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房產>正文

1年內超40城市出臺房地產調控

1年內超40城市出臺房地產調控, 房價降溫下調控會繼續加碼嗎?

2017-09-25 23:30 來源:理財幫mp房地產/房價/限購

原標題:1年內超40城市出臺房地產調控, 房價降溫下調控會繼續加碼嗎?

過去一年超40城出臺樓市調控政策, 調控舉措涵蓋提首付、限購、限售等多方面, 分析稱限售隊伍仍將“擴容”。

9月22日至23日下午, 南昌、西安、重慶、南寧、長沙、貴陽、石家莊7城市出臺新的樓市調控政策, 其中6個城市對新購住房再上市作出限定, 時間為2至5年不等。

在2015年末至2016年初“高熱”不退的房價面前, 從2016年8月起, 蘇州、廈門、杭州、南京相繼宣佈重新啟動已取消兩年的限購政策。

如今, 調控政策出臺已一年有餘。

新京報記者粗略統計發現, 截至9月25日, 共有超過40個城市在過去一年多出臺了樓市調控政策。 此外, 也有不少城市的銀行通過提高房貸利率, 為樓市“降溫”。

從“提首付”到“限售”, 調控手段各式各樣

2016年8月11日, 《關於進一步加強蘇州市區房地產市場管理的實施意見》正式對外公佈實施, 蘇州成為過去一年多以來第一個頒佈限購令的城市, 也就此拉開了國內大中城市限購的序幕。

限購政策包括了外地戶籍在蘇州購房需提供社保、納稅證明, 已有購房記錄但未還清房貸家庭的首付比例由40%上升到50%。

2016年國慶則成為調控政策出臺的第一個“視窗期”。

在這一視窗期內, 提升二套房首付比例成為這些城市的共同選擇。

例如無錫的二套房首付比例由最低30%提升至40%。 同樣, 成都、濟南也將二套房首付比例由30%提升至40%。

在去年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房子是用來住的, 不是用來炒的”的定位之後, 2017年3月17日, 北京3·17新政的出臺成為調控政策的第二個“視窗期”, 首套房的認定由“認房不認貸”調整為“認房+認貸”, 貸款期限則由最高的30年縮短為25年, 此外, 二套房的最低首付比例則調整到了60%。

在3·17新政出臺後, 環京地區也迅速跟進, 截至5月末, 涿州、廊坊, 乃至更遠的保定、石家莊、唐山、張家口等地也相繼出臺新的限購政策, 要求非本地戶籍在當地購房需提供1—3年不等的社保、納稅證明, 首付比例也有所提升。

“限售”政策則在今年4月率先在長三角地區出現。

2017年4月, 常州、揚州相繼出臺調控政策, 要求新購住房2年內不得上市交易。 而上週末出臺的長沙新的樓市調控政策包括, 則將商品住房的上市交易時間原來取得不動產權屬證書滿2年後調整為3年後。

長沙市住建委有關負責人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 此次樓市調控政策“加碼”的特點是, 全面強化了住宅的“居住屬性”, 堅決抑制其“投資屬性”。 同時, 強力保障剛需購房, 精准調控投機行為和市場炒作。

多熱點城市房價降溫, 北京二手房價領跌

在持續的嚴格調控之下, 熱點城市的房價則出現了增速放緩或下降的態勢。

據國家統計局發佈的8月70城房價資料顯示, 從環比看, 15個一線和熱點二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下降或持平,

其中北京、上海、廈門環比持平, 天津、南京、無錫、杭州、合肥、福州、濟南、鄭州、武漢、廣州、深圳、成都12個城市環比下降。

從同比看, 15個熱點和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漲幅均繼續比上月回落, 回落幅度在1.3至6.6個百分點之間。 此外, 四個一線城市的二手住宅價格與上月相比, 北京下降0.9%, 上海下降0.2%, 深圳下降0.2%, 廣州持平。

8月北京二手房價格跌幅連續四個月領跌全國。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告訴記者, 北京作為全國加法與減法調控最嚴格的城市, 出現的本輪調控效果最明顯, 預計後續價格將繼續下探。

記者之前調查發現, 目前北京地區二手房價格較高位時平均每平米下跌了一萬元左右, 北京地區房價回落到去年年底的價位。

定福莊、傳媒大學附近的房價現在是每平米五萬元左右, 而該地區6月份平均房價為五萬三千元至五萬四千元。

“3·17新政後房價一直在跌, 8月份房價才算趨穩, 跌幅沒那麼大了。 ”房地產仲介張經理告訴記者, 3·17新政前, 定福莊區域房價為每平米6萬元左右。 “基本上房價每平米降了一萬元, 和2016年年底價格基本持平。 ”

亦莊地區的鏈家仲介陳經理持有類似的看法。 “亦莊地區, 目前房價平均每平米為四萬元到五萬元, 新政前每平米的價格平均為五萬元到六萬元。 ”近兩個月亦莊地區房價趨穩。

據鏈家研究院的統計資料顯示, 8月北京市東城區、西城區和海澱區二手房房價相比3.17新政前, 分別累計下跌11.3%、13%和8.7%。

另據安居客房產研究院監測資料, 北京東城區、西城區、海澱區近一月的二手房價格較317新政前一個月價格整體下降明顯,其中下降幅度較大的西城區,9月11日二手房均價較3月17日降幅近1成。

除了價格在新政後下跌,購房者也有了更多的談價空間。“之前市場火熱時,房源不足,報什麼價格都能賣出去。現在基本上購房者在報價基礎上可以往下談價格,有了更多的談價空間。”陳經理向幫主表示。

6城市限售出台,後續影響幾何?

“上週末出現的調控潮的邏輯很簡單,這些城市房價還在漲,所以有必要繼續調控。”張大偉表示,發佈政策的8個城市中,均為房價上漲較明顯的城市,其中武漢屬於熱點城市。“武漢的新建住宅價格出現了下調,但是二手房價格上漲明顯,市場存在熱度。”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持有類似看法。在他看來,此次限售的城市較多為非一類城市,屬於省會城市中的二類城市。“此類城市限購政策推行的時間較晚,部分甚至沒有限購政策。”嚴躍進說,在各類外溢效應比較明顯的情況下,類似的城市需要對持續上漲的房價進行管控,這樣就會形成較為明顯的管控導向。

但為何強調限售而不是限購?

嚴躍進表示,此類城市多半是去庫存和控房價並軌的城市,所以通過限售,既能實現去庫存的導向,同時也可以防範各類短期資金套現的做法。

記者查詢國家統計局資料發現,8月南昌、西安、長沙、重慶、南寧、貴陽、石家莊、武漢8城市二手房價格指數較上月環比分別增長0.5%、0.9%、0.6%、0.8%、0.5%、0.3%、0、0.8%,較去年同比分別增長7.7%、7.2%、20.2%、9.5%、10.8%、4.2%、2.9%、7.7%。

調控是否還將加碼?分析稱:調控繼續

未來房產調控是否會繼續加碼?

“此次調控明顯是住建部主導,後續會有幾個同類型城市發佈調控政策。”張大偉預測,在一些新建住宅價格被資料控制的城市,二手房價格依然明顯上漲。“調控政策將繼續堅持‘打地鼠’,三四線還是會出現上漲,調控政策也還是會繼續出現。”

嚴躍進也表示,重慶南寧等城市紛紛加入到限售政策出臺或升級的行列,充分體現了當前對於限售政策落實的肯定,所以各地會逐漸推廣此類模式。“部分城市限售時間從兩年升級為三年,體現了當前類似限售的管控思路,即逐漸地根據樓市狀況來進行升級。”嚴躍進表示。

具體來看,嚴躍進認為,後續城市的限售會出現各類新的版本:試點城市擴容,尤其是各類省會城市和重點三線城市;限售週期會延長;限售的內容會增加,比如和限購等政策進行結合等。

作者:侯潤芳、王全浩

編輯:張軼驍

本文為理財幫原創內容

北京東城區、西城區、海澱區近一月的二手房價格較317新政前一個月價格整體下降明顯,其中下降幅度較大的西城區,9月11日二手房均價較3月17日降幅近1成。

除了價格在新政後下跌,購房者也有了更多的談價空間。“之前市場火熱時,房源不足,報什麼價格都能賣出去。現在基本上購房者在報價基礎上可以往下談價格,有了更多的談價空間。”陳經理向幫主表示。

6城市限售出台,後續影響幾何?

“上週末出現的調控潮的邏輯很簡單,這些城市房價還在漲,所以有必要繼續調控。”張大偉表示,發佈政策的8個城市中,均為房價上漲較明顯的城市,其中武漢屬於熱點城市。“武漢的新建住宅價格出現了下調,但是二手房價格上漲明顯,市場存在熱度。”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持有類似看法。在他看來,此次限售的城市較多為非一類城市,屬於省會城市中的二類城市。“此類城市限購政策推行的時間較晚,部分甚至沒有限購政策。”嚴躍進說,在各類外溢效應比較明顯的情況下,類似的城市需要對持續上漲的房價進行管控,這樣就會形成較為明顯的管控導向。

但為何強調限售而不是限購?

嚴躍進表示,此類城市多半是去庫存和控房價並軌的城市,所以通過限售,既能實現去庫存的導向,同時也可以防範各類短期資金套現的做法。

記者查詢國家統計局資料發現,8月南昌、西安、長沙、重慶、南寧、貴陽、石家莊、武漢8城市二手房價格指數較上月環比分別增長0.5%、0.9%、0.6%、0.8%、0.5%、0.3%、0、0.8%,較去年同比分別增長7.7%、7.2%、20.2%、9.5%、10.8%、4.2%、2.9%、7.7%。

調控是否還將加碼?分析稱:調控繼續

未來房產調控是否會繼續加碼?

“此次調控明顯是住建部主導,後續會有幾個同類型城市發佈調控政策。”張大偉預測,在一些新建住宅價格被資料控制的城市,二手房價格依然明顯上漲。“調控政策將繼續堅持‘打地鼠’,三四線還是會出現上漲,調控政策也還是會繼續出現。”

嚴躍進也表示,重慶南寧等城市紛紛加入到限售政策出臺或升級的行列,充分體現了當前對於限售政策落實的肯定,所以各地會逐漸推廣此類模式。“部分城市限售時間從兩年升級為三年,體現了當前類似限售的管控思路,即逐漸地根據樓市狀況來進行升級。”嚴躍進表示。

具體來看,嚴躍進認為,後續城市的限售會出現各類新的版本:試點城市擴容,尤其是各類省會城市和重點三線城市;限售週期會延長;限售的內容會增加,比如和限購等政策進行結合等。

作者:侯潤芳、王全浩

編輯:張軼驍

本文為理財幫原創內容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