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從《鏘鏘三人行》到《圓桌派》,他就是那個萬里挑一的有趣靈魂

雖說天下無不散之宴席, 但《鏘鏘三人行》的停播, 還是讓人有些惋惜。 這個每天中午12點多在鳳凰衛視播出的聊天節目, 19年來是不少人吃午飯時必備的“下飯菜”。

19年, 對於一檔節目來說, 壽命很長了。 竇文濤曾在節目中調侃說:“為什麼《鏘鏘三人行》長盛不衰啊, 因為它從來沒紅過。 ”

的確, 19年來, 《鏘鏘三人行》唯一一次上熱搜, 就是停播之日吧。

一張桌子三人圍坐, 19年天南地北聊遍人生百態

《鏘鏘三人行》到底是一檔什麼樣的節目?可能很多零零後根本都沒聽過。

一張小桌, 三杯茶水, 三人圍坐, 信馬由韁笑談大千世界芸芸眾生。

說白了, 就是三個人坐一起聊天。 不知不覺, 他們聊了那麼多年, 節目的嘉賓大多是文化學術界的名人, 許子東、梁文道、馬家輝、孟廣美……好像都成了我們神交已久的好友。 他們聊得有滋有味, 觀眾們也看得有滋有味。

很難想像, 這樣一間小小的看起來“簡陋“的演播間,

沒有當紅明星大咖, 沒有大場面大投資, 就這麼一檔聊天節目, 能長盛螢屏19年, 成為鳳凰衛視的一張名片。

他們探討的人生百態也許你不一定贊同, 他們的觀點也許並不是最頂級的, 但總能聊到觀眾心坎裡, 聊成了自成風格的脫口秀節目。

印象很深的是2013年《女人貞潔已不值錢, 處女才值六千塊》的那一期。 嘉賓是徐童和唐小雁, 前者是中國紀錄片導演, 後者在北京城鄉結合部開了一家按摩房。

竇文濤問小雁相信愛情嗎?小雁用典型東北大老娘們的口音講述下班去按摩房“消費“的男人, 邊”消費”邊打電話哄老婆。 “哎呀我去你……”小雁把後半句髒話忍住沒講。

面對這樣一位生猛的“江湖女豪傑”, 竇文濤的態度非常正面:一個人選擇什麼生活方式, 多大程度是他自己選的, 多大程度是他不得不的, 甚至是你多大程度可以坐在這兒去評判他, 你自己難道真的立得那麼高嗎?有些時候我們不一定急著去做道德評判。

還有節目的常駐嘉賓梁文道道長,

他總是放縱地哈哈大笑。 竇文濤在一期節目中說, 現在小姑娘都喜歡文道這樣的, 有一種審美叫審醜, 如同太湖石, 瘦皺露透……“道長無奈大笑說:”別說醜, 說奇行不行。 ”在對新聞的評斷上, 道長總是一陣見血, 迅速直指要害。

對於黃海波嫖娼, 梁文道給出的理由很簡單——他是男人。 “男演員生活壓力比較大, 很繁忙, 他們找妓女, 是交易, 很乾淨很專業, 錢給了, 就解決一個臨時的需要問題, 找女粉絲就很多問題了。 “

是的, 《鏘鏘三人行》是一檔難得的“不端著“的節目, 無論多大的腕兒或是各行業泰斗, 他們在這裡都不會擺譜, 都實實在在地說著”人話”。 看似“俗人閑語”, 但卻透過這股真誠實在, 碰撞出多元的火花。

常駐嘉賓之一的許子東老師說, 不管是誰, 內心多少都有成為一個“人物”的追求, 但要成為一個“人物”, 首先要學習成為一個“普通人”。

《鏘鏘三人行》的調性正是如此,多少真正的“人物“在這裡卸下架子,從不說教,說著“大俗話”,讓觀眾學習成為一個有正常道德判斷和正常思考能力的“普通人”。

小時候說話結巴,伯樂劉長樂“放手的愛”

個兒不高,眼睛小小,帶著一副黑框眼鏡,節目中的竇文濤侃侃而談,有時候給人一種油嘴滑舌的印象。但私底下的他其實挺靦腆的,甚至有些內向,還是個典型的宅男。

靠說話為生的竇文濤,讓人想像不到的是,他到了小學5年級時還有口吃問題。其實在節目中我們也可以看到,有時候他說急了會突然卡殼結巴。竇文濤曾說:“我哥聽說抽人大嘴巴能治口吃,所以我一結巴,他就突然抽我,還……還……是沒治好。”

小時候的竇文濤夢想過自己得諾貝爾獎,甚至還幻想拿著衝鋒槍衝鋒陷陣然後壯烈犧牲,看一部小說冒出一個夢想,但就是壓根沒想過自己會做主持人。

就連他最初跟鳳凰衛視簽約時,也要求籤兩個約,一個主持人,一個撰稿人。“因為我當時還是比較自卑,覺得自己不上鏡,會不會幹一段時間炒了我。”

不自信的竇文濤在這裡遇到了他的伯樂——鳳凰電視臺創辦人劉長樂

最開始劉長樂的想法是做一檔說人話的談話節目,任務安排給了竇文濤,“三人行”的形式也是竇文濤的想法。 節目給觀眾感覺東拉西扯、插科打諢,看上卻似乎毫不費力。但就如網上流行語所說的“你必須拼盡全力,才能看起來毫不費力”,這個節目精雕細刻、深入淺出,就這麼聊天聊19年,觀眾不覺得煩,其中的“煞費苦心”可想而知。

竇文濤是個真性情的人,而面對公眾熱議時事話題,很容易有風險。竇文濤曾說:“劉長樂對這個節目比自己還要瞭解,並且付出很多。“的確,這個節目堅持那麼多年,離不開劉長樂的寬容和保護。

網上曾有傳說劉長樂從來不看《鏘鏘三人行》,他討厭這個節目。在《鏘鏘三人行》15周年特別節目中,劉長樂做出了澄清:“不看是假的,不看是為了不管,我對這個節目是窺視,想看又不敢看,因為看了肯定會覺得有些話說得不合時宜,就會限制這個節目。“

劉長樂非常賞識竇文濤,有種惺惺相惜之意。也正是有了這位伯樂,讓竇文濤一說說了19年,讓觀眾喜歡了19年。

從《鏘鏘三人行》到《圓桌派》,節目不為指點迷津而存在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從《鏘鏘三人行》到《圓桌派》,越來越覺得竇文濤的“萬里挑一“。

2017年,《圓桌派》豆瓣評分9.2分,成為“年度最佳文化節目“,而且是”年度熱門網路綜藝榜“TOP10中唯一一檔文化類節目。

依然是“竇氏風格“,沒有大場面,四個人圍坐一張桌,吃吃喝喝侃天侃地。依然可以見到熟悉的面孔——馬未都、梁文道、許子東、馬家輝……嘉賓都是文化名人。

這些有趣有才的“老男人”坐在一起,談笑風生、觀點犀利、妙語連珠,實在太有意思了。

在竇文濤這個“最沒文化”的主持人帶領下,這些文化人一個個特別敢說。比如第一季馬未都就語出驚人:“大導演(馮小剛、張藝謀),肯定沒出路了。”

在談論張靚穎母女事件時,竇文濤自稱自己介於直男和直男癌之間,是直男炎。馬家輝則表示,當女兒到了一定年齡,都像她媽媽。他還分析了《小團圓》,表示張愛玲母女的恨比想像中深。

還有一集談論郭德綱曹雲金師徒事件,竇文濤展現了他的博學和視野,他說:“所有的道德說法背後都有一種對價,比如中國的孝道隱藏著中國古代沒有養老保障的事實。”梁文道又拓展了這一話題的深度,提出“現在社會關係都是消費關係”。

在很多觀眾心中,竇文濤是中國最好的談話類主持人,沒有之一。從《鏘鏘三人行》到《圓桌派》,他從不在節目中賣弄觀點,看似“揣著明白裝糊塗”,一期節目下來沒有任何觀點,或許可以說是開放所有的觀點——原來節目可以不需要為指點迷津而存在。

這也是從來不請流量明星的竇文濤節目能夠同樣受到年輕人喜愛的原因了,年輕人不愛被說教,《鏘鏘三人行》和《圓桌派》都做到了。

《鏘鏘三人行》的調性正是如此,多少真正的“人物“在這裡卸下架子,從不說教,說著“大俗話”,讓觀眾學習成為一個有正常道德判斷和正常思考能力的“普通人”。

小時候說話結巴,伯樂劉長樂“放手的愛”

個兒不高,眼睛小小,帶著一副黑框眼鏡,節目中的竇文濤侃侃而談,有時候給人一種油嘴滑舌的印象。但私底下的他其實挺靦腆的,甚至有些內向,還是個典型的宅男。

靠說話為生的竇文濤,讓人想像不到的是,他到了小學5年級時還有口吃問題。其實在節目中我們也可以看到,有時候他說急了會突然卡殼結巴。竇文濤曾說:“我哥聽說抽人大嘴巴能治口吃,所以我一結巴,他就突然抽我,還……還……是沒治好。”

小時候的竇文濤夢想過自己得諾貝爾獎,甚至還幻想拿著衝鋒槍衝鋒陷陣然後壯烈犧牲,看一部小說冒出一個夢想,但就是壓根沒想過自己會做主持人。

就連他最初跟鳳凰衛視簽約時,也要求籤兩個約,一個主持人,一個撰稿人。“因為我當時還是比較自卑,覺得自己不上鏡,會不會幹一段時間炒了我。”

不自信的竇文濤在這裡遇到了他的伯樂——鳳凰電視臺創辦人劉長樂

最開始劉長樂的想法是做一檔說人話的談話節目,任務安排給了竇文濤,“三人行”的形式也是竇文濤的想法。 節目給觀眾感覺東拉西扯、插科打諢,看上卻似乎毫不費力。但就如網上流行語所說的“你必須拼盡全力,才能看起來毫不費力”,這個節目精雕細刻、深入淺出,就這麼聊天聊19年,觀眾不覺得煩,其中的“煞費苦心”可想而知。

竇文濤是個真性情的人,而面對公眾熱議時事話題,很容易有風險。竇文濤曾說:“劉長樂對這個節目比自己還要瞭解,並且付出很多。“的確,這個節目堅持那麼多年,離不開劉長樂的寬容和保護。

網上曾有傳說劉長樂從來不看《鏘鏘三人行》,他討厭這個節目。在《鏘鏘三人行》15周年特別節目中,劉長樂做出了澄清:“不看是假的,不看是為了不管,我對這個節目是窺視,想看又不敢看,因為看了肯定會覺得有些話說得不合時宜,就會限制這個節目。“

劉長樂非常賞識竇文濤,有種惺惺相惜之意。也正是有了這位伯樂,讓竇文濤一說說了19年,讓觀眾喜歡了19年。

從《鏘鏘三人行》到《圓桌派》,節目不為指點迷津而存在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從《鏘鏘三人行》到《圓桌派》,越來越覺得竇文濤的“萬里挑一“。

2017年,《圓桌派》豆瓣評分9.2分,成為“年度最佳文化節目“,而且是”年度熱門網路綜藝榜“TOP10中唯一一檔文化類節目。

依然是“竇氏風格“,沒有大場面,四個人圍坐一張桌,吃吃喝喝侃天侃地。依然可以見到熟悉的面孔——馬未都、梁文道、許子東、馬家輝……嘉賓都是文化名人。

這些有趣有才的“老男人”坐在一起,談笑風生、觀點犀利、妙語連珠,實在太有意思了。

在竇文濤這個“最沒文化”的主持人帶領下,這些文化人一個個特別敢說。比如第一季馬未都就語出驚人:“大導演(馮小剛、張藝謀),肯定沒出路了。”

在談論張靚穎母女事件時,竇文濤自稱自己介於直男和直男癌之間,是直男炎。馬家輝則表示,當女兒到了一定年齡,都像她媽媽。他還分析了《小團圓》,表示張愛玲母女的恨比想像中深。

還有一集談論郭德綱曹雲金師徒事件,竇文濤展現了他的博學和視野,他說:“所有的道德說法背後都有一種對價,比如中國的孝道隱藏著中國古代沒有養老保障的事實。”梁文道又拓展了這一話題的深度,提出“現在社會關係都是消費關係”。

在很多觀眾心中,竇文濤是中國最好的談話類主持人,沒有之一。從《鏘鏘三人行》到《圓桌派》,他從不在節目中賣弄觀點,看似“揣著明白裝糊塗”,一期節目下來沒有任何觀點,或許可以說是開放所有的觀點——原來節目可以不需要為指點迷津而存在。

這也是從來不請流量明星的竇文濤節目能夠同樣受到年輕人喜愛的原因了,年輕人不愛被說教,《鏘鏘三人行》和《圓桌派》都做到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