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清代永瑆(成親王)書作《讀書樂》等

清代永瑆(成親王)書作

成親王楷書《竹枝詞》

永瑆《草堂十志》殘拓

成親王楷書《四時讀書樂》

成親王《書法管見》譯文,個別古字拿不准,恐有誤,請知情者校正

成親王《結字管見》精拓

成親王永瑆小楷書《雜體詩冊》

成親王永瑆小楷《雜題冊》

永瑆(1752-1823),清代書法家。字鏡泉,號少廠。清乾隆皇帝(高宗愛新覺羅·弘曆)十一子,封成親王,諡曰哲。嘉慶年間為軍機處行走。因皇太后賜陸機《平復帖》,又號詒晉齋主人。

永瑆自幼酷愛書法藝術。幾十年的刻苦臨池,加上他得天獨厚的條件,得窺內府所藏,而自藏又甚富,書名重一時。永瑆楷書學趙孟頫、歐陽詢,小楷出入晉、唐,其書法用筆俊逸,結體疏朗,風格典雅。行草書亦縱逸深厚,頗具風采。博涉諸家,兼工各體,與劉墉、翁方綱、鐵保並稱清中期四大書家。嘉慶九年( 1804 ),上諭稱:“朕兄成親王自幼專精書法,深得古人用筆之意。博涉諸家,兼工各體,數十年臨池無間,近日朝臣文字之工書者,罕出其右。”

對其書法的評價,有楊翰《息柯雜著》謂:“王得窺內府所藏,而自藏又甚富,故書法大備如是,大抵皆從帖中問津,未深究古碑耳。”(清)禮親王昭梿《嘯亭雜錄》謂:“永瑆幼時握筆,即波磔成文,少年工趙文敏,又嘗見康熙時內監。言其師少時猶及見董文敏用筆。惟以前三指握管,懸腕書之,故王廣推其語,作撥燈法。”又說:“永瑆名重一時,士大夫得片紙隻字,重若珍寶。論者謂國朝自王若霖(澍)下,一人而已。”《息柯雜著》又謂:“詒晉齋書,素未究心,但知其從趙承旨上溯歐陽率更,雖偶涉諸家,終不離兩家宗旨。集卷隨手雜臨,竟有脫盡町畦,不似本家筆意者。篆、隸亦有法度,蓋書非一時,臨非一家,不甚經意,而精神所寄,一一渾足,此無意勝於有意也。”

善收藏。著有《詒晉齋詩文集》及《續集》、《隨筆》、《倉龍集》等。《清史稿》卷二百二十一有傳。永瑆作為皇族,其書法的成就也得益於眼界寬、收藏廣。

永瑆《行書手劄》

釋文:

石恪軸已遵諭如數即托價呈收。至《黃庭》及《北磵》卷作如此出脫,已屬甚廉,奈家下亦以歲務倥傯,目前措辦不及,只得盡有力者負而趨耳,一笑。此叩晚安,不具。成親王啟

成親王楷書《竹枝詞》

永瑆《草堂十志》殘拓

成親王楷書《四時讀書樂》

成親王《書法管見》譯文,個別古字拿不准,恐有誤,請知情者校正

成親王《結字管見》精拓

成親王永瑆小楷書《雜體詩冊》

成親王永瑆小楷《雜題冊》

永瑆(1752-1823),清代書法家。字鏡泉,號少廠。清乾隆皇帝(高宗愛新覺羅·弘曆)十一子,封成親王,諡曰哲。嘉慶年間為軍機處行走。因皇太后賜陸機《平復帖》,又號詒晉齋主人。

永瑆自幼酷愛書法藝術。幾十年的刻苦臨池,加上他得天獨厚的條件,得窺內府所藏,而自藏又甚富,書名重一時。永瑆楷書學趙孟頫、歐陽詢,小楷出入晉、唐,其書法用筆俊逸,結體疏朗,風格典雅。行草書亦縱逸深厚,頗具風采。博涉諸家,兼工各體,與劉墉、翁方綱、鐵保並稱清中期四大書家。嘉慶九年( 1804 ),上諭稱:“朕兄成親王自幼專精書法,深得古人用筆之意。博涉諸家,兼工各體,數十年臨池無間,近日朝臣文字之工書者,罕出其右。”

對其書法的評價,有楊翰《息柯雜著》謂:“王得窺內府所藏,而自藏又甚富,故書法大備如是,大抵皆從帖中問津,未深究古碑耳。”(清)禮親王昭梿《嘯亭雜錄》謂:“永瑆幼時握筆,即波磔成文,少年工趙文敏,又嘗見康熙時內監。言其師少時猶及見董文敏用筆。惟以前三指握管,懸腕書之,故王廣推其語,作撥燈法。”又說:“永瑆名重一時,士大夫得片紙隻字,重若珍寶。論者謂國朝自王若霖(澍)下,一人而已。”《息柯雜著》又謂:“詒晉齋書,素未究心,但知其從趙承旨上溯歐陽率更,雖偶涉諸家,終不離兩家宗旨。集卷隨手雜臨,竟有脫盡町畦,不似本家筆意者。篆、隸亦有法度,蓋書非一時,臨非一家,不甚經意,而精神所寄,一一渾足,此無意勝於有意也。”

善收藏。著有《詒晉齋詩文集》及《續集》、《隨筆》、《倉龍集》等。《清史稿》卷二百二十一有傳。永瑆作為皇族,其書法的成就也得益於眼界寬、收藏廣。

永瑆《行書手劄》

釋文:

石恪軸已遵諭如數即托價呈收。至《黃庭》及《北磵》卷作如此出脫,已屬甚廉,奈家下亦以歲務倥傯,目前措辦不及,只得盡有力者負而趨耳,一笑。此叩晚安,不具。成親王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