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天氣漸涼,來一碗辛香濃郁的咖喱雞飯,簡直好吃到爆棚

咖喱

辛香鮮美, 回味無窮

Ga Li

前段時間追《歡樂頌2》

結果直到現在, 還被插曲《咖喱咖喱》完全洗腦

真的是迴圈到停不下來啊~~~

有人說

這首歌第一遍聽覺的是打油歌

第二遍有點適應

第三遍蜜汁好聽

第四遍滿腦子都是這個調調了~~

咖喱 咖喱 輕輕一加

咖喱 咖喱辣~~

聽著這首歌, 滿滿的夏日度假風撲面而來

真的很想去東南亞曬太陽、吹海風、嘗嘗咖喱!

雖然沒辦法直接奔去東南亞

但是咖喱還是可以吃到的哈~

很多人都誤以為咖喱是一種固定的醬汁, 其實咖喱只是一個統稱, 就像“乳酪”一樣, 事實上有上百種咖喱。 咖喱並不是一種香料而是由多種香料混合而成。

印度人擅長利用各類香料來料理食材, “咖喱”(curry), 由印度語“kulry”演化而來,

意思是濃稠的醬汁。 它最多時可用20多種香料, 比如豆蔻、丁香茴香、肉桂、各色胡椒、辣椒、薄荷、芥末子等, 以及用來上色的黃薑粉, 這些香料均擁有其獨特的香氣與味道, 有的辛辣、有的芳香, 交揉在一起, 不管搭配肉類、海鮮或蔬菜, 均有不同的口味。

五花八門的香料並沒有統一的章法互相排列組合便產生了無限多變的複雜滋味所以,

不同地域, 口味與風格各不相同。

印度

印度是咖喱起源之地, 在印度, 各地區的咖喱都不盡相同, 無論是主菜、醬汁還是湯品都有咖喱的身影。 正宗印度咖喱的辣度強烈而且濃郁。 印度咖哩最講究的就是香料的組合與烹煮的次序, 比如泰米爾咖喱、喀拉拉邦咖喱、以及旁遮普咖喱。

馬來西亞

馬來西亞最受歡迎的咖喱是“叻沙”(Laksa), 相對清香平和, 口味偏辣且酸爽, 湯料則偏辛香濃郁。 馬來西亞咖喱通常會加入芭蕉葉、椰絲、椰漿等當地食材, 印度咖喱則一般都不加椰漿, 配料主要是蔬菜、魚類等;馬來的咖哩料理則是叻沙面和咖喱麵包。

泰國

泰國咖哩應該是大家最喜歡的咖喱之一了, 口味鮮香無比。 因為加入了濃濃的椰漿來增香, 降低了辣味, 所以有著獨特的清新味道。 泰國咖喱經常按照顏色來分, 比如紅咖喱、青咖喱、黃咖喱等, 其中紅咖哩為最辣, 也是泰國人最愛用的咖喱。

日本

日本也是偏愛咖喱的國家之一, 尤其是明治維新之後,咖喱漸漸成為家常。日本咖喱,一般都不太辣,但由於加入濃縮果泥、奶油麵糊,所以香甜濃郁。日本咖喱非常適合搭配米飯,還可以作為拉麵、烏冬等湯麵類食物的湯底,與其他地方的咖哩有較大的分別。

如何自製咖喱?

泰式紅咖喱

其實咖喱的製作方法、配料都是百變的所以口味也可自己調整~

幹辣椒 1把 / 紅蔥頭 3枚 / 南薑 1小塊

香茅草 2棵 / 青檸 1個 / 蝦醬 1湯匙

香菜根 4個 / 薑黃粉 1茶匙 /

1)把幹辣椒放入少許熱水中泡至回軟,然後切碎備用。

2)紅蔥頭去皮切碎,香茅草、南薑分別切碎,青檸取皮屑(不要白色)。

3)把紅辣椒碎、紅蔥頭碎、香茅草碎、南薑碎、青檸皮屑以及蝦醬、香菜根和薑黃粉放入石臼舂成泥,即成紅咖喱醬。

咖喱粉?咖喱膏?咖喱塊?

常見的有咖喱粉、咖喱膏、咖喱塊。除了形態不一,其實味道也大不相同,在選用時可以根據不同國家的風味進行挑選。

咖喱塊一般都有標明微辣、中辣、辣,我喜歡用最辣的(其實也不算太辣);一般用於做帶濃湯類的咖喱菜,比如咖喱土豆燉牛肉,會比較稠。咖喱粉則是黃咖喱偏多,不辣偏香;一般用於炒飯或者印式炒菜。

日式咖喱塊

更加適合我們東方人的口味,味道相對清淡,可以在煮的時候加點幹紅辣椒,做法簡單,只要先炒好其他菜,再加水和咖喱塊就可以了。炒菜的時候除了蔥薑蒜、料酒,不要放鹽和其他調料,,加的水要蓋過材料2~3cm,大火煮開後,轉小火熬制20分鐘左右,不斷攪動,以免粘鍋底。

印度咖喱粉

辛辣,有酸味,不過味道正宗。咖喱粉炒飯時,類似其他調味粉的的使用方法,如“胡椒粉”。不過如果想要有濃稠的湯汁,則要在爆炒過薑蒜之後,將咖喱粉一起倒入鍋中炒香,再加入肉、菜,加水熬制,還可以加入一些八角、陳皮、香葉等香料,並要加入鹽、雞精等調味,在煮好咖喱後,還要用水澱粉勾芡。所以使用起來,還是咖喱塊更適合我~~

Tips

吃不完的咖喱可以放在冷凍室內,第二次再取出加熱,味道會更好~

泰式紅咖喱雞

天氣漸涼,最適合細細品味辛香濃郁的咖喱,看著黃燦燦的湯汁咕咚咕咚的冒著泡,一陣陣辛香撲鼻而來,簡直好吃到爆炸!!!

這道菜的配料也可以隨意搭配,比如鳳梨,土豆,洋蔥等做配菜,咖喱的選擇更是因人而異,不過我就比較偏好紅咖喱的濃郁哦~搭配著米飯剛剛好~

材料

杏鮑菇 2個 / 去骨雞腿 500g

小紅番茄 3個 / 小黃番茄 8個

紅咖喱醬 100g / 椰漿60ml

白糖 5g / 鹽 5g

步驟

1)雞腿洗淨後剔除骨頭不用,肉切成5cm左右的大塊兒,紅番茄切成四瓣、杏鮑菇切成同雞肉大小的塊兒備用。

2)油熱後,倒入雞腿肉炒至變色後撈出。

3)鍋中倒入少量沙拉油,放入紅咖喱醬,用小火慢慢炒出香味後,倒入適量開水(以能沒過食材為宜)大火燒開。

4)倒入雞腿肉、杏鮑菇、紅番茄、黃番茄煮五分鐘。

5)之後調入鹽、糖再煮二分鐘,起鍋前倒入椰漿即可。

Tips

1)椰漿要在馬上出鍋前倒入,這樣才不會油水分離,也能保證入口有順滑,濃香的口感。

2)雞腿肉可以換作牛腩,羊腿等部位,不過煮制的時間要適當的加長。

不說啦,我去享用咖喱啦~~~~~

尤其是明治維新之後,咖喱漸漸成為家常。日本咖喱,一般都不太辣,但由於加入濃縮果泥、奶油麵糊,所以香甜濃郁。日本咖喱非常適合搭配米飯,還可以作為拉麵、烏冬等湯麵類食物的湯底,與其他地方的咖哩有較大的分別。

如何自製咖喱?

泰式紅咖喱

其實咖喱的製作方法、配料都是百變的所以口味也可自己調整~

幹辣椒 1把 / 紅蔥頭 3枚 / 南薑 1小塊

香茅草 2棵 / 青檸 1個 / 蝦醬 1湯匙

香菜根 4個 / 薑黃粉 1茶匙 /

1)把幹辣椒放入少許熱水中泡至回軟,然後切碎備用。

2)紅蔥頭去皮切碎,香茅草、南薑分別切碎,青檸取皮屑(不要白色)。

3)把紅辣椒碎、紅蔥頭碎、香茅草碎、南薑碎、青檸皮屑以及蝦醬、香菜根和薑黃粉放入石臼舂成泥,即成紅咖喱醬。

咖喱粉?咖喱膏?咖喱塊?

常見的有咖喱粉、咖喱膏、咖喱塊。除了形態不一,其實味道也大不相同,在選用時可以根據不同國家的風味進行挑選。

咖喱塊一般都有標明微辣、中辣、辣,我喜歡用最辣的(其實也不算太辣);一般用於做帶濃湯類的咖喱菜,比如咖喱土豆燉牛肉,會比較稠。咖喱粉則是黃咖喱偏多,不辣偏香;一般用於炒飯或者印式炒菜。

日式咖喱塊

更加適合我們東方人的口味,味道相對清淡,可以在煮的時候加點幹紅辣椒,做法簡單,只要先炒好其他菜,再加水和咖喱塊就可以了。炒菜的時候除了蔥薑蒜、料酒,不要放鹽和其他調料,,加的水要蓋過材料2~3cm,大火煮開後,轉小火熬制20分鐘左右,不斷攪動,以免粘鍋底。

印度咖喱粉

辛辣,有酸味,不過味道正宗。咖喱粉炒飯時,類似其他調味粉的的使用方法,如“胡椒粉”。不過如果想要有濃稠的湯汁,則要在爆炒過薑蒜之後,將咖喱粉一起倒入鍋中炒香,再加入肉、菜,加水熬制,還可以加入一些八角、陳皮、香葉等香料,並要加入鹽、雞精等調味,在煮好咖喱後,還要用水澱粉勾芡。所以使用起來,還是咖喱塊更適合我~~

Tips

吃不完的咖喱可以放在冷凍室內,第二次再取出加熱,味道會更好~

泰式紅咖喱雞

天氣漸涼,最適合細細品味辛香濃郁的咖喱,看著黃燦燦的湯汁咕咚咕咚的冒著泡,一陣陣辛香撲鼻而來,簡直好吃到爆炸!!!

這道菜的配料也可以隨意搭配,比如鳳梨,土豆,洋蔥等做配菜,咖喱的選擇更是因人而異,不過我就比較偏好紅咖喱的濃郁哦~搭配著米飯剛剛好~

材料

杏鮑菇 2個 / 去骨雞腿 500g

小紅番茄 3個 / 小黃番茄 8個

紅咖喱醬 100g / 椰漿60ml

白糖 5g / 鹽 5g

步驟

1)雞腿洗淨後剔除骨頭不用,肉切成5cm左右的大塊兒,紅番茄切成四瓣、杏鮑菇切成同雞肉大小的塊兒備用。

2)油熱後,倒入雞腿肉炒至變色後撈出。

3)鍋中倒入少量沙拉油,放入紅咖喱醬,用小火慢慢炒出香味後,倒入適量開水(以能沒過食材為宜)大火燒開。

4)倒入雞腿肉、杏鮑菇、紅番茄、黃番茄煮五分鐘。

5)之後調入鹽、糖再煮二分鐘,起鍋前倒入椰漿即可。

Tips

1)椰漿要在馬上出鍋前倒入,這樣才不會油水分離,也能保證入口有順滑,濃香的口感。

2)雞腿肉可以換作牛腩,羊腿等部位,不過煮制的時間要適當的加長。

不說啦,我去享用咖喱啦~~~~~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