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網聯”上線後,TA會怎麼替我們做主呢

由央行牽頭成立的非銀行支付機構網路清算平臺(業內簡稱“網聯”)總算要上線了。

亞洲財經3月30日從多方獲悉, “網聯”最快本周正式上線運行。

“‘網聯’已經開發測試大半年了, 央行從各大支付公司和銀行抽調了技術和產品人員到北京, 不出意外, 本周、最晚四月初就能上線運行。 ”某協力廠商支付公司參與測試的人士如是說。

據悉, 為防止“網聯”被大型支付機構壟斷, 在股權架構方面, 除了中國支付清算協會, 央行也將入股, 以保證央行對“網聯”這一重要金融基礎設施的控制權和投票否決權;“網聯”的股東上限是50家, 募股機構在40家左右;在股份份額方面, 除了央行和中國支付清算協會協會, 其餘股東最高不超過10%。 而在最早的“網聯”建設方案中, “網聯”的股東均為協力廠商支付機構。

對於“網聯”, 央行副行長范一飛此前透露, 其定位是公共屬性、安全性、便利性,

鼓勵創新和公平競爭, 目的是提高支付機構的清算效率、交易留痕、資金可追溯、風險可控。 這也是為防止每家支付機構都自建平臺系統、各自為戰, 不能共用、不能互聯互通。 這是對社會資源的極大浪費, 不同的技術標準, 也會造成風險漏洞。

按規定, 支付機構的線上支付通道今後將直接通過“網聯”與各家銀行對接。 不過, 現有的支付機構直連銀行的模式不會立刻被叫停。 有知情人士透露, 考慮到網路支付的現狀, 所以央行給出了一年以上的過渡期。

相比刷銀行卡統一通過銀聯轉接清算, 眼下網路支付是一個自由的市場, 支付機構可以選擇通過央行的跨行清算系統等再轉接到銀行, 也可以選擇自己直連銀行完成支付。

相比之下, 直連銀行的方式在效果上更優質, 支付服務費也可以由支付機構與銀行商議決定, 所以也更受協力廠商支付機構青睞, 比如支付寶和財付通, 自身的銀行介面已經非常完善, 且與銀行之間的議價能力很強。

“小的協力廠商支付機構, 由於自身直連銀行通道少, 對‘網聯’還是挺熱情的。 ”前述知情人士稱。

據國家工商總局企業註冊局官網顯示, 今年1月17日, “網聯清算有限公司”名稱已獲(預)核准。 不過經亞洲財經查詢, 目前在國家企業信用資訊公示系統還無法查詢到該公司的註冊資訊。

此外, “網聯”的上線, 也是為了確保客戶備付金集中存管制度落地。 按照央行的安排, 為糾正和防止支付機構挪用、佔用客戶備付金、保障客戶資金安全,

今年4月17日起支付機構應將部分客戶備付金交存指定帳戶。 在“網聯”正式上線後, 未來支付機構只需開立一個銀行帳戶即可辦理客戶備付金的所有收付業務。

據悉, “網聯”將採用一地一中心一個系統, 京、滬、深多個機房的分散式架構。 一地一中心一個系統意味著, 控制中心和業務中心都在北京, 只是機房採用了分散式, 因為需要規模比較大, 所以採用分散式運行處理, 這與此前坊間流傳的“三地三中心或者兩地兩中心”說法完全不同。

業內人士坦言, “網聯”是個新事物, 從現在看來, “網聯”成為央行監管協力廠商支付業務的重要抓手。 同時, 消費者的網路支付也會有更多的安全保障。

不過對於上述說法,

也有分析人士持悲觀態度:老百姓的消費又多了一個“管家”。

延伸

“網聯”誕生時間線

據亞洲財經瞭解, “網聯”的誕生大致經歷了如下時間線:

2015年10月, 建設“網聯”的方案開始徵求意見工作。

2016年4月1日, 中國支付清算協會第二屆會員代表大會通過了由協會組織建設“網聯”的議案。 按照議案要求, “由協會組織發起設立實體建設運營平臺, 協會將參與實體公司出資, 股東總數不超過50家, 投資金額不超過5000萬元。 ”

2016年7月31日, 有消息稱, 由央行牽頭成立“網聯”的方案已經成形, 並計畫於2016年底建成。 該消息還稱, “網聯”的掌舵人也已確定, 將由中國銀行網路金融部副總經理董俊峰出任, 並已到央行支付司報到。

2016年10月下旬, 央行正式發文批復中國支付清算協會籌備“網聯”的建設, 即按照市場化方式組織建設“網聯”。

2016年11月,新的“網聯”建設方案向業內通報,計畫上線時間推遲至2017年3月31日。

2017年1月17日,“網聯清算有限公司”名稱獲(預)核准。

即按照市場化方式組織建設“網聯”。

2016年11月,新的“網聯”建設方案向業內通報,計畫上線時間推遲至2017年3月31日。

2017年1月17日,“網聯清算有限公司”名稱獲(預)核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