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新蔡傳統民俗:剃喜頭 撈喜盆 認乾親

2014年1月20日, 對於河南新蔡縣楊莊戶鄉羅莊村6歲的王雲龍來說, 是他一生難忘的日子。 就在這一天, 留了6年的“小頭辮”將被剪掉, 人生中從此也多了兩個稱呼------“乾爹、乾娘”。

“剃毛頭”也是一場大喜, 王雲龍的父母早在兩天前就請來了嗩呐隊, 陣陣嗩呐聲吸引著父老鄉親趕來湊熱鬧, 一起分享著這戶農家臘月的喜事。

王雲龍起了個特早, 把小臉蛋洗乾淨後, 專等挑個好時辰去接乾娘和乾爹。 早上8點整, 家裡的老人抱出一床紅被子墊進花轎座位上, 王雲龍被抱起放進花轎。 嗩呐一聲響, 十多個人的接乾爹、乾娘的隊伍朝著1公里外的鐘莊村走去。

大約半個小時的路程, 接乾親的花轎來到了王雲龍乾爹、乾娘的家門口。 乾爹田全國把王雲龍從花轎裡抱了出來, 乾娘代小霞接著摟著王雲龍上樓給乾兒子換穿新衣、新鞋、新襪子、新帽子。 之後又抱著王雲龍在鞭炮和嗩呐聲中, 朝著王雲龍家走去。

接乾親花轎很快回到王雲龍家門口, 王雲龍家人便忙著張羅貼“喜”字和對聯。 花轎稍停下一會, 代小霞便想抱著乾兒子從花轎裡出來, 頭才露出花轎門便有人往她臉上搽黑油煙(農村土鍋煙灰加油攪拌而成), 儘管代小霞來回躲閃, 最終還是未成逃過被搽黑煙油的“厄運”。 當地人說, 這叫鬧乾親, 搽的怪黑, 乾娘也不准生氣, 還得陪著笑容。

代小霞抱著幹兒朝院子裡剛走兩步, 又被人拉了回來, 就這樣來來回回走了20分鐘。 乾娘不進屋, 嗩呐就一直吹著。 鄉親們喜歡聽嗩呐, 就讓代小霞走慢點再慢點。

鬧了乾親, 才正式進入剃毛頭的環節。 王雲龍的父親堂屋裡點了幾張紙、拜拜先輩, 王雲龍跪地磕了幾個頭後, 被代小霞抱出門走上演藝車舞臺。 要剃毛頭了, 嗩呐吹的更起勁了。 給理髮師封了封子後, 理髮師開始把王雲龍那個小辮子解開, 加上紅毛線後又編成幾個小花辮。 王雲龍的叔叔、舅舅等至親也先後登上臺往王雲龍小華辮子上系封子。 至親系完封子後, 理髮師開始沿著小花辮子周圍開始修剪。 這邊小花辮子一剪下, 便放進一個紅布鋪底的紅盆裡。

剃了毛頭,

王雲龍家人便準備好盤子水果和方桌, 拿起一盤大炮, 出了村子往2裡開外的小河走去。 代小霞抱著王雲龍又坐進花轎裡, 跟隨著隊伍去下河撈盆。 紅盆裡放有鏡子、梳子、手電筒、松柏枝等。 盆被放進了水裡, 兩根長長的青竹幹不斷地敲碎著水面的薄冰, 慢騰騰地沖著紅盆。 紅盆被沖到一小橋處停下, 這時候王雲龍乾爹要下到河裡去撈盆。 由於天冷, 加之乾爹撈盆可以把他推進水裡的風俗, 乾爹田全國抱著乾兒子王雲龍做擋箭牌, 想順便站在岸邊把盆撈起。 但父老鄉親不答應, 就這樣鬥智鬥勇1個多小時, 趁著沖盆人不備, 神速地把盆撈起, 蓋上了絲綢紅被單。 據說, 紅盆要被乾爹、乾娘拿回家, 等到乾兒子王雲龍結婚的時候,
要把那個絲綢紅色被單套成被子, 到時候所送的禮金要根據盆裡的封子雙倍奉還, 禮金和小花辮子還要被裹到被子裡。

紅盆被撈上的那一刻, 嗩呐吹的更加響亮, 大炮、七彩煙花同時點撚, 一門乾親就這樣在傳統的民俗中被確立了下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