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史上首次!剛剛,中央傳來大消息,馬雲、劉強東、王健林、任正非、董明珠、馬化騰……全都笑了

就在昨晚(9月25日),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營造企業家健康成長環境 弘揚優秀企業家精神 更好發揮企業家作用的意見》正式公佈!

值得注意的是, 這是建國60多年, 中央首次以專門檔明確企業家精神的地位和價值!

那究竟什麼才是企業家精神?

《意見》中用了36個字概括出了核心內涵:

弘揚企業家愛國敬業遵紀守法艱苦奮鬥的精神;

創新發展專注品質追求卓越的精神;

履行責任敢於擔當服務社會的精神。

一直以來, 在有些人的眼裡, 企業家是財富的擁有者和“掠奪者”,

事實上, 他們同樣是財富的創造者,

而憑藉著自己的智慧和能力, 他們更是推動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

可以這麼說, 中國的綜合實力能夠上升如此之快, 企業家群體功不可沒!

正因為此, 《意見》開篇即提到, 企業家是經濟活動的重要主體, 為積累社會財富、創造就業崗位、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增強綜合國力作出了重要貢獻。

可謂是對成功企業家的最大鼓勵!

(一)

對於年輕人來說, 這無疑是個創業的最好時代,

國家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創業的門檻也在不斷降低,

所以, 正如我們看到的, 從余佳文、馬佳佳、王凱歆等 90 後創業者, 到前段時間很火的 00 後李昕澤,

他們無不輕鬆的站上了風口, 並像模像樣的掛上了企業創始人的頭銜。

然而, 放言“要拿出一個億的利潤分給員工”的余佳文, 不到半年就認慫了,

馬佳佳和她的"情趣用品店"泡否, 在兩年不到的時間裡, 也不知去向;

那個在電視節目被投資人追捧的98年少女王凱歆的神奇百貨,

同樣關閉了, 據說又搞起了微商、外匯資金盤;

而誓要“15年內上市、做到世界500強”的李昕澤, 唯一拿得出手的產品竟然還是抄來的…..

對於他們來說, 做出的產品無非就是吸引風投, 拿到融資的籌碼,

至於盈利, 又或者上市,

那根本就不是自己創業的目標,

所以, 拿到錢後, 他們熱衷幹的事, 往往不是想辦法提高產品競爭力,

而是把自己的生活好好裝扮下, 名牌車、名牌包、品牌衣服, 再出國旅個遊,

待到圈來的錢被揮霍完, 差不多就是自己銷聲匿跡時,

反正點子多的是、風投手裡的錢也多的是, 大不了重新再來!

這讓財搜君想起了劉強東,

2006年, 京東處境艱難, 劉強東只能到處融資, 然而他心裡迫切想的卻不是自己享樂, 而是把員工的工資發了。

為了表達和企業共進退的決心, 2015年, 劉強東甚至宣佈:未來10年內每年基本工資為1元, 且沒有現金獎勵。

還有馬雲,

1999年,阿裡巴巴剛建立時,由於啟動資金僅有拼湊的50萬元,所以,一群創始人只能住民房,吃泡面,馬雲自己則直接選擇了不拿工資。

話說,都是所謂的企業創始人,為啥差別那麼大?

答案:企業家精神!

正是因為有了這種精神,企業才有了好和壞之分!

余佳文、馬佳佳、王凱歆這樣的CEO,把經營企業當成一場賭博,賭一把,贏了肥死,輸了死掉。

而劉強東和馬雲,卻把企業當事業來經營,

在這個過程中也會面對困境和巨大的壓力,但他們永不放棄,才有了今天的京東和阿裡。

(二)

其實,細究起來,無論是哪個行業,成功企業背後的老闆,在品質上都有很多的相似之處:

(1)他們異常勤奮!

下面是王健林的一張日程表,4點起床,兩個國家,三個城市,飛6000公里,簽約500億合同。

任正非更是一個典型的案例,

已73歲高齡的任正非,在華為要求別人做到的,他總是率先垂範,從不搞特殊化,

即便現在他已70多歲了,下飛機後仍自己打的,拒絕下屬和客戶接機,

他還經常去職工食堂和員工一起吃工作餐!

(2)他們堅持創新,卻又不忘做個合規的“工匠”!

在這個商業環境充滿變數的時代,一切技術革新都有可能對行業和市場產生顛覆性影響。

所以,想讓企業成為市場的“常勝將軍”,那只能通過創新,讓自己有不斷改變一個行業或者提升了一個行業的能力。

馬雲說,“銀行不改變,那我們就來改變銀行!”

於是,餘額寶誕生了,馬雲借著它把本應該屬於銀行的高利潤分給了老百姓,

餘額寶因此大受歡迎,成了全球最大的貨幣基金,

而傳統銀行在倒逼下,已然開始需求改變,就在前不久,四大行先後宣佈擁抱互聯網巨頭,中行+騰訊,農行+百度,工行+京東,建行+阿裡。

董明珠說,“製造業是一個國家工業的基礎,做製造業要有工匠精神,堅持自主研發,做到最好。”

正因為這句話,格力的空調已經在全世界做到了第一,本可以吃老本,卻偏偏愛折騰,不但否定、不斷創新,

在格力,"科研投入不設上限,需要多少就投入多少",

截至2016年,格力累計申請技術專利達27000多項,其中發明專利10000余項。

董明珠很樂意談起的一個故事,多年前她第一次走進人民大會堂,發現這裡用的是國外品牌空調,“當時我就說,一定要讓大會堂用上格力空調。”

而今天,格力空調已經走進了包括人民大會堂在內的多個重要場所。

(3)他們更懂得感恩,不斷回饋社會!

馬化騰雖然為人低調,但是在慈善卻毫不含糊。

2007年,馬化騰就成立了中國第一家互聯網企業的公益慈善基金會,原始基金2000萬;

2011年,馬化騰向騰訊公益基金會捐款1.088億元;

2012年,騰訊馬化騰全年現金捐贈1億4106萬;

2015年,騰訊基金打造“99公益日”,引領全民慈善;

2016年,捐贈個人持有的一億股騰訊股票(價值169.69億元),馬化騰開創了中國企業家單筆捐款新紀錄!

當然,像馬化騰這樣的企業家還很多,

根據《中國慈善報告》統計,2011-2016年,馬雲、曹德旺、陳一丹、馬化騰、何巧女等13位慈善家(家族),人均捐贈總額超過10億元!

所謂吃水不忘挖井人,正是有了這些心懷感恩企業家們,中國的慈善事業才能夠得到蛻變!

(三)

上面的這三點,恰恰是中央賦予的新時代企業家精神的內涵!

日本“經營之神”松下幸之助曾說過這樣一段話,“企業存在的目的當然是為了‘賺錢’,但企業的使命其實是‘實現社會繁榮’,賺錢只是為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創造條件。一個不能為社會繁榮做出貢獻的企業,就算賺再多錢,也背離了正道…”

不得不感歎,這個時代,缺的不是創業者,不是管理者,而是有毅力、有責任、識大體的真正企業家!

還有馬雲,

1999年,阿裡巴巴剛建立時,由於啟動資金僅有拼湊的50萬元,所以,一群創始人只能住民房,吃泡面,馬雲自己則直接選擇了不拿工資。

話說,都是所謂的企業創始人,為啥差別那麼大?

答案:企業家精神!

正是因為有了這種精神,企業才有了好和壞之分!

余佳文、馬佳佳、王凱歆這樣的CEO,把經營企業當成一場賭博,賭一把,贏了肥死,輸了死掉。

而劉強東和馬雲,卻把企業當事業來經營,

在這個過程中也會面對困境和巨大的壓力,但他們永不放棄,才有了今天的京東和阿裡。

(二)

其實,細究起來,無論是哪個行業,成功企業背後的老闆,在品質上都有很多的相似之處:

(1)他們異常勤奮!

下面是王健林的一張日程表,4點起床,兩個國家,三個城市,飛6000公里,簽約500億合同。

任正非更是一個典型的案例,

已73歲高齡的任正非,在華為要求別人做到的,他總是率先垂範,從不搞特殊化,

即便現在他已70多歲了,下飛機後仍自己打的,拒絕下屬和客戶接機,

他還經常去職工食堂和員工一起吃工作餐!

(2)他們堅持創新,卻又不忘做個合規的“工匠”!

在這個商業環境充滿變數的時代,一切技術革新都有可能對行業和市場產生顛覆性影響。

所以,想讓企業成為市場的“常勝將軍”,那只能通過創新,讓自己有不斷改變一個行業或者提升了一個行業的能力。

馬雲說,“銀行不改變,那我們就來改變銀行!”

於是,餘額寶誕生了,馬雲借著它把本應該屬於銀行的高利潤分給了老百姓,

餘額寶因此大受歡迎,成了全球最大的貨幣基金,

而傳統銀行在倒逼下,已然開始需求改變,就在前不久,四大行先後宣佈擁抱互聯網巨頭,中行+騰訊,農行+百度,工行+京東,建行+阿裡。

董明珠說,“製造業是一個國家工業的基礎,做製造業要有工匠精神,堅持自主研發,做到最好。”

正因為這句話,格力的空調已經在全世界做到了第一,本可以吃老本,卻偏偏愛折騰,不但否定、不斷創新,

在格力,"科研投入不設上限,需要多少就投入多少",

截至2016年,格力累計申請技術專利達27000多項,其中發明專利10000余項。

董明珠很樂意談起的一個故事,多年前她第一次走進人民大會堂,發現這裡用的是國外品牌空調,“當時我就說,一定要讓大會堂用上格力空調。”

而今天,格力空調已經走進了包括人民大會堂在內的多個重要場所。

(3)他們更懂得感恩,不斷回饋社會!

馬化騰雖然為人低調,但是在慈善卻毫不含糊。

2007年,馬化騰就成立了中國第一家互聯網企業的公益慈善基金會,原始基金2000萬;

2011年,馬化騰向騰訊公益基金會捐款1.088億元;

2012年,騰訊馬化騰全年現金捐贈1億4106萬;

2015年,騰訊基金打造“99公益日”,引領全民慈善;

2016年,捐贈個人持有的一億股騰訊股票(價值169.69億元),馬化騰開創了中國企業家單筆捐款新紀錄!

當然,像馬化騰這樣的企業家還很多,

根據《中國慈善報告》統計,2011-2016年,馬雲、曹德旺、陳一丹、馬化騰、何巧女等13位慈善家(家族),人均捐贈總額超過10億元!

所謂吃水不忘挖井人,正是有了這些心懷感恩企業家們,中國的慈善事業才能夠得到蛻變!

(三)

上面的這三點,恰恰是中央賦予的新時代企業家精神的內涵!

日本“經營之神”松下幸之助曾說過這樣一段話,“企業存在的目的當然是為了‘賺錢’,但企業的使命其實是‘實現社會繁榮’,賺錢只是為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創造條件。一個不能為社會繁榮做出貢獻的企業,就算賺再多錢,也背離了正道…”

不得不感歎,這個時代,缺的不是創業者,不是管理者,而是有毅力、有責任、識大體的真正企業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