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薛之謙的深情是不是人設,你心裡還沒點逼數嗎?

你的身份是一個歌手, 作品是你唯一的名片, 還是讓人們喜歡你的歌, 才逐漸對你有好感的。 當你人比歌紅, 那一定不太對。

——李鍵

薛之謙的9月

似乎, 9月對薛之謙來說, 總是一道坎兒。

去年9月, 喬任梁去世, 薛之謙失去了在低谷時期都不離不棄相互支撐的好兄弟, 感傷不已;

今年9月, 薛之謙剛跟前妻複合, 又被前合夥人兼前女友身份的李雨桐指控騙錢騙感情, 選擇沉默多過回應。

2012年, 薛之謙和李雨桐一起參加上海時裝周

其實, 之所以這次的《前女友復仇記》能夠火爆到堪比王寶強事件, 我想同樣地不僅僅只是因為經濟糾紛, 最致命的當屬, 李雨桐說薛之謙欺騙感情。

李雨桐-薛之謙

薛之謙的人設確實崩了

首先聲明, 我不站隊。

看李的撕逼, 句句嚴密, 看薛的回應, 字字真切, 真正假假, 只有當事人才清楚, 旁人不過湊熱鬧罷了, 或許沒有被揭露的才更接近真相吧。

扯不清的除了觀望我們無法論述, 只不過, “深情薛之謙”的人設在這事件之中, 或者之後, 是真的崩了。

一直以來, 薛之謙作為“曲線救國”的代表歌手,

他身上最吸粉的標籤, 就是努力、深情和念舊。

雖說太多事實都還沒有個定論, 但老薛以後, 的確不再能夠打深情牌了:

1.因為薛之謙對高磊鑫並非足夠深情, 與李雨桐在一起時, 雖與高磊鑫協議分開但並未辦理離婚手續, 尚屬婚內出軌;

2.因為薛之謙離婚前, 李雨桐已懷孕, 不管是七個多月時引產手術or一個多月時流產手術, 他們還是送走了那個未出世的孩子。

這些已是既定事實。

其實明星打臉這回事, 早已經不是什麼很稀奇的事。 畢竟, 出來賣人設的, 總有人設崩塌的那一天。

老薛近年來一直挺紅的,粉絲常常用一句話用來形容自己的偶像,“始于顏值,陷於才華,忠於人品”。

所以一旦老薛這張關乎人品的標籤被粉碎,無可避免地,就會出現大片的粉轉黑。

誰讓粉絲對愛豆的期許就是道德楷模呢,誰讓粉絲都以為,薛之謙就是深情和念舊呢?

《火星情報局》

為什麼明星都有人設?

在娛樂圈,在龐大的資訊洪流中,樹立人設似乎已經是一個基礎標準,而就像薛之謙的“深情”,迪麗熱巴的“吃貨”,關曉彤的“學霸”,標籤的過度炒作,一旦玩砸就會換來一言不合的粉轉黑。

薛之謙-迪麗熱巴-關曉彤

據說,如今最基礎的藝人人設,最初來源於二次元的創作,蔓延至娛樂圈的時候才達到了最高發酵值。

從前,看影視節目時,大多數觀眾心中都明白,演員的一舉一動都是影視角色的呈現,最多也不過是給貼上,孫紅雷常演硬漢、張柏芝適合演玉女這樣的標籤,並且這樣的人設並不具有唯一性。

但近年來,有一個現象是,真人秀節目火爆,藝人在節目中呈現出的多面性,真真假假令觀眾難以辨別,更何況背後還有經濟團隊的推波助瀾。

藝人需要人設的理由很多,比如人設的包裝會直接影響藝人的商業定位和觀眾印象。

在品牌選擇代言人時,其自身標籤和品牌的契合度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薛之謙發生大事件後,會有很多人擔心他的廣告合約。

對於人設的成功建立,帶來商業合作的例子比比皆是。比如黃磊在帶娃真人秀中的“好爸爸”形象就為他帶來了奶粉、教育、家居用品等代言。

就像某個牙膏廣告裡“以美食的名義,守護你愛的味道”,同樣廣告主看重的就是“黃小廚”好丈夫、好爸爸的人物設定。

優質的作品和貼合藝人本身性格的人設,總是能夠幫助藝人提升自身商業價值。

過度人設包裝,既容易成為拖累,也容易被打臉。

在人設這個詞被頻繁提及時,再用力過猛,人設同質化問題就會由此而生。

比如依賴《小時代》擁有高知名度之後,郭采潔的每次露面都成了攻氣十足的幹練短髮,似乎已經被限制在了這類角色的框架裡;

比如因《山楂樹之戀》一舉成名的周冬雨,在極挑中的表現被指“假清純”,當她自由地走起了靈動叛逆的路線時才終於不被沉寂。

毫無疑問,人設已經是藝人的必需品,但瘋狂加碼往往會讓標籤被崩壞,或者限制藝人的個人發展。

別對明星人設入戲太深

現代人的崩潰是一種默不作聲的崩潰,就像薛之謙的標籤一瞬崩塌。

說到底,娛樂明星的這些所謂“人設”,從來就禁不起“較真”,幾乎已經成了一個真理。

但即便如此,還是有太多人把這些“人設”當真,才會在“人設”崩壞時大呼上當。平心而論,肩負娛樂大眾使命的明星,賣賣“人設”,討好討好粉絲,其實也無傷大雅。

但是,作為旁觀者的我們,別看著明星們的“即興表演”,就入戲太深,否則總有一天會感覺到“受騙”。

文丨賣除濕機的李喵娘 圖丨源自網路

【版權歸作者所有,李喵娘整理發佈】

【轉載請聯繫作者授權】

喵娘說

名利浮華只是一時的,

唯有角色與作品,

才能真正留在觀眾心中。

老薛近年來一直挺紅的,粉絲常常用一句話用來形容自己的偶像,“始于顏值,陷於才華,忠於人品”。

所以一旦老薛這張關乎人品的標籤被粉碎,無可避免地,就會出現大片的粉轉黑。

誰讓粉絲對愛豆的期許就是道德楷模呢,誰讓粉絲都以為,薛之謙就是深情和念舊呢?

《火星情報局》

為什麼明星都有人設?

在娛樂圈,在龐大的資訊洪流中,樹立人設似乎已經是一個基礎標準,而就像薛之謙的“深情”,迪麗熱巴的“吃貨”,關曉彤的“學霸”,標籤的過度炒作,一旦玩砸就會換來一言不合的粉轉黑。

薛之謙-迪麗熱巴-關曉彤

據說,如今最基礎的藝人人設,最初來源於二次元的創作,蔓延至娛樂圈的時候才達到了最高發酵值。

從前,看影視節目時,大多數觀眾心中都明白,演員的一舉一動都是影視角色的呈現,最多也不過是給貼上,孫紅雷常演硬漢、張柏芝適合演玉女這樣的標籤,並且這樣的人設並不具有唯一性。

但近年來,有一個現象是,真人秀節目火爆,藝人在節目中呈現出的多面性,真真假假令觀眾難以辨別,更何況背後還有經濟團隊的推波助瀾。

藝人需要人設的理由很多,比如人設的包裝會直接影響藝人的商業定位和觀眾印象。

在品牌選擇代言人時,其自身標籤和品牌的契合度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薛之謙發生大事件後,會有很多人擔心他的廣告合約。

對於人設的成功建立,帶來商業合作的例子比比皆是。比如黃磊在帶娃真人秀中的“好爸爸”形象就為他帶來了奶粉、教育、家居用品等代言。

就像某個牙膏廣告裡“以美食的名義,守護你愛的味道”,同樣廣告主看重的就是“黃小廚”好丈夫、好爸爸的人物設定。

優質的作品和貼合藝人本身性格的人設,總是能夠幫助藝人提升自身商業價值。

過度人設包裝,既容易成為拖累,也容易被打臉。

在人設這個詞被頻繁提及時,再用力過猛,人設同質化問題就會由此而生。

比如依賴《小時代》擁有高知名度之後,郭采潔的每次露面都成了攻氣十足的幹練短髮,似乎已經被限制在了這類角色的框架裡;

比如因《山楂樹之戀》一舉成名的周冬雨,在極挑中的表現被指“假清純”,當她自由地走起了靈動叛逆的路線時才終於不被沉寂。

毫無疑問,人設已經是藝人的必需品,但瘋狂加碼往往會讓標籤被崩壞,或者限制藝人的個人發展。

別對明星人設入戲太深

現代人的崩潰是一種默不作聲的崩潰,就像薛之謙的標籤一瞬崩塌。

說到底,娛樂明星的這些所謂“人設”,從來就禁不起“較真”,幾乎已經成了一個真理。

但即便如此,還是有太多人把這些“人設”當真,才會在“人設”崩壞時大呼上當。平心而論,肩負娛樂大眾使命的明星,賣賣“人設”,討好討好粉絲,其實也無傷大雅。

但是,作為旁觀者的我們,別看著明星們的“即興表演”,就入戲太深,否則總有一天會感覺到“受騙”。

文丨賣除濕機的李喵娘 圖丨源自網路

【版權歸作者所有,李喵娘整理發佈】

【轉載請聯繫作者授權】

喵娘說

名利浮華只是一時的,

唯有角色與作品,

才能真正留在觀眾心中。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