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罕為人知|博物館藏出土紫砂罐

泰州市博物館藏 「湯?」款紫砂蓋罐 1986年泰州市航海電器廠宿舍出土

泰州市博物館藏 「湯?」款紫砂蓋罐 1986年泰州市航海電器廠宿舍出土

茶文化是中國最重要的飲食文化之一, 各地的博物館也或多或少都典藏有紫砂壺, 但是收藏紫砂罐的並不多, 其中最富盛名的首推北京故宮博物院那批清宮舊藏紫砂茶葉罐, 它們的器身多半裝飾著皇室獨有的尊貴氣息, 有的華麗多彩, 有的典雅秀氣,

記錄著封建時期帝王們的飲茶生活。

揚州市博物館藏 紫砂蓋罐

罕為人知的是, 在南京博物院、泰州博物館另外還藏有幾件出土的民間紫砂罐, 它們雖然樸實無華, 卻因為與茶人氣息相通, 更能反映出彼時的茶文化片段, 今次就帶領各位一窺風貌。

泰州市博物館藏 紫砂蓋罐 1986年泰州沿河大隊出土

明代是宜興紫砂的萌發成長期, 此時的紫砂日漸從日用粗陶中獨立出來, 在文人茶事中得到良好沃土, 這個階段的紫砂品種, 僅壺、罐兩類, 主要用於烹茶、煮水以及貯茶、貯水。 《陽羨茗壺系》載:「金沙寺僧……習與陶缸甕者處,

摶其細土, 加以澄練, 捏築為胎……」可知宜興紫砂壺的濫觴, 應是當地歷史悠久的制缸、制罐技藝所啟發。

南京市博物館藏 加彩紫砂蓋罐

明萬曆十七年(1589)王升修《宜興縣誌》〈土產篇‧貨之屬〉也列有︰「磚、瓦、石灰、缸、甕、瓶」。 宜興陶器與茶的初始接觸,

除了用作煮水器外, 尚有一重要用途便是「藏茶」, 據萬曆十八年(1590)屠隆《茶說‧藏茶》:「……宜興新堅大罌, 可容茶十斤以上……用時以新燥宜興小瓶取出, 約可受四五兩。 」由以上明代中期文獻可佐證:宜興蓬勃的制缸甕業與茶事之間的碰撞激蕩, 對於紫砂壺的濫觴有著密不可分的臍帶關係。

南京市博物館藏 加彩紫砂蓋罐

除了作為茶葉罐之外,若干形制的紫砂罐也有其他用途,泰州博物館解立新、黃炳煜先生指出:「在泰州古老的葬俗中,當一個人歸天,親人為他送葬時,除了棺材內置放一些生前喜好的物品,並且還要在棺材前面放一隻小罐,裡面裝上米或茶葉,供逝者在前往另一個世界的途中享用,老百姓叫它糧油壇。」泰州地區出土了許多這類的糧油壇,雖然以小的青花瓷罐為主,但也有一些紫砂小罐。南京博物院宋伯胤先生也在論文中提及,稱為「米糧罐」。

無錫市博物館藏 紫砂小口罐 1979年無錫雪浪鄉清墓出土

無錫市博物館藏 紫砂小口罐 1979年無錫雪浪鄉清墓出土

泰州市博物館藏有數件明清紫砂蓋罐,蓋面鈐有「周氏俊造」、「湯」、紋樣章等。作為日用器皿的一種,早期紫砂罐是毋需落款的,然而隨著作坊之間的競爭,品牌意識覺醒,漸漸可於罐身看到各式印記,「周氏俊造」之類的款識當是一種號記,作為產品區分之用。

揚州市博物館藏 紫砂蓋罐

「米糧罐」一般為淺褐色圓口,短頸,溜肩,鼓腹,平底,有平形或圓形蓋,它們的尺寸都不大,高度在10到15釐米之間,都是在一些無名小墓裡出土的。有的小罐蓋子兩層,有很好的密封防潮的作用。

泰州市博物館藏 「周氏俊造」款紫砂蓋罐 國家二級文物

泰州市博物館藏 「周氏俊造」款紫砂蓋罐 國家二級文物

黃炳煜先生撰文介紹了一件「周氏俊造」紫砂小罐說:「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一件柿蒂紋紫砂蓋罐,被定為國家二級文物。高12釐米,口徑2.8釐米,以紫泥做成,泥中含小砂粒。罐身長圓,有一種秀麗之感。蓋面鈐印 “周氏俊造”篆體陽文,頸肩相接處貼有柿蒂狀紫砂泥片作為裝飾,具有明末清初紫砂器的裝飾特徵。」

主要參考文獻________________

梁白泉,《宜興紫砂》,1990,文物、兩木出版社

顧景舟,《宜興紫砂珍賞》,臺北,遠東圖書公司,1992

宋伯胤,《紫砂苑學步》,臺北,盈記唐人工藝出版社,1998

黃健亮、黃怡嘉,《荊溪紫砂器》,臺北,盈記唐人工藝出版社,1999

南京市博物館藏 加彩紫砂蓋罐

除了作為茶葉罐之外,若干形制的紫砂罐也有其他用途,泰州博物館解立新、黃炳煜先生指出:「在泰州古老的葬俗中,當一個人歸天,親人為他送葬時,除了棺材內置放一些生前喜好的物品,並且還要在棺材前面放一隻小罐,裡面裝上米或茶葉,供逝者在前往另一個世界的途中享用,老百姓叫它糧油壇。」泰州地區出土了許多這類的糧油壇,雖然以小的青花瓷罐為主,但也有一些紫砂小罐。南京博物院宋伯胤先生也在論文中提及,稱為「米糧罐」。

無錫市博物館藏 紫砂小口罐 1979年無錫雪浪鄉清墓出土

無錫市博物館藏 紫砂小口罐 1979年無錫雪浪鄉清墓出土

泰州市博物館藏有數件明清紫砂蓋罐,蓋面鈐有「周氏俊造」、「湯」、紋樣章等。作為日用器皿的一種,早期紫砂罐是毋需落款的,然而隨著作坊之間的競爭,品牌意識覺醒,漸漸可於罐身看到各式印記,「周氏俊造」之類的款識當是一種號記,作為產品區分之用。

揚州市博物館藏 紫砂蓋罐

「米糧罐」一般為淺褐色圓口,短頸,溜肩,鼓腹,平底,有平形或圓形蓋,它們的尺寸都不大,高度在10到15釐米之間,都是在一些無名小墓裡出土的。有的小罐蓋子兩層,有很好的密封防潮的作用。

泰州市博物館藏 「周氏俊造」款紫砂蓋罐 國家二級文物

泰州市博物館藏 「周氏俊造」款紫砂蓋罐 國家二級文物

黃炳煜先生撰文介紹了一件「周氏俊造」紫砂小罐說:「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一件柿蒂紋紫砂蓋罐,被定為國家二級文物。高12釐米,口徑2.8釐米,以紫泥做成,泥中含小砂粒。罐身長圓,有一種秀麗之感。蓋面鈐印 “周氏俊造”篆體陽文,頸肩相接處貼有柿蒂狀紫砂泥片作為裝飾,具有明末清初紫砂器的裝飾特徵。」

主要參考文獻________________

梁白泉,《宜興紫砂》,1990,文物、兩木出版社

顧景舟,《宜興紫砂珍賞》,臺北,遠東圖書公司,1992

宋伯胤,《紫砂苑學步》,臺北,盈記唐人工藝出版社,1998

黃健亮、黃怡嘉,《荊溪紫砂器》,臺北,盈記唐人工藝出版社,1999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