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房產>正文

房子真的要成為不動產嗎?

昨天的消息, 6城樓市昨夜調控加碼, 炒房者徹底懵了。 從昨天起, 石家莊、重慶、南昌、長沙、南寧、西安6座城市先後出臺樓市新政, 其中石家莊、重慶、南昌、南寧、長沙5城相繼出臺“限售”新政。


有人說以前政府也多次控制房價, 還不是越控制房價越高。

我想說的是這次調控不一樣, 下面我們來梳理一下。

2016年16日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了2017年中國樓市發展方向,強調要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的定位,綜合運用金融、土地、財稅、投資、立法等手段,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國情、適應市場規律的基礎性制度和長效機制,既抑制房地產泡沫,又防止出現大起大落。

“這意味著決策層進一步明晰了我國房地產市場的定位,強調房地產發展的首要目標是實現‘住有所居’,讓住房回歸其居住屬性。 ”中國社科院城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鵬飛說,將房地產業定位為支撐經濟社會發展的民生產業,有助於擠出泡沫,促進市場健康平穩發展。

如果有人問你房子的功能是什麼?我想你的第一回答:是用來住的。 房子也是商品, 它的第一個功能應該是用來住的。 可是一段世界以來,

我們的房子的功能好像變了, 變成保值的工具, 變成增值的工具, 變成避險的工具, 變成賺錢的工具。 有許許多多的人炒房發了大財, 賺了大錢。 有的年景, 甚至什麼生意也不如炒房賺錢, 投資房產成了很多個人和財團的生財之道。 房子的屬性也就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這屆中央提出:“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 我想是讓房子回歸它的本性, 不之道各位和各界聽懂了嗎?

這屆中央有一個特點就是認准的事, 堅持不懈的抓。

看看今年各地是怎麼做的:3月24日, 福建省廈門市祭出“限售令”, 成為全國範圍內首個出臺“限售”政策的城市, 廈門規定居民新購住房需取得產權證後滿2年方可上市交易。 隨後, 包括成都、福州、青島在內的近40個城市紛紛宣佈新購住房取得產權證後,

需持有一定年限方可上市交易, 期限在2-10年之間。

這次這幾個城市是這樣調控的:

1、石家莊調控升級:啟動限售, 部分房屋8年內不得上市交易;

 2、重慶限售:23日起, 新房二手住房兩年內不得上市交易;

 3、南昌:新交易住宅取得不動產權證兩年後才可轉讓;

 4、南寧樓市限售政策升級:法人單位購二套及以上住房滿兩年方可轉讓;

 5、長沙調控升級!住宅取得不動產權證滿三年才可上市交易;

 6、西安樓市新政:商品住房調價前需向物價部門申報。

有效果嗎?

 9月18日, 國家統計局公佈的“2017年8月份70個大中城市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顯示, 15個熱點城市房價環比全面止漲, 其中北上廣深四大一線城市更是近三年來首現房價全面停漲。

人民日報旗下《俠客島》9月20日發表的文章稱, 9月12日, 長沙市政府推出兩批定向限價商品住房, 第一批20個專案共建設11682套, 第二批建設正在計畫中。 首批房中, 長沙市芙蓉區新橋社區三期推出1208套房屋, 售價僅為4950元/平方米。 有人考證,這一價格,不到周邊地段二手房價格的一半,因此有說法稱“長沙房價下降50%”。

《證券時報》指出,在一連串調控組合拳及“打補丁”的政策作用下,熱點城市投機和投資性購房需求大為減少。其中,貨幣和信貸政策的持續收緊影響最大,而且這個因素短期內不會改變。從目前的大趨勢來看,“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的調控思路不會改變,現有的限制性調控政策在長效機制建立之前不會放鬆,地方政府對土地財政和經濟增長對房地產投資的依賴在逐步弱化,同時,熱點城市土地供應有所增加,租賃住房和共有產權住房也在增加供應。在“控”和“供”雙向持續發力下,房價再想大幅上漲比較困難。

住房租賃市場,是房地產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解決住房問題的重要管道。近年來,國家連續出臺政策,多管齊下建立購租並舉的住房制度,就是要滿足多層次的住房需求。

2015年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以建立購租並舉的住房制度為主要方向,把公租房擴大到非戶籍人口。

2016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快培育和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的若干意見》,全面部署加快培育和發展住房租賃市場工作。

2016年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再次要求,加快住房租賃市場立法,加快機構化、規模化租賃企業發展。

秦虹:現在我們國家正在推進這個新型城鎮化,新型城鎮化最重要的一項目標就是要實現人的城鎮化。要推動在城鎮裡務工就業的這樣一些人,能夠在城市定居下來,房子肯定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支撐條件。所以,如果我們租賃市場發展的好,那麼我想有利於推動這些在城市裡務工的人員能夠定居下來,這是非常有意義的。

在業內人士看來,隨著土地“只租不售”,到居住者“租購同權”,再到“共有產權住房”政策的推出,2017年的房地產市場,正在經歷巨大的改變。

楊佳燕:讓住房回歸居住的這個定位,就是落實中央提出來的“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回歸到它居住的本來的屬性。我們想讓大家,讓所有的這個居民,就是不管是買房和租房,都成為他解決居住問題的一種重要的一個管道,都可以解決他的這個居住問題。

有人考證,這一價格,不到周邊地段二手房價格的一半,因此有說法稱“長沙房價下降50%”。

《證券時報》指出,在一連串調控組合拳及“打補丁”的政策作用下,熱點城市投機和投資性購房需求大為減少。其中,貨幣和信貸政策的持續收緊影響最大,而且這個因素短期內不會改變。從目前的大趨勢來看,“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的調控思路不會改變,現有的限制性調控政策在長效機制建立之前不會放鬆,地方政府對土地財政和經濟增長對房地產投資的依賴在逐步弱化,同時,熱點城市土地供應有所增加,租賃住房和共有產權住房也在增加供應。在“控”和“供”雙向持續發力下,房價再想大幅上漲比較困難。

住房租賃市場,是房地產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解決住房問題的重要管道。近年來,國家連續出臺政策,多管齊下建立購租並舉的住房制度,就是要滿足多層次的住房需求。

2015年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以建立購租並舉的住房制度為主要方向,把公租房擴大到非戶籍人口。

2016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快培育和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的若干意見》,全面部署加快培育和發展住房租賃市場工作。

2016年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再次要求,加快住房租賃市場立法,加快機構化、規模化租賃企業發展。

秦虹:現在我們國家正在推進這個新型城鎮化,新型城鎮化最重要的一項目標就是要實現人的城鎮化。要推動在城鎮裡務工就業的這樣一些人,能夠在城市定居下來,房子肯定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支撐條件。所以,如果我們租賃市場發展的好,那麼我想有利於推動這些在城市裡務工的人員能夠定居下來,這是非常有意義的。

在業內人士看來,隨著土地“只租不售”,到居住者“租購同權”,再到“共有產權住房”政策的推出,2017年的房地產市場,正在經歷巨大的改變。

楊佳燕:讓住房回歸居住的這個定位,就是落實中央提出來的“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回歸到它居住的本來的屬性。我們想讓大家,讓所有的這個居民,就是不管是買房和租房,都成為他解決居住問題的一種重要的一個管道,都可以解決他的這個居住問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