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如何超越庸常的生活?

“一周書單”又跟大家見面啦!

本期的主打推薦書目, 是來自英國文學批評家詹姆斯·伍德的《最接近生活的事物》。 什麼才是最接近生活的事物?又拿什麼來超越庸常的生活?這本6萬字薄薄的小書開頭, 即引用喬治·艾略特的《德意志生活的自然歷史》回答了這個問題:“藝術是最接近生活的事物, 它是放大生命體驗、把我們與同伴的接觸延展到我們個人際遇以外的一種模式。 ”

此外, 本周書單從文學、歷史、藝術、繪本等類別選擇了8本好書為大家推薦。 來看看書評君都選了哪些新書, 或許值得你關注和借鑒。

本期主持|新京報記者 張暢

主打

《最接近生活的事物》

作者:詹姆斯·伍德

譯者:蔣怡

版本:上河卓遠·河南大學出版社 2017年8月

什麼是最接近生活的事物呢?在英國文學批評家詹姆斯·伍德這本6萬字薄薄的小書開頭, 即引用喬治·艾略特的《德意志生活的自然歷史》回答了這個問題:“藝術是最接近生活的事物, 它是放大生命體驗、把我們與同伴的接觸延展到我們個人際遇以外的一種模式。 ”

在這部雜糅了私人回憶與小說評論的冊子中, 伍德延續了《小說機杼》中對於小說理論的獨到創見, 透過對契訶夫的《吻》、W.G.澤巴爾德的《異鄉人》和菲茨傑拉德的《藍花》等作品的評析,

結合自身的生活體驗和對日常的觀察, 論證了小說與生活的關聯:在所有的藝術門類裡, 小說在描述我們的生活形態、從死亡與歷史遺忘中拯救那些生活的肌質方面有著獨特的能力。 正是一個個文學細節豐富了我們對庸常生活的貧乏想像, 真正去理解生與死, 不至於墮入虛無。

文學

《柒》

作者:文珍

版本:北京時代華文書局 2017年8月

文珍擅長寫迷茫和失落, 青春裡透著滄桑, 憂慮中不乏希望。 《柒》是文珍的第三部小說集, 收錄了七篇關於日常凡俗中人生困境的故事。 《夜車》中, 婚姻幾經坎坷的夫妻在丈夫面臨死亡時, 決定牽手完成最後一次旅行;《牧者》寫一位女學生對男教師的微妙感情, 探討“人在何等情況之下起心動念”;《肺魚》關於一對貌合神離的夫妻如何在婚姻中存活;《你還只是一個年輕人》寫一個不願受生育捆綁的女人的反抗;《暗紅色的雲藏在黑暗裡》講一段友情由清澈至渾濁, 從蓬勃到破滅;

《風後面是風》:分手後一個女子一步步走向自我諒解和自由;《開端與終結》講述“我”的閨蜜曲折卻不乏真意的戀情。

正如作者在後記中寫:“寫小說者, 不但永遠無法抽身而退, 且永遠只是徒勞地渴望捕捉摹寫真實生活之萬一。 ”文珍從最熟知的生活入手, 試圖“觸碰到一點隱藏在日常褶皺裡、被熟視無睹的時代的秘密”。

歷史

《忠實的劊子手》

作者:喬爾·哈林頓

譯者:鐘玉玨

版本:中信出版集團 2017年9月

對死囚犯進行公開行刑,在現代社會公民看來不可思議,但在早期近代的歐洲城市中卻是日常景觀的一種。這種公開行刑的方式,正如福柯所言,是一種“享受人類苦難的盛宴”,是通過暴力地控制囚犯的身體,向蒙昧中世紀的歐洲民眾傳達司法威懾力的手段。如今這種景觀早已消逝,然而對歷史的反思仍在繼續:劊子手的一生如何在血腥技能和虔誠信仰之間糾結?是什麼讓劊子手退出了歷史舞臺?如何定義文明與野蠻的界線?

歷史學家喬爾·哈林頓以一本真實存在的劊子手日記為藍本,深入16世紀紐倫堡劊子手弗朗茨·施密特的內心,展現了這位信仰虔誠的基督徒、治病救人的醫生,同時也是劊子手的一生,通過還原歐洲當時司法體系的變遷、處於現代開端的歐洲社會圖景,反思人性與歷史:“和弗朗茨維持感情與理智上的距離,是否真的站得住腳?”

《鄰人:波蘭小鎮耶德瓦布內中猶太群體的死亡》

作者:楊·T·格羅斯

譯者:張祝馨

版本:三輝圖書/中央編譯出版社 2017年9月

1941年7月的一天,波蘭小鎮耶德瓦布內的一半居民謀殺了另一半居民——不論男女老幼,共計1600人,戰後僅7人倖存。棍打、溺斃、燒死,鎮上的猶太人被一系列暴行殘忍殺害,暴行的實施者並非納粹,而是一個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波蘭人:他們的鄰人。當我們回顧二戰歷史時,波蘭多半被描寫成“惡魔的屠宰場”,是戰爭的受害者。而在波蘭裔美國歷史學家、社會學家格羅斯看來,“犯罪者-受害人-旁觀者”的抨擊模式是可疑的,因為三者之間的界限並不明顯。

《鄰人》從這一極端環境下的殘暴事件出發,圍繞二戰期間的波蘭-猶太關係,通過史料還原和重構事件的前因後果,反思民族仇恨的來源和人性的善惡。本書一經出版,在波蘭引發爭議,波蘭議會因而發起對耶德瓦布內大屠殺的調查。

非虛構

《父親的失樂園》

作者:阿裡埃勒·薩巴爾

譯者:徐麗松

版本:新星出版社 2017年9月

這是一部橫跨伊拉克、以色列、美國三地的個人家族史。生於上世紀80年代的洛杉磯的薩巴爾,與生於伊拉克北部一個小鎮的父親,在成長過程中曾面臨諸多裂痕,他稱之為一種“縮小版的文明衝突”。三十一歲的薩巴爾面對自己剛剛出世的孩子,“我是誰”的困惑催促他踏上尋找原鄉的旅程。他返回伊拉克北部的劄胡,即歷史上的庫爾德斯坦,探尋群山環繞間“離上帝最近的語言”,也是父親一生堅守的亞拉母語。

通過深入觀察重要的敘事場景、訪問家族友人和學者,收集家族信件、日記、照片和官方檔,作者重新追溯了庫爾德猶太家族的起源,找到父子和解的可能,以及一些問題的答案:“我還想思索其他更大的問題:我們的過去有什麼價值?當我們將自己的語言和文化從一代傳遞到下一代,從一個國家傳播到另一個國家,我們究竟從中獲得了什麼?”

社科

《基因社會》

作者:乙太·亞奈、馬丁·萊凱爾

譯者:尹曉虹、黃秋菊

版本:時代華語·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2017年8月

大約四十年前,英國生物學家理查·道金斯在其著作《自私的基因》中驚世駭俗地提出:人生來自私,跟其他生物一樣,不過是基因的生存工具。那麼,這些自私的基因究竟是如何協作以構建生物體的呢?

系統生物學家亞奈和萊凱爾在這本《基因社會》中將重點轉移到了基因間的關係上,即基因在運轉它們的生存機器——人類時,也和人類社會一樣,彼此合作或競爭,聯合或敵對,從而解釋基因社會中的相互作用是如何影響單個基因成功生存的。這一新理論框架有助於幫我們理解人類基因組的進化歷程:我們是自身基因社會的產物,基因會影響我們的思維、感情、衝動;然而我們並非受基因奴役的機器,仍然擁有決策和校正的自主權。正如書的結尾所寫:“基因社會使我們前行至此,但正是人性讓我們在此刻回歸。”

藝術

《知覺的懸置:注意力、景觀與現代文化》

作者:喬納森·克拉裡

譯者:沈語冰、賀玉高

版本:江蘇鳳凰美術出版社 2017年9月

繼《24/7:晚期資本主義與睡眠的終結》之後,美國著名藝術史家喬納森·克拉裡的新作《知覺的懸置》再次引發學界關注。通過研究人類注意力及其在現代西方文化中的重要角色,克拉裡考察了現代注意力的悖論性質:一方面它是個人自由、創造力與經驗的根本條件;另一方面它又是經濟、學科體制、大眾消費、景觀空間有效發揮效力的核心因素。

克拉裡認為,我們有意識地觀看或聆聽事物的方式,源自知覺性質的一個關鍵性轉變——追溯至19世紀下半葉的主體性的現代化與視聽文化的工業化擴張。其核心論點是:“注意力成為一個特別的現代問題,只是因為歷史性地消除了在知覺中思考在場概念的可能性之故;因而注意力既成了在場的模擬,也成了以其不可能性的面目出現的臨時或實用的替身。”

繪本

《萬物:文明》

作者:延斯·哈德

譯者:徐峰

版本:後浪|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2017年8月

這是一個關於我們所有人的故事,一本一翻開就被震撼的圖畫書,2000多幅手繪漫畫詮釋人類400萬年的歷程。在德國著名漫畫家延斯·哈德厚實粗糲的畫筆下,一幀幀驚心動魄的人類歷史徐徐展開:從第三紀(約西元前6000萬年)到西元元年,人類由小巧的哺乳動物發展為遍佈全球的智慧生命。

請別誤會,這並不是一個以時間線絮絮叨叨講歷史的枯燥無味的書,它巧妙結合了垂直敘事和時間上的跳躍,在敘述歷史的同時不時插入關鍵的歷史人物,重新演繹了人類的電影、美術、雕塑、攝影藝術,讓讀者直接從感官上明白,什麼叫恢弘的“萬物文明”,進而反思:人類究竟是怎樣的生物?歷史如何勾畫了我們的前世?在歷史的漫漫長河中,我們如何經歷感動、痛苦、無奈?又如何面對自身的存活?繼《萬物:創世》之後,“漫畫宇宙史”三部曲的第二部娓娓講述:人,這個渺小的奇跡,如何留下印記,又如何創造自身。

微信公眾號ID : ibookreview

《忠實的劊子手》

作者:喬爾·哈林頓

譯者:鐘玉玨

版本:中信出版集團 2017年9月

對死囚犯進行公開行刑,在現代社會公民看來不可思議,但在早期近代的歐洲城市中卻是日常景觀的一種。這種公開行刑的方式,正如福柯所言,是一種“享受人類苦難的盛宴”,是通過暴力地控制囚犯的身體,向蒙昧中世紀的歐洲民眾傳達司法威懾力的手段。如今這種景觀早已消逝,然而對歷史的反思仍在繼續:劊子手的一生如何在血腥技能和虔誠信仰之間糾結?是什麼讓劊子手退出了歷史舞臺?如何定義文明與野蠻的界線?

歷史學家喬爾·哈林頓以一本真實存在的劊子手日記為藍本,深入16世紀紐倫堡劊子手弗朗茨·施密特的內心,展現了這位信仰虔誠的基督徒、治病救人的醫生,同時也是劊子手的一生,通過還原歐洲當時司法體系的變遷、處於現代開端的歐洲社會圖景,反思人性與歷史:“和弗朗茨維持感情與理智上的距離,是否真的站得住腳?”

《鄰人:波蘭小鎮耶德瓦布內中猶太群體的死亡》

作者:楊·T·格羅斯

譯者:張祝馨

版本:三輝圖書/中央編譯出版社 2017年9月

1941年7月的一天,波蘭小鎮耶德瓦布內的一半居民謀殺了另一半居民——不論男女老幼,共計1600人,戰後僅7人倖存。棍打、溺斃、燒死,鎮上的猶太人被一系列暴行殘忍殺害,暴行的實施者並非納粹,而是一個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波蘭人:他們的鄰人。當我們回顧二戰歷史時,波蘭多半被描寫成“惡魔的屠宰場”,是戰爭的受害者。而在波蘭裔美國歷史學家、社會學家格羅斯看來,“犯罪者-受害人-旁觀者”的抨擊模式是可疑的,因為三者之間的界限並不明顯。

《鄰人》從這一極端環境下的殘暴事件出發,圍繞二戰期間的波蘭-猶太關係,通過史料還原和重構事件的前因後果,反思民族仇恨的來源和人性的善惡。本書一經出版,在波蘭引發爭議,波蘭議會因而發起對耶德瓦布內大屠殺的調查。

非虛構

《父親的失樂園》

作者:阿裡埃勒·薩巴爾

譯者:徐麗松

版本:新星出版社 2017年9月

這是一部橫跨伊拉克、以色列、美國三地的個人家族史。生於上世紀80年代的洛杉磯的薩巴爾,與生於伊拉克北部一個小鎮的父親,在成長過程中曾面臨諸多裂痕,他稱之為一種“縮小版的文明衝突”。三十一歲的薩巴爾面對自己剛剛出世的孩子,“我是誰”的困惑催促他踏上尋找原鄉的旅程。他返回伊拉克北部的劄胡,即歷史上的庫爾德斯坦,探尋群山環繞間“離上帝最近的語言”,也是父親一生堅守的亞拉母語。

通過深入觀察重要的敘事場景、訪問家族友人和學者,收集家族信件、日記、照片和官方檔,作者重新追溯了庫爾德猶太家族的起源,找到父子和解的可能,以及一些問題的答案:“我還想思索其他更大的問題:我們的過去有什麼價值?當我們將自己的語言和文化從一代傳遞到下一代,從一個國家傳播到另一個國家,我們究竟從中獲得了什麼?”

社科

《基因社會》

作者:乙太·亞奈、馬丁·萊凱爾

譯者:尹曉虹、黃秋菊

版本:時代華語·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2017年8月

大約四十年前,英國生物學家理查·道金斯在其著作《自私的基因》中驚世駭俗地提出:人生來自私,跟其他生物一樣,不過是基因的生存工具。那麼,這些自私的基因究竟是如何協作以構建生物體的呢?

系統生物學家亞奈和萊凱爾在這本《基因社會》中將重點轉移到了基因間的關係上,即基因在運轉它們的生存機器——人類時,也和人類社會一樣,彼此合作或競爭,聯合或敵對,從而解釋基因社會中的相互作用是如何影響單個基因成功生存的。這一新理論框架有助於幫我們理解人類基因組的進化歷程:我們是自身基因社會的產物,基因會影響我們的思維、感情、衝動;然而我們並非受基因奴役的機器,仍然擁有決策和校正的自主權。正如書的結尾所寫:“基因社會使我們前行至此,但正是人性讓我們在此刻回歸。”

藝術

《知覺的懸置:注意力、景觀與現代文化》

作者:喬納森·克拉裡

譯者:沈語冰、賀玉高

版本:江蘇鳳凰美術出版社 2017年9月

繼《24/7:晚期資本主義與睡眠的終結》之後,美國著名藝術史家喬納森·克拉裡的新作《知覺的懸置》再次引發學界關注。通過研究人類注意力及其在現代西方文化中的重要角色,克拉裡考察了現代注意力的悖論性質:一方面它是個人自由、創造力與經驗的根本條件;另一方面它又是經濟、學科體制、大眾消費、景觀空間有效發揮效力的核心因素。

克拉裡認為,我們有意識地觀看或聆聽事物的方式,源自知覺性質的一個關鍵性轉變——追溯至19世紀下半葉的主體性的現代化與視聽文化的工業化擴張。其核心論點是:“注意力成為一個特別的現代問題,只是因為歷史性地消除了在知覺中思考在場概念的可能性之故;因而注意力既成了在場的模擬,也成了以其不可能性的面目出現的臨時或實用的替身。”

繪本

《萬物:文明》

作者:延斯·哈德

譯者:徐峰

版本:後浪|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2017年8月

這是一個關於我們所有人的故事,一本一翻開就被震撼的圖畫書,2000多幅手繪漫畫詮釋人類400萬年的歷程。在德國著名漫畫家延斯·哈德厚實粗糲的畫筆下,一幀幀驚心動魄的人類歷史徐徐展開:從第三紀(約西元前6000萬年)到西元元年,人類由小巧的哺乳動物發展為遍佈全球的智慧生命。

請別誤會,這並不是一個以時間線絮絮叨叨講歷史的枯燥無味的書,它巧妙結合了垂直敘事和時間上的跳躍,在敘述歷史的同時不時插入關鍵的歷史人物,重新演繹了人類的電影、美術、雕塑、攝影藝術,讓讀者直接從感官上明白,什麼叫恢弘的“萬物文明”,進而反思:人類究竟是怎樣的生物?歷史如何勾畫了我們的前世?在歷史的漫漫長河中,我們如何經歷感動、痛苦、無奈?又如何面對自身的存活?繼《萬物:創世》之後,“漫畫宇宙史”三部曲的第二部娓娓講述:人,這個渺小的奇跡,如何留下印記,又如何創造自身。

微信公眾號ID : ibookreview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