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陰山故事(一):人造的長城,天造的山脈

陰山山脈中段, 毗鄰高闕塞

將軍蒙恬率領三十萬大軍, 一路北行, 抵達浩瀚沙漠與茫茫草原交會的北部邊郡——上郡(郡治在今陝西榆林南)。

時在西元前215年, 即秦始皇帝嬴政完成統一之後六年。

蒙恬此行, 肩負著一項重大使命——趕走長期盤踞在“河南地”的匈奴, 將那片廣闊地域收歸秦帝國的懷抱。

那是一片“草木茂盛, 多禽獸”的森林草原地帶, 西、南連大漠, 北接崇山, 東鄰雲中(郡治在今內蒙古托克托縣), 黃河自其西、北、東三面流過, 形成一個“幾”字形大彎轉, 故稱“河套”。 約略而言, 河南地包括於今河套之內, 主體在內蒙古鄂爾多斯地區, 是黃土高原的極北處。 自春秋以來, 河南地長期都是草原民族的活動區域, 秋高馬肥的時節, 來去如風的“胡馬”常常以此為基地, 聚群南下, 劫掠一番, 迅疾亡去。 秦國統一之前, 這片區域的大部分一度歸趙國所有, 草原民族被“胡服騎射”的趙國軍隊驅至崇山之北。

至秦國吞滅六國之際, 中原混亂, 草原民族趁虛而入, 飲馬黃河畔, 又將河南地的大片土地當成了牧場, 而且不時南侵, 擾掠秦國邊境。

將軍蒙恬在西元前215年重演了戰國中期趙國的赫赫武功, 他的三十萬大軍將匈奴逐出河南地, 迫其北逃數百里。 在這片人民稀少的廣闊土地上, 秦帝國臨河設四十四縣, 置九原郡(郡治在今內蒙古包頭市西)。

陰山山脈中段, 戰國秦長城遺址上, 牧羊人隨手堆起的石堆

將匈奴逐出之後, 蒙恬完成了他人生中另一項壯舉——為防匈奴再度南下, 蒙恬將戰國時秦、趙、燕三國所築長城連接起來, 又加增修, 築成了一條西起臨洮、東至遼東的萬里長城。 這是蒙古草原上最具標誌性的人類文化遺產, 也是整個人類歷史上最令人驚歎的偉大工程之一。

此後的歲月, 除了偶爾返回國都咸陽述職, 蒙恬一直待在北方這片寒冷廣闊之地, 戍邊屯田, 直至他在西元前210年被迫自殺身亡。

在今日中國的版圖上, 蒙恬主持修築的這道萬裡邊牆,

整體呈西南至東北走向, 它自甘肅臨洮出發, 經寧夏而北上, 穿越烏蘭布和沙漠北緣的雞鹿塞(在今內蒙古磴口縣北)之後, 攀上一座東西綿延一千多公里的壯闊山脈;此後長城便大體沿著這座山脈向東延伸, 終於在呼和浩特市北的山脈南坡上與趙長城相連;最後, 長城又北過烏蘭察布市, 自興和縣北部進入河北省境內, 與燕長城相連。

陰山中段的長城遺址

2012年秋色漸濃之際, 我們橫穿內蒙古中部, 經行之處, 正是秦長城蜿蜒於內蒙的段落。 只不過兩千餘年風雨剝蝕之後, 長城多已殘毀, 只在某些地方依稀可見當年的雄姿。 這些殘存的牆體孤零零矗立在那座東西綿延一千多公里的山脈之上, 永恆沉默, 任憑長風浩蕩, 固守著太多歷史的秘密。

這座山, 即是陰山, 自古以來, 赫赫有名。

陰山名稱之由來, 或許正如譚其驤先生所雲, 因其位於中原之北陲。 顯然, 這是從中原農耕文明的角度來說的, 至於草原上的遊牧民族如何稱呼這座山, 則難以確知。 蒙古語稱之為“達蘭喀喇”(意為七十個黑山頭),已是晚近的事情。

從廣義上來說,陰山全長一千多公里,東起今日河北省西北部的樺山,西止于內蒙古中部巴彥淖爾盟的狼山,中間則分佈著大青山、烏拉山、色爾騰山等著名山峰。陰山南北縱深50-100公里,平均海拔1500米以上,有如一道巨大的屏風,攔住了北方的寒流,也阻住了南方的水汽,使得山南山北形成了迥異的氣候環境和文明形態。

大青山以北,秋色連天

陰山是天地造化所生,而逶迤其上的長城是人類的大手筆。秦帝國在陰山這道天然地理界線上修築長城,自然是出於國家政治的需要,秦始皇帝嬴政希望用這道氣勢宏偉的邊牆阻擋住遊牧民族南下的馬蹄,在帝國的北部邊陲確立一道牢不可破的防線。從這個角度來說,長城似乎是秦帝國在北方的疆界,但事實上,它只是一道防禦工程,並不具備真正的疆界之意義。

這段長城的真正意義在於,它在農耕與遊牧兩種文明之間,強硬地加上了一條隔離帶,目的只在保障隔離帶之南黃河流域的農業文明。這種意義並非在秦長城全線貫通之後才凸顯出來,遠在長城出現之前,綿延壯闊的陰山山脈已經天然地將農耕與遊牧文明的聯繫隔開,長城只是人為地強化了這一層含義。

大青山蜈蚣壩,十月,遠處山頂上已經浮著一層白雪

在陰山上,人造的長城與天造的山脈是合為一體的,而這兩個巨大的可視景觀背後,隱藏著一條不可見的農牧分界線,這條線隔開了兩種截然不同、不可調和的生存方式,中國歷史上發生在北部邊疆的中原王朝與遊牧民族之間的所有爭端,幾乎全部源于這兩種生存方式,或者說兩種文明之間的矛盾。

(待續。文圖均為原創,盜用必究)

蒙古語稱之為“達蘭喀喇”(意為七十個黑山頭),已是晚近的事情。

從廣義上來說,陰山全長一千多公里,東起今日河北省西北部的樺山,西止于內蒙古中部巴彥淖爾盟的狼山,中間則分佈著大青山、烏拉山、色爾騰山等著名山峰。陰山南北縱深50-100公里,平均海拔1500米以上,有如一道巨大的屏風,攔住了北方的寒流,也阻住了南方的水汽,使得山南山北形成了迥異的氣候環境和文明形態。

大青山以北,秋色連天

陰山是天地造化所生,而逶迤其上的長城是人類的大手筆。秦帝國在陰山這道天然地理界線上修築長城,自然是出於國家政治的需要,秦始皇帝嬴政希望用這道氣勢宏偉的邊牆阻擋住遊牧民族南下的馬蹄,在帝國的北部邊陲確立一道牢不可破的防線。從這個角度來說,長城似乎是秦帝國在北方的疆界,但事實上,它只是一道防禦工程,並不具備真正的疆界之意義。

這段長城的真正意義在於,它在農耕與遊牧兩種文明之間,強硬地加上了一條隔離帶,目的只在保障隔離帶之南黃河流域的農業文明。這種意義並非在秦長城全線貫通之後才凸顯出來,遠在長城出現之前,綿延壯闊的陰山山脈已經天然地將農耕與遊牧文明的聯繫隔開,長城只是人為地強化了這一層含義。

大青山蜈蚣壩,十月,遠處山頂上已經浮著一層白雪

在陰山上,人造的長城與天造的山脈是合為一體的,而這兩個巨大的可視景觀背後,隱藏著一條不可見的農牧分界線,這條線隔開了兩種截然不同、不可調和的生存方式,中國歷史上發生在北部邊疆的中原王朝與遊牧民族之間的所有爭端,幾乎全部源于這兩種生存方式,或者說兩種文明之間的矛盾。

(待續。文圖均為原創,盜用必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