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汾酒加速發展,將領軍白酒進入國際市場?

近日, 汾酒和歐亞經濟論壇兩個詞彙成為朋友圈最常見的兩個詞彙。 複盤汾酒國際化之路、汾酒改革之路被一再討論, 日前, 汾酒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秋喜在第七屆歐亞經濟論壇期間透露, 汾酒國際化三年規劃已經確定, 將選擇俄羅斯作為國際化首要陣地, 在當地建廠將生產、銷售環節全數實現當地語系化, 品牌名稱已結合當地文化基本敲定“汾特佳”。 汾酒今年又有哪些壯舉呢?

超額完成2017年營業目標

李秋喜交出的半年業績實現了“時間過半、任務過半”, 增長速度較往年同期有大幅增長。

據汾酒集團上半年資料顯示, 汾酒集團上半年營收、利潤總額完成全年考核任務的55.92%、91.5%, 折合完成半年任務的111.8%、183%!

公開資料顯示, 汾酒集團2015年上半年營收增長率為13.1%, 而作為汾酒集團酒類經營的主體, 山西汾酒2016年營收、淨利潤增長率分別為6.7%、16.21%, 2011年-2016年營收、淨利潤平均增長率只有10.59%、16.67%,這也意味著2017年經營目標考核目標幾乎是2016年和過去6年平均增長的兩倍, 甚至更多。

資料顯示, 2017年上半年, 汾酒集團主要經營指標:實現營業總收入85.91億元, 同比增長11.95%;其中酒類收入37.19億元, 完成國資委年度考核指標66.5億元的55.92%, 同比增長38.95%。 實現利潤總額8.7億元, 同比增長95.13%;其中酒類利潤9.59億元, 完成國資委年度考核指標10.48億元的91.5%, 同比增長79.13%。

在白酒上市公司內部橫向來看, 山西汾酒也跑出了加速度:2017年一季度山西汾酒營收增長率48.29%、淨利潤增長58.8%,

均為19家白酒公司中與營收規模更大或者相仿的8家企業中最高水準。

綜合考慮下半年是白酒銷售旺季, 而且隨著汾酒推動產品價格向價值回歸以及各項改革制度的深入, 下半年保持這一增長勢頭甚至更高增長並非難事, 年內完成經營目標考核已成定局。

名酒企新一輪競爭

在白酒行業, 國際化是一個經久不衰的話題。 當前, 白酒的國際化已經從產品和銷售國際化走向深化, 越來越多的企業將目光盯向海外。

李秋喜表示:“酒文化是跨文化交流的天然使者, 不論你來自世界的哪個角落, 不論你說的是哪種語言, “舉杯同慶”都不需要通過翻譯來表達,

而是人類所共知的一種默契。 ”

在推進國際化的過程中, 其他白酒企業實現海外生產可能存在技術門檻, 汾酒卻已經解決了這個問題。 汾酒早在十八世紀即由晉商傳到俄羅斯, 並利用當地的原材料結合汾酒的釀造工藝, 釀出的適合的“北特加”酒,

而汾酒已經將該配製秘方加以調整研製, 作為戰略性品牌“北特加”推出運營。

歐亞經濟論壇期間, 汾酒推出了“青花汾酒徐冰藝術臻藏酒”, 是藝術家徐冰, 結合英文的符號與漢字的結構創作而成的“世界文”, 瓶身上融合中英兩種字體的“世界文”所表達的意思正是“骨子裡的中國”(The Spirit of China), 這種突破文字界限與文化界限的藝術探索, 恰好是數千年來, 全世界所有酒類共同承載的功能與使命。

不僅僅是汾酒, 五糧液、瀘州老窖等名酒企業都已在白酒國際化方面有了實質性進展。 如果說, 此前名酒企業競爭更多的是圍繞國內市場市場的產品、管道競爭, 那麼進入2017年以來, 白酒的競爭已經跳出國內, 放眼全球。

帶領白酒國際化

白酒是一種商品、又不僅僅是一種商品, 它承載著關於歷史、文化相關的很多東西。 而徐冰藝術臻藏酒被賦予了藝術性。 這對於白酒而言, 是極為難得的。

而當前, 白酒行業已經打破邊界, 新的發展週期出現了新的競爭主題——國際化。 作為90年代已經走向國際的汾酒, 前瞻性的提出海外生產構想,選擇落子俄羅斯當地語系化生產、銷售,凸顯了汾酒敢為人先、謀定既動的魄力和勇氣。

汾酒打造名酒企業首個海外生產基地,實踐對於白酒企業國際化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也將為汾酒在國際化競爭中積累“不對稱”的競爭優勢。

汾酒正引領白酒國際化邁出實質性的一步,引領白酒進入國際化。

前瞻性的提出海外生產構想,選擇落子俄羅斯當地語系化生產、銷售,凸顯了汾酒敢為人先、謀定既動的魄力和勇氣。

汾酒打造名酒企業首個海外生產基地,實踐對於白酒企業國際化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也將為汾酒在國際化競爭中積累“不對稱”的競爭優勢。

汾酒正引領白酒國際化邁出實質性的一步,引領白酒進入國際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