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二十四橋名曰——銅陵樅陽的百里人文與風光

二十四橋明月

“二十四橋明月夜, 玉人何處教吹簫。 ”

——(唐)杜牧

國道G347銅陵樅陽段規劃圖

國道G347銅陵樅陽段, 起於G3京台高速老洲連接線(S103銅黃公路)與S227蕪銅公路交口, 止於S320(S228共線)與樅陽縣城金山路交口, 全長約60.7公里。

著名學者吳孟複曰:“樅陽, 學術之府, 氣節之鄉, 詩歌之囿也!”樅陽縣置於漢元封五年(前106年), 唐至德二年(757年)縣名改為桐城縣, 解放後恢復漢代縣名樅陽縣(原縣城地區保留為新桐城縣)。

歷史文化與自然生態, 是樅陽地域的兩大特徵。

G347銅陵樅陽段施工現場

國道G347銅陵樅陽段途經的地區, 更為“風光旖旎之地, 人文匯萃之區”。 全段計有橋樑24座, 擬用橋名如下, 歡迎提出寶貴意見:

明代軍隊

1.東鄉橋

橋名:東鄉橋

樁號:K0+339

說明:G347起點為樅陽東部, 舊稱“東鄉”。 “崇文尚武”, 是樅陽文化的典型特徵, 樅陽武術主要呈現在樅陽東部地區。 “東鄉武術”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也是樅陽地域文化的重要方面。

喜看稻菽千重浪

2.稻菽橋

橋名:稻菽橋

樁號:K2+846

說明: G347 由此進入廣袤的生態農業區, 景致獨特。 毛澤東詩雲:“喜看稻菽千重浪, 遍地英雄下夕煙。 ” “稻菽橋”相鄰的“獲埠橋”, 反映出樅陽“魚米之鄉”的特色。 故名。

清代 帆船

3.獲埠橋

橋名:獲埠橋

樁號:K4+246

“獲埠歸帆”為舊時縣境八景之一。 獲埠, 位於該橋南部。

普濟圩

4.普濟橋

橋名:普濟橋

樁號:K5+305

說明:該位於普濟圩農場與樅陽縣交界處,“普濟”內涵豐富,既為國營農場名,亦為樅陽縣普濟村名。

竹園

5.竹園橋

橋名:竹園橋

樁號:K6+069

該橋位於湯溝鎮竹園村,故名。

鄉村景象

6.保成橋

橋名:保成橋

樁號:K7+553

該橋位於保成圩,故名。

鄉村景象

7.桐貴橋

橋名:桐貴橋

樁號:K10+329

該橋位於老洲鎮桐貴村,故名。

樅陽媒鴨

8.鴨河橋

橋名:鴨河橋

樁號:K11+798

該橋位於老洲鎮鴨河村,“樅陽媒鴨”為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鴨河村為“樅陽媒鴨”主產地之一。

明 陳洪綬《憑江遠眺圖》

9.源子港橋

橋名:源子港橋

樁號:K13+725

該橋位於老洲鎮源潭村源子港附近,明代設有“源子港巡檢司”,歷史、文化資訊豐富。

舊時集市

10.湖東閘大橋

橋名:湖東閘大橋

樁號:K16+075

該橋位於湖東閘附近,具有交通指示意義。

G347銅陵樅陽段施工現場

11.明星橋

橋名:明星橋

樁號:K18+119

該橋位於湯溝鎮明星村,原橋名交通指示意義不明顯。

G347銅陵樅陽段施工現場南側

12.新風橋

橋名:新風橋

樁號:K20+257

該橋位於湯溝鎮新風村,故名

姚鼐《劉海峰先生傳》中的陳家洲

13.陳家洲橋

橋名:陳家洲橋

樁號:K24+481

“陳家洲”因紀念樅陽曆史上著名的縣令陳于介而命名,也是樅陽的重要地名。該橋位於湯溝鎮先進村,為“陳家洲”中心地帶,故名。

鄉村油坊

14.油坊灣橋

橋名:油坊灣橋

樁號:K24+838

該橋位於湯溝紅星村油坊灣,油坊灣有鄉土特色。

樅陽風光

15.九家咀橋

橋名:九家咀橋

樁號:K27+975

該橋位於湯溝鎮新河村九家咀,具有鄉土特色。

大閘蟹

16.白蕩湖大橋

橋名:白蕩湖大橋

樁號:K31+122

該橋位於白蕩湖,“白蕩湖”為樅陽境內最大的淡水湖,白蕩湖大閘蟹譽滿海內外。

古代官員

17.巡撫大橋

橋名: 巡撫大橋

樁號:K33+385

該橋所在地山鎮,為明代著名抗倭將領、浙江巡撫阮鶚故里。

桃花林

18.桃花橋

橋名:桃花橋

樁號:K36+193

該橋位於山鎮桃花村,故名。

長河

19.新開橋

橋名:新開橋

樁號:K40+316

該橋位於山鎮新開村,故名。

山花

20.馬團頭橋

橋名:馬團頭橋

樁號:K41+994

該橋位於山鎮周山村馬團頭,有鄉土氣息。

何如寵故居——南京秦狀元府

21.相國大橋

橋名:相國大橋

樁號:K43+067

該位於樅陽鎮神靈賽。神靈賽為明代宰相何如寵私產,何相國是樅陽曆史上最大的官員,“操行恬雅,世尤高之”。何相國曾將此私產無償供地方民眾使用,享有很高的地方美譽度。

方苞書法

22. 黃華里橋

橋名:黃華里橋

樁號:K51+592

該橋位於官埠橋鎮黃華村。“黃華”本作“黃華里”,清代著名作家方苞文集、清代文人著述以及諸多歷史文獻中,都涉及地名“黃華里”。

湖畔

23. 官埠河大橋

橋名:官埠河大橋

樁號:K54+288

該橋位於官埠橋鎮。

曹操手跡

24.曹莊橋

橋名:曹莊橋

樁號:K55+950

該橋位於官埠橋鎮繼光村曹莊,故名。民間傳說:曹操大軍下江南,至樅陽時糧草斷絕,以樅陽蘿蔔為軍糧三月。曹操對樅陽蘿蔔讚不絕口,樅陽蘿蔔由是聲名遠揚。

樅陽風光

普濟圩

4.普濟橋

橋名:普濟橋

樁號:K5+305

說明:該位於普濟圩農場與樅陽縣交界處,“普濟”內涵豐富,既為國營農場名,亦為樅陽縣普濟村名。

竹園

5.竹園橋

橋名:竹園橋

樁號:K6+069

該橋位於湯溝鎮竹園村,故名。

鄉村景象

6.保成橋

橋名:保成橋

樁號:K7+553

該橋位於保成圩,故名。

鄉村景象

7.桐貴橋

橋名:桐貴橋

樁號:K10+329

該橋位於老洲鎮桐貴村,故名。

樅陽媒鴨

8.鴨河橋

橋名:鴨河橋

樁號:K11+798

該橋位於老洲鎮鴨河村,“樅陽媒鴨”為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鴨河村為“樅陽媒鴨”主產地之一。

明 陳洪綬《憑江遠眺圖》

9.源子港橋

橋名:源子港橋

樁號:K13+725

該橋位於老洲鎮源潭村源子港附近,明代設有“源子港巡檢司”,歷史、文化資訊豐富。

舊時集市

10.湖東閘大橋

橋名:湖東閘大橋

樁號:K16+075

該橋位於湖東閘附近,具有交通指示意義。

G347銅陵樅陽段施工現場

11.明星橋

橋名:明星橋

樁號:K18+119

該橋位於湯溝鎮明星村,原橋名交通指示意義不明顯。

G347銅陵樅陽段施工現場南側

12.新風橋

橋名:新風橋

樁號:K20+257

該橋位於湯溝鎮新風村,故名

姚鼐《劉海峰先生傳》中的陳家洲

13.陳家洲橋

橋名:陳家洲橋

樁號:K24+481

“陳家洲”因紀念樅陽曆史上著名的縣令陳于介而命名,也是樅陽的重要地名。該橋位於湯溝鎮先進村,為“陳家洲”中心地帶,故名。

鄉村油坊

14.油坊灣橋

橋名:油坊灣橋

樁號:K24+838

該橋位於湯溝紅星村油坊灣,油坊灣有鄉土特色。

樅陽風光

15.九家咀橋

橋名:九家咀橋

樁號:K27+975

該橋位於湯溝鎮新河村九家咀,具有鄉土特色。

大閘蟹

16.白蕩湖大橋

橋名:白蕩湖大橋

樁號:K31+122

該橋位於白蕩湖,“白蕩湖”為樅陽境內最大的淡水湖,白蕩湖大閘蟹譽滿海內外。

古代官員

17.巡撫大橋

橋名: 巡撫大橋

樁號:K33+385

該橋所在地山鎮,為明代著名抗倭將領、浙江巡撫阮鶚故里。

桃花林

18.桃花橋

橋名:桃花橋

樁號:K36+193

該橋位於山鎮桃花村,故名。

長河

19.新開橋

橋名:新開橋

樁號:K40+316

該橋位於山鎮新開村,故名。

山花

20.馬團頭橋

橋名:馬團頭橋

樁號:K41+994

該橋位於山鎮周山村馬團頭,有鄉土氣息。

何如寵故居——南京秦狀元府

21.相國大橋

橋名:相國大橋

樁號:K43+067

該位於樅陽鎮神靈賽。神靈賽為明代宰相何如寵私產,何相國是樅陽曆史上最大的官員,“操行恬雅,世尤高之”。何相國曾將此私產無償供地方民眾使用,享有很高的地方美譽度。

方苞書法

22. 黃華里橋

橋名:黃華里橋

樁號:K51+592

該橋位於官埠橋鎮黃華村。“黃華”本作“黃華里”,清代著名作家方苞文集、清代文人著述以及諸多歷史文獻中,都涉及地名“黃華里”。

湖畔

23. 官埠河大橋

橋名:官埠河大橋

樁號:K54+288

該橋位於官埠橋鎮。

曹操手跡

24.曹莊橋

橋名:曹莊橋

樁號:K55+950

該橋位於官埠橋鎮繼光村曹莊,故名。民間傳說:曹操大軍下江南,至樅陽時糧草斷絕,以樅陽蘿蔔為軍糧三月。曹操對樅陽蘿蔔讚不絕口,樅陽蘿蔔由是聲名遠揚。

樅陽風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