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丹娜·左哈爾:以量子領導力重塑企業

題記

2017年9月17日, 北京大學跨文化領導力論壇第3期在北大國發院朗潤園舉辦。 應北京大學國發院教授、BiMBA商學院聯席院長楊壯教授邀請, “量子管理學”奠基人、英國管理大師丹娜·左哈爾(Danah Zohar)走進朗潤園, 圍繞“量子管理學”與“量子領導力”的話題, 與在場聽眾進行了深入對話。 楊壯教授對左哈爾女士的演講進行瞭解讀與點評, 進一步闡釋了跨文化領導力與量子領導力的內涵、理論與實踐。

作為管理學理論的先行者, 丹娜•左哈爾(Danah Zohar)是“魂商Spiritual Intelligence”概念的提出者, 而量子管理也是基於“魂商”這一理念內涵而進行的提升。

作為“量子管理”(Quantum Management)的奠基人, 左哈爾被《金融時報》譽為 “當今世界偉大的管理思想家”。 她在麻省理工學院獲得物理和哲學學位, 此後在哈佛大學獲得哲學、宗教及心理學碩士及博士學位。 她將量子物理學引入人類意識、心理學和組織領域, 著有《量子自我》、《量子社會》、《重塑企業大腦》、《魂商》等, 致力於解決企業管理難題, 在企業管理方面引發了深遠的影響。

量子物理從何而來:牛頓世界的問題

左哈爾女士此行是第三次訪問北大, 她表達了自己對於中國以及中國文化的極大興趣, 並認為, 中國的企業領導者對自己書中所闡發理論的理解更加到位。 左哈爾女士指出,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 量子理論思維與中國文化, 特別是中國古代文化有著契合之處。

左哈爾接下來回顧了自己是如何走向量子理論思考道路的。 在MIT學習物理的過程中, 左哈爾的興趣逐漸從物理轉向哲學, 認為哲學具有一種整體性的視野, 討論的是那些人類思考的永恆問題——我是誰?我來自何處?我為什麼來到這裡?我應該如何生活?在牛頓物理時代到來之前,

人們往往憑藉宗教和迷信觀念找尋這類問題的答案, 但仍不免疑惑迷茫。 直到17世紀, 牛頓基本定律奠定了物理學的基礎, 人們不再依賴宗教解釋世界的奇異現象, 而認為氣候的變化, 疾病的蔓延, 甚至人際關係等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可以被理解, 它們有規則可循, 它們的發展可被預測, 它們的變化可被控制。 量子科學的出現, 是對牛頓世界的顛覆。

牛頓認為, 世界是由原子構成的, 物體的運動各有各的法則, 相互獨立。 與此同時, 牛頓定律在經濟學和社會中也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約翰·斯圖亞特·密爾提出的自由民主理念, 其核心是強大的個體主義。 亞當·斯密將牛頓基本定律運用到經濟學中,

他認為, 人生而自私, 人的自私就像物理學中的原子一樣自由運動, 形成社會活動的基礎;他堅信, 由於人的自私特性與尋求個人收益最大化的特性這兩項基本假設, 資本主義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最好方式, 資本主義一定會引領社會進步發展。 弗雷德里克·泰勒則在管理學領域實踐了牛頓定律, 他認為管理的本質是把組織看作一個龐大的機器, 管理者則相當於一個控制者的角色。

左哈爾指出, 牛頓定律中忽略了個體之間的關係和相互影響。 如今的世界是一個充滿了危機的世界, 特別是西方社會及其所宣揚的民主都面臨著重大的危機, 這一危機既是社會的, 也是思維的。 人們內心的孤獨、失落、虛無以及個人主義,

已經給西方世界帶來了重創, 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牛頓思維所塑造的, 牛頓理論塑造了我們如今看待世界的思維。 事實上, 變化和不確定性充斥著今天的世界, 這種不確定性讓我們充分認識到市場行為不是穩定的, 是難以預測的, 難以被完全操控的。

20世紀初, 物理學家發現, 原子並非如牛頓所言是不可分離、固定不變的最小粒子, 在原子的內部充滿了可分離的全新的世界。 原子內部世界的運行方式和法則, 也與牛頓的解讀大相徑庭。 量子力學的出現, 讓人們看見一切都是不確定的。 不同於牛頓理論對原子獨立性的認識, 量子物理學認為, 原子內部的所有粒子是相互連接的, 沒有完全獨立的存在。 因此,世界萬物也不再是分離的,社會環境裡的個體不再是獨立的,宇宙中的一切都是互相關聯的,是關聯性決定了事物的存在方式。

量子物理學認為,世界萬物的存在是相容並包的,每一個個體的裡面都包含著另外的個體,所以世界萬物都是互相連接、相互包容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就是我,我就是你,我們共存於同一個能量系統之中。相關性才是宇宙真正存在的本質,關係造就現實,關係本身才是這個世界真正的本體。這是量子物理學最基本的發現和對世界最深刻的洞察,這一理念對於我們現在的經濟發展、領導力、環境管理,甚至自我和個人生命發展歷程等方面,都有著顛覆性的啟迪。在這一點上,左哈爾認為,量子理論思維與中醫思維有相似之處,中醫反對“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做法,而是探求人類身體各要素之間的相關性和整體性。中國式思維不是非此即彼的思考方式,而是包含著複雜與含混,這與量子力學思維有相通之處。

量子領導力在企業組織中的應用

基於這樣的理論,左哈爾女士對企業領導力提出如下建議:由於量子世界是一個充滿不確定性的世界,同時也意味著這是一個難以被完全理解的一個系統。事物是以關係的方式出現和存在的,因此,越多的提問,就會產生越多的理解,產生越多的創造。提問比答案更重要。在量子世界中,我們要創造可能性,因為我們決定了自己,我們創造了自己。學習、挑戰、閱讀、旅行等等,保持持續的追求,做一個學習型的企業往往更能在未來的不確定世界中站穩腳跟。著眼于未來,不拘泥于現實,當我們認識到是“我”創造了“自己”的時候,也就意味著我們不要抱怨他人和環境,我們對現實負責。

量子管理學還要求領導者成為服務型的領導者,而不是居高臨下的操控者,不依靠權力和地位進行領導,而仰賴範例與榜樣的力量。企業需要新的量子管理思維,重視價值觀、產品品質與服務水準,而不是眼中只有金錢。讓一個企業充滿人文關懷,形成“量子文化”氛圍,才能使組織中的成員不只是服從規則,做自己的分內之事,而是對其中的每一個成員給予足夠的重視,將每個員工看作特殊的能量球,放手讓員工集體發揮創意,“由下而上”地為公司注入源源不絕的動力,形成良性迴圈。同時還需要傾聽尊重消費者的需求,努力從各處及時得到使用者回饋,調整生產結構和商品,讓組織充滿靈活性、互動性、透明性和溝通性。

楊壯:在中國語境中理解量子領導力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BiMBA商學院聯席院長楊壯教授總結了左哈爾演講中的核心要點,認為在左哈爾勾勒的兩個世界——牛頓物理世界與量子物理世界,代表著兩種看待世界的基本思維和理念。牛頓世界強調因果關係,有著決定論的色彩,將每個個體以1+1的簡單方式解決問題,非此即彼,強調現實性和結果,這一模式往往局限了我們的眼光。而量子世界中沒有因果關係,這傾向於還原論的思路,得到1+1大於3的效果,“量子”概念的核心之處在於,它強調思想影響了物質世界,講人間社會不僅僅看作為人力社會,而是肯定人們的情感與思想。

在牛頓物理世界中,主體與客體的界限是清晰的,而量子物理世界則強調參與性,如企業與客戶不再存在著固定的關係,出現去中心化的趨勢;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的邏輯也不一定靈驗;過去不決定未來,僅靠單純的努力不行,人與人之間需要互動,這是量子世界的重要範式。日本的松下管理體系改革就是一個成功範例,將從前把公司劃分為兩百多個事業部的體系拆散,重組為六大板塊,改變了以往“一抓就死,一放就亂”、理念無法落實的情況。

量子世界強調合作和共贏,它啟發我們思考如何能夠真正地改造組織,不是自上而下,而是自下而上地把人組織在一起。同時,楊壯教授也強調,對於西方管理體系,我們也需要批判的眼光,結合中國的現實,看到中國思維邏輯的強項,也看到中國語境中的問題,有自己獨立的思想和自由的人格,用積極的心態、積極的理念影響周邊,改善我們的企業管理與文化氛圍。

更多關於左哈爾在北大國發院的演講報導,請點擊:

北大國發院微信清單

點擊文字即可掃碼關注↓

• 北大國發院

• 北大國發院智庫

• 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中心

• 中國健康與養老追蹤調查

• 中國企業創新創業調查

• 未名湖數字金融研究

• 北大國發院MBA

• 北大國發院EMBA

• 北京大學國發院經濟雙學位

• 體育商學

• 北大國發院校友

• 馬浩教授on戰略管理

• 京晶課堂

• 春暖花開

• 北大南南合作與發展學院

因此,世界萬物也不再是分離的,社會環境裡的個體不再是獨立的,宇宙中的一切都是互相關聯的,是關聯性決定了事物的存在方式。

量子物理學認為,世界萬物的存在是相容並包的,每一個個體的裡面都包含著另外的個體,所以世界萬物都是互相連接、相互包容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就是我,我就是你,我們共存於同一個能量系統之中。相關性才是宇宙真正存在的本質,關係造就現實,關係本身才是這個世界真正的本體。這是量子物理學最基本的發現和對世界最深刻的洞察,這一理念對於我們現在的經濟發展、領導力、環境管理,甚至自我和個人生命發展歷程等方面,都有著顛覆性的啟迪。在這一點上,左哈爾認為,量子理論思維與中醫思維有相似之處,中醫反對“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做法,而是探求人類身體各要素之間的相關性和整體性。中國式思維不是非此即彼的思考方式,而是包含著複雜與含混,這與量子力學思維有相通之處。

量子領導力在企業組織中的應用

基於這樣的理論,左哈爾女士對企業領導力提出如下建議:由於量子世界是一個充滿不確定性的世界,同時也意味著這是一個難以被完全理解的一個系統。事物是以關係的方式出現和存在的,因此,越多的提問,就會產生越多的理解,產生越多的創造。提問比答案更重要。在量子世界中,我們要創造可能性,因為我們決定了自己,我們創造了自己。學習、挑戰、閱讀、旅行等等,保持持續的追求,做一個學習型的企業往往更能在未來的不確定世界中站穩腳跟。著眼于未來,不拘泥于現實,當我們認識到是“我”創造了“自己”的時候,也就意味著我們不要抱怨他人和環境,我們對現實負責。

量子管理學還要求領導者成為服務型的領導者,而不是居高臨下的操控者,不依靠權力和地位進行領導,而仰賴範例與榜樣的力量。企業需要新的量子管理思維,重視價值觀、產品品質與服務水準,而不是眼中只有金錢。讓一個企業充滿人文關懷,形成“量子文化”氛圍,才能使組織中的成員不只是服從規則,做自己的分內之事,而是對其中的每一個成員給予足夠的重視,將每個員工看作特殊的能量球,放手讓員工集體發揮創意,“由下而上”地為公司注入源源不絕的動力,形成良性迴圈。同時還需要傾聽尊重消費者的需求,努力從各處及時得到使用者回饋,調整生產結構和商品,讓組織充滿靈活性、互動性、透明性和溝通性。

楊壯:在中國語境中理解量子領導力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BiMBA商學院聯席院長楊壯教授總結了左哈爾演講中的核心要點,認為在左哈爾勾勒的兩個世界——牛頓物理世界與量子物理世界,代表著兩種看待世界的基本思維和理念。牛頓世界強調因果關係,有著決定論的色彩,將每個個體以1+1的簡單方式解決問題,非此即彼,強調現實性和結果,這一模式往往局限了我們的眼光。而量子世界中沒有因果關係,這傾向於還原論的思路,得到1+1大於3的效果,“量子”概念的核心之處在於,它強調思想影響了物質世界,講人間社會不僅僅看作為人力社會,而是肯定人們的情感與思想。

在牛頓物理世界中,主體與客體的界限是清晰的,而量子物理世界則強調參與性,如企業與客戶不再存在著固定的關係,出現去中心化的趨勢;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的邏輯也不一定靈驗;過去不決定未來,僅靠單純的努力不行,人與人之間需要互動,這是量子世界的重要範式。日本的松下管理體系改革就是一個成功範例,將從前把公司劃分為兩百多個事業部的體系拆散,重組為六大板塊,改變了以往“一抓就死,一放就亂”、理念無法落實的情況。

量子世界強調合作和共贏,它啟發我們思考如何能夠真正地改造組織,不是自上而下,而是自下而上地把人組織在一起。同時,楊壯教授也強調,對於西方管理體系,我們也需要批判的眼光,結合中國的現實,看到中國思維邏輯的強項,也看到中國語境中的問題,有自己獨立的思想和自由的人格,用積極的心態、積極的理念影響周邊,改善我們的企業管理與文化氛圍。

更多關於左哈爾在北大國發院的演講報導,請點擊:

北大國發院微信清單

點擊文字即可掃碼關注↓

• 北大國發院

• 北大國發院智庫

• 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中心

• 中國健康與養老追蹤調查

• 中國企業創新創業調查

• 未名湖數字金融研究

• 北大國發院MBA

• 北大國發院EMBA

• 北京大學國發院經濟雙學位

• 體育商學

• 北大國發院校友

• 馬浩教授on戰略管理

• 京晶課堂

• 春暖花開

• 北大南南合作與發展學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