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20多家醫院,都被藥企買了!(附清單)

來源:賽柏藍智庫 作者: 燁華

22日複星醫藥發佈公告稱, 當日上海複星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上海複星醫院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與三甲醫院綿陽市第三人民醫院簽訂了《投資合作框架協議書》達成框架性協議:複星醫藥擬以現金的方式投資該醫院, 占80%的股份;綿陽市第三人民醫院以高新分院現有相關實物資產出資, 占合資公司20%股權。 (詳見昨日頭條《又一家三甲醫院, 被藥企買下!》)

這已是今年開年以來與第二家醫院進行投資合作。 在今年1月11日, 複星醫藥也以同樣的方式欲控股淮安市第二人民醫院60%的股份。

年初至今, 13家A股公司投資50多億涉足醫院

截至發稿時止, 據統計2017年至今已有13家A股公司通過投資並購或設立的方式涉及醫院25家。

從涉及並購標的的情況來看, 儘管以民營醫院為主, 但其中也不乏公立三級醫院、二級醫院。

從投資方來看,

既有藥企也有非藥企, 還有本身就是醫療機構, 藥企占大部分。 其中, 非藥企如投資公司攬海投資等, 本身就是醫療服務機構的企業如創新醫療等。

從涉及金額來看, 預計合計投資金額在50億元以上。

目前除複星醫藥擬投資的兩家醫院目前尚無明確的金額公示外, 對其他明確公示了投資金額A股公司初步估算, 合計金額超過了32億元。 但根據複星醫藥在投資兩家醫院欲占的股份及醫院的總資產情況估計複星醫藥需投資的現金在10億元以上。

2017年年初至今涉足醫院A股公司相關基本情況如下表:

(資料資訊根據巨潮資訊統計整理, 依據發佈時間由近到遠排序, 供參考)

為何越來越多的企業鍾情於醫療服務行業?

政策支持必不可少

政策鼓勵是直接催化劑。 2013年以來, 各路資本投資醫療機構已蔚然成風。 隨著近兩年國家不斷出臺扶持政策鼓勵社會力量投資醫院以來, 有越來越多的醫療或相關上市企業加入到投資醫院的熱潮中。

2013年9月, 國務院公佈的《關於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

到2020年, 將基本建立覆蓋全生命週期的健康服務業體系, 並設想健康服務業的總規模達到8萬億元以上。

2014年1月9日《關於加快發展社會辦醫的若干意見》發佈, 明確提出:“優先支持社會資本舉辦非營利性醫療機構, 加快形成以非營利性醫療機構為主體、營利性醫療機構為補充的社會辦醫體系。 ”

2015年6月15日, 國務院發佈《關於促進社會辦醫加快發展若干政策措施》, 提出加快推進社會辦醫療機構成規模、上水準發展的各項促進措施。

2016年各種相關支持政策更為頻繁, 年初的《2016關於促進社會辦醫加快發展的若干政策辦法》到年中的《醫療機構設置規劃指導原則(2016~2020年)》, 以及12月5日的《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促進社會辦醫加快發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

均是圍繞社會辦醫相關鼓勵政策及辦法。

2017年大力推行混合所有制改革, 鼓勵各類資本參與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並且提出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 因此, 一些有資金實力和良好整合能力的企業如復興醫藥積極涉足公立醫院。

藥品監管政策加碼, 藥企承壓紛紛涉足醫院

近年來, 醫藥行業改革進入縱深階段, 藥品監管政策不斷加碼。 “醫保控費”、“藥占比”、“兩票制”道道政策到劍指醫藥企業, 藥品生產經營企業的利潤空間不斷被壓縮。

而在我國這樣一個以仿製藥為主、創新藥相對缺乏的大環境下, 藥企抗壓能力受到挑戰, 而上市公司作為公眾公司需要保持業績持續增長才能獲得投資者的青睞。 因此,藥企需要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而醫院與醫療服務是與醫藥企業最為相關的上下游關係。

因此,在這個當口,上市企業紛紛成立醫院並購事業部,大量投資機構開始跟進,在市場上尋找合適的醫療機構並購標的。

甚至,有個別藥企已轉型,醫療服務收入已經成為企業的主要來源。如恒康醫療(之前為獨一味)、達安基因、信邦製藥、金陵藥業醫療服務收入占比均超過20%,其中恒康醫療醫療服務收入占比已超過50%。

企業界大佬名人效應,跨界投資醫療

企業界大佬紛紛投入醫療服務行業,如馬雲、王健林、許家印等。

其中最引人矚目的是王健林的萬達集團,在醫療方面的投資已經超過1440億元人民幣。

2016年1月6日,萬達集團已經與英國國際醫院集團(International HospitalsGroup Limited,簡稱IHG)簽約合作,萬達將總投資150億元,在上海、成都、青島建設三座綜合性國際醫院,由IHG運營管理並使用IHG品牌。這是中國企業在醫療行業的最大一筆投資。這也被視為萬達進軍醫療的開始。

今年4月6月,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宣佈,擬投資700億投資在成都興建醫療產業園,打造一座世界級的醫療產業中心。

同時,王健林與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院簽訂戰略合作協定,投資90億在全國萬達廣場建設300家華西口腔牙科連鎖診所。

在前不久的7月3日,萬達集團與雲南在昆明新簽約三個投資專案,其中萬達計畫在昆明市投資500億元,打造世界級醫療及大健康產業園。

投資醫療行業後面臨監管難題

上市公司投資醫療服務領域後面將臨管理的難題。古語雲,打江山難,守江山更難!

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涉足醫院,優質的標的是越來越難找了。好不容易找到合適的投資標了,投資後能管理好、並為企業帶來豐厚的利潤回報是投資方孜孜以求的。

著名醫藥行業專家史立臣表示,雖然國內很多企業都在進行對醫院的收購,但是大部分企業面臨著收購後如何進行管理的問題。“收購後的醫院品牌如何建設,醫院內部的經營管理如何操作,以及醫院的醫生資源如何配置等都成為擺在收購企業面前的難題。”

在史立臣看來,很多企業收購醫院後並沒有將醫院經營起來,只是完善了產業佈局,甚至有些企業收購醫院只是因為看到其他企業收購從而進行跟風收購,根本沒有意識到收購的醫院能夠跟其他自有資源達到聚合效應,促進企業向大健康發展。

訂閱我們掌握更多行業動態!“賽柏藍”是醫藥行業最大的新媒體平臺,擁有百萬微信關注人群。如果您對行業相關題材也有心得/見解,歡迎撰稿,稿費=200元+閱讀量*0.01元。商務合作、投稿workscall@163.com

因此,藥企需要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而醫院與醫療服務是與醫藥企業最為相關的上下游關係。

因此,在這個當口,上市企業紛紛成立醫院並購事業部,大量投資機構開始跟進,在市場上尋找合適的醫療機構並購標的。

甚至,有個別藥企已轉型,醫療服務收入已經成為企業的主要來源。如恒康醫療(之前為獨一味)、達安基因、信邦製藥、金陵藥業醫療服務收入占比均超過20%,其中恒康醫療醫療服務收入占比已超過50%。

企業界大佬名人效應,跨界投資醫療

企業界大佬紛紛投入醫療服務行業,如馬雲、王健林、許家印等。

其中最引人矚目的是王健林的萬達集團,在醫療方面的投資已經超過1440億元人民幣。

2016年1月6日,萬達集團已經與英國國際醫院集團(International HospitalsGroup Limited,簡稱IHG)簽約合作,萬達將總投資150億元,在上海、成都、青島建設三座綜合性國際醫院,由IHG運營管理並使用IHG品牌。這是中國企業在醫療行業的最大一筆投資。這也被視為萬達進軍醫療的開始。

今年4月6月,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宣佈,擬投資700億投資在成都興建醫療產業園,打造一座世界級的醫療產業中心。

同時,王健林與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院簽訂戰略合作協定,投資90億在全國萬達廣場建設300家華西口腔牙科連鎖診所。

在前不久的7月3日,萬達集團與雲南在昆明新簽約三個投資專案,其中萬達計畫在昆明市投資500億元,打造世界級醫療及大健康產業園。

投資醫療行業後面臨監管難題

上市公司投資醫療服務領域後面將臨管理的難題。古語雲,打江山難,守江山更難!

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涉足醫院,優質的標的是越來越難找了。好不容易找到合適的投資標了,投資後能管理好、並為企業帶來豐厚的利潤回報是投資方孜孜以求的。

著名醫藥行業專家史立臣表示,雖然國內很多企業都在進行對醫院的收購,但是大部分企業面臨著收購後如何進行管理的問題。“收購後的醫院品牌如何建設,醫院內部的經營管理如何操作,以及醫院的醫生資源如何配置等都成為擺在收購企業面前的難題。”

在史立臣看來,很多企業收購醫院後並沒有將醫院經營起來,只是完善了產業佈局,甚至有些企業收購醫院只是因為看到其他企業收購從而進行跟風收購,根本沒有意識到收購的醫院能夠跟其他自有資源達到聚合效應,促進企業向大健康發展。

訂閱我們掌握更多行業動態!“賽柏藍”是醫藥行業最大的新媒體平臺,擁有百萬微信關注人群。如果您對行業相關題材也有心得/見解,歡迎撰稿,稿費=200元+閱讀量*0.01元。商務合作、投稿workscall@163.com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