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策略專題:新興產業,政策加碼不斷,內生成長復蘇

市場從全面估值修復時期步入分化階段,尋找結構性機會。 而近期新興產業政策層層加碼,後續政策出臺在即;市場情緒在維穩預期下呈現回暖,風險偏好提升,資金緩慢流入。 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我們認為內生盈利的成長股迎來佈局的良機。

新興產業政策不斷加碼,進入國家戰略層面。 當前國家對戰略新興產業的規劃思路呈現轉變,從“培育發展”到“壯大發展”體現了中央對戰略新興產業的重視程度大幅提升,有助於更好的把握全球新一輪的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大機遇。 國家“十三五”規劃中新興板塊重點佈局高端裝備、新能源汽車、新能源、節能環保和數字創意產業等領域。

2017年人工智慧等新興產業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李克強總理在兩會上明確表態,“全面實施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加快新材料、人工智慧、積體電路、生物製藥、第五代移動通信等技術研發和轉化,做大做強產業集群。 ”隨後科技部部長萬鋼在創新經濟的發佈會上同樣表示,當前正制定人工智慧創新發展規劃,兩會後會有所公佈。

技術更迭突破加快,互聯智慧時代在即。 市場往往容易高估新興科技的短期影響而低估其長期的效用,而近年來技術更迭和擴散速度均有所加快,在2015年雲計算和大資料技術迅速進入主流技術的基礎上,加快對其他產業的改造和顛覆,感知智慧突飛猛進,技術成熟度快速上升。

2017年2月份MIT發佈的2017年十大科技突破當中,刷臉支付技術當前已經成熟,深度學習技術的成熟期只要1-2年。 新興科技發展態勢明確可期,勢不可當。

近期A股市場情緒確實呈現小幅回暖,風險偏好有所回升。 A股市場3月份的日均成交金額從上月的4457億元上升至5256億元,顯著改善;融資餘額緩慢上升至9259億元,新增投資者更是維持了三周高達每週50萬戶的態勢(前三月的均值僅為33萬戶)。 在當前維穩預期下,波動率不斷下降,中國波指在3月24日創下2015年有統計以來的新低,達到9.42%。 我們認為當前資金緩慢流入的態勢仍將持續,市場風險偏好預計逐漸抬升進而推動市場上行,率先走出泡沫化的成長板塊迎來佈局的機會。

投資建議方面,成長板塊上我們相對看好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新材料、5G產業鏈和人工智慧;建議關注標的國軒高科、思創醫惠、國睿科技和全志科技。

風險提示:政策推進不及預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