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李東生與總理的“五年之約”

時代週報記者 王媛 發自廣州、深圳

8月25日,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推動製造強國建設、持續推進經濟結構轉型升級座談會,

50家製造業企業負責人被請進中南海, 所有與會者的發言均圍繞一個主題:如何推動“製造強國”建設。

時代週報記者梳理公開報導獲悉, 在此次座談會中, 出現了TCL集團董事長兼CEO李東生、創維數碼董事局主席賴偉德、珠江鋼琴集團董事長李建甯、大疆創新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汪韜, 以及比亞迪集團董事長王傳福等廣東企業家的身影。 到會的廣東企業家人數就占到了10%以上, 這個比例可不低。

近幾年, 無論是中南海舉行的座談會, 還是國家重大戰略工程項目, 抑或海內外消費者的日常生活中, 越來越多廣東企業家、廣東企業以及廣東製造出現在人們視野, 展示著中國製造的優秀性能。

最新的2017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中,

中國上榜企業共115家, 總部位於廣東的11家, 比去年增加2家, 並且總數在內地各省市中僅次於北京, 與美國經濟“第一州”加州不相上下。

廣東省統計局的資料也顯示, 截至2016年, 廣東一批本土大型骨幹企業茁壯成長, 年主營業務收入超百億、超千億企業總數分別達到243家和23家。

有評論指出, 廣東大企業頂天立地、小企業鋪天蓋地的局面基本形成。

實體經濟關係到國家安全和國計民生, 新形勢下, 廣東當如何做好實體經濟這篇文章?一路伴隨著廣東經濟騰飛而不斷發展壯大的粵商, 如今正在思考和探索什麼問題?在廣東當前及未來的經濟轉型升級發展中, 粵商們又將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這些都是9月19日在廣州舉行的“2017粵商大會”上,

人們關注和討論的問題。 會上, 創新驅動、中國製造、振興實業、政府“十降”、營商環境等成為熱議的關鍵字。

在粵商大會上, 李東生向時代週報記者回憶起8月底的總理座談會時表示, 目前總理最關心的, 就是中國製造如何轉型升級, 如何保持中國製造的競爭優勢。

總理與製造業50人面對面

振興實體經濟, 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主要任務, 而製造業又是振興實體經濟的主戰場。

上個月底, 50家製造業企業負責人和35個國務院部門和機構負責人被請進了國務院第一會議室。 在李克強總理的一再鼓勵下, 企業家發言代表紛紛“脫稿”直面製造業面臨的問題, 李克強現場要求有關部門負責人要認真研究梳理這些問題, 加快制定相關改進措施。

對於“製造業轉型升級”的思考, 30年的實業操盤手李東生深有體會。

1982年, 剛畢業的李東生毅然拋棄“鐵飯碗”, 加入一家剛成立1年、僅40個員工的公司, 四年後創立TCL品牌。 沒人可以預料, 這個當時20多歲的年輕人, 會在30年之後成為旗下擁有四家上市公司、彩電出貨量躋身全球前三, 甚至向總理喊出“超越三星”口號的“霸道總裁”。

9月19日, 李東生向時代週報記者回憶起8月底的總理座談會時表示, 目前總理最關心的, 就是中國製造如何轉型升級, 如何保持中國製造的競爭優勢。

李東生告訴時代週報記者, 座談會上, 他首先向總理簡要彙報了TCL集團上半年的經營情況。 今年上半年, 在中國經濟整體向好, 但上行壓力仍較大的環境下,

TCL堅守主業、變革創新, 積極落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克服外部市場低迷的不利影響, 以技術創新引領轉型升級, 實現逆勢增長。 今年上半年, TCL營業收入522億元, 增長8%, 其中海外銷售占比45%;淨利潤16.7億元, 同比增長111%;上繳稅金29.8億元, 除轉載外, 均為時代線上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協議授權, 禁止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違反上述聲明者, 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 請聯繫本網站丁先生:chiding@time-weekly.com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