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從URwork與Wework的商標侵權之爭,看公司出海繞不開的商標問題

共用無疑是時下中國社會最熱門的話題, 早在去年12月共用行業的先行者摩拜單車, ofo等就紛紛將目光投向海外, 開始了他們海外版圖的拓張。 然而這些國內的寵兒征服世界的旅程卻並非一帆風順。 除了要面對國外文化差異、地理差異、資源差異、政策差異等帶來的水土不服的考驗之外, 同時還時刻面臨著來自智慧財產權方面的法律的挑戰。 稍有不慎便會折戟沉沙。

優客工廠(URWork)這家成立於2015年4月的國內共用辦公空間公司, 經過兩年多的經營, 在國內創業群體中頗具名氣。 目前B輪投資後估值達70億。 2016年下半年, 優客工廠開始了國際化戰略佈局的推動, 計畫在新加坡、紐約、倫敦, 以及中國臺灣等地區開拓業務、設立新場地。 然而好景不長, 本打算在國際市場大展拳腳的優客工廠, 最近在國際化的進程中卻遇到了一件“煩心事”。

據國外媒體報導位於洛杉磯的首個美國版優客工廠於9月6日正式開放, 而美國眾創空間公司WeWork則於12日在紐約向優客工廠提起訴訟, WeWork在起訴書中表示, 優客工廠的英文名URWork與WeWork的商標非常類似, 會誤導消費者認為URWork的服務和WeWork有附屬或贊助關係。

很多人可能會問, WeWork何許人也?WeWork是2010年成立於紐約的一家致力於為初創公司提供共用辦公空間的公司,

目前已經是世界排名第五的初創公司, 在估值最高的那批非上市科技公司中, WeWork的估值和Snapchat一樣, 比SpaceX、Pinterest、Dropbox、Theranos、Spotify、Lyft和Zenefits的估值都要高, 目前估值達200億美元。 在美國各州、中國、英國、南美等世界各地都已經建立了分部。 是全球共用辦公領域最大的一家。

搞清楚兩家公司各自背景之後我們回歸事情的根本。 同行相遇, 分外眼紅。 在這件事上, 雙方都各執一詞互不相讓。

WeWork方認為優客工廠的標誌、移動應用圖示等都抄襲了該公司, 要求優客工廠停止在曼哈頓推出的服務。 此外, WeWork還將Serendipity Labs列為被告。 WeWork指控稱, Serendipity Labs是優客工廠進軍美國的合作夥伴。 WeWork的發言人表示, “我們將窮盡所有可用的法律手段來捍衛我們的公司名稱, 以避免混淆。 ”

URwork則認為公司通過合法途徑依法取得並使用優客工廠(URwork)商標、品牌、標識及其附加權益, 已有兩年多。 且URwork的核心在於“UR”, work則是開放性的公眾詞彙, 意為“工作”等。 任何機構、企業或個人, 均不享有對work或工作這一公眾概念、名稱的獨佔權,

遑論以此為名發起專利戰。 任何公司包括Wework公司在內, 指認我司商標侵權的判斷, 既無任何法律依據, 也與通識相違背。

事情的發展仍在繼續。 到底是URwork傍大牌, 還是Wework碰瓷, 最終將由法律判決。

但此事卻給國內企業敲響了一個警鐘。 隨著移動互聯時代的到來, 中國的創造力日漸提升, 越來越多的“Copy to China”開始變為“ Copy from China”。 越來越多的國內企業懷揣著走出國門振興中華的夢想。 然而在智慧財產權方面的意識上卻並沒有得到相應的提升。 類似於URwork與Wework商標之爭的案例屢見不鮮, 被國外侵權導致損失慘重的也比比皆是。 如“英雄”金筆被日本商人搶注, 要求“英雄”支付在日銷量5%的傭金;“Hi Sense”海信在德被搶注, 辛苦輾轉六年後終以50萬歐元贖回;聯想“Legend”在多國被註冊, 於03年泣血割捨了培育了20多年的品牌,從頭改用“Lenovo”。

造成這一結果的主要原因一是國內企業防範意識不強,缺乏遠見,海外註冊意識相對薄弱,也缺少商標監測,往往發現時已經悔之晚矣。不少企業在進駐目標市場時不瞭解當地法律和國際條約,造成商標被搶注而無法很好的對品牌形成保護;二是維權力量弱,在出現商標海外被搶注時不能有效加以應對。

智慧財產權評論人士吳學安在近日發表的署名文章《企業“走出去”需構建商標海外維權機制》中指出進軍海外市場,保護自身商標權利,中國企業必須瞭解國際商標領域的“遊戲規則”,尤其是目標國的商標法律制度,從而建立適合企業實際的智慧財產權管理和保護體系,包括海外智慧財產權預警機制等;另一方面,面對商標在海外被搶注的情況,企業要及時諮詢精通海外商標保護知識的專業人士,幫助分析形勢,查清對方狀態,制定切實可行的維權方案。

國外維權難度大,成本高。往往被搶注之後,企業最終都只能以飲恨告終。因此企業需要未雨綢繆,企業的決策者們也需要擁有超前的知產保護意識,在企業創立初期就需要提前進行海外的佈局。同時相關的政府機構、民間機構、以及媒體都要加強對海外智慧財產權保護的宣導工作,讓國內創業者們能夠形成這方面的意識。總之,中國的海外維權之路才剛剛起步,任重而道遠。各方都需要一起努力,打好海外智慧財產權保護的保衛戰。

於03年泣血割捨了培育了20多年的品牌,從頭改用“Lenovo”。

造成這一結果的主要原因一是國內企業防範意識不強,缺乏遠見,海外註冊意識相對薄弱,也缺少商標監測,往往發現時已經悔之晚矣。不少企業在進駐目標市場時不瞭解當地法律和國際條約,造成商標被搶注而無法很好的對品牌形成保護;二是維權力量弱,在出現商標海外被搶注時不能有效加以應對。

智慧財產權評論人士吳學安在近日發表的署名文章《企業“走出去”需構建商標海外維權機制》中指出進軍海外市場,保護自身商標權利,中國企業必須瞭解國際商標領域的“遊戲規則”,尤其是目標國的商標法律制度,從而建立適合企業實際的智慧財產權管理和保護體系,包括海外智慧財產權預警機制等;另一方面,面對商標在海外被搶注的情況,企業要及時諮詢精通海外商標保護知識的專業人士,幫助分析形勢,查清對方狀態,制定切實可行的維權方案。

國外維權難度大,成本高。往往被搶注之後,企業最終都只能以飲恨告終。因此企業需要未雨綢繆,企業的決策者們也需要擁有超前的知產保護意識,在企業創立初期就需要提前進行海外的佈局。同時相關的政府機構、民間機構、以及媒體都要加強對海外智慧財產權保護的宣導工作,讓國內創業者們能夠形成這方面的意識。總之,中國的海外維權之路才剛剛起步,任重而道遠。各方都需要一起努力,打好海外智慧財產權保護的保衛戰。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