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房產>正文

和“任二炮”互撕的專家發話了:為抱著死腦筋去買房的人難過

遙想當年, 國泰君安首席宏觀分析師任澤平和國泰君安首席經濟學家林采宜兩大經濟學家開撕, 直接將國泰君安送上了財經版頭條。

期間, 林博士的:“君子不出惡言”與任博士的:“無厚德, 不載物;一個杯子無法盛滿大海, 盛滿大海的惟有大海的胸懷;和光同塵;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最強悍的是放下自己, 成就別人”唱響了文化人互撕的新高度。

當然, 我們今天不是回憶那段可歌可泣的歷史, 林博士最近提出了一個新觀點, 很有意思, 拿來與大家分享。

(復旦大學經濟學博士, 林采宜女士)

在23日舉辦的“第三屆復旦首席經濟學家論壇”上, 林采宜表示, 自己堅持看空房地產市場。 從人口因素看, 很多人沖到三四線買房子, 這是慣性的60後、70後思維;而今後十年, 是90後, 00後買房。 85後、90後、00後的人口基數和60後相比, 減少40%以上, 而房子是用來住的, 這就必然導致購房人數會減少。

從收入角度看, 60後、70後曾經歷的年均收入增長20%以上的收入高速增長時代只有在經濟保持高速增長時才可能實現, 如今高經濟增速時代不再, 居民收入增長速度與以往相比也在下降。 林采宜稱, “抱著死腦筋去買房的人, 抱著錢跑到三線四線去買房的人, 我替他們感到難過。 ”她還提及學區房, 並直言學區房是中國現有畸形的教育體制跟畸形的房地產相互結合的怪胎, 學區房的收入是補貼了不勞而獲的人, “而凡是不合理的東西, 最後都會消失”。

在論及財富分配時, 林采宜稱, 在銀行做客戶路演和服務時發現很多私行客戶看起來就是拆遷戶, 他們都有幾千萬資產。 “我看到私行的客戶中有這麼多拆遷戶, 難過的恨不得流下淚來。 我知道很多復旦的同學真的買不起房子。 現在90後間流行喪文化, 有人說他們是絕望的一代, 我再努力, 再優秀, 沒有上一代的資助, 根本買不起房子。 你覺得正常嗎?不正常。 ”林采宜建議道, “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 所有不正常最後都會變成正常,

所以悠著點, 不要著急買房子”。

房價最後會怎麼走?這個問題太大了, 沒人能回答。 過去的經驗是行動快的賺的盆滿缽滿, 行動慢的連湯都喝不了。 未來到底會走香港模式, 還是新加坡日本德國模式, 吃瓜群眾是沒什麼決定權的。

最新資料顯示,

香港的新鴻基地產2017財年(2016年6月底—2017年6月底)淨利潤上漲近28%。 其他幾家漲幅更大:恒基地產利潤漲幅達64%, 長實地產利潤漲幅超過67%。

房價上漲、租金上升是香港地產公司表現亮眼的重要支撐。 據統計, 截至今年7月底, 香港港島私人住宅平均售價創下16.14萬港元/平方米的歷史記錄, 同比漲幅達19%。 此外, 隨著香港零售業出現改善, 租金也出現回升。

此外, 香港財團利潤增長還有另外一個秘密武器——囤地。 新鴻基地產曾經於2008年在四川成都拍的一塊土地, 十年之後, 這塊土地卻仍在開發建設中。 十年後, 地價漲了多少?咳咳, 這個問題我們不予討論。

在資本市場, 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一方面是房子供不應求, 買家瘋了一樣搶著要。 另一方面是A股地產股無人問津, 這或許也是個值得深思的現象。

文/阿波羅之光

提示: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以上內容僅供投資者參考,不作為投資決策的依據,據此入市風險自擔。

這或許也是個值得深思的現象。

文/阿波羅之光

提示: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以上內容僅供投資者參考,不作為投資決策的依據,據此入市風險自擔。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