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互聯網醫療公司自建醫院、診所,是路還是坑?這裡有答案

記者 | 曹憶蕾 薛星星 馬芊

編輯 | 趙力

攝影 | 侯少卿

今天下午, 2017年度尋找中國創客路演第六場——大健康專場開幕。 本場路演涵蓋了冬雷腦科醫生集團、諾輝健康、更美APP、崔玉濤育學園、思路迪等19個項目。

複星同浩資本創始合夥人劉琦開、峰瑞資本創始合夥人李豐、約印醫療基金執行董事董迷芳、AA加速基金管理合夥人邊超等投資人現場點評。

近來, 企鵝醫生、春雨醫生等互聯網醫療公司與線下診所、醫院聯合, 打通線上線下的醫療資源。 本場路演的崔玉濤育學園、冬雷腦科醫生集團等創業公司均在自建醫院、診所, 或者有相關的未來規劃。

其中, 劉琦開、李豐、董迷芳就目前熱度頗高的互聯網醫療公司自建診所、醫院, 資本佈局線下醫療等相關問題接受了尋找中國創客(ID:xjbmaker)的採訪, 並為創業者們點出了他們眼中的路與坑。

1)就目前整個大健康的發展, 你看好什麼領域和場景,

為什麼?

劉琦開:首先一塊, 是醫療服務, 例如社區醫療服務、慢病醫療服務、專科醫療服務等垂直細分領域。 看醫療服務的核心主要有三點:1)是否有上下游垂直一體化的可能性, 2)通過資訊化、科技化提高服務的效率或品質, 3)醫療是個資訊和資源不對稱的行業, 我們會看創始人、產品、資源或服務的整合能力, 比如跨省與跨省之間、國內與國外之間的醫療資源是否能結合。

第二塊, 是前沿醫療技術, 比如生命醫學、基因編輯、液體活檢, 這塊核心還是看技術的創新性、領先性、以及看技術是否能落地。 如果工業化無法實現、出不了產品, 創業者需要思考:是缺少經驗, 還是說本身有缺陷;第三塊是器械板塊, 比如醫療機器人、專科領域的器械;第四塊是移動醫療, 核心是基於物聯網、大資料的數位醫療方向。

李豐:去年, 中國社保的花費大概在2萬億, 在醫療費用方面, 80%左右用在了藥品和耗材上。 峰瑞在大健康概念下看好的第一個方向, 是在長週期中解決中國比較主流的矛盾問題。

另一方面, 在服務市場化的過程中, 醫生的供給明顯不足。 為了解決供需關係的矛盾, 可能需要更多的診療手段, 替代部分醫生的效率。 這也是中國必須要迅速發展, 來解決或緩解醫療領域的供給矛盾。

此外, 我們還看好利用基因技術和相關資料實現篩查和診斷的公司。

隨著基因測序技術的發展, 成本的快速下降, 我們對疾病、機理的理解和從前相比有了很大的進展和突破。 基於我們對生物學和化學的理解, 可以從這些大量產生的測量資料和資料組合中做更多的判斷和發現。

董迷芳:醫療行業仔細來看, 有140個細分領域;但從大的方向來說, 只有5個領域, 包括醫療服務、醫療器械、IVD(體外診斷產品)、生命科學及移動醫療。 下面主要說說醫療服務和醫療器械。

首先, 醫改政策的實行、醫保支付方式的變革, 會引起醫療行業整體的改變, 在這個過程中, 會出來一批醫療運營管理機構, 去説明那些在服務品質及成本控制上不足的醫院升級。 最遲兩到三年, 這個行業就會發生變革。

醫療大資料方面同樣也會迎來爆發,但現在仍然在佈局階段。

其次是醫療器械方面。對於器械行業來說,未來並購是主流,也有國有替代的趨勢。

2)近幾年,互聯網醫療紛紛佈局線下診所,比如騰訊合資公司企鵝診所、春雨醫生與浙江醫院聯手,你如何看待這一現象?互聯網醫療發展到今天,正在發生什麼改變,未來將向哪裡去?

劉琦開:這與醫療屬性有關,醫療是一個重技術、重醫生個人能力的行業,是一個起步要求非常高的行業。加上每個地區政策都有不同的行政特性,所以醫療資源的跨省是非常不容易的。我們看到,原來的移動醫療只是切入了少數環節,比如掛號、比如輕問診,但是並沒有完全打穿整個行業,形成一個解決醫療服務的閉環。只有建診所、建醫院,未來才能見大夫、見處方、見到錢。隨著醫療環境的改善,醫療創業會從輕向重發生部分轉移,進一步解決互聯網尚未解決的問題。

為什麼原來沒有向線下發展,而現在做了?原因是多樣的,比如近年來伴隨多點執業等國家政策的到來,醫院和醫生對新形勢的認知度、認可度均在提升,醫療服務得以更加深入,設備也可以實現共用,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問題。

之前大家覺得做線下服務很土,現在大家又回歸這種看似土得掉渣的診所、醫院模式,其實事關整個醫療行業多層次的創業機會:第一層是傳統所認為的高科技,如基因診斷、醫療資料、醫療機器人;第二層是基於用戶需求、日常需求的,創業者處於什麼環節,解決什麼問題。

李豐:這肯定是個重的事,因為用戶最終在醫療的需求上不止是資訊的問題,他最終還是需要解決方案。這與很多互聯網媒體、娛樂領域不同,互聯網醫療要的是最終的結果。所以現在,雖然是從互聯網開始,如今做回解決方案,也是一個落地的過程。

董迷芳:不看好。線下診所的存量市場是巨大的,這個市場的特點是門可羅雀,這是對社會資源的極大浪費。

我能明白這些公司為什麼仍然要做,因為互聯網醫療長時間無法落地,最後只能和線下機構合作。但是線下到底是新建診所還是利用原有的醫療機構,我看好的是後者。

因為線下診所是燒錢費力不討好的,它不像互聯網可以短時間看到成果,即便你燒了錢,依靠互聯網的基因也很難去運營起來。

互聯網醫療發展到今天,未來應該怎麼走?我現在更加看好的是所謂的醫療共用,即通過對現有醫療資源的整合盤活,來達到效率的最大化。它具有三個優勢:盤活存量市場、降低成本及提高效率。

3)就當前互聯網醫療的發展,你認為有哪些陷阱?創業者如何規避?

劉琦開:陷阱是不存在的,只有將概念講成故事,忽悠投資人,最後事情沒做成,反過來又說是陷阱。如果痛點是存在的,沒有金剛鑽,創業者還硬往裡面跳,這就是一個困境。創業者如何把問題變成金礦,這是需要從產品、團隊、戰略來解決的切切實實的問題。

董迷芳:醫療行業的特點是小眾、低頻、門檻高。大概在2014年、2015年互聯網創業興起,各種不同背景的人都入局到醫療行業,但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成功。很多不是專業背景的人可能並不能理解醫療真正的精髓。比如互聯網出身的人用互聯網的思維走下去,那麼他看到的是路,可能走下去的都是坑。

在互聯網醫療領域,大家多數還是做一個APP,號稱“APP 創業”。線上引流,提高用戶粘性,增加活躍度,緊接著就是投放廣告、內容買單、保險和大資料,基本上都是這四種途徑。

投放廣告就是藥企買單,但需要注意的是一般只有行業的前幾名才可能有人來給你買單。內容付費是互聯網可能走通的商業模式。所謂的互聯網是漏斗型思維,在醫療行業中,上層引流量非常少,所以成交的客戶量非常有限。

這個行業就會發生變革。

醫療大資料方面同樣也會迎來爆發,但現在仍然在佈局階段。

其次是醫療器械方面。對於器械行業來說,未來並購是主流,也有國有替代的趨勢。

2)近幾年,互聯網醫療紛紛佈局線下診所,比如騰訊合資公司企鵝診所、春雨醫生與浙江醫院聯手,你如何看待這一現象?互聯網醫療發展到今天,正在發生什麼改變,未來將向哪裡去?

劉琦開:這與醫療屬性有關,醫療是一個重技術、重醫生個人能力的行業,是一個起步要求非常高的行業。加上每個地區政策都有不同的行政特性,所以醫療資源的跨省是非常不容易的。我們看到,原來的移動醫療只是切入了少數環節,比如掛號、比如輕問診,但是並沒有完全打穿整個行業,形成一個解決醫療服務的閉環。只有建診所、建醫院,未來才能見大夫、見處方、見到錢。隨著醫療環境的改善,醫療創業會從輕向重發生部分轉移,進一步解決互聯網尚未解決的問題。

為什麼原來沒有向線下發展,而現在做了?原因是多樣的,比如近年來伴隨多點執業等國家政策的到來,醫院和醫生對新形勢的認知度、認可度均在提升,醫療服務得以更加深入,設備也可以實現共用,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問題。

之前大家覺得做線下服務很土,現在大家又回歸這種看似土得掉渣的診所、醫院模式,其實事關整個醫療行業多層次的創業機會:第一層是傳統所認為的高科技,如基因診斷、醫療資料、醫療機器人;第二層是基於用戶需求、日常需求的,創業者處於什麼環節,解決什麼問題。

李豐:這肯定是個重的事,因為用戶最終在醫療的需求上不止是資訊的問題,他最終還是需要解決方案。這與很多互聯網媒體、娛樂領域不同,互聯網醫療要的是最終的結果。所以現在,雖然是從互聯網開始,如今做回解決方案,也是一個落地的過程。

董迷芳:不看好。線下診所的存量市場是巨大的,這個市場的特點是門可羅雀,這是對社會資源的極大浪費。

我能明白這些公司為什麼仍然要做,因為互聯網醫療長時間無法落地,最後只能和線下機構合作。但是線下到底是新建診所還是利用原有的醫療機構,我看好的是後者。

因為線下診所是燒錢費力不討好的,它不像互聯網可以短時間看到成果,即便你燒了錢,依靠互聯網的基因也很難去運營起來。

互聯網醫療發展到今天,未來應該怎麼走?我現在更加看好的是所謂的醫療共用,即通過對現有醫療資源的整合盤活,來達到效率的最大化。它具有三個優勢:盤活存量市場、降低成本及提高效率。

3)就當前互聯網醫療的發展,你認為有哪些陷阱?創業者如何規避?

劉琦開:陷阱是不存在的,只有將概念講成故事,忽悠投資人,最後事情沒做成,反過來又說是陷阱。如果痛點是存在的,沒有金剛鑽,創業者還硬往裡面跳,這就是一個困境。創業者如何把問題變成金礦,這是需要從產品、團隊、戰略來解決的切切實實的問題。

董迷芳:醫療行業的特點是小眾、低頻、門檻高。大概在2014年、2015年互聯網創業興起,各種不同背景的人都入局到醫療行業,但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成功。很多不是專業背景的人可能並不能理解醫療真正的精髓。比如互聯網出身的人用互聯網的思維走下去,那麼他看到的是路,可能走下去的都是坑。

在互聯網醫療領域,大家多數還是做一個APP,號稱“APP 創業”。線上引流,提高用戶粘性,增加活躍度,緊接著就是投放廣告、內容買單、保險和大資料,基本上都是這四種途徑。

投放廣告就是藥企買單,但需要注意的是一般只有行業的前幾名才可能有人來給你買單。內容付費是互聯網可能走通的商業模式。所謂的互聯網是漏斗型思維,在醫療行業中,上層引流量非常少,所以成交的客戶量非常有限。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