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文>正文

自強之路:最大的敵人是自己,還是他物?——讀感《道德經》五八

聖人之修, 在己身之內而不在身外, 是一種自發性的自然而然行為。 強己之身心以應外之千變萬化。 ——人生最大的敵人是自己。 聖而無我, 故聖而無敵。

當然, 一萬年太久, 只爭朝夕。 普遍的, 人們追求效率、好走捷徑, 於是又有這樣的說法:最快的成長辦法便是在磨難中曆煉;最好的老師是敵人……。 毋庸置疑, 這樣確實能讓一個人很快成長起來。 然而, 或許這在聖人眼裡, 以身外之物為強己之動力, 就有點強行的意思了。 不過老子也說了, 強行者有志!由此可見, 這也不算什麼壞事, 雖然較以己為敵低了一個檔次, 但這對於大多數人而言, 卻也是非不得已的辦法。

為什麼說比以己為敵低了一個檔次呢!因為求快, 又因為強行。 求快則方法失自然, 強行必是因為選材有問題, 也就是說, 這一開始就有缺。 或許一開始感覺不到有多大問題, 而越到後期, 越強大, 這缺所彰顯出來的問題越多,

而此時補缺的難度也是大大的增加, 故十之八九最後出來的不是畸形, 就是變態, 亂世禍人, 不得善終。 正所謂早熟的果子無味, 強扭瓜不甜, 能得圓滿者寥寥無幾。

故老聖人曰:禍兮, 福之所伏;福兮, 福之所倚。 自強沒有錯, 但人之生而有異,

行路各有其途。 從長遠來看:求急, 強行, 並不是什麼好事, 不過是徒勞, 甚或枉為之行罷了。

世上兩條腿的何其多, 天生為聖者有幾人?能成聖者又有幾人?凡凡眾生你我他, 在聖人眼裡, 種種所為, 其實都是無奈之下的退而求其次之舉。 然這又何嘗不是天道的一部分?神聖也是無奈, 佛仙又能如何, 對此亦無能為力。

古來聖賢心有餘, 力不足, 空有憾;徒留片語作戒言、樹燈塔, 夢若空。

再說陰陽互轉:陰是陰, 亦不是陰;陽是陽, 亦不是陽。 陰至極而返成陽, 陽之極而返成陰。 陰陽之身為太極, 太極之內分陰陽。 凡我以畸形的太極之身(不自足, 不協調, 不圓融, 不自然)觀世界, 顯陰陽世界(見不同):是非對錯, 長短高矮, 善惡好賴……, 盡見於眼, 厚此薄彼, 求奢行顯;聖人以圓滿太極(自足, 協調, 圓融, 自然)之身觀世界, 顯混沌世界(見大同):萬法歸宗, 萬道歸一, 天人歸一……, 盡現於心, 一概而論, 歸簡行隱。

聖人謂之眾生迷, 眾生反為聖人歎!


行于大道, 唯施是畏, 不畏則入盜之歪門——萌解《道德經》五三

萌解《道德經》四四:甚愛必大費, 多藏必厚亡

萌讀《道德經》四二章:三生萬物, 萬物負陰而抱陽——無為而無不為

感讀《道德經》三三章:人反不是人, 天反還是天

萌讀《道德經》四三章:無有入無間, 不言之教, 無為這益

反者, 道之動;弱者, 道之用——萌讀《道德經》四十

酒不醉人人自醉, 色不迷人人自迷,道不遠人人自遠

色不迷人人自迷,道不遠人人自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