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開發區土地出讓顯現“新規則”

近日, 溫州經濟技術開發區5宗地塊、共218畝工業專案用地通過掛牌系統順利成交。 這是該區近幾年來單月出讓產業項目用地最多的月份, 實現了2017年土地出讓開門紅, 也為全年招商引資開了好頭。

為進一步深化土地要素配置改革, 助推經濟轉型升級, 近年來, 開發區以調整產業結構加快轉型升級, 緊湊佈局提高產業集聚為重任, 適應產業集群化、專業化的發展要求, 對產業內上、下游關聯度較高的企業, 或產業間互動性強的企業, 儘量集中安排, 促進同類企業、同類產業集聚, 加快形成集群發展效應。

如今已初步形成以汽車產業、先進裝備、現代物流、電子資訊、生物醫藥等主導產業及傳統時尚產業基礎的產業格局, 園區內汽車產業、裝備製造等產業集聚發展規模效益初顯。

據悉, 該5宗地塊主要為汽車關鍵零部件、裝備製造、光電與鐳射等產業項目, 5個項目落地後預計總投資約8億元, 年產值約10億元。 其中鐳射產業創業創新園專案, 占地86畝, 一期總投資約4億元, 建築面積約13.8萬平方米。 建成後擬引進鐳射與光電、鐳射產業鏈配套企業及關聯產業項目, 達產後預計年總產值可達4.5億元以上, 畝稅收30萬元以上。

“此次競得的5宗產業項目, 將進一步發揮我區產業平臺集聚作用, 有利於鐳射產業、汽車產業的整合提升, 進一步完善產業鏈。

”開發區商務局相關負責人說。

記者同時發現一個現象, 相比往年, 此次出讓的工業產業用地顯現出“新規則”, 具體來說, 有三個大不同:1、產業集聚性明顯。 開發區將土地資源、優惠政策等資源要素向重點產業傾斜。 十三五期間該區重點扶持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製造、汽車產業等戰略性新興產業, 用優地來優先保障優質產業, 是助推產業轉型升級的需要。 這批專案就是屬於重點扶持產業, 所以在土地出讓中給予優先供地。 2、啟動模擬審批。 在土地招拍掛前, 開發區各部門優化流程、壓縮環節, 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專案聯合考察、專家評審會、工業專案用地招拍掛聯席會議, 快速推出土地掛牌。 同時啟動模擬審批,

要求投資方提前進入方案設計等環節, 倒推專案進場進度。 3、嚴格批後監管。 去年以來, 該區明確用地專案的各個時間節點, 包括6個月內進場施工, 18個月完成竣工和設備磨合期, 24個月內要達到約定產出效益, 否則予以罰沒履約保證金甚至土地回儲。

排版:洋子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