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上周機構調研:安防晶片領軍者富瀚微最受青睞電子行業繼續為重點

上周市場走勢依舊比較疲弱, 其中上證綜指本周微跌0.03%, 收于3352.53, 創業板指下跌0.49%, 收於1866.42, 但中小板指卻上漲0.49%, 且已連續兩周上漲。 東方財富Choice資料顯示, 上周(9月18日至9月24日)滬深兩市共131家公司披露機構調研情況, 調研熱度較上一周有所上升。 個股方面, 安防晶片領軍者富瀚微上周接受調研68次, 位列個股排行榜第一。 此外, 從行業看, 電子、化工等行業是上周機構調研的重點。

安防晶片領軍者富瀚微最受歡迎

個股方面, 安防晶片領軍者富瀚微最受機構青睞, 獲東北證券、國泰君安、財通證券、宏流投資、建銀國際、招商基金等54家機構來訪,

累計接待機構數量位居首位。 排名第二的高新興上周獲48家機構調研, 包括安信證券、寶新資管、博時基金、東方基金等。 新和成獲45家機構調研, 排名第三。

富瀚微成立於2004年4月, 專注於視頻監控晶片及解決方案, 產品是高性能視頻編解碼SoC和圖像信號處理器晶片, 以及基於此的視頻監控產品方案。 在2011年後將業務著力點由積體電路後端設備(DVR等)轉變為前端設備(安防視頻監控攝像機晶片), 主要原因是市場上CMOS對CCD的逐步替代。

公司近年來業績不斐。 2016年營收為3.22億元, 同年增長77.14%;歸母淨利潤為1.12億元, 同比增長199.37%。 17Q1營收為0.84億元, 同比增長15.76%, 歸母淨利潤為0.27億元, 同比增長21%。

富瀚微指出, 與去年同期相比, 公司上半年營收增長30.98%,

歸屬於母公司的淨利潤增長5.29%, 一方面, 公司加大了研發投入, 以保障公司未來有能力持續推出有競爭力的產品, 而針對公司目前的新產品, 也加大了市場推廣力度, 造成公司整體費用率的提升;另一方面, 上半年營收結構的不同, 帶來營收毛利率的波動, 面對競爭激烈的IPC市場, 公司視頻處理晶片的營收毛利率較去年同期有一定幅度的下降。 後續, 營收毛利率的升或降, 仍與市場競爭環境有較大關係。

9月19日, 在富瀚微舉行的投資者活動中, 公司介紹了IPC SOC的相關情況。 公司表示, 因高清化、使用便利、安全和低成本, ISP市場尤其在海外需求較大, 公司ISP產品市占率高, 預計今年穩定小幅增長, 對業績仍有較好貢獻。 公司IPC SOC產品自今年5、6月份起逐漸起量,

目前保持比較穩定的出貨水準。 相對去年公司主供低端消費類市場, 今年公司IPC SOC正式切入安防中端市場, 目前處於爬坡階段。 公司將進一步加大市場拓展力度, 包括參加今年10月北京安防展, 明年初美國安防展等, 力求銷量的突破。

CMOS彩色圖像感測器替代CCD是大勢所趨, 為了適應市場需求, 公司成功研發了同軸高清晶片, 該晶片目前占公司ISP晶片的一大半。 面對華為海思、安霸這樣的對手, 富瀚微如何在IPC SOC市場爭取更多市場份額?

公司表示, 海思目前在IPC晶片市占率較高, 安霸主要定位于高端客戶。 在如安防視頻監控這類細分市場, 各公司產品本身同質化較高, 功能差別不大, 所存在的差異性主要體現在產品的反覆運算更新上。

公司產品在影像處理技術上擁有如視頻降噪、寬動態處理、智慧編碼、圖像信號處理等自主核心IP, 通過產品的高性價比, 以及長期深入客戶一線、快速靈活反應機制等技術服務優勢來力爭市場份額。

公司重要客戶海康威視、大華股份等銷量上升, 將助力富瀚微業績增長。 海康威視是全球安防視頻監控設備龍頭企業。 公司早期與海康的合作主要是DVR晶片, 2013年開始向海康威視供應ISP晶片、IPC SoC晶片, 並在兩款晶片上實現採購額增長。 海康威視2015年全球市場份額為19.5%, 遠高於第二名的廠商, 呈逐年上升的趨勢。 同時其市值和利潤亦保持高速增長。 海康威視將帶動上游富瀚微訂單額的增加, 推動公司業績增長。

目前,

海康威視已與英偉達AI安防晶片合作, 對此, 公司表示, AI產品主要應用在需要分析人、車、物的特徵資訊以及事件檢測的場景中, 對交通、公安、金融等傳統安防行業有重要意義。 當前AI的實現方法主要還是採用GPU, 如NVDIA晶片。 在攝像機前端, 採用ASIC晶片仍是一個大的趨勢, 較通常的作法是將智慧演算法直接固化為IP, 嵌入前端視頻監控SOC晶片中, 在功耗、價格等方面較具優勢, 公司新產品即屬此類。 未來安防智慧應用的普及, 一定需要更高性價比的晶片解決方案, 公司已組建AI團隊, 將把握契機、著力佈局, 力爭在智慧安防時代取得一席之地。

東北證券指出,預計未來ISP晶片業務的增長主要會基於ISP同軸高清晶片的增長。相比於ISP,公司IPC的業務增長潛力更大。根據IHS等機構預測,未來兩年晶片的國內市場容量或超1億顆,市場前景樂觀。另外,公司在人工智慧等技術上亦有領先佈局。

此外,物聯網通信模組提供商高新興上周獲48家機構調研,位列兩市第二。

高新興是國內優秀的公共安全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近年來堅持“內生+外延”的發展方式,一方面通過持續拓展公共安全多領域競爭實力來修煉“內功”;另一方面,通過收購中興物聯、中興智聯等公司切入物聯網全產業鏈佈局,並初步形成了“感知+連接+平臺+應用”的智慧城市生態閉環。

光大證券指出,我們看好高新興基於智慧交通、平安城市原有領先優勢,深度佈局智慧城市物聯網應用的市場前景。

電子行業最受機構歡迎

從行業看,機構投資者們對電子行仍然最為關注,相關上市公司包括富瀚微、納思達、信維通信、欣旺達、歐菲光、京東方A、堅瑞沃能、賢豐控股、科恒股份、利亞德等,共22家獲得了機構調研。

整體看來,上半年電子行業營業收入達到4106.80 億元,同比增長47.98%;扣非歸母淨利潤達到270.86 億元,同比增長100.66%。無論是營收增速還是扣非歸母淨利潤增速,電子行業均位居全市場的前列,並且均創出同期歷史新高,整體向好趨勢顯著。

上周在韓政府欲阻半導體企業赴大陸擴廠的事件驅動下,國產晶片類概念股集體攜手上漲,佔據市場風口。由於DRAM、NAND及OLED顯示器被列為韓國國家重要技術,出口須獲政府核准。因此三星、SK海力士等巨頭前期大陸建廠計畫或將受政府最新政策的影響調整,同時也給大陸半導體產業造成一定技術與供給衝擊。

平安證券指出,根據海關總署資料顯示,2017年上半年中國進口積體電路941.64億個,較2016 年同期增長11.64%;金額方面,上半年中國積體電路進口金額為592.25 億美元,較2016 年同期成長6.58%,我國積體電路市場自給率仍偏低,嚴重依賴進口。“十三五規劃”預計我國2020 年核心基礎零元件與關鍵基礎材料自給率達到40%,2025 年進一步提升至70%,國產替代空間巨大。

因此,在國家大力支持、國產晶片進口替代,以及人工智慧、無人駕駛、可穿戴設備等新興產業帶來需求增長的驅動下,我國積體電路產業將迎來成長拐點期,目前少數優秀本土企業正奮起直追,相關上市公司短期和中長期均有較大投資機會。

另外,化工、醫藥生物等行業也是機構調研的重點行業,涉及公司數量分別為15家、13家。

關注東方財富網微信號【 eastmoneynews 】,每天為您推送權威、專業的財經資訊!歡迎在【應用商店】搜索【東方財富】,下載中國財經第一門戶手機APP!

東北證券指出,預計未來ISP晶片業務的增長主要會基於ISP同軸高清晶片的增長。相比於ISP,公司IPC的業務增長潛力更大。根據IHS等機構預測,未來兩年晶片的國內市場容量或超1億顆,市場前景樂觀。另外,公司在人工智慧等技術上亦有領先佈局。

此外,物聯網通信模組提供商高新興上周獲48家機構調研,位列兩市第二。

高新興是國內優秀的公共安全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近年來堅持“內生+外延”的發展方式,一方面通過持續拓展公共安全多領域競爭實力來修煉“內功”;另一方面,通過收購中興物聯、中興智聯等公司切入物聯網全產業鏈佈局,並初步形成了“感知+連接+平臺+應用”的智慧城市生態閉環。

光大證券指出,我們看好高新興基於智慧交通、平安城市原有領先優勢,深度佈局智慧城市物聯網應用的市場前景。

電子行業最受機構歡迎

從行業看,機構投資者們對電子行仍然最為關注,相關上市公司包括富瀚微、納思達、信維通信、欣旺達、歐菲光、京東方A、堅瑞沃能、賢豐控股、科恒股份、利亞德等,共22家獲得了機構調研。

整體看來,上半年電子行業營業收入達到4106.80 億元,同比增長47.98%;扣非歸母淨利潤達到270.86 億元,同比增長100.66%。無論是營收增速還是扣非歸母淨利潤增速,電子行業均位居全市場的前列,並且均創出同期歷史新高,整體向好趨勢顯著。

上周在韓政府欲阻半導體企業赴大陸擴廠的事件驅動下,國產晶片類概念股集體攜手上漲,佔據市場風口。由於DRAM、NAND及OLED顯示器被列為韓國國家重要技術,出口須獲政府核准。因此三星、SK海力士等巨頭前期大陸建廠計畫或將受政府最新政策的影響調整,同時也給大陸半導體產業造成一定技術與供給衝擊。

平安證券指出,根據海關總署資料顯示,2017年上半年中國進口積體電路941.64億個,較2016 年同期增長11.64%;金額方面,上半年中國積體電路進口金額為592.25 億美元,較2016 年同期成長6.58%,我國積體電路市場自給率仍偏低,嚴重依賴進口。“十三五規劃”預計我國2020 年核心基礎零元件與關鍵基礎材料自給率達到40%,2025 年進一步提升至70%,國產替代空間巨大。

因此,在國家大力支持、國產晶片進口替代,以及人工智慧、無人駕駛、可穿戴設備等新興產業帶來需求增長的驅動下,我國積體電路產業將迎來成長拐點期,目前少數優秀本土企業正奮起直追,相關上市公司短期和中長期均有較大投資機會。

另外,化工、醫藥生物等行業也是機構調研的重點行業,涉及公司數量分別為15家、13家。

關注東方財富網微信號【 eastmoneynews 】,每天為您推送權威、專業的財經資訊!歡迎在【應用商店】搜索【東方財富】,下載中國財經第一門戶手機APP!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