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湖湘自然筆記|薺菜飄香三月三

湖南日報記者 周月桂

農曆三月, 南方的花事一茬接著一茬, 正熱鬧著, 金黃的野迎春傾瀉如瀑, 火紅的映山紅已呈欲燃之勢。

春光如酒, 令人沉醉, 30日上巳節, 這一天, 宜踏青郊遊暢抒情懷, 宜曲水流觴以酒助興, 宜以薺菜煮雞蛋老幼同食。

踏青修禊, 臨水流杯

農曆三月初三, 俗稱上巳, 古時有於是日臨水祓禊之舉。 東晉王羲之《蘭亭集序》寫的就是這回事:“暮春之初, 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 修禊事也。 ”

修禊, 源于周代的一種古老習俗, 即農曆三月上旬巳日, 人們到水邊嬉遊, 濯除不潔、祓除不祥, 後固定為農曆三月初三。

再後來於祓除不祥之外, 又加上流杯曲水之飲, 投杯于水之上游, 任其順流而下, 止於某處, 則其人取而飲之。

想當日蘭亭雅集, 清流激湍, 流觴曲水, 一觴一詠, 暢敘幽情, 信可樂也。 南朝時期的《荊楚歲時記》亦有記載:“三月三日, 四民並出江渚池沼間。 臨清流, 為流杯曲水之飲。 ”這一活動還遠傳到日本, 形成日本的曲水宴與洗塵禮儀。

上巳節後來也演變成郊外春遊的節日, 杜甫《麗人行》詩雲:“三月三日天氣新, 長安水邊多麗人。 ”

這一天在古時也被當成男女相會的日子。 《詩經·鄭風·溱洧》便寫了一個古上巳節的淳美場景:“溱與洧, 方渙渙兮。 士與女, 方秉蕑兮。 ”桃花汛起, 春水渙渙, 讓人心生美好的情意。 一些少數民族至今還保留著三月三賽歌會的習俗,

青年男女對歌定情, 實在是一個風情萬種的日子。

薺菜煮蛋食, 桃花浸酒飲

如王羲之所言, 上巳日, 已是“暮春之初”, “是日也, 天朗氣清, 惠風和暢”。 眼下的天氣雖然不太晴朗, 風雨卻是極和潤的。

田野間, 菜花、紫雲英與各色草花鋪成繽紛地毯, 從林裡, 野生的白花檵木盛花如雪, 山莓和映山紅也開到正好處。 “城中桃李愁風雨, 春在溪頭薺菜花”, 風風雨雨中, 桃李將盡, 薺菜開花, 只不過此時薺菜莖粗葉老, 不復可食用, 只能煮湯喝了。

湖南各地有“農曆三月三, 薺菜煮雞蛋”的習俗, 菜市場裡此時便有一把一把青綠的薺菜出售。 於三月初三這一天, 將新鮮薺菜洗淨後捆紮成束, 放入雞蛋、紅棗、楓球, 再配上生薑, 煮上一大鍋湯,

全家同食, 可“祛風”、清火, 防治頭痛頭昏, 所謂“春食薺菜賽仙丹”, 又因薺菜的諧音“聚財”, 民間認為食之可交發財運。

古時, 還有各地婦女于此日戴薺菜花的風俗。 據宋贊寧《物類相感志》雲:“三月三日收薺菜花, 置燈頸上, 則飛蛾蚊蟲不投。 ”明田汝成《西湖遊覽志》雲:“三月三日, 男女皆戴薺菜花。 ”初為驅蟲, 後始戴花。

關於三月三, 明代高濂所著的《遵生八箋》載:“初三日, 取枸杞煎湯沐浴, 令人光澤不老。 ”“三月三日, 采桃花浸酒飲之, 除百病, 益顏色。 ”枸杞根葉清熱涼血、祛風明目, 桃花酒可破瘀通經、活血美容, 用全株枸杞煎湯洗澡, 飲用桃花酒, 按古人的說法是可以駐顏養顏的, 不妨一試。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