋找新的立足點",我一直在尋求更多的突破點,不喜歡一成不變的生活,這樣做不是說自己多麼牛逼,而是在能力範圍能盡可能多幫助到一些人,我喜歡激勵人,也願意陪伴一群人共同成長。

附錄:20條人生準則,那些我的【信念】

1.思考致富。

2.要每天反省。

3.積善行,思利他。

4.活著,就要感謝。

5.要謙虛,不要驕傲。

9.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6.在天成像,在地成形。

7.簡單、相信、堅持到底。

8.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

9.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

10.世間一切都在微妙的平衡之中

10.世間一切都在微妙的平衡之中。

11.那些過去了的,就會成為親切的懷念。

12.你所見的世界,是你潛意識中的模樣。

13.謹慎你說的每一句話,因為在某種意義上都會成真。

14.優秀與否,不在於你現在在哪裡,而在於你註定在哪裡。

15.無論在任何一個年紀,都有一個好奇的靈魂,不喪失激情。

我:

16.要學會在各種嚴密的規則下,去為自己爭取最大的利益空間。

17.你在跑,其他人在觀望,時間滴答滴答,你當然比他們優秀。

18.讓自己變得更好,是解決任何問題的根本方法(剽悍一隻貓)。

19.做完一件事,不僅要看事情有沒有完成,還要看人際關係有沒有變好(李海峰)。

20.我想知道,你是否願意像傻瓜一樣不顧風險,為了愛,夢想,還有活著就該有的冒險。

從日運抽取的課題中,像v先生的日知錄,真正的修習,是在一點一滴中實現的。

因為占星,我知道了如何才有貴人運。

從西洋占星術來看,木星和太陽合相時堪稱為“頂級的貴人運”,會出現被太陽灼傷的情況,但當太陽弱上,有一個叫日灼的概念。

我原本以為,跑去問師父,這是不是“時來運轉”?

師父回答:“日木合相,自身本身運就很強”。

木星自帶貴氣,擴張,德行,貴氣,太陽更是生命力,耀眼,領導力,只有棋逢對手式的強強聯合,沒有攀附高貴共生體,兩者都很強大,強者愈強。

前幾周見了BM大本營的慧敏媽,在我看來她如同一個堅毅的小姑娘,一個人撐起了一個全國性的社群。

在今年,我結識了剽悍一隻貓,順利加入貓群三期,結實了一幫可以稱得上一生的摯友、成為易仁永澄的御用占卜師、結實小荻老師、frank弗蘭克老師、小怡老師、蕭秋水教主、劍飛老師、樹豐老師等眾多前輩。

我觀察發現,真正的大咖,都是謙卑的終生學習者。

大咖們提供連結和價值,是無法比擬的,他們願意直接帶低一層的人,直接帶經驗或者給資源一塊合作,所以在思考價值別人能為你做些什麼的時候,請提前思考一個問題:你能提供的價值是什麼?

因為靈氣,我知道了無止境的努力。

靈氣源於日本,一直有個願望是去日本的寺廟中待上幾天,什麼都不做,感受天地間的靈氣在身體中倘佯的感覺,通過七脈輪共振冥想,時間像漏沙般一點一滴中感受,“那是真正心靜的力量。

靈氣的理念“就在今天,不要動怒,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並與人為善”和稻盛和夫的《幹法》的“當你竭盡全力時,神靈將會現身”有同工異曲之妙——

稻盛和夫是我的偶像,他不僅活到70歲還在兢兢業業地工作,一生中親手創辦了兩家企業都成為了世界五百強,還力挽狂瀾日本航空,化干戈為玉帛。

夜以繼日、全身心地埋頭工作,稻盛和夫稱:“所謂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不是說“到這種程度就可以了”,而是沒有終點、永無止境的努力。將目標一次一次向前推進,就要進行持續的、無限度的努力。

還有更多——

因為手相,我知道了命途中不只有星途大海,還有苟且漣漪。

因為心靈地圖,我知道了潛意識目標的設立和達成。

因為魔法,我知道了女巫崇尚自然改運的能量是如此得偉大。

因為如尼盧恩石,我看到了穿透符文雕刻在生命之樹上的刻印。

因為水晶能量,我知道了還有強大的能量可以參與到生命中來,給你助力。

因為通靈,我學會了敬畏每一個靈魂的屬性。

我敬畏神秘學,我相信善良的力量。

毋庸置疑,大部分人學習神秘學的初衷是趨利避害。

人性的貪煩畏與嗔癡念,始終都是存在於七情六欲的軀殼之中,帶著腳鐐也要盡情地舞蹈。

人們究其一生,都在探索這個未知的世界。之所以稱之為神秘學,因為世界上發生的很多事情,一時並沒有辦法完全給出科學解釋,但存在即真理,也相信在一點一滴的磨練中,你的生活可以變得更加好。

所以回歸到生活的禪學,便是——反復、大量。

我的人生格言聽起來特別傻,來源於高中心理課堂,一個老師說起企業家的名言,他出身貧寒,卻憑藉自己的信念最終成為非常厲害的人:這八個字是——簡單、相信、堅持到底。

第一點,你做的事情是要足夠專注的,東一條西一杠,不會有太優異的成績,畢竟人的時間和精力都是有空的,而且這件事是能用三句話讓人懂你在做什麼的。如果你要推銷自己,給你半分鐘的時間,你可以讓我知道你在做什麼,以及今後努力的方向,甚至尋求的努力等等。

比如我做塔羅諮詢,很多同行朋友被問起,你平時做什麼職業?很多塔羅師、占星師都支支吾吾地說,做個案諮詢——什麼個案諮詢,有耐心的人會進一步推測,是投行、企業諮詢,還是心理諮詢類的呀?

聽得雲裡霧裡,別人問起我,我會說,我呀,算命占卜的,兼職是教算命占卜的,這句連跳廣場舞的老頭老太太都聽得懂。

薛之謙,有句歌詞說得好,“簡單些,說話簡單些,遞進的情緒請省略。”

第二點,則是相信了,要發自內心地相信。

我其實做很多決定都是孤注一擲的,也不怕沒有錢吃飯,因為我相信自己有憑藉自己雙手在社會上獨立的能力。也相信自己堅持不是為了取悅他人,而是讓自己問心無愧。

第三是堅持到底,一旦認定的方向,就很難去改變,有一定的韌性。

這點我爸爸媽媽總是吐槽我,總是不撞南牆不回頭,倔脾氣幾條街都拉不回來。

我想起了大學同班同學,有三個人印象是非常深刻的,一個是坐在我隔壁的男生,他想考研,先專插本,再讀研究生;第二個是,畢業了,我有一次給幾個夥伴寄牛肉醬,發現他們提供的地址都是家鄉。

大部分人選擇了,重新回家鄉發展。

一個人身上最迷人的品質是什麼?

我思索了很久,認為答案是堅持。

今天我接到的一個諮詢熟客,他隔三岔五會找我看他和另外一個女生的牌面。

他想追一個遠在美國的女神,那女神面容姣好心底善良,他和她聊了幾次天覺得心都要化了。看幾次塔羅牌面其實已經慢慢好轉起來了

他追問,“未來是做朋友幾率大一些呢,還是能追到她的可能性會大一些,另外她會喜歡什麼類型?霸道總裁or暖男型…”

解牌結束後,拋開牌面,我和他說:“這你就不懂我們女孩子了”

我迅速地打字道:“不管你是霸道總裁還是暖男,無關類型,我們潛意識都是在看堅持的付出”。

很多青春小說故事中女神級別的人物都是如此,大結局反倒選擇了令吃瓜群眾意外的人,並不是條件最優異的。

靠堅持來打動人心,沒有一種套路解藥,不是通往真誠。

老爸當年追媽媽,我問媽媽為什麼在眾多追求者中,選擇了當時條件並不是最優的爸爸?

她非常有哲理地來了一句,“鞋子穿在自己腳上,舒不舒服,只有自己知道。”

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能堅持把一件小事做好的人,是我最為佩服的。類似于我的一個好朋友,大鵬元帥,他每天早上6點爬起來在自己的工作號上更新5句英文,這樣的小事卻每天都在堅持,令人震驚。

例如身邊一群優秀的日更文作者,他們選擇把日更文章作為每天生活的一部分——從你們身上,我看到了閃閃發光的品質啊,

那種“哪怕生活一地雞毛,我也要活成一首詩的模樣”:julia|顏懸哉|朱子先生|娜兒|曉多...

先甭管有沒有做,有沒有做,是一個好問題。我們如何去面對內心的恐懼,而義無反顧地選擇繼續向前走?

我們都需要一顆強大的內心,去迎接生活來自四面八方的考驗,以及擁抱人生更多精彩可能。

"There is an expression among even the most advanced runner that getting your shoes on is the hardest part of any workout."---kathrine switzer.

訓練最痛苦的部分,就是一開始穿上鞋子的那一刻。

————1967年第一位隱匿性編完成波士頓馬拉松的女跑者,1974年紐約馬拉松冠軍,凱薩琳·史威哲

前幾天我看到了一本書,《歐陽靖寫給女生的跑步書》,瞬間懂文字馬拉松為什麼需要寫4.2萬字了

——陸地馬拉松,全程42.195公里,田徑運動場二十四種專案其中一個專案。

我會用筆在牆上,每天睡覺能看得見的地方,寫上一些目標,不需要太切實際或太具體,比如95斤,馬甲線,職業占星師等等。

我們不難發現,生活中的強者,外表看不出,但標配都是顆強大的內心。內心知道要往哪裡走,且堅信自己可以到達那裡的人,基本上是無敵的。

實現目標的神器——白板(用於梳理目標),這裡提供一個我梳理目標所思考的範本——

明確你心中的目標,量化。

確定你為了獲得你所想要的錢而打算付出什麼(“不勞而獲”是不現實的)。

確定你打算獲得你所想要得到的錢的具體時間。

擬定一個實現你理想的具體計畫,無論有沒有準備好,都要立刻將計畫付諸行動。

現在把這些寫下來(白板助攻),詳盡清晰地寫出具體的目標,確定實現這個目標的deadline,明確你為目標而打算付出的代價,擬定具體計畫,並按照計畫逐步去實踐。

每天兩次大聲說出你寫的內容。晚上睡覺前說一次,早晨起床前說一次,邊說邊看邊感覺,要想像自己已經實現這個目標。

前方高能預警!

北京出差,住的地方燈光溫馨,但統一是暖黃色的,雖然暖,但沒有白熾燈的高效率,打字打得眼睛酸爽,感覺都快瞎掉了。無奈現在打字都是用手機在一旁固定住,打開頭電筒的光來補光。

第一直覺推薦這些“神助攻們”,我始終覺得萬物有靈,你對一件東西越有愛,和愛一個人一樣,是藏不住的。感謝你的存在,讓我的生活充滿小確幸。

三、如何保持持續性創作

在討論how怎麼做之前,我想先來論一下“why”重要性。

為什麼要寫作?

1、因為寫文能讓我更好地觀察生活:上周整理房間時發現有幾大箱子本子,翻開一本初中時寫的日記,充滿童心與稚嫩。那時候養成興趣是每天觀察生活的一些小細節,比如雨天看路邊的小灌叢中的小蝸牛爬出來呼吸的樣子,天空雲朵的形狀等等,“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人生苦短,匆忙之間,可否有留下你的痕跡?

據我“小心機”地觀察,發現簡書上高產文作家都可以稱作“生活觀察家”,他們習慣於觀察、羅列、梳理出有哪些現象,行文的背後往往是對這個社會運行的規則的理解,通過不斷打磨錘煉文字用來解釋的語言,以使它更容易為他人所理解,最後通過大量訓練,讓這種理解滲透進骨血肉,成為近似本能的日常動作。

酷吧,我也要成為這樣的人!

寫作的文章源於生活點點滴滴,我非常贊同一句話,“你看到的每一篇文章都像是牛奶,大部分讀者會認為作者寫文的過程是造奶的過程,殊不知當吃下第一口新鮮的草,就已經開始創作了”。

青草黃花,無非般若;擔水砍柴,皆是妙道。善讀,不必拘於書。星河草木蟲魚、士農工商僧乞,無一不是參悟之素材。——V先生

2、因為寫作能逼著我讀書。(麻麻再也不用擔心我的學習~)持續深度地輸出能很大程度上倒逼輸入,這句話當我踐行時深有感觸。只出不進的“吃老本”,遲早會出現“仿佛身體被掏空”的局面。

毛姆說,養成讀書習慣,也就是給自己營造一個幾乎可以逃避生活中一切愁苦的庇護所。有了庇護所,苦悶受傷時,才有治癒的地方,才有面對這慌亂世界時的強力後盾。這段話在我閱讀後才發現,書籍像一個巨大的城堡。

3、因為寫作能力是一種稀缺資源,因為稀缺,所以珍貴。

一條經濟學基本原理:市場中某種資源越稀缺,它的價值也往往越大——在新媒體時代,寫作能力強的人越來越少,但市場對優質內容的渴求越來越大,因此寫作能力將愈發珍貴。

一則新聞說,經過調查,百分之96%的九零後(具體資料不清楚是96%還是99%),已經沒有深度且長時間寫作的習慣了。

這個資料一度讓我瞠目結舌。

剽悍一隻貓,貓叔始終強調寫文的意義,“那些對用寫文做為輸出方式一屑不顧的人,最終一定會後悔”。

一個技能,一個資源越稀缺,往往價值也就越高,隨著網路科技技術不斷反覆運算,成熟的文字工作者在未來的十年二十年必定嶄露頭角。有才能不會撰寫文案?怎麼破?練習唄!

怎麼破?

主要五點——廣泛閱讀、泡在寫作圈子裡、做好隨手記、見縫插針來寫、忘掉上一篇。

①廣泛閱讀:我幾乎保持每天抽兩個小時來閱讀的時間,有時候在沙發上睡過去了。

其實閱讀挺功利的:一是簡單的道理反復在生活中實踐、另外整理成知識點,按自己的理解寫出來。而且閱讀是可以隨時隨地的,我隨身帶著。網路上有一個問題問的很好,“如果你有500元,如何最大化的接觸這個世界,獲得更多的成長”

“買一個kindle”我有三個kindle,連續蓄電幾個小時。

②、泡在寫作圈子:我關注了幾位寫作的作者,剽悍一隻貓、老顯、蕭秋水老師、鄰三月、秋葉大叔、榜樣力量是要跟隨的,保持打賞,很多人說,切,打賞這件小事,談錢,真俗!

慢慢地 你們之間的連結會更多 相信我,微妙的化學反應就會出來了

泡在寫作的圈子裡,盡可能多和有日更能量的人在一起,我們稱呼為“抱團取暖”,互相到對方的文章底下去留言、打賞等等;

③做好隨筆記——

隨時隨地 ,用生命去寫作。先完成,後完美,你總是可以先按“發佈鍵”;

我的偶像之一是咪蒙。早年據說她變態到,看三級片的時候還拿出本子來記筆記,

我經常在路邊看到一個看板,就停下來,記載;幾個朋友聊天,

信奉一句,“好記性不如爛筆頭”

④、見縫插針地來寫

搭建骨架——填充血肉——構建一篇文章的框架(5分鐘)——尋求素材(在任意的時間段)

⑤忘記上一篇 最好的而狀態是“一切才剛剛開始”,正如別人問你最精彩的一記投球是什麼?他回答:下一個。

我現在是50萬字了。想來從去年11月起步,也只有大半年的時光。

簡書簽約作家尹沽城文章曾提到:寫夠一百萬字,再談語言;寫夠三百萬字,再談故事;寫夠五百萬字,再談風格。

對於發自內心熱愛寫作的人來說,這一切只是剛剛開始,像冬日的暖床,長跑的準備運動。

四、從單槍匹馬到搭建5人核心團隊,創業者必須知道的五個點

員工和老闆的區別,打工和創業者的心態是不一樣的。

老闆招募員工的條件有三點:

1,是否靠譜;

2.是否忠誠?

3。尋找並留住最優秀的人才。

國際化也會成為一個銷售賣點,考慮語言障礙,書中提出了一個觀點:和卓越的人共事、做出卓越的業績正人生最為持久的幸福來源之一。

前半年我做了幾件很傻的事情,就是給人很大的期待值,然後因為控制不了成本,沒法承諾人高薪水,最後不得不開除員工的經歷——

團隊的人來了又走,但是幾個忠誠的人始終緊緊在我身邊,我萬分感恩。

比如Helen,我們曾經共同在山區中殺雞,做大盤雞吃,有你才有這個團隊,感謝你。

比如主頁君May,一開始來找我申請做公眾號的主頁君,她不急不躁,一路向前。

比如娜兒,我記得在成都領獎的時候,特地從重慶抱著一大束花朵過來,在我最需要她的時候,熬夜通宵達旦地批改,揮動小鞭子去做動作。

取得我的信任可能需要一個漫長的時間,但一旦我開始信任你,就會掏心掏肺地付出。

不喜歡“低水準勤奮的員工”,其實核心在於:能否從一個宏觀的角度去為整個企業、公司的角度去考量。

這裡特別,而且都有遠端協作需要一個適應期,你作為老闆或公司的管理者,讓當地員工嘗試遠端工作是個很好的開端。你可以借此來判斷遠端工作是否適合你。這樣做風險很低,問題不大,就算結果很糟糕。

(這個點,想到了我和helen同吃同住在一起一周,後來發現兩個人聚在一起閒聊得太多,某天,當我們共同都意識到這個問題,就果斷分開,遇到大事情線上一兩句調和不了就到“老地方”,華南農業大學轉角的麥當勞碰頭來分析事情)。

慎用會議。“離會議和管理者越遠,完成的工作就越多”當開會已經成為常態,人會變得麻木,所以提出會議應該像“鹽”,撒太多,菜會毀掉;

堤防遠端工作副作用:別宅出病來,可以找一個聯合辦公場所,跟與你境況相同的人一起做事情,這是我現在工作的地方。上海的復興SOHO廣場,這裡類似於一個孵化器,坐在我對面就是一個雷厲風行的廣告公司,經常打電話溝通。

更多詳細看《重來》。

五、如何讓生命有更多的活法

1.保持對新鮮事物的學習和好奇感;

2.自律才能自由;

在收到警校的錄取通知書前,我是奔潰的,因為那個時候,聽說警校正如同監獄,封閉式管理,能休息的時間很少。

3.電影《肖申克的救贖》中,有一句話印象深刻,有一種鳥的羽毛,是關不住的,註定熠熠生輝。

每天晚上都需要抱著被子和小板凳去“磨被子”,然後在規定的時間內需要磨練好,要不然就會被罰跑操場,被子被子我愛你,就像老鼠愛大米。

在警校如此嚴苛的環境下,我學會在有限的空間為自己爭取最大的利益空間。抓住那一絲小的微光,竭盡全力地做到最好,慢慢地,生活也有了起色。

六、做決定的藝術

如果說有一項技能是身邊絕大部分人很難做到的,大概就是做決定的速度吧。

我做決定之快,是令人瞠目結舌的。

我決定來上海,其實也就花了幾秒,然後就開始看房子和工作的地方,從一個想法的誕生到落地執行,往往沒有24小時。

我選址的原則是,近工作的地點,最好能步行上班,我先定下工作的地方,然後才定房子,不得不說我遇到了一個超級好的房東,房子基本上是我設想的一模一樣。

中間其實人脈也是相當重要的,我還沒有在朋友圈發佈消息,直接和幾個“地頭蛇”溝通,混圈子文化是很重要的,平時積攢的人品一下就爆發出來了,比如問小怡老師,什麼地方適合獨立辦公,後來BM大本營的慧敏姐也來問我,我立刻整理出幾條資訊分享給她。你就根本不必糾結於如今的事後慶倖,亦或者是難免後悔——而是在於,你只是做出了你‘本該如此’的選擇,僅此而已。”

本該如此。我突然就找到了那一束光。

想起李安在《飲食男女》中表達的一個核心:人生不能像做菜,所有的料都準備好了才下鍋。

人生的那一口鍋早就已經在那裡了,只不過是食材以及製作的方法,是可以通過你的完善,來決定這一頓食物美味程度的。

後來李安在採訪中,被問起關於“對十年一覺電影夢的感受”的時候,他很溫柔地說出了一句:人生應該是個永恆的掙扎。

七、大膽規劃生命的幾個點

人心情不好的時候,一定要和一些朋友說說話,多去外面走走。和朋友聊天,俗稱就是“倒垃圾”的過程,低頻率的一個人,將他的苦楚和難處分享給一個尚在高頻能量的人,能量有銜接和連結的地方,你可以把它理解為“調節頻率”。

熱播的電視劇《外科醫生》中,留學歸來的華裔美籍的天才醫生東,會驚訝於女主的精湛的醫術,殊不知已經有11年的從業經歷,並伴隨著超常、驚人的工作量。

一個人的經歷了什麼,不單純從外表上看出,還要看看過去經歷了什麼鬼,不忘來時路,才能更從容地往前走。

我們都不知道未來在哪裡,但依舊不影響我們極其努力地過好每一個當下,並享受這個過程。

所以,在你低落的時候,肯耐性心聽你把話說完的朋友,都是真愛。

運動可以練出八塊腹肌,女生可以練馬甲線,走路也算運動,但你光靠走路是練不出八塊腹肌的。

你需要在一個圈子中,這裡特別感謝我的IP文化圈子,都是Ip屆有名的大人物。

想像你面前有三個圓圈:

第一個圓圈是有價值和有意義的事情,為這個世界的成長所加分的;

第二個圓圈是你擅長的、能力所在;

第三個圓圈是你的興趣點,你的專注力放在哪一塊比較多?

這三個圓圈的一個交集,就是你要做的事情。

1.多做有意義、價值的工作人生就像一場旅行,每個人的起點和終點都是搖籃和墳墓,中間的風景和路程卻是我們可以通過自身努力去選擇的。

匠人之心難能可貴在於他們明晰自己想要做什麼,認為工作即是創作的過程,他們每天都在為 自己創作了一件“新鮮”的東西,而感到欣慰,並且願意不斷打磨,這也是一件具備複利的事情,年復一年的增長,到了某個轉捩點,就能進行高能量地躍升。

2.積極和身邊的人進行互動

尤其在於第一次的互動,正所謂人生若只如初見。

我身邊有幾個好朋友,一抓一把,像居裡、娜兒、朱子先生、顏懸哉、曉多、貓貓、helen等等,他們都是非常給力和知心的朋友,同頻率的人抱團,無論是溝通還是合作都不會太累,積攢勢能,蓄力出發。

3.多做能量儲備。

有研究資料顯示,醫療工作者有55%體重超重、身體品質不達標。這個資料讓我們深思。

吃好、運動、睡足。多一小時的睡眠不會降低你的效率,反而會給你的精力加buff.

看到上面那張,好喝的西瓜汁嗎?

它到底有多好喝?與其一味地糾結與困惑,不如自己鮮榨一杯吧,親口嘗嘗它的味道吧!正如夢想一樣,不管前路多荊棘,自己選擇的道路,得到和失去,一己之力來承擔。

殘酷的事實是,不管怎樣,怎樣你都會受傷的,打怪升級也要補血呀,人在江湖飄,哪能不挨刀??

但,傷了又怎樣呢?

哪有稱心如意,但求無愧於心。

夢想一定要自己來實現,答應我,一定一定不能拱手相讓。

記得羅曼羅蘭的一段話:

“大半人只活到二十歲和三十歲就已經死了,一過這個年齡,他們只不過變成了自己的影子,此後的餘生不過在模仿自己中度過,日復一日,更機械,更裝腔作勢地重複他們在有生之年的所作所為,所思所想,所愛所恨。

怕,你就輸了一輩子——可,有什麼用呢?

永遠在第二梯隊,你就永遠嘗不到第一梯隊的精彩與快感,更別說和冠軍的緣分了。

一次次,我都參與盡心盡力地參與備考和練習的過程,但在最後的關頭,我像個懦夫一樣選擇了【不爭】,將原本應該拼搏的位置拱手相讓對手,還沒上場,就怕了。殊不知,這甚至於形成了慣性,漸漸形成性格中孱弱的部分;沒有成就感的促動,壓制住了潛意識所發揮得能量。

我感覺口袋有一塊TNT,蠢蠢欲動地蟄伏著,想爆發,十分想。

蕭秋水教主的文章,特別認可,"世間沒有長盛不衰之物,永遠尋找新的立足點",我一直在尋求更多的突破點,不喜歡一成不變的生活,這樣做不是說自己多麼牛逼,而是在能力範圍能盡可能多幫助到一些人,我喜歡激勵人,也願意陪伴一群人共同成長。

附錄:20條人生準則,那些我的【信念】

1.思考致富。

2.要每天反省。

3.積善行,思利他。

4.活著,就要感謝。

5.要謙虛,不要驕傲。

9.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6.在天成像,在地成形。

7.簡單、相信、堅持到底。

8.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

9.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

10.世間一切都在微妙的平衡之中

10.世間一切都在微妙的平衡之中。

11.那些過去了的,就會成為親切的懷念。

12.你所見的世界,是你潛意識中的模樣。

13.謹慎你說的每一句話,因為在某種意義上都會成真。

14.優秀與否,不在於你現在在哪裡,而在於你註定在哪裡。

15.無論在任何一個年紀,都有一個好奇的靈魂,不喪失激情。

我:

16.要學會在各種嚴密的規則下,去為自己爭取最大的利益空間。

17.你在跑,其他人在觀望,時間滴答滴答,你當然比他們優秀。

18.讓自己變得更好,是解決任何問題的根本方法(剽悍一隻貓)。

19.做完一件事,不僅要看事情有沒有完成,還要看人際關係有沒有變好(李海峰)。

20.我想知道,你是否願意像傻瓜一樣不顧風險,為了愛,夢想,還有活著就該有的冒險。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