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中信證券張錦勝:良性、規範的產業並購仍孕育巨大機會

在IPO審核加速的情況下, 未來並購重組市場還有沒有機會?

在9月24日的21世紀國際財經峰會——“中國上市公司主題論壇”上, 中信證券投行委執行總經理張錦勝從IPO的總體市場情況、並購重組的市場情況及熱點、再融資新規下的情況以及並購重組的趨勢等四個方面做出分享。

“儘管IPO速度在加快, 但是過去並購重組的監管有較多制度性不足, 所以在良性、規範的產業並購重組中, 孕育著巨大的機會”, 他指出, “對企業來說, 發行可轉換債、或者債轉股都是並購重組的新方式”。

A股市場IPO審核加快

“從2016年1月到2017年6月30日的一年半期間,

A股市場IPO審核加速, 一共500多家, 相當於平均每天一家, 這個速度相對以前來說, 說明IPO審核加速”, 張錦勝提到了一組資料。

從淨利潤角度來看, 3000萬以下淨利潤的企業, 整體IPO審核通過率只有6%, 如果淨利潤在3000萬到—5000萬之間, IPO審核通過率是39%, 如果達到5000萬以上, IPO審核通過率達到59%。 一個公司的競爭力優勢有很多方面, 歸根到底是看利潤, 利潤越高, 抗風險能力就越強, 被監管層認可的程度也越高, 這是A股市場IPO主要的情況。

他指出, 總體來看, 財務狀況異常、經營狀況異常是企業IPO被否的主要原因, 說明發審委重點關注企業真實的狀況和競爭能力。

並購市場審核趨嚴

在IPO加速的背景下, 這種審核速度是否會延續下去?既然IPO以幾乎每天一家企業的數量審核,

那麼, 並購重組市場還有沒有機會?

張錦勝指出, “IPO未來會沿著這樣的軌道和速度繼續推進, 在IPO加快的背景下, 市場回歸比較合理的估值水準”。 他指出, “去年和前年, 不少公司的市值是20-30億元, 而轉賣控股權的價格, 可以按照80-90億元賣, 現在不行了。 從這個趨勢中我們認識到, IPO審核這麼快, 不是說並購重組就沒有機會, 相反良性、規範的產業並購中, 孕育著巨大的機會”。

他同時指出, 原來的並購市場制度機制不夠完善, 導致大家傾向去炒殼、借殼上市。 原來對借殼只有總資產的標準, 這就有了規避的空間。 一旦按照總資產借殼, 原來20億的資產, 加上20億的負債, 總資產就是40億, 當時就可以規避借殼了。 但是現在, 證監會對並購資產的資產總額、淨額、盈利、股份等角度綜合界定,

核查更加嚴格精准。

再融資新規是雙刃劍

張錦勝表示, 2016年的IPO融資總額1400億, 再融資總額是1.8萬億元, 再融資的資金規模明顯大於IPO, 在IPO減緩市場對並購重組的衝擊下, 再融資新規出臺, 一方面對資金有限制, 從另一個角度看, 則有助於並購重組市場的發展。

他舉例指出, 如果是A股的上市公司, 想再分拆一家公司到A股上市是不可能的, 如果你是A股的上市公司, 分成資產到新三板是沒有問題的。 如果是港股紅籌上市公司分拆到A股暫時受限, 這一政策可能會放開, 無論是私有化上市還是分拆上市都有可能。

而金融資產的獨立上市, 會有一個相對獨立監管的“紅色通道”,

因為金融工作會議提出“脫虛向實”的要求, 以前金融資產不受限制, 未來是有難度的。

發行可轉換債、債轉股是並購重組的新趨勢

張錦勝表示, 在IPO審核加快、再融資新政等背景下, 並購重組市場也有一些新趨勢, 比如發行可轉換債券, 或者債轉股等方式。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