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張佳瑋丨叫做韋羅妮可的包法利夫人

捉雲撈月

世事或如時光或如錢, 逐手便盡, 過了也只好算了。 雲月在天水, 其實亦無跡, 假裝弄來看一看, 圖個好玩, 您就假裝看看吧。

韋羅妮可·德爾芬·庫圖麗爾這個法國姑娘, 1822年2月生在法國最北的濱海塞納省, 大西洋邊上。 17歲那年的秋天, 她嫁給了一個盧昂鄉村醫生歐仁·德拉馬爾。 先生大她十歲, 以前正經學過醫。 婚後, 他們兩人在盧昂附近的利村, 過著平淡無奇的日子。

1848年, 《盧昂報》登了韋羅妮可的訃告:她死於26歲。 那年秋天, 她的丈夫也過世了。

聽上去, 像個平淡無奇的悲情故事?但當地人都說, 韋羅妮可死得沒那麼簡單。 她是自盡的, 用了氫氰酸。

在至今流傳下來的、約瑟夫·庫爾特為她做的唯一一幅22歲肖像畫裡看出來, 她著實是個美人。 這樣的美人, 在盧昂鄉村裡活著, 自然不快活。 據說她因為婚後寂寞, 心思活絡, 情人頗多, 債臺高築, 無可償還, 於是輕生尋了短見。

您覺得這個故事, 有些耳熟嗎?

韋羅妮可的丈夫當年學醫的師父, 是阿謝爾·福樓拜。 阿謝爾先生有個兒子, 比韋羅妮可大一歲, 叫做古斯塔夫·福樓拜。 1857年, 即韋羅妮可過世九年後, 古斯塔夫·福樓拜出版了傳奇的《包法利夫人》:一個叫艾瑪的姑娘嫁給了鄉村醫生福樓拜先生, 婚後寂寞, 心思活絡, 情人頗多, 債臺高築, 無可償還, 於是輕生尋了短見……

哦對了:為韋羅妮可畫像的約瑟夫·庫爾特先生, 也是福樓拜家族的肖像畫家。

不, 這並不只是一個“福樓拜聽說了父親學生的家庭緋聞, 於是寫下來了”, 那麼簡單而已。

韋羅妮可過世那年, 福樓拜27歲。 那個時期, 他與許多年輕作家一樣, 熱愛雨果, 熱愛浪漫主義。 到而立之年, 福樓拜成熟了,

之後他嫌過雨果, “不夠科學”。 眾所周知, 此後他發揮血液裡的醫生老爸遺傳, 開始寫內斂客觀的小說。

他的一種招牌寫作法, 是拿包法利夫人及其他庸人眼裡看到的“浪漫生活”來反諷。 他喜歡《堂吉訶德》, 《包法利夫人》也確有《堂吉訶德》的意思:主角都想入非非, 幻想自己過著不現實的日子。 這很明顯是諷刺, 是在嘲弄庸俗的浪漫主義。 但他自己, 卻又明白地說過, “包法利夫人, 就是我。 ”

等等, 哪裡“就是我”了?

福樓拜後期寫的《情感教育》, 以及未完成的《布瓦爾和白居謝》, 對待主角都要冷漠得多, 嘲笑起人類的愚蠢和矯情來, 更加不遺餘力。 相比起來, 《包法利夫人》裡, 他在嘲弄“這個婦女心思又活絡了”之餘, 還帶點“這也難免唉”的意味。

福樓拜把包法利夫人寫死了, 但在她死之前, 還是沒把諷刺寫到絕, 留了一點點面子。 這讓你甚至會問:

福樓拜究竟是想諷刺包法利夫人矯情, 還是對她的矯情作態, 稍微有那麼一點點憐憫?

這是我的一點私人揣測:

某種程度上, 韋羅妮可的死, 趕在了福樓拜27歲那年, 恰好是他從略帶矯情的青春浪漫主義轉向的時刻。 《包法利夫人》是他對這段時光的自省和自嘲, 大概, 他可以理解韋羅妮可這種女性的心情。 她是個胸懷浪漫理想的庸人, 死得也不算冤枉, 但說到底……誰沒年輕過呢?

每個人或多或少, 都抱有兩種傾向:一面是略帶矯情、心思活絡、想入非非;一面是反省往昔、決心不再矯情、覺得自己已經成熟了。 但後一種成熟心態,

回看前一種心態時, 多少會心存一點點懷念, 一點點憐惜。 這大概, 就是福樓拜聽到韋羅妮可死訊時的心情吧?

看天下377期專欄

點擊關鍵字 查看往期精彩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