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崇尚暴力者,必然被暴力所滅

匈奴的子孫●雪漠

崇尚暴力者, 必然被暴力所滅。

惡因只能收穫惡果。

關於匈奴的狂野和對強悍的崇尚, 《史記·匈奴列傳》說:

壯者食肥美, 老者食其餘。 貴壯健, 賤老弱。

意思是, 匈奴人把很好的食物都給健壯的人,

只給老弱者吃剩飯。 可見, 匈奴崇尚暴力, 崇尚勇敢, 崇尚健壯,

而輕賤老弱病殘者。 因此, 他們看不起病死者, 欽佩戰亡者, 評價一個人時, 只看他的表現是否勇猛, 不問其動機如何。 哪怕他的初衷很陰險、很邪惡, 只要他異常勇猛, 如狼似虎, 也能得到其他匈奴人的讚賞。 相反, 如果他在打仗時逃跑, 那麼不管他逃跑的動機是什麼,

都會被人認為是膽小鬼。

少數民族都是這樣, 藏族、西夏、匈奴都有這種不成文的習俗。

打仗時, 除非全線潰敗, 實在打不下去了, 大家一起逃跑, 如果大家都在進攻, 你卻逃跑的話, 你就會被所有人看不起。 人們會在你家的帳篷上掛上狐狸尾巴。 如果誰家被掛上了狐狸尾巴, 就相當於在中央電視臺被曝光, 所有人都會知道他家出了膽小鬼, 所有人都會恥笑他的家族, 他家的姑娘會嫁不出去, 兒子也會娶不到老婆。 所以, 你一旦逃跑, 不但你這輩子完了, 你整個家族這輩子都抬不起頭。 除非你的家族中出現一個英雄, 也就是戰死沙場的人, 你家的“狐狸尾巴”才會被摘掉, 相當於得到平反了。

直到現在,

在少數民族地區, 很多人仍然不怕死亡, 他們把死亡看得很淡, 把名譽看得很重。 很多糾紛和命案都是因為對方侮辱了自己, 或者說了輕視自己的話。 少數民族有很多人都可以隨時為名譽去死。

你想想看, 在這種文化的薰染下, 匈奴怎麼會不殘忍?怎麼會珍惜生命?

所以, 頭曼謀殺親生兒子, 冒頓謀殺親生父親, 有著匈奴基因的成吉思汗屠城四十, 也是可以理解的。 他們看起來是“天之驕子”“上帝之鞭”“最強大的首領”“新時代的開闢者”, 但實際上, 他們只是慘遭毒害卻至死沒有自覺的可憐人, 是暴力文化的犧牲品, 是命運造就的悲劇。 也是這種文化基因, 導致了匈奴最後的滅亡——

崇尚暴力者, 必然被暴力所滅。

你可以去看看歷史上的許多鬥爭,


都是這樣, 不斷地製造血腥,

也不斷被血腥吞噬……

所有惡因, 都只可能收穫惡果。

--摘自《匈奴的子孫》

雪漠著

人民文學出版社

雪漠新作

千年來, 古老的匈奴文化已經滲入了西部大地,

千年後, 我們進入了西部大漠,

試圖尋找它的蹤跡, 感受它的氣息,

讓歷史的記憶和當下的腳步穿越時光隧道, 定格在我的筆端,

於是, 有了這本書。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