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守得住寂寞,才能看得見芳華

最近我經常在思考的一個問題是, 如果一隻個股需要等上3個月到半年, 但是會在未來的一年內有較大概率翻倍, 你願不願意等待?

這是一個簡單的問題, 卻隱藏著很深的投資哲學。

從人的本性上來講, 我們總是希望能買到馬上就能上漲的個股, 但是往往事與願違。 一般來說, 安全邊際較高的個股, 都是經歷過充分的橫盤, 充分橫盤造成成交量低迷, 就說明了無人問津, 介入這種個股, 就需要有足夠的耐心等待市場挖掘, 消耗一定的時間成本。 在這種人氣低迷的個股對面, 是人氣旺盛的個股。 人氣比較旺盛的個股, 買入後意味著不需要過度等待, 有可能被人氣裹挾拉動上漲, 當然, 也有可能不小心就在最高點上站崗。

對比上面兩種個股, 可以發現, 風險與收益是成正比的, 風險小意味著回報慢, 而希望快速得到回報的, 要承擔更多的風險。 人們總是樂此不疲的喜歡參與後面一種,

根本上講, 是人性決定的。

驅動股價上漲的因素有很多, 股價走勢是由多種變數決定的, 從每日的漲跌來說, 資金、政策、情緒、事件, 甚至地震、打仗等等, 綜合在一起, 決定了股價的短期走向。 回到上面的話題, 短線分析的根本目的, 是躲避等待的時間成本, 而介入馬上就能上漲的個股, 因此也承擔了更多的風險。 而如果我們從企業發展的角度去理解, 驅動股價上漲的因素就單純了許多, 就是能不能帶來不斷的業績上漲, 而這個需要付出的, 就是等待, 但是拉長時間看, 考驗的是選股能力, 如果選股還OK, 風險相對小很多。 因此, 短線和長線根本的區別就在於時間成本上, 有很多投資長線的期望買入就漲,

根本就是長線和短線思維的錯位, 而做短線的做成了長線, 也是同樣的道理。 如果從根本上不加以區分, 很難成大器。

想明白了以上問題, 其實就沒必要去評價和批判哪種方式更好更壞, 投資還是投機, 其實能賺錢方法都是好方法, 關鍵是你能不能駕馭的了, 是不是適合自己, 是不是能區分開哪種情況需要等待。

最要命的, 其實是隨波逐流, 永遠沒有自己的方法。 今天短線, 明天長線, 今天看基本面, 明天看趨勢, 沒有一個系統的方法, 即便是賺錢, 也是因為市場給於你的運氣, 而不是長期存活下去的方法。

說白了, 還是交易的一致性原則。 一致性原則, 簡單地說就是買入是什麼理由, 賣出也必須是什麼理由,

一個入口, 一個出口, 要保持完全一致。 成長股投資者, 只要公司的經營管理沒有改變, 那麼, 你就應該一直守倉, 或者一直空倉。 不要因為今天這公司的價格走強了, 激情買入, 也不要因為走弱了, 激情賣出。 走強或者走弱, 不是你買賣的理由, 不值得你去為這些事煩惱。 甚至, 對一個價值投資者, 他的字典裡不應該有“強”和“弱”之類的詞語。

如果是基於技術面的分析來操作, 那麼, 確定你的原則, 只要股票的價格在某個價格之上、或者某一指標在某個數字之上, 或者說趨勢完好, 你就應該持倉, 只要股票的價格在某個價格之下、或者某一指標在某個數字之下, 或者趨勢變壞, 你就應該空倉。

交易體系, 沒有好壞優劣之分, 只有適不適合你,

只有能不能堅持下來。 頂尖的交易者, 都是堅持交易的一致性原則, 把簡單的事情做好, 形成長期穩健可複製的獲利體系。

最近幾年, 我總是能選中翻倍的個股, 當然也有不如人意的個股, 這個是我的交易體系決定的。 我也在努力完善自己的交易體系和一致性原則。 我的投資體系逐漸從單純的成長股進化為拒絕平庸成長的個股, 更加注重業績加速, 業績的環比加速, 存在一定的預期差, 是我選股的重要標準。 發掘業績高速增長的那一段, 在業績加速之前埋伏, 在業績加速兌現後增長平庸前離場, 賣出的理由不是估值低, 而是加速增長的預期實現了。 估值低後面或許還會賺估值上升的錢, 但如果高速增長的預期沒有了, 就開始接力換股到環比加速之前有預期差可能的個股。同時考慮前期積累的巨大漲幅,翻倍後往往會有調整。預期差填平,就可以考慮退出來。

這種選股方法,因為錨定的是業績加速,所以就容易出牛股,但是有一定的不及預期的風險,這就要用分倉分批去規避。今年最牛逼的莫過於在20多元潛伏加速的贛鋒鋰業,100元左右出清,然後換股到別的個股中。雖然近期手裡持有的個股也沒少調整,但是誰知道不是下一個贛峰呢?贛峰啟動前不也是經歷了幾個月的調整嗎?只要錨定業績加速,短期的調整,真的無所謂。回到開篇的問題,如果一隻個股需要等上3個月到半年,但是會在未來的一年內有較大概率翻倍,你願不願意等待?

想起了阿森納溫格的話,最好的球員,已在隊伍中,哈哈,最好的個股,也已經在我手中。守得住寂寞,才能看得見芳華。

就開始接力換股到環比加速之前有預期差可能的個股。同時考慮前期積累的巨大漲幅,翻倍後往往會有調整。預期差填平,就可以考慮退出來。

這種選股方法,因為錨定的是業績加速,所以就容易出牛股,但是有一定的不及預期的風險,這就要用分倉分批去規避。今年最牛逼的莫過於在20多元潛伏加速的贛鋒鋰業,100元左右出清,然後換股到別的個股中。雖然近期手裡持有的個股也沒少調整,但是誰知道不是下一個贛峰呢?贛峰啟動前不也是經歷了幾個月的調整嗎?只要錨定業績加速,短期的調整,真的無所謂。回到開篇的問題,如果一隻個股需要等上3個月到半年,但是會在未來的一年內有較大概率翻倍,你願不願意等待?

想起了阿森納溫格的話,最好的球員,已在隊伍中,哈哈,最好的個股,也已經在我手中。守得住寂寞,才能看得見芳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