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芳華》撤檔,“倔驢”馮小剛低頭

什麼叫成功?成功就得像馮小剛這樣的:拍了部電影, 要上映的時候是新聞, 然後又臨時不上映了, 成了更大的新聞。

被稱作馮小剛史上最佳的電影《芳華》, 因為種種不可名狀之原因, 從原定的國慶檔撤檔。

雖然網上各種猜測叫囂, 但這經歷對馮小剛並不算太陌生。 去年的《我不是潘金蓮》原來也是定的國慶檔上映, 後來也臨時撤檔, 後面修改了60多處, 重新剪輯後才在去年11月18日見了天日。

所以說, 等到我們真正看到的時候, 已經不是馮小剛的“潘金蓮”。 而《芳華》又重複了這一過程, 到時候我們看到的, 也不會是馮小剛的“芳華”。

去年, 《我不是潘金蓮》上映時, 我們寫了一篇《我是倔驢馮小剛, 今年58歲》, 在今天他的電影再次被撤檔的時候, 我們想把這篇文章拿出來, 讓大家看看這個“倔驢”的抗爭與無能為力。

他拿生命和影視糾纏, 這一纏, 就是幾十年。

從青春年少時的美工, 到全國人民喜歡的優質編劇;從金馬最佳男主角, 到金馬最佳導演;從小鋼炮到老鋼炮, 他這幾十年, 都糾纏在影視這個五光十色千回百轉絢爛荼蘼的光影世界裡, 除了繼續糾纏下去, 他別無選擇。 就像他自傳的書名——《我把青春獻給你》。

那一段默默積澱的青蔥歲月

高中畢業, 馮小剛就進入北京軍區文工團, 擔任舞美設計。 因為在軍區瞎混, 又碰上那個火熱的、綠軍裝特別流行的1977年, 他也同那個時代的年輕人一樣, 正式參了軍。

部隊就是這樣一個地方, 沒進去時, 各種神秘嚮往;剛進去時, 各種英姿颯爽引來無數豔羨目光;習慣了,

就各種紀律要求, 一日日的訓練打靶、子彈上膛;時間長了, 便生出無奈彷徨, 不知未來路在何方?像曾經想要跳脫的王健林, 像當時正要跳脫的馮小剛, 部隊是一座大熔爐, 但關不住長著翅膀的鷹。

27歲的馮小剛離開部隊, 調入北京電視藝術中心成為美工師。 美工師就是負責統籌設計劇情所需的佈景、服裝、道具, 需要巧妙地運用色彩、線條、造型等手段, 造成一種貫穿全片的審美氛圍和感受。 這對整部電影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崗位, 但也最容易被遺忘。

被遺忘的馮小剛在屬於自己的天地裡默默積累, 看在眼裡, 記在心裡, 關於電影的很多技藝, 都在那時候埋下了種子。

在學習積累不斷成長的同時,

他經人介紹認識了自己的第一任妻子, 結了婚, 過起平常的煙火日子, 有空的時候, 抱著女兒逛逛公園。

在沒有被大的光環籠罩之前, 誰都是普通人, 過普通日子。

人氣直升的編劇生涯

1991年, 馮小剛編劇的電視連續劇《編輯部的故事》上映, 圈粉無數。有人說《編輯部的故事》是國家主義話語解構的開始,這麼高大上的詞彙一般吃瓜群眾表示不懂。大概意思就是說不再使用建國以來一直套用的英雄式、教條式的語言,不再組建高大全的主角形象,開始使用平民百姓自己的語言體系,有調侃、幽默,也有諷刺、戲謔;人物不再是非黑即白的設置,而是對中有錯、錯中有意的複雜展示。

正所謂:大千世界無奇不有,東南西北萬象難收,一間平平常常的屋,幾位忙忙碌碌的人;一本熱熱鬧鬧的書,幾顆實實在在的心;有意人間指南,無奈人各東西;有意替人分憂,無奈心事難移,說不出是苦是甜,分不清是我是你。

如今看來,《編輯部的故事》裡,孕育了多少後來著名的電影人,講出了多少國人心頭的難言之隱,看似不經意看似逗你笑,其實,那會心一笑中藏著領悟。

這種話語風格基本成為馮小剛以後所有影片的主基調,深受對國家主義話語聽得起繭的普羅大眾的喜歡,而意在展現普羅大眾苦樂人生的馮小剛電影,普羅大眾也成為日後其最忠實的粉絲群。這麼龐大的粉絲群,馮小剛想不成功都難。

乘勝追擊。

1992年,他與鄭曉龍合作寫了電影劇本《大撒把》,葛優、徐帆主演。此片獲得第十三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故事片、最佳編劇等五項提名。

“大撒把”是什麼意思?

張愛玲曾經描寫過這樣一種場景:在菜市場上,看到騎車少年,突然間放開車把,迅疾而過,她覺得人生的快樂,盡在這一撒手之間。

這就是大撒把的意思:所有常規的、該遵守的,突然一下子全都放開,只求那一刻歡愉。

這部電影裡,處處展現了馮小剛作為編劇的精彩,加上葛優那種有些痞、有些油、有些不著調的語言特色,實在是吸引人。葛優對即將出國的妻子說:以後發了財別忘了給我寄點,就算是情深義重了。他對一心想要出國追隨丈夫的徐帆說:他們還為那些孤獨的人們預備了各種情色場所,服務都是上乘的。

歡笑中留下淚來,這就是馮小剛編劇的魅力所在。

最佳導演馮小剛

默默無聞的美工工作裡慢慢成長,金句頻出的編劇時光裡一朝成名,馮小剛一步步踏踏實實走到了導演的位置上。

1994年,36歲的馮小剛導演了自己的第一步處女作——《永失我愛》。

本片根據王朔的小說《永失我愛》和《空中小姐》改編,仍是那一口看似油腔滑調、其實要慢慢感動你的劇情設置,徐帆從這時起開始成為馮小剛的專用女主角。直到1999年,馮小剛與第一任妻子協議離婚,徐帆嫁給馮小剛。

1994年,馮小剛與鄭曉龍合作導演《北京人在紐約》。

如果你愛她,就送她去紐約,因為那裡是天堂。

如果你恨她,就送她去紐約,因為那裡是地獄。

那時的姜文、王姬。多好的青春歲月啊,都留在那個奇妙的光影世界裡。

馮小剛作為導演大獲成功!而這個成功的高度還在不斷爬升:《甲方乙方》

“地主家也沒有餘糧啊。”至今仍回味在耳邊的葛優式幽默。

瞧這扮相,看這表情,這眼神,你不想笑,都難。

《不見不散》

《天下無賊》

《天下無賊》除了繼續用笑鬧的場面表現叫人感動的主題,裡面的對白更是繼續金句頻出:“不許笑,嚴肅點,嚴肅點,我們在打劫呢!”“最煩你們這些打劫的了,一點技術含量都沒有!”“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啊。”“這次出來,一是鍛煉隊伍,二是發現新人。”“我在道兒上混時你還是三好學生呢!”“你先忙著,我……我……我劫點……色……”。

《集結號》

英雄是怎樣產生的?

英雄原來是這樣陰差陽錯產生的。

有人說,《集結號》是中國迄今為止最好的戰爭片,尤其是在內戰題材中,它擯棄了傳統的英雄主義和浪漫主義手法,還原了戰爭的殘酷無情、荒謬絕倫。它沒有歌頌,也沒有批判,而是以冷靜的敘事角度講了一個極為殘忍和迷亂的故事。

如果說每一次看馮小剛的電影,都是一次次爆笑和一次次深入的思考,那麼這次,思考尤其深重。

《非誠勿擾》

堪稱08年度最具親和力和感染力的國產電影,在上映19天后,影片迅速突破3億人民幣票房。

《唐山大地震》

一場大災難過後,死的人死了,活的人就得使勁兒活著。

地震是短暫的,馮小剛把講述中心放在存活下來的人們內心的餘震上,著力展現一個被拆散的家庭和幾個陰影未退的親人,地震的傷疤要多久才能癒合?

現在,來到2016年。

《我不是潘金蓮》

這可能是馮小剛自成為導演以來最具爭議的一部電影吧?各種聲音,有褒有貶,加上他與王健林的隔空致意,王思聰“代父從軍”的回擊,整個娛樂新聞全部被這部電影占了。

吐槽最多的就是圓形畫面。他是誰?馮小剛啊,他就是要冒天下之大不韙,用圓形畫幅來拍。就算他說這是為了什麼中國風情畫的氛圍需要,你也千萬別信,這到底,還是他不走尋常路的軸勁兒使然,在鐐銬上跳舞,一直是他的強項,也是能讓他真正嗨起來的那個點。

11月26日,臺灣金馬獎,馮小剛因為此片獲得最佳導演。

對於這部電影的不同聲音不會因為這個獎項的出爐就戛然而止,我想說的是,在質疑馮小剛的時候,請回頭看看他這一路走來的輝煌,還有,那些帶給我們的歡樂時光。

一個人面對一個世界,一個人幾十年面對一個世界,誰能做到永遠逗你樂?並且在逗你樂的時候還引你深思?

除了馮小剛,你還能找到幾個這樣的導演?

最後,聊聊讓馮小剛宣佈撤檔消息時候幾度落淚的《芳華》。

《芳華》根據嚴歌苓同名小說改編,同時嚴歌苓也是電影編劇。以1970至1980年代為背景,講述了在充滿理想和激情的軍隊文工團,一群正值芳華的青春少年,經歷著成長中的愛情萌發與充斥著變數的人生命運故事。

據已經看過點映場的專家和媒體講,這是近些年最好的國產片,也是最好的馮小剛。但這部電影遭受了《我不是潘金蓮》同樣命運,原定於2017年9月29日上映,9月24日淩晨1點半左右,電影官微突然宣佈《芳華》撤檔,具體上映檔期擇日發佈。

所以說,至於到時候我們看到的是不是最好《芳華》和最好的馮小剛就無從知曉了。

一個導演,即使是馮小剛,即使倔強如驢,想做自己也並非易事。

就像馮小剛在他的自傳《我把青春獻給你》中寫道:我知道,這本書不能被稱為真正意義上的寫作,只不過是一些支離破碎的閃回。我也知道它未必能夠滿足讀者的好奇心,畢竟我還沒有勇氣光著屁股行走在人世間。我更知道,書中的一言一行可能有違傳統的價值觀,甚至還會引起一部分人的反感,但我原本也沒有期待博得全體人的好感。

前段時間,馮小剛導演還說:我拍《芳華》這個電影就是為了討好我自己,這個電影不賣錢我也無所謂。

從現在的撤檔風波來看,他的想討好自己的初衷,未必會在《芳華》中實現了。

聲明:本文文字為尚流她生活原創,轉載請聯繫後臺授權。圖片來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圈粉無數。有人說《編輯部的故事》是國家主義話語解構的開始,這麼高大上的詞彙一般吃瓜群眾表示不懂。大概意思就是說不再使用建國以來一直套用的英雄式、教條式的語言,不再組建高大全的主角形象,開始使用平民百姓自己的語言體系,有調侃、幽默,也有諷刺、戲謔;人物不再是非黑即白的設置,而是對中有錯、錯中有意的複雜展示。

正所謂:大千世界無奇不有,東南西北萬象難收,一間平平常常的屋,幾位忙忙碌碌的人;一本熱熱鬧鬧的書,幾顆實實在在的心;有意人間指南,無奈人各東西;有意替人分憂,無奈心事難移,說不出是苦是甜,分不清是我是你。

如今看來,《編輯部的故事》裡,孕育了多少後來著名的電影人,講出了多少國人心頭的難言之隱,看似不經意看似逗你笑,其實,那會心一笑中藏著領悟。

這種話語風格基本成為馮小剛以後所有影片的主基調,深受對國家主義話語聽得起繭的普羅大眾的喜歡,而意在展現普羅大眾苦樂人生的馮小剛電影,普羅大眾也成為日後其最忠實的粉絲群。這麼龐大的粉絲群,馮小剛想不成功都難。

乘勝追擊。

1992年,他與鄭曉龍合作寫了電影劇本《大撒把》,葛優、徐帆主演。此片獲得第十三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故事片、最佳編劇等五項提名。

“大撒把”是什麼意思?

張愛玲曾經描寫過這樣一種場景:在菜市場上,看到騎車少年,突然間放開車把,迅疾而過,她覺得人生的快樂,盡在這一撒手之間。

這就是大撒把的意思:所有常規的、該遵守的,突然一下子全都放開,只求那一刻歡愉。

這部電影裡,處處展現了馮小剛作為編劇的精彩,加上葛優那種有些痞、有些油、有些不著調的語言特色,實在是吸引人。葛優對即將出國的妻子說:以後發了財別忘了給我寄點,就算是情深義重了。他對一心想要出國追隨丈夫的徐帆說:他們還為那些孤獨的人們預備了各種情色場所,服務都是上乘的。

歡笑中留下淚來,這就是馮小剛編劇的魅力所在。

最佳導演馮小剛

默默無聞的美工工作裡慢慢成長,金句頻出的編劇時光裡一朝成名,馮小剛一步步踏踏實實走到了導演的位置上。

1994年,36歲的馮小剛導演了自己的第一步處女作——《永失我愛》。

本片根據王朔的小說《永失我愛》和《空中小姐》改編,仍是那一口看似油腔滑調、其實要慢慢感動你的劇情設置,徐帆從這時起開始成為馮小剛的專用女主角。直到1999年,馮小剛與第一任妻子協議離婚,徐帆嫁給馮小剛。

1994年,馮小剛與鄭曉龍合作導演《北京人在紐約》。

如果你愛她,就送她去紐約,因為那裡是天堂。

如果你恨她,就送她去紐約,因為那裡是地獄。

那時的姜文、王姬。多好的青春歲月啊,都留在那個奇妙的光影世界裡。

馮小剛作為導演大獲成功!而這個成功的高度還在不斷爬升:《甲方乙方》

“地主家也沒有餘糧啊。”至今仍回味在耳邊的葛優式幽默。

瞧這扮相,看這表情,這眼神,你不想笑,都難。

《不見不散》

《天下無賊》

《天下無賊》除了繼續用笑鬧的場面表現叫人感動的主題,裡面的對白更是繼續金句頻出:“不許笑,嚴肅點,嚴肅點,我們在打劫呢!”“最煩你們這些打劫的了,一點技術含量都沒有!”“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啊。”“這次出來,一是鍛煉隊伍,二是發現新人。”“我在道兒上混時你還是三好學生呢!”“你先忙著,我……我……我劫點……色……”。

《集結號》

英雄是怎樣產生的?

英雄原來是這樣陰差陽錯產生的。

有人說,《集結號》是中國迄今為止最好的戰爭片,尤其是在內戰題材中,它擯棄了傳統的英雄主義和浪漫主義手法,還原了戰爭的殘酷無情、荒謬絕倫。它沒有歌頌,也沒有批判,而是以冷靜的敘事角度講了一個極為殘忍和迷亂的故事。

如果說每一次看馮小剛的電影,都是一次次爆笑和一次次深入的思考,那麼這次,思考尤其深重。

《非誠勿擾》

堪稱08年度最具親和力和感染力的國產電影,在上映19天后,影片迅速突破3億人民幣票房。

《唐山大地震》

一場大災難過後,死的人死了,活的人就得使勁兒活著。

地震是短暫的,馮小剛把講述中心放在存活下來的人們內心的餘震上,著力展現一個被拆散的家庭和幾個陰影未退的親人,地震的傷疤要多久才能癒合?

現在,來到2016年。

《我不是潘金蓮》

這可能是馮小剛自成為導演以來最具爭議的一部電影吧?各種聲音,有褒有貶,加上他與王健林的隔空致意,王思聰“代父從軍”的回擊,整個娛樂新聞全部被這部電影占了。

吐槽最多的就是圓形畫面。他是誰?馮小剛啊,他就是要冒天下之大不韙,用圓形畫幅來拍。就算他說這是為了什麼中國風情畫的氛圍需要,你也千萬別信,這到底,還是他不走尋常路的軸勁兒使然,在鐐銬上跳舞,一直是他的強項,也是能讓他真正嗨起來的那個點。

11月26日,臺灣金馬獎,馮小剛因為此片獲得最佳導演。

對於這部電影的不同聲音不會因為這個獎項的出爐就戛然而止,我想說的是,在質疑馮小剛的時候,請回頭看看他這一路走來的輝煌,還有,那些帶給我們的歡樂時光。

一個人面對一個世界,一個人幾十年面對一個世界,誰能做到永遠逗你樂?並且在逗你樂的時候還引你深思?

除了馮小剛,你還能找到幾個這樣的導演?

最後,聊聊讓馮小剛宣佈撤檔消息時候幾度落淚的《芳華》。

《芳華》根據嚴歌苓同名小說改編,同時嚴歌苓也是電影編劇。以1970至1980年代為背景,講述了在充滿理想和激情的軍隊文工團,一群正值芳華的青春少年,經歷著成長中的愛情萌發與充斥著變數的人生命運故事。

據已經看過點映場的專家和媒體講,這是近些年最好的國產片,也是最好的馮小剛。但這部電影遭受了《我不是潘金蓮》同樣命運,原定於2017年9月29日上映,9月24日淩晨1點半左右,電影官微突然宣佈《芳華》撤檔,具體上映檔期擇日發佈。

所以說,至於到時候我們看到的是不是最好《芳華》和最好的馮小剛就無從知曉了。

一個導演,即使是馮小剛,即使倔強如驢,想做自己也並非易事。

就像馮小剛在他的自傳《我把青春獻給你》中寫道:我知道,這本書不能被稱為真正意義上的寫作,只不過是一些支離破碎的閃回。我也知道它未必能夠滿足讀者的好奇心,畢竟我還沒有勇氣光著屁股行走在人世間。我更知道,書中的一言一行可能有違傳統的價值觀,甚至還會引起一部分人的反感,但我原本也沒有期待博得全體人的好感。

前段時間,馮小剛導演還說:我拍《芳華》這個電影就是為了討好我自己,這個電影不賣錢我也無所謂。

從現在的撤檔風波來看,他的想討好自己的初衷,未必會在《芳華》中實現了。

聲明:本文文字為尚流她生活原創,轉載請聯繫後臺授權。圖片來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