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陳楚生:一夜成名讓他年少輕狂,十年沉澱成為更勇敢的男人

文丨李斌

校對丨趙星雨

編輯丨安西西

一件休閒毛衣、一頂棒球帽和一副細邊眼鏡, 本人看上去比銀幕上消瘦不少, 說起話來語速很輕很慢,

台下的陳楚生跟那個抱著吉他靜靜唱歌的他完全一樣。

陳楚生的排練室在京郊的一個藝術區裡面, 這是他剛租下來的一個場地, 這裡的建築都充滿著藝術的氣息, 進入排練室, 看得出裡面是剛剛精心裝修過的, 牆面和燈光的設計別有特色, 樂隊的設備整齊的擺放在不同的位置, 由於這裡的建築舉架都很高, 整個排練室顯得很空曠, 沒有了傳統錄音棚那種封閉壓抑的氣息。

房間裡面還做了一個閣樓, 用玻璃跟下面的空間隔離開, 是一個獨立的辦公空間, 這裡是陳楚生工作室用來會客的地方。 我們的對話就在這個房間裡開始。 陳楚生是廣東人, 所以他的“茶道”也很熟練, 邊泡茶我們邊聊了起來。

“我一直希望有這樣一個地方, 可以把我們的樂器都固定下來, 不要每次排練的時候花很長時間調音。 這裡就像一個綜合廳, 除了排練、錄音、開會, 還可以招待客人, 就像自己的一個家。 而且整體裝修也不像其他的排練房, 全部包死了, 人在裡面待久了會很壓抑, 這裡空間大, 可以讓大家能夠在這待得住。 ”

我們的對話就這樣開始了, 聊著聊著, 透過窗外發現天已經黑了下來, 遠離城區的藝術區更肅靜了, 兩個小時的採訪, 陳楚生從頭到尾都用很平和緩慢的語氣跟我對話, 那張曾經憂鬱的臉上一直掛著笑容, 整個房間空曠寂靜的似乎能聽到自己的心跳。

2007年, 獲得《快樂男聲》總冠軍後, 陳楚生平靜的生活突然被打破, 讓他不知所措的同時也開始有些膨脹。

簽約唱片公司後, 本來以為可以借助眾多資源和前輩的説明更好地做音樂, 但是沒完沒了的通告、參加典禮、走紅毯、面對媒體……讓他覺得這些都是自己最不喜歡做、也感覺最不舒服的事情。

從25歲到35歲, 陳楚生經歷了人生中的高潮和低谷,

也經歷了迷茫和幸福, 有了自己的家庭, 成為丈夫和父親, 10年的經歷讓他漸漸成長, 也讓他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麼。

2015年, 陳楚生的工作是開始獨立運營, 還組建了SPY.C樂隊, 花了兩年時間做了樂隊的同名專輯《偵探C》, 並嘗試了Synth-pop、Trip-pop、電子等音樂風格, 也更適合樂隊的現場表演。 《偵探C》的付費數字專輯已於3月29日在全網上線, 實體唱片也將在4月9日正式發行。

陳楚生說, 十年來自己最大的變化就是做事情從被動變得主動, 也更清晰地知道自己到底要的是什麼。 他已經從那個年少輕狂、面對虛榮和膨脹不知所措的年輕人, 變成了沉穩、勇敢也更成熟的陳楚生。

進入4月, SPY.C樂隊的同名專輯《偵探C》將正式發行, 巡演同時開始, 2017年, 35歲的陳楚生帶著他的樂隊, 帶著他10年的累積, 卻像一個新人一樣從校園出發, 希望讓大家能看到一個不一樣的陳楚生。

帶著新專輯和樂隊重新出發

2014年10月, 陳楚生與華誼兄弟的五年約期到了之後, 他沒有再續約, 而是選擇了讓工作室獨立運作。 這一年年底,他開始醞釀新專輯《偵探C》的創作,並組建了SPY.C樂隊,由主唱陳楚生、吉他手王棟、鍵盤手陶華、貝斯手崔凱、鼓手大偉等五個人組成。王棟和陶華是陳楚生的老朋友,他之前的專輯也是跟他們兩個人一起合作的。

2015年4月《偵探C》進入了專輯前期的創作、編曲和錄音,2016年年初完成了專輯的錄音,並用了一年時間做後期製作。《偵探C》跟陳楚生之前的專輯有些不同,這是SPY.C組建後第一次以樂隊形式推出的同名專輯,編曲和製作還是陳楚生與吉他手王棟、鍵盤手陶華一起完成的。

2016年年底,陳楚生陸續推出了新專輯中的三首歌——《35》《秘密》和《來來回回》,在這些歌曲中分別運用了Synth-pop和Trip-pop風格,而且整張專輯都加入了一些類比合成器和電子的元素,音色上也加了一些和聲進去,這是陳楚生與樂隊一起在音樂上做的新嘗試。

陳楚生告訴音樂財經:“這是一個趨勢,科技的發展會影響到創作思路,也可以提供更多的素材,以前缺的東西我們也在慢慢學會把它補回來,希望這些作品有自己的獨立思考、獨立創作、獨立色彩在裡面,尋找自己的味道,再鞏固樂隊的風格,一步一步往前走。”

在陳楚生看來,做這張專輯,是希望這些作品在現場表演的時候能形成樂隊的一種風格,之前的作品到了現場會發現有些地方現場感和爆發力不夠,最後都要做一些調整,所以這次在製作的時候大家會總結之前的問題,讓作品更適合現場表演。同時讓專輯的調性也更統一,大家聽了不會有跳Tone的感覺。

也有人說,陳楚生選擇改變方向是不是太冒險了?“歌手有很多風格,大家都是一個樣子那有什麼意思,就像我剛出道的時候,每個藝人的髮型都往一邊偏,到了後臺一看每個人長的都一樣。”

在《偵探C》中陶華主要負責編曲,他在技術方面比陳楚生和王棟更加系統和細緻,對於類比合成器和電子元素,之前在陳楚生的創作中很少運用到。

可以看到,陳楚生成立工作室後,希望從各方面都有所改變,作品的改變應該是最直接的,陳楚生表示,有些東西之前做了很多不想再重複了,希望能打破它,重建另外一種好聽的音樂。但這其實有點難,需要大家的信任和包容,特別是幾個人一起創作的時候。

從2007年出道以來,陳楚生在天娛和華誼共出過4張專輯,《偵探C》是他成為成立工作室之後獨立製作的第一張專輯,這對於陳楚生來說,既興奮也是一個挑戰。之前跟唱片公司合作的時候,公司方面會先考慮市場,再給產品定位,篩選的都是市場比較容易接受的作品。有了這樣一個規則,潛意識中就會給藝人一定的限制。

“包括唱片的封面,唱片公司做出來的一定是那種看上去很帥的人像照,其實人的肖像很難拍的特別好看,反倒不如做一些抽象的設計,我很喜歡國外一些唱片的封面設計,特別是黑膠,像一個藝術品,即使不聽唱片回家擺著也好看。所以我這次的專輯封面就是沒有人像的設計。”陳楚生說。

陳楚生不是學音樂科班出身,16歲得到他人生中第一把吉他,開始了在酒吧彈唱的經歷。有了吉他也刺激了陳楚生創作的動力,2007年參加《快樂男聲》出道之前,陳楚生做過五六首原創歌曲,其中《有沒有人告訴你》在2007年7月簽約天娛傳媒後,發行了這首歌的單曲,那時候,這首歌火遍了大江南北,陳楚生也成為了當時快男中最火的藝人。

10多年來,陳楚生抱著一把吉他創作了很多好聽的歌曲,他也養成了自己的創作習慣,“之前創作的時候屬於比較長線條的感覺,而且自己的感性大於理性,現在跟樂隊在一起創作,會更注重律動這一塊,感性和理性可能會各占一半,甚至理性會更多一些,也就是技術方面會更多一些。”陳楚生說。

說起新專輯中的歌曲,陳楚生表示,“很難說哪首歌是我最喜歡的,每首歌表達的內容不一樣,對我來講,既熟悉又陌生,因為有些旋律是我寫的,加上另外兩個人的想法進來後,在表達上會有一些新的感覺。”

在成長和妥協中找到自我

2007年,陳楚生奪得《快樂男聲》總冠軍後一夜成名,他從一個默默無聞的酒吧歌手,成為了萬眾矚目的明星,這巨大的變化讓陳楚生既新鮮又興奮,很多社會效應也是他完全沒有想到的。“感覺自己到了另外一個世界,第一次遇到有人接機,還以為這是在拍戲,這樣的情景怎麼會出現在我的生活中?”陳楚生感概道。

簽約天娛後,陳楚生希望借助大公司的眾多資源,做更多音樂上的事情。他也在這個過程中學到了很多東西,寫了大量的新歌。一炮而紅後,陳楚生跟其他藝人一樣,開始了馬不停蹄的演出、通告,2007、2008年,他的人氣也達到了頂峰。

人越紅就被需要的越多,陳楚生要應對各種場合,參加各種典禮、走紅毯,幾乎沒時間靜下來寫歌,而唱片公司要求藝人出作品是有時間限制的,所以那段時間陳楚生的歌大部分是在奔波的路上和酒店裡寫的,他用手機記錄下來一些動機,再回去整理成完整的歌。

本來可以借助總冠軍的人氣一路火下去,可陳楚生與天娛的解約官司卻一打就是三年,而當時藝人的宣傳還是湖南衛視的時代,離開天娛後,陳楚生沒有了湖南衛視的曝光度,他的人氣也持續下滑。

2009年10月,陳楚生簽約華誼兄弟,發行了《東去春來》、《影之傳說》、《癮》、《我知道你離我不遠》等四張專輯,但他的歌和人氣已經大不如從前。2014年10月,陳楚生與華誼的合約到期,他一直在考慮自己下一步的路要怎麼走。

2013年,陳楚生發行了《我知道你離我不遠》後就沒再發新專輯,這張專輯也在當年的音樂先鋒榜典禮上獲獎,但在陳楚生看來,專輯製作出來後他並不滿意,一方面受到時間的限制,儘管前期花了很多心思,但還是在時間的壓力下做了妥協,沒有太多的時間調整,甚至在某些方面觸碰了到了他的底線;另一方面,整個團隊對於公司中每一個獨立藝人的理解和配合都很難做到位,不同的藝人有不同的風格和個性,團隊需要花大量的時間去瞭解和量身定制每一個藝人的包裝、市場定位,但其實這些事情在大公司很難做到。

2014年是陳楚生出道以來思考最多的一年,他開始重新審視自己,以前確實做了不少本來可以說NO的事情,因為顧及太多,讓自己很不開心,而且在音樂作品上也沒有達到自己想要的效果。

在大家的印象中,陳楚生就是一個喜歡安安靜靜唱歌的人,他內向甚至有些憂鬱的性格,似乎與熱鬧的娛樂圈顯得有些格格不入。很多藝人都喜歡參加典禮、走紅毯,因為那是他們大放異彩、增加曝光度的很好機會。

但這種場合對於陳楚生來說,會讓他覺得不舒服,陳楚生表示:“我可能是一個比較容易緊張的人,人一多我就會緊繃起來,比如走紅毯這件事,可能只需要花兩分鐘就結束了,但為了走紅毯可能會耗掉一天的時間,從公司角度那是一個很重要的曝光,但我到了那種場合沒有享受的感覺,反而會覺得不自在,我寧願在家發呆。所以我也不知道怎麼解釋這個問題,舒服不舒服只有自己最清楚。”

2015年,整個音樂行業也給了獨立音樂人更多的機會,陳楚生也認為獨立音樂是一個趨勢,在他看來,大家對於很多事情越來越包容了,音樂也一樣,但任何一種類型的音樂,時間長了都會有審美疲勞,這個世界需要更多不同的色彩,獨立音樂也越來越被接受,甚至超過了一些主流的作品,被很多樂迷熱捧,但是這也需要一個過程,目前獨立音樂市場還沒到一個非常平衡的狀態。

未來不可知但已經變得更勇敢

權衡利弊後,陳楚生最後還是下決心從唱片公司獨立出來,“原來有一種被動的感覺,所有事情都是別人安排的,即使我覺得不太適合,可我又不懂拒絕,最後也達不到雙方的融合,互相會有一些牽扯,所以不如自己試一下,完全按照自己的節奏和想法走,看看會出現什麼效果。”陳楚生說。

以陳楚生低調內向的性格,他知道出來做工作室對自己也是一個蠻大的挑戰,出道以來一直是跟唱片公司合作,除了創作方面,其他方面的事情他一概不用管,自己也沒有管理公司的經驗,所以,陳楚生用了半年時間在思考到底要不要自己做?

離開了唱片公司,所有事情都可以自己做主,好不好自己決定,就算失敗了,最起碼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嘗試了一遍,所有的責任都可以自己承擔。但壓力也隨之而來,陳楚生最擔心的不是資金問題,而是沒有好的作品出來。在他看來,無論什麼年代,最後沉澱下來的還是內容,有好的音樂作品最重要,所以他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是圍繞作品。

今年4月,陳楚生將帶著SPY.C樂隊開始一個半月的校園不售票巡演,之所以想走進校園,陳楚生覺得,《偵探C》這張專輯跟他之前的作品還是有一些差別,更多融入了樂隊整體的風格,有一些新的嘗試和探索在裡面。而大學生在生活中相對簡單,他們接受新鮮事物也很及時,《偵探C》的風格也比較適合年輕人的喜好,希望能在大學生中看到最直接的反應。

陳楚生告訴音樂財經:“我心裡一直也想做這樣一件事,先讓大家感受到音樂的魅力,才能有第二步、第三步,當這個過程受到支持和鼓勵的時候,才會去做下一件事,也會注入更多的信心。對於一個新的樂隊來說,需要支援和鼓勵。”

採訪過程中,讓小編一直覺得,在陳楚生身上其實沒有那些明星的光環,他深思熟慮走出了獨立的第一步,但其實對未來也沒有十足的把握,第一次以樂隊身份出去巡演,陳楚生也不確定這樣的改變會有怎樣的市場回饋,所以他必須去嘗試,希望自己的感覺是對的。

一向低調的陳楚生也在努力改變著自己,以前被動的讓公司推著走,被動的參加一些盛典和通告,如今,他能主動的聯繫媒體,做一兩個小時的深度訪談,就像陳楚生自己說的:“我跟以前不太一樣的地方,會比原來更主動的去做一些事情,也會在一定的時間內完成各種事情,不能等待,即使做錯了也不見得是壞事,因為這樣才知道什麼是對的。”

目前陳楚生的工作室還沒有太繁瑣的事情,主要是圍繞樂隊和專輯的推廣,也有一些管理的工作,離開了大公司的很多資源,對於陳楚生來說,他要把握工作室的運行方向,要去判斷市場,做很多的決定。而他本身又是一個參與創作的人,工作室的事情多多少少會干擾到他。

所以陳楚生也在物色合作夥伴,大家有共同的方向和思路,能夠把一些事情交給合作夥伴來打理,他也可以抽身主要在內容上。

“所以希望你們的報導能被別人看到,會有合適的人找過來。其實我出來也是想做一些新的嘗試,也會有一些冒險,目前也想不了太遠,把這一年的事情順利做完,已經是很了不起了。在這個時候有人配合我一起做,很感激他們。這段時間也讓我瞭解了產業的各個環節,不見得是壞事,我是一個比較喜歡創意的人,瞭解了更多運營上面的事情,也許下一步在創作的時候會有比較實際的方向。”陳楚生說。

2015年的時候獨立做工作室,我覺得時機還是挺好的,整個音樂市場對於獨立音樂的認可度在增加,很多藝人都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一部分獨立音樂人也火了起來,你對獨立音樂市場怎麼看?

陳楚生:現在很多年輕人都特立獨行,他們想區別於大眾,體現自己的個性,所以獨立音樂給年輕人提供了更多的選擇,每一個獨立的個體都會有相對獨立思考的人群,現在的音樂市場已經很難讓一首歌大紅,獨立音樂在慢慢改變著整個音樂生態環境,流行也不是固有的模式了,本來也早就不是了。

90年代的時候中國搖滾樂掀起了一陣風,讓很多熱血青年看到了希望,從那時起就不再是傳統的歌頌一個主題的時代,允許有不同的聲音,就像人類自由一樣,允許有自己的情緒在音樂裡面,因為生活本來就是百般滋味,音樂也應該這樣,更趨於真實。

而且現在無論是livehouse、劇場、音樂節,都給獨立音樂人提供了很多機會,音樂的硬體和軟體都比以前成熟很多,像調音師、燈光師這些從業人員也比以前多很多,職業素養也好了很多。年輕人也喜歡走出家門看現場,一個人在家聽歌,和跟朋友們去現場聽的感覺是不一樣的,大家的生活也豐富了很多。

做工作室什麼事情都要自己承擔,目前工作室有資金方面的壓力嗎?對於樂隊的運營你有什麼自己的想法?

陳楚生:目前資金方面的壓力還好,工作室主要還是樂隊的五個人,加上宣傳部門一共七八個人,主要還是希望樂隊更穩固一些,只有穩定下來大家才能把一些瑣碎的事情拋開,把更多時間花在音樂上,真正去做樂隊的事情。

我也不敢想太遠,先把目前既定的想法做好,也不敢保證接下來會怎麼樣,還是需要大家一起努力、互相理解和包容,一支樂隊要一直走下去,一定要做到這些,我提供了現在的條件,需要大家朝著一個目標去努力。

成立了樂隊我們的作品就需要有一個量,當然品質更要保證,再形成自己的風格和特點,有了好的作品和特色,演出的機會會越來越多。現在已經有很多人知道陳楚生SPY.C這個樂隊了,去年也參加了差不多20場音樂節的演出,無論是主辦方還是樂迷,第一次看到SPY.C樂隊,還是對我們有一些改觀的。

今年我們也會陸續參加一些音樂節,主要是讓大家先聽到我們的作品,之前樂迷對我的固有印象比較深刻,所以需要推新作品改變大家對我的印象,但也需要給別人一個接受的過程。

其實你已經不是新人了,為什麼還要做校園的巡演?

陳楚生:一個半月的巡演結束後想看看市場對新專輯的反應,再做下一步打算,會準備下一張專輯。今年是我出道第十年,我把之前的一些作品也做了很多改編,想在今年發一張改編之後的專輯,我們樂隊也去很多現場表演過改編後的作品,所以樂隊演繹這些作品也很成熟了。

目前SPY.C樂隊基本就是音樂跟視覺的結合,沒有太多花哨的東西,我們也希望能培養一些夥伴跟我們一起成長,比如燈光師、音響師,大家自己做這些與現場結合的事情,但都需要時間來磨合,巡演是一個非常好的磨合過程。到年底的時候我想做一場規模大一點的演唱會,但這些都在計畫當中,還沒有非常具體的想法。

一路走來經歷了很多事情,你有反思過自己嗎?2014年是你思考最多的一年,當時做了最後的決定有人幫你出主意嗎?

陳楚生:自己也反思過,原來總覺得是外界的問題,慢慢發現自己也是一個世界,是從未探索過的世界,這是一個很有趣的過程。有時候把真實的想法表達出來,對方才知道你的底線在哪,你也知道對方的底線在哪,中間少了很多溝通成本。

就像現在我們樂隊的幾個人在一起也會因為音樂上的問題吵架,雖然是合作了很多年的老朋友,但在一起吵架也很正常,不吵架根本不知道對方心裡真正想什麼,吵架的過程會讓大家真正瞭解身邊的朋友,對方真實情感表達出來的那一刻,會看到自己原來不瞭解的一面。

我自己的性格比較固執,但不容易察覺,就像我剛出道的時候也很膨脹,可能自己也沒發現,因為我再怎麼膨脹也不會像別人表現的那麼明顯,但回過頭來看自己做過的事情,就知道其實那就是一種膨脹的表現,所以我覺得成長就是了解自己的一個過程。

那段時間我基本都是一個人在想,困惑的時候也不知道該去問誰,因為這種事情說出來感覺有點矯情,別人看你又收穫鮮花,又收穫掌聲,比很多人好多了。但我自己覺得那個時候有一點跑偏了,對於創作的熱情也逐漸淡了很多,沒有那麼多激情。我一直在想,接下來該怎麼做?如何能找回我對音樂的這份熱情?這對我很重要,也是我做下去的最大推動力。

有了自己的樂隊出去演出是不是會更方便?

陳楚生:有了樂隊出去演出對硬體的要求會更高,人員和硬體都在增加,費用也會更高。好的硬體對於聲音是有保障的,現在國內音樂人對於現場的硬體要求越來越高了,這也是我們的目標。同時對我們的壓力也挺大的,一幫人出行各方面的投入也不小。

近幾年除了事業上的事情,你也有了自己的家庭和孩子,孩子對你有什麼改變嗎?

陳楚生:有了孩子之後對家的概念更清晰了,跟孩子相處的過程中,會發現孩子的一些行為表現或者他對我的一些要求,會讓我們同時成長,我也會換位思考。前段時間跟一個朋友聊天,他說有了孩子以後自己變得更勇敢了,我想了一下好像真是這樣,有了孩子就像有了一顆定心丸,做很多事情的時候可能會更果斷,這種勇敢似乎是他給予我的,很潛在的東西,很奇怪,我也沒法解釋。

你覺得自己是一個什麼性格的人?

陳楚生:我的性格一直都是我的一個障礙,不善於溝通還會顧忌太多,更更加累,也不那麼純粹,本來做音樂是一件自己喜歡的事情,如果變成了壓力,或者不開心的事情,就會開始懷疑自己的選擇,懷疑所做的讓步是為什麼,這就是我性格的弱點,有時候會考慮別人比較多,除了委屈自己,最後的結果也讓大家都不滿意,既不是對方想要的結果,自己也不開心。

當你不開心的時候,就會有一些迷失,在這個行業裡很容易被欲望牽著走,而且這種欲望是無止境的,一點一點的腐蝕你,當你清醒的時候,可能很多東西都很難修復了,所以我盡可能希望自己還是清醒的,很害怕越走越迷失了自己,沉浸在那些虛榮裡面,所以我思考了很長時間。

我也是一個很沒有安全感的人,很敏感,人多的場合我會緊張,當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在我身上的時候,就會繃得很緊。包括演出的時候,如果有一段時間沒有好好練習,也會有心虛的感覺,所以我發現做音樂不能停,一旦放鬆下來,你在舞臺上的表現就會反應出來。

出道十年,你最大的收穫是什麼?

陳楚生:十年來最大的收穫就是經歷的這個過程,讓我迅速成長,迅速瞭解自己,其實很多人在生活中不知道要什麼,我很慶倖越來越清晰自己的方向,這是很難得的。也要感謝每一個階段給予我支持和鼓勵的人,包括我的家人,我很多時候會比較固執,如果不是身邊人的支持和諒解,很難堅持下來。

你最大的改變是什麼?

陳楚生:最大的改變就是由被動到主動的過程,改變不了的還是價值觀,人一旦認定了自己的價值觀,你所做的事情都是圍繞這個價值觀去做的決定,就像我認為內容才是最重要的,會用大量的時間去研究內容,甚至做SPY.C樂隊,即使改變也是不離其宗。

音樂財經長期招聘財經記者、分析師,有意者可投簡歷至:songzixuanbox@126.com

還想看點別的?

點擊 這一年年底,他開始醞釀新專輯《偵探C》的創作,並組建了SPY.C樂隊,由主唱陳楚生、吉他手王棟、鍵盤手陶華、貝斯手崔凱、鼓手大偉等五個人組成。王棟和陶華是陳楚生的老朋友,他之前的專輯也是跟他們兩個人一起合作的。

2015年4月《偵探C》進入了專輯前期的創作、編曲和錄音,2016年年初完成了專輯的錄音,並用了一年時間做後期製作。《偵探C》跟陳楚生之前的專輯有些不同,這是SPY.C組建後第一次以樂隊形式推出的同名專輯,編曲和製作還是陳楚生與吉他手王棟、鍵盤手陶華一起完成的。

2016年年底,陳楚生陸續推出了新專輯中的三首歌——《35》《秘密》和《來來回回》,在這些歌曲中分別運用了Synth-pop和Trip-pop風格,而且整張專輯都加入了一些類比合成器和電子的元素,音色上也加了一些和聲進去,這是陳楚生與樂隊一起在音樂上做的新嘗試。

陳楚生告訴音樂財經:“這是一個趨勢,科技的發展會影響到創作思路,也可以提供更多的素材,以前缺的東西我們也在慢慢學會把它補回來,希望這些作品有自己的獨立思考、獨立創作、獨立色彩在裡面,尋找自己的味道,再鞏固樂隊的風格,一步一步往前走。”

在陳楚生看來,做這張專輯,是希望這些作品在現場表演的時候能形成樂隊的一種風格,之前的作品到了現場會發現有些地方現場感和爆發力不夠,最後都要做一些調整,所以這次在製作的時候大家會總結之前的問題,讓作品更適合現場表演。同時讓專輯的調性也更統一,大家聽了不會有跳Tone的感覺。

也有人說,陳楚生選擇改變方向是不是太冒險了?“歌手有很多風格,大家都是一個樣子那有什麼意思,就像我剛出道的時候,每個藝人的髮型都往一邊偏,到了後臺一看每個人長的都一樣。”

在《偵探C》中陶華主要負責編曲,他在技術方面比陳楚生和王棟更加系統和細緻,對於類比合成器和電子元素,之前在陳楚生的創作中很少運用到。

可以看到,陳楚生成立工作室後,希望從各方面都有所改變,作品的改變應該是最直接的,陳楚生表示,有些東西之前做了很多不想再重複了,希望能打破它,重建另外一種好聽的音樂。但這其實有點難,需要大家的信任和包容,特別是幾個人一起創作的時候。

從2007年出道以來,陳楚生在天娛和華誼共出過4張專輯,《偵探C》是他成為成立工作室之後獨立製作的第一張專輯,這對於陳楚生來說,既興奮也是一個挑戰。之前跟唱片公司合作的時候,公司方面會先考慮市場,再給產品定位,篩選的都是市場比較容易接受的作品。有了這樣一個規則,潛意識中就會給藝人一定的限制。

“包括唱片的封面,唱片公司做出來的一定是那種看上去很帥的人像照,其實人的肖像很難拍的特別好看,反倒不如做一些抽象的設計,我很喜歡國外一些唱片的封面設計,特別是黑膠,像一個藝術品,即使不聽唱片回家擺著也好看。所以我這次的專輯封面就是沒有人像的設計。”陳楚生說。

陳楚生不是學音樂科班出身,16歲得到他人生中第一把吉他,開始了在酒吧彈唱的經歷。有了吉他也刺激了陳楚生創作的動力,2007年參加《快樂男聲》出道之前,陳楚生做過五六首原創歌曲,其中《有沒有人告訴你》在2007年7月簽約天娛傳媒後,發行了這首歌的單曲,那時候,這首歌火遍了大江南北,陳楚生也成為了當時快男中最火的藝人。

10多年來,陳楚生抱著一把吉他創作了很多好聽的歌曲,他也養成了自己的創作習慣,“之前創作的時候屬於比較長線條的感覺,而且自己的感性大於理性,現在跟樂隊在一起創作,會更注重律動這一塊,感性和理性可能會各占一半,甚至理性會更多一些,也就是技術方面會更多一些。”陳楚生說。

說起新專輯中的歌曲,陳楚生表示,“很難說哪首歌是我最喜歡的,每首歌表達的內容不一樣,對我來講,既熟悉又陌生,因為有些旋律是我寫的,加上另外兩個人的想法進來後,在表達上會有一些新的感覺。”

在成長和妥協中找到自我

2007年,陳楚生奪得《快樂男聲》總冠軍後一夜成名,他從一個默默無聞的酒吧歌手,成為了萬眾矚目的明星,這巨大的變化讓陳楚生既新鮮又興奮,很多社會效應也是他完全沒有想到的。“感覺自己到了另外一個世界,第一次遇到有人接機,還以為這是在拍戲,這樣的情景怎麼會出現在我的生活中?”陳楚生感概道。

簽約天娛後,陳楚生希望借助大公司的眾多資源,做更多音樂上的事情。他也在這個過程中學到了很多東西,寫了大量的新歌。一炮而紅後,陳楚生跟其他藝人一樣,開始了馬不停蹄的演出、通告,2007、2008年,他的人氣也達到了頂峰。

人越紅就被需要的越多,陳楚生要應對各種場合,參加各種典禮、走紅毯,幾乎沒時間靜下來寫歌,而唱片公司要求藝人出作品是有時間限制的,所以那段時間陳楚生的歌大部分是在奔波的路上和酒店裡寫的,他用手機記錄下來一些動機,再回去整理成完整的歌。

本來可以借助總冠軍的人氣一路火下去,可陳楚生與天娛的解約官司卻一打就是三年,而當時藝人的宣傳還是湖南衛視的時代,離開天娛後,陳楚生沒有了湖南衛視的曝光度,他的人氣也持續下滑。

2009年10月,陳楚生簽約華誼兄弟,發行了《東去春來》、《影之傳說》、《癮》、《我知道你離我不遠》等四張專輯,但他的歌和人氣已經大不如從前。2014年10月,陳楚生與華誼的合約到期,他一直在考慮自己下一步的路要怎麼走。

2013年,陳楚生發行了《我知道你離我不遠》後就沒再發新專輯,這張專輯也在當年的音樂先鋒榜典禮上獲獎,但在陳楚生看來,專輯製作出來後他並不滿意,一方面受到時間的限制,儘管前期花了很多心思,但還是在時間的壓力下做了妥協,沒有太多的時間調整,甚至在某些方面觸碰了到了他的底線;另一方面,整個團隊對於公司中每一個獨立藝人的理解和配合都很難做到位,不同的藝人有不同的風格和個性,團隊需要花大量的時間去瞭解和量身定制每一個藝人的包裝、市場定位,但其實這些事情在大公司很難做到。

2014年是陳楚生出道以來思考最多的一年,他開始重新審視自己,以前確實做了不少本來可以說NO的事情,因為顧及太多,讓自己很不開心,而且在音樂作品上也沒有達到自己想要的效果。

在大家的印象中,陳楚生就是一個喜歡安安靜靜唱歌的人,他內向甚至有些憂鬱的性格,似乎與熱鬧的娛樂圈顯得有些格格不入。很多藝人都喜歡參加典禮、走紅毯,因為那是他們大放異彩、增加曝光度的很好機會。

但這種場合對於陳楚生來說,會讓他覺得不舒服,陳楚生表示:“我可能是一個比較容易緊張的人,人一多我就會緊繃起來,比如走紅毯這件事,可能只需要花兩分鐘就結束了,但為了走紅毯可能會耗掉一天的時間,從公司角度那是一個很重要的曝光,但我到了那種場合沒有享受的感覺,反而會覺得不自在,我寧願在家發呆。所以我也不知道怎麼解釋這個問題,舒服不舒服只有自己最清楚。”

2015年,整個音樂行業也給了獨立音樂人更多的機會,陳楚生也認為獨立音樂是一個趨勢,在他看來,大家對於很多事情越來越包容了,音樂也一樣,但任何一種類型的音樂,時間長了都會有審美疲勞,這個世界需要更多不同的色彩,獨立音樂也越來越被接受,甚至超過了一些主流的作品,被很多樂迷熱捧,但是這也需要一個過程,目前獨立音樂市場還沒到一個非常平衡的狀態。

未來不可知但已經變得更勇敢

權衡利弊後,陳楚生最後還是下決心從唱片公司獨立出來,“原來有一種被動的感覺,所有事情都是別人安排的,即使我覺得不太適合,可我又不懂拒絕,最後也達不到雙方的融合,互相會有一些牽扯,所以不如自己試一下,完全按照自己的節奏和想法走,看看會出現什麼效果。”陳楚生說。

以陳楚生低調內向的性格,他知道出來做工作室對自己也是一個蠻大的挑戰,出道以來一直是跟唱片公司合作,除了創作方面,其他方面的事情他一概不用管,自己也沒有管理公司的經驗,所以,陳楚生用了半年時間在思考到底要不要自己做?

離開了唱片公司,所有事情都可以自己做主,好不好自己決定,就算失敗了,最起碼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嘗試了一遍,所有的責任都可以自己承擔。但壓力也隨之而來,陳楚生最擔心的不是資金問題,而是沒有好的作品出來。在他看來,無論什麼年代,最後沉澱下來的還是內容,有好的音樂作品最重要,所以他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是圍繞作品。

今年4月,陳楚生將帶著SPY.C樂隊開始一個半月的校園不售票巡演,之所以想走進校園,陳楚生覺得,《偵探C》這張專輯跟他之前的作品還是有一些差別,更多融入了樂隊整體的風格,有一些新的嘗試和探索在裡面。而大學生在生活中相對簡單,他們接受新鮮事物也很及時,《偵探C》的風格也比較適合年輕人的喜好,希望能在大學生中看到最直接的反應。

陳楚生告訴音樂財經:“我心裡一直也想做這樣一件事,先讓大家感受到音樂的魅力,才能有第二步、第三步,當這個過程受到支持和鼓勵的時候,才會去做下一件事,也會注入更多的信心。對於一個新的樂隊來說,需要支援和鼓勵。”

採訪過程中,讓小編一直覺得,在陳楚生身上其實沒有那些明星的光環,他深思熟慮走出了獨立的第一步,但其實對未來也沒有十足的把握,第一次以樂隊身份出去巡演,陳楚生也不確定這樣的改變會有怎樣的市場回饋,所以他必須去嘗試,希望自己的感覺是對的。

一向低調的陳楚生也在努力改變著自己,以前被動的讓公司推著走,被動的參加一些盛典和通告,如今,他能主動的聯繫媒體,做一兩個小時的深度訪談,就像陳楚生自己說的:“我跟以前不太一樣的地方,會比原來更主動的去做一些事情,也會在一定的時間內完成各種事情,不能等待,即使做錯了也不見得是壞事,因為這樣才知道什麼是對的。”

目前陳楚生的工作室還沒有太繁瑣的事情,主要是圍繞樂隊和專輯的推廣,也有一些管理的工作,離開了大公司的很多資源,對於陳楚生來說,他要把握工作室的運行方向,要去判斷市場,做很多的決定。而他本身又是一個參與創作的人,工作室的事情多多少少會干擾到他。

所以陳楚生也在物色合作夥伴,大家有共同的方向和思路,能夠把一些事情交給合作夥伴來打理,他也可以抽身主要在內容上。

“所以希望你們的報導能被別人看到,會有合適的人找過來。其實我出來也是想做一些新的嘗試,也會有一些冒險,目前也想不了太遠,把這一年的事情順利做完,已經是很了不起了。在這個時候有人配合我一起做,很感激他們。這段時間也讓我瞭解了產業的各個環節,不見得是壞事,我是一個比較喜歡創意的人,瞭解了更多運營上面的事情,也許下一步在創作的時候會有比較實際的方向。”陳楚生說。

2015年的時候獨立做工作室,我覺得時機還是挺好的,整個音樂市場對於獨立音樂的認可度在增加,很多藝人都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一部分獨立音樂人也火了起來,你對獨立音樂市場怎麼看?

陳楚生:現在很多年輕人都特立獨行,他們想區別於大眾,體現自己的個性,所以獨立音樂給年輕人提供了更多的選擇,每一個獨立的個體都會有相對獨立思考的人群,現在的音樂市場已經很難讓一首歌大紅,獨立音樂在慢慢改變著整個音樂生態環境,流行也不是固有的模式了,本來也早就不是了。

90年代的時候中國搖滾樂掀起了一陣風,讓很多熱血青年看到了希望,從那時起就不再是傳統的歌頌一個主題的時代,允許有不同的聲音,就像人類自由一樣,允許有自己的情緒在音樂裡面,因為生活本來就是百般滋味,音樂也應該這樣,更趨於真實。

而且現在無論是livehouse、劇場、音樂節,都給獨立音樂人提供了很多機會,音樂的硬體和軟體都比以前成熟很多,像調音師、燈光師這些從業人員也比以前多很多,職業素養也好了很多。年輕人也喜歡走出家門看現場,一個人在家聽歌,和跟朋友們去現場聽的感覺是不一樣的,大家的生活也豐富了很多。

做工作室什麼事情都要自己承擔,目前工作室有資金方面的壓力嗎?對於樂隊的運營你有什麼自己的想法?

陳楚生:目前資金方面的壓力還好,工作室主要還是樂隊的五個人,加上宣傳部門一共七八個人,主要還是希望樂隊更穩固一些,只有穩定下來大家才能把一些瑣碎的事情拋開,把更多時間花在音樂上,真正去做樂隊的事情。

我也不敢想太遠,先把目前既定的想法做好,也不敢保證接下來會怎麼樣,還是需要大家一起努力、互相理解和包容,一支樂隊要一直走下去,一定要做到這些,我提供了現在的條件,需要大家朝著一個目標去努力。

成立了樂隊我們的作品就需要有一個量,當然品質更要保證,再形成自己的風格和特點,有了好的作品和特色,演出的機會會越來越多。現在已經有很多人知道陳楚生SPY.C這個樂隊了,去年也參加了差不多20場音樂節的演出,無論是主辦方還是樂迷,第一次看到SPY.C樂隊,還是對我們有一些改觀的。

今年我們也會陸續參加一些音樂節,主要是讓大家先聽到我們的作品,之前樂迷對我的固有印象比較深刻,所以需要推新作品改變大家對我的印象,但也需要給別人一個接受的過程。

其實你已經不是新人了,為什麼還要做校園的巡演?

陳楚生:一個半月的巡演結束後想看看市場對新專輯的反應,再做下一步打算,會準備下一張專輯。今年是我出道第十年,我把之前的一些作品也做了很多改編,想在今年發一張改編之後的專輯,我們樂隊也去很多現場表演過改編後的作品,所以樂隊演繹這些作品也很成熟了。

目前SPY.C樂隊基本就是音樂跟視覺的結合,沒有太多花哨的東西,我們也希望能培養一些夥伴跟我們一起成長,比如燈光師、音響師,大家自己做這些與現場結合的事情,但都需要時間來磨合,巡演是一個非常好的磨合過程。到年底的時候我想做一場規模大一點的演唱會,但這些都在計畫當中,還沒有非常具體的想法。

一路走來經歷了很多事情,你有反思過自己嗎?2014年是你思考最多的一年,當時做了最後的決定有人幫你出主意嗎?

陳楚生:自己也反思過,原來總覺得是外界的問題,慢慢發現自己也是一個世界,是從未探索過的世界,這是一個很有趣的過程。有時候把真實的想法表達出來,對方才知道你的底線在哪,你也知道對方的底線在哪,中間少了很多溝通成本。

就像現在我們樂隊的幾個人在一起也會因為音樂上的問題吵架,雖然是合作了很多年的老朋友,但在一起吵架也很正常,不吵架根本不知道對方心裡真正想什麼,吵架的過程會讓大家真正瞭解身邊的朋友,對方真實情感表達出來的那一刻,會看到自己原來不瞭解的一面。

我自己的性格比較固執,但不容易察覺,就像我剛出道的時候也很膨脹,可能自己也沒發現,因為我再怎麼膨脹也不會像別人表現的那麼明顯,但回過頭來看自己做過的事情,就知道其實那就是一種膨脹的表現,所以我覺得成長就是了解自己的一個過程。

那段時間我基本都是一個人在想,困惑的時候也不知道該去問誰,因為這種事情說出來感覺有點矯情,別人看你又收穫鮮花,又收穫掌聲,比很多人好多了。但我自己覺得那個時候有一點跑偏了,對於創作的熱情也逐漸淡了很多,沒有那麼多激情。我一直在想,接下來該怎麼做?如何能找回我對音樂的這份熱情?這對我很重要,也是我做下去的最大推動力。

有了自己的樂隊出去演出是不是會更方便?

陳楚生:有了樂隊出去演出對硬體的要求會更高,人員和硬體都在增加,費用也會更高。好的硬體對於聲音是有保障的,現在國內音樂人對於現場的硬體要求越來越高了,這也是我們的目標。同時對我們的壓力也挺大的,一幫人出行各方面的投入也不小。

近幾年除了事業上的事情,你也有了自己的家庭和孩子,孩子對你有什麼改變嗎?

陳楚生:有了孩子之後對家的概念更清晰了,跟孩子相處的過程中,會發現孩子的一些行為表現或者他對我的一些要求,會讓我們同時成長,我也會換位思考。前段時間跟一個朋友聊天,他說有了孩子以後自己變得更勇敢了,我想了一下好像真是這樣,有了孩子就像有了一顆定心丸,做很多事情的時候可能會更果斷,這種勇敢似乎是他給予我的,很潛在的東西,很奇怪,我也沒法解釋。

你覺得自己是一個什麼性格的人?

陳楚生:我的性格一直都是我的一個障礙,不善於溝通還會顧忌太多,更更加累,也不那麼純粹,本來做音樂是一件自己喜歡的事情,如果變成了壓力,或者不開心的事情,就會開始懷疑自己的選擇,懷疑所做的讓步是為什麼,這就是我性格的弱點,有時候會考慮別人比較多,除了委屈自己,最後的結果也讓大家都不滿意,既不是對方想要的結果,自己也不開心。

當你不開心的時候,就會有一些迷失,在這個行業裡很容易被欲望牽著走,而且這種欲望是無止境的,一點一點的腐蝕你,當你清醒的時候,可能很多東西都很難修復了,所以我盡可能希望自己還是清醒的,很害怕越走越迷失了自己,沉浸在那些虛榮裡面,所以我思考了很長時間。

我也是一個很沒有安全感的人,很敏感,人多的場合我會緊張,當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在我身上的時候,就會繃得很緊。包括演出的時候,如果有一段時間沒有好好練習,也會有心虛的感覺,所以我發現做音樂不能停,一旦放鬆下來,你在舞臺上的表現就會反應出來。

出道十年,你最大的收穫是什麼?

陳楚生:十年來最大的收穫就是經歷的這個過程,讓我迅速成長,迅速瞭解自己,其實很多人在生活中不知道要什麼,我很慶倖越來越清晰自己的方向,這是很難得的。也要感謝每一個階段給予我支持和鼓勵的人,包括我的家人,我很多時候會比較固執,如果不是身邊人的支持和諒解,很難堅持下來。

你最大的改變是什麼?

陳楚生:最大的改變就是由被動到主動的過程,改變不了的還是價值觀,人一旦認定了自己的價值觀,你所做的事情都是圍繞這個價值觀去做的決定,就像我認為內容才是最重要的,會用大量的時間去研究內容,甚至做SPY.C樂隊,即使改變也是不離其宗。

音樂財經長期招聘財經記者、分析師,有意者可投簡歷至:songzixuanbox@126.com

還想看點別的?

點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