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蠡園經濟開發區:「濱湖首棟億元稅收樓宇」這裡誕生!

從二十五年前城市西南郊一片農田,

到如今的現代化都市園區新景象,

無錫蠡園經濟開發區在濱湖大地上一路前行。

作為我市成立最早、面積最小、環境最美、

單位產出最高、配套最齊的省級開發區,

他優化產業結構, 加速產城融合,

樹立起宜居宜業的標杆區、示範區,

成為了轉型發展、集約發展的探路者、先行軍!

站在新起點上, 蠡園經濟開發區按照打造新型工業化發展的引領區、高水準營商環境的示範區、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集聚區、開放型經濟和體制創新的先行區的要求,

圍繞爭創“一塊牌子、一湖風光、一樹碩果”的目標,

朝著改革創新的“領頭雁”、支撐增長的“主力軍”、美麗湖灣的“排頭兵”、改善民生的“樣板區”砥礪前行。

當下

綜合實力“優而強”

面對宏觀形勢變化、發展空間制約、資金平衡矛盾、指標基數較高等壓力挑戰, 開發區在“調整中轉型、進取中突破、提升中壯大”, 樓宇經濟和都市製造業在全區引領發展, 工業設計、積體電路設計、金融創投等特色產業持續發展, 規上工業總產值、外貿進出口總額等指標的比重不斷提升。

經濟運行勢頭良好, 重大專案持續發力。 資料顯示, 今年上半年, 開發區規上工業總產值、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兩項指標在濱湖區增幅領先。

上半年, 貝斯特、中設集團成功上市;盛邦電子、宇辰新能源、華星東方等工業企業產值同比增長超50%;創博工程、百麗服飾設計等服務業企業銷售增幅超100%;新興產業中卓勝微電子銷售超億元;金融創投企業新登記註冊41家, 認繳資本達20億元。 今年共有超5000萬元新開工專案10個, 計畫總投資41.5億元, 其中“太湖智穀”專案已經開工, 路通視信、宏湖微電子、貝斯特四期等技改專案進展順利。

轉型升級“好而快”

蠡園開發區是濱湖區率先轉型的先行軍, 發展模式經歷了由傳統標房到“三創”載體到樓宇經濟、都市工業綜合體的轉變, 二三產的結構比例不斷優化, 500萬元以上納稅大戶、主機板上市企業、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在全區均位居前列, 誕生了濱湖首幢億元稅收樓宇——聯創大廈, 成為濱湖區新型工業化與城市現代化有機結合的典型, 為產城融合發展積累了寶貴經驗。 作為面積最小的省級開發區, 畝均產出和科學發展評價在全省一直名列前茅。

今年創意園三期和清華研究院等特色樓宇有望成為億元樓宇, 卓勝微電子等企業也將上市逐鹿資本市場, 為開發區經濟跨越式發展添磚加瓦。

環境建設“美而精”

開發區處於蠡湖風景區, 既有生態環境優勢, 也面臨生態保護和建設的挑戰。 開發區始終踐行“唯有綠水青山,才有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建設了一批高品質、綠色生態型的樓宇載體、安置社區,在全市率先通過省級生態工業園考核驗收,在濱湖區率先實現控源截汙全覆蓋。

今年,以“263”專項行動為契機,投入大量精力財力用於河道控源截汙、調水引流、河岸整治、清淤疏浚和生態修復;以優秀管理城市創建為動力,狠抓背街小巷、老新村、農貿市場等城市改造項目。目前建築路梁湖路西大門形象節點已基本竣工;22萬伏高壓線入地工程基本完成;明園路、建築路、景宜路等道路提升改造也在陸續實施,轄區整體品質提升已初見成效。

社會民生“富而和”

近年來,開發區實施了“美麗蠡園”“幸福蠡園”“智慧蠡園”等一批為民辦實事創新工程,教育文體、醫療衛生、養老慈善、社保就業、扶貧幫困等民生事業投入持續加大,街道便民服務中心建設、社區管理創新等工作水準位於濱湖區前列。

上半年,開發區社會事業各項目標全線落地,環境提升、民生保障、文教惠民、幸福宜居、為民服務等5類10項惠民實事項目進展順利。民政社會治理進入全新民主協商階段,社區居民對社區管理的參與度、滿意度有了極大提升。“獨居老人居家養老”、“貧困子女教育援助”等兩個專案首次入圍市級公益創投。創業就業、社會保障、衛生計生等工作也平穩推進。

幹部隊伍“堅而實”

通過大力實施建章立制、從嚴治党,形成了一套思路清、管理精、運行暢的體制機制,打造了一支素質高、工作實、作風硬的幹部隊伍,形成了各級幹部群眾同心同德共謀區域發展的良好氛圍。

大力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將“作風效能提升主題活動”融入大走訪活動中,機關人員業務能力和敬業精神得到大力提升。

未來

突出先行先試,

爭當改革創新的“領頭雁”

把握新機遇、樹立新標準、進入新狀態,在發展方式優化、體制機制改革、創新要素集聚上加大力度,先人一步、樹立標杆。

加快發展方式優化:堅持以“兩高一新”為重點,瞄準高端製造業、高端服務業和新興產業這種資源集約、產出高效的產業,大力招引優質企業入駐,促進產業向價值鏈高端攀升,降低載體空置率,持續提高單位產出率,打造區域轉型升級示範區。

加快體制機制改革:注重通過內部革新激發活力、挖掘潛能,尤其是在機構優化、人員精簡、效率提高、服務提升等方面,要勇於打破利益藩籬,探索實施專業化、市場化、規範化、高效化的機制。

加快創新要素集聚:更好地激發區內企業創新主體的積極性,通過市場機制引進積體電路、工業設計、智慧製造等各領域的科技成果和高端人才落地發展。

加快產業集聚,

爭當支撐增長的“主力軍”

做大做強特色產業集群:重點圍繞電子資訊、精密製造等傳統優勢製造業,金融創投、總部辦公、商業商貿等現代服務業(樓宇經濟),超級計算、積體電路、工業設計等新興產業,建立相對集中的特色集聚區,提供有針對性的專業化服務,著力推動這些特色產業集群規模壯大、內涵升級、貢獻提檔。

儲備建設優質產業專案:借助世界物聯網博覽會、全球錫商大會等平臺,積極開展“百日招商”活動,大力實施招商選商,持續引進符合開發區產業導向的優質產業專案。

統籌強化發展要素保障:深度整合和統籌利用存量樓宇載體、土地資源和剩餘安置房等資產,一方面為高端製造業、高端服務業以及2.5產業項目提供個性化的適配空間,另一方面要通過一些資產的處置回籠一批資金,為後續發展提供堅強保障。

堅持內外兼修,

爭當美麗湖灣的“排頭兵”

城市建管更優:圍繞沿湖、沿路等視覺重點,園區內部街區,居民區周邊和背街小巷等部位,按照國際標準和大景區要求,通過建築外立面、公共景觀、道路綠化、標誌標識的設計改造,以及加強城市秩序的規範和市容市貌的整治,進一步塑造特色、做出品質、提升品位。

生態環境更優:深入開展“263”專項行動,高標準實施控源截汙,堅決不讓一滴污水進入河、湖,大力推進水岸共治、生態修復和環境保護,持續長效鞏固生態治理成果,確保實現發展與生態互促共贏。

服務功能更優:利用現有的載體空間,大力強化輻射範圍較廣的高端服務功能,加快形成生產性服務高地。認真謀劃所剩不多的可利用土地資源,圍繞生產生活的服務需求,精耕細作,完善功能,為企業和群眾提供層次豐富的現代化、人性化、便利化服務。

貫徹以人為本,

爭當改善民生的“樣板區”

增強群眾獲得感:積極推進工資集體協商、最低工資保障等分配機制的落實,大力扶持就業、鼓勵創業,加強社區集體財力發展管理機制和分配機制的創新完善,構築完備的社會保障救助體系,讓群眾“錢袋子”鼓起來。

增強群眾幸福感:推動公共服務均衡“全覆蓋”發展,統籌發展教育、醫療、衛生、養老、救助、文化等各項社會事業,深化為民辦實事項目成效,大力開展群眾性文化體育、休閒娛樂活動,讓居民群眾樂享生活。

增強群眾安全感:不斷深化對企業生產、道路交通、消防、食品藥品品質等領域的隱患排查和專項整治,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為群眾營造一個安心、放心、舒心的生產生活環境。

開發區始終踐行“唯有綠水青山,才有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建設了一批高品質、綠色生態型的樓宇載體、安置社區,在全市率先通過省級生態工業園考核驗收,在濱湖區率先實現控源截汙全覆蓋。

今年,以“263”專項行動為契機,投入大量精力財力用於河道控源截汙、調水引流、河岸整治、清淤疏浚和生態修復;以優秀管理城市創建為動力,狠抓背街小巷、老新村、農貿市場等城市改造項目。目前建築路梁湖路西大門形象節點已基本竣工;22萬伏高壓線入地工程基本完成;明園路、建築路、景宜路等道路提升改造也在陸續實施,轄區整體品質提升已初見成效。

社會民生“富而和”

近年來,開發區實施了“美麗蠡園”“幸福蠡園”“智慧蠡園”等一批為民辦實事創新工程,教育文體、醫療衛生、養老慈善、社保就業、扶貧幫困等民生事業投入持續加大,街道便民服務中心建設、社區管理創新等工作水準位於濱湖區前列。

上半年,開發區社會事業各項目標全線落地,環境提升、民生保障、文教惠民、幸福宜居、為民服務等5類10項惠民實事項目進展順利。民政社會治理進入全新民主協商階段,社區居民對社區管理的參與度、滿意度有了極大提升。“獨居老人居家養老”、“貧困子女教育援助”等兩個專案首次入圍市級公益創投。創業就業、社會保障、衛生計生等工作也平穩推進。

幹部隊伍“堅而實”

通過大力實施建章立制、從嚴治党,形成了一套思路清、管理精、運行暢的體制機制,打造了一支素質高、工作實、作風硬的幹部隊伍,形成了各級幹部群眾同心同德共謀區域發展的良好氛圍。

大力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將“作風效能提升主題活動”融入大走訪活動中,機關人員業務能力和敬業精神得到大力提升。

未來

突出先行先試,

爭當改革創新的“領頭雁”

把握新機遇、樹立新標準、進入新狀態,在發展方式優化、體制機制改革、創新要素集聚上加大力度,先人一步、樹立標杆。

加快發展方式優化:堅持以“兩高一新”為重點,瞄準高端製造業、高端服務業和新興產業這種資源集約、產出高效的產業,大力招引優質企業入駐,促進產業向價值鏈高端攀升,降低載體空置率,持續提高單位產出率,打造區域轉型升級示範區。

加快體制機制改革:注重通過內部革新激發活力、挖掘潛能,尤其是在機構優化、人員精簡、效率提高、服務提升等方面,要勇於打破利益藩籬,探索實施專業化、市場化、規範化、高效化的機制。

加快創新要素集聚:更好地激發區內企業創新主體的積極性,通過市場機制引進積體電路、工業設計、智慧製造等各領域的科技成果和高端人才落地發展。

加快產業集聚,

爭當支撐增長的“主力軍”

做大做強特色產業集群:重點圍繞電子資訊、精密製造等傳統優勢製造業,金融創投、總部辦公、商業商貿等現代服務業(樓宇經濟),超級計算、積體電路、工業設計等新興產業,建立相對集中的特色集聚區,提供有針對性的專業化服務,著力推動這些特色產業集群規模壯大、內涵升級、貢獻提檔。

儲備建設優質產業專案:借助世界物聯網博覽會、全球錫商大會等平臺,積極開展“百日招商”活動,大力實施招商選商,持續引進符合開發區產業導向的優質產業專案。

統籌強化發展要素保障:深度整合和統籌利用存量樓宇載體、土地資源和剩餘安置房等資產,一方面為高端製造業、高端服務業以及2.5產業項目提供個性化的適配空間,另一方面要通過一些資產的處置回籠一批資金,為後續發展提供堅強保障。

堅持內外兼修,

爭當美麗湖灣的“排頭兵”

城市建管更優:圍繞沿湖、沿路等視覺重點,園區內部街區,居民區周邊和背街小巷等部位,按照國際標準和大景區要求,通過建築外立面、公共景觀、道路綠化、標誌標識的設計改造,以及加強城市秩序的規範和市容市貌的整治,進一步塑造特色、做出品質、提升品位。

生態環境更優:深入開展“263”專項行動,高標準實施控源截汙,堅決不讓一滴污水進入河、湖,大力推進水岸共治、生態修復和環境保護,持續長效鞏固生態治理成果,確保實現發展與生態互促共贏。

服務功能更優:利用現有的載體空間,大力強化輻射範圍較廣的高端服務功能,加快形成生產性服務高地。認真謀劃所剩不多的可利用土地資源,圍繞生產生活的服務需求,精耕細作,完善功能,為企業和群眾提供層次豐富的現代化、人性化、便利化服務。

貫徹以人為本,

爭當改善民生的“樣板區”

增強群眾獲得感:積極推進工資集體協商、最低工資保障等分配機制的落實,大力扶持就業、鼓勵創業,加強社區集體財力發展管理機制和分配機制的創新完善,構築完備的社會保障救助體系,讓群眾“錢袋子”鼓起來。

增強群眾幸福感:推動公共服務均衡“全覆蓋”發展,統籌發展教育、醫療、衛生、養老、救助、文化等各項社會事業,深化為民辦實事項目成效,大力開展群眾性文化體育、休閒娛樂活動,讓居民群眾樂享生活。

增強群眾安全感:不斷深化對企業生產、道路交通、消防、食品藥品品質等領域的隱患排查和專項整治,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為群眾營造一個安心、放心、舒心的生產生活環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