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名聯掌故:“言天言地言風月”對個下聯

杭州西湖邊上有一個石碑, 上書兩字“蟲二”, 是清乾隆皇帝所書, 初看不解, 被朋友告知二字來由, 原來湖心亭在西湖中, 最初名叫振鷺亭, 即白鷺在此振翅高飛之意。 還有一個名字叫清喜閣, 名字來源不祥, 此亭初建於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 到了明萬曆年之後稱湖心亭。 現在我們看到的湖心亭重建於1953年, 一層二簷四面廳形制, 金黃琉璃瓦屋頂。 “湖心平眺”為古時候西湖十八景之一, 據說當年乾隆下江南, 夜遊湖心亭, 被美景吸引, 便題下了“蟲二”二字, 這兩個字取風月二字的繁體風月去掉外廓後剩下蟲字加一撇和二,

因為“一蟲加一撇”讀起來終究拗口, 後來便口口相傳讀作“蟲二”, 意為“風月無邊”, 用來形容風光美好宜人或者一種由環境引起的無邊無際的舒適感覺。 乾隆帝的寓意很明顯, 湖心亭的風景優美, 當得起“風月無邊”四字。

(西湖的“蟲二”碑)

當然, 現在“蟲二”的題字已遠不拘在西湖湖心亭,

很多地方, 只要稍有風景名勝, 都有這二字碑, 其中尤其有名的是泰山的“蟲二”摩崖石刻, 足與西湖邊相抗, 這塊刻石在泰山萬仙樓北側盤路之西, 是清光緒二十五年曆下才子劉廷桂題鐫的, 是泰山七十二景之一。 劉廷桂, 外號“劉十二”, 因十二歲考中秀才而得此號。 相傳, 當年劉廷桂邀杭州友人登泰山至此, 談及杭州西湖的無邊風月亭, 劉廷桂受到啟發, 當即揮毫寫下了“蟲二”二字, 並對朋友說:這裡雖無無邊風月之亭, 但卻有風月無邊之意。 據說當時劉廷桂想直接題“風月無邊”, 怎奈之前乾隆下江南時題過, 因避諱, 所以才靈機一動, 題下“蟲二”, 這幅摩崖題字, 大約1992年時, 我去泰山玩, 還在字下留影,
家人戲稱我為“戴帽蟲”。 因為, 這個碑上的蟲字, 是有那一撇的, 至於“蟲二”的最早題字者是乾隆還是劉廷桂, 沒有考證, 旅遊區當然是各說各理, 全當傳說聽來就好了。 無論如何, 足見中國文字之巧妙與文人們的巧思。

(泰山的”蟲二“刻石)

其實關於“風月”二字,

岳陽樓也有一個關於李白的對聯傳說故事, 也沒有考證, 但這副對聯倒是還掛在岳陽樓上, 與那副著名的長聯相對, 一短一長, 相映成趣, 這副對聯是這樣的:

上聯:水天一色;

下聯:風月無邊。

這幅對聯的落款為“長庚李白書”。 據說湖南美術出版社1985年版過《巴陵勝狀》一書, 其中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說岳陽樓三樓的木壁上, 忽然被人發現三個隱約可見的字跡:一、蟲、二。 字很簡單 , 但意思卻不直白, 人們一直不解其義。 後來大才子大詩人李白游岳陽樓, 看出這是一副字謎對聯, 答案就是“水天一色, 風月無邊”, 並當即寫下了這副對聯。 這顯然是傳說, 穿鑿附會的痕跡明顯, 風景區為了吸引遊人, 這樣編故事的絕不在少數。 不過,

李白到過岳陽樓倒是確有其事, 因為李白有一首詩《與夏十二登岳陽樓》:“樓觀岳陽盡, 川迥洞庭開。 雁引愁心去, 山銜好月來。 雲間連下榻, 天上接行杯。 醉後涼風起, 吹人舞袖回。 ”, 顯然, 這位“詩仙”是到過岳陽樓的。

(兩側是傳說中的李白題聯, 中間是偉人的書法)

當然,關於風月二字,還有對聯傳說,比如蘇小妹的這個。有一天,黃庭堅應約到蘇東坡家,蘇軾出門迎接。這時,恰逢蘇小妹臨窗捉蝨子(古代人身上有蝨子是很正常的,《聖經》裡也說“蝨子是上帝的珍珠”,因為愛苦受累接地氣的人才會沾上蝨子),見來客有,蘇小妹出對戲道:阿兄門外邀雙月;蘇東坡笑道:小妹窗前捉半風。真是詩兄詩妹,出口成章,俯拾即得。雙月為“朋” ,道出蘇東坡邀黃庭堅之事,形象生動。半風乃“虱” ,說的確是實情,但不講明,幽默風趣,文人雅趣。

(蘇小妹畫像)

關於“蟲二”二字的來歷的文字記錄也不少,褚人獲的《堅瓠集》裡,曾經引用《葵軒瑣記》裡的故說說:唐伯虎曾經給妓女湘英家題匾,匾上四個字:“風月無邊”。後來來客,見者皆讚美。只有祝枝山見到了說:“這是嘲笑我們為蟲二也。”湘英問其為啥,祝枝山回答:“風月無邊,風月二字去掉邊,不就是“蟲二”嗎?”但是湘英並不覺得這啥不妥,仍然掛著“風月無邊的匾。但褚人獲最終也不敢肯定”蟲二“二字是否典出唐伯虎與祝枝山,在下邊做了一條小注:“《支頤集》作錢鶴灘。”但思考一下唐伯虎與祝枝山這樣的人品與才學,似乎出自他們身上也蠻可靠。

無論如何,風月無邊、”蟲二“於是成了文人們常用的典故。也被編入對聯故事中,下邊便是一例:

從前,有個窮書生,每逢過年,總有一番感喟。眼看有錢人家,張燈結綵,喜氣盈門,穿的是綾羅綢緞,吃的是山珍海味,窮奢極侈,真是富人一席酒,窮漢半年糧。而窮苦之家,衣衫襤褸,饔飧不繼,門庭極為冷落,境遇十分淒涼。除夕,要債的不離門,年年難過年難過,窮書生徒喚奈何之餘,自己也寫上兩副春聯,其中一幅掛在正屋堂上,上聯:人窮雙月少;衣破半風多。門框兩旁帖了另外一副,上聯:富人家過新年二上八下;下聯:窮書生除舊歲九外一中。大年初一,鄉鄰一看,什麼“雙月”、“半風”,什麼“二上八下”、“九外一中”、大家都不解其意,有的人猜出聯中的底蘊,對書生深表同情。原來“雙月”即兩個“月”字並立,合成“朋”字, “半風”即半個“風”字,乃是個“虱”字。原來對聯的意思是:人窮朋友少,衣破蝨子多。第二聯後半部也都是“謎”。 “二上八下” 是指包餃子的動作,兩隻手,二個手指在上面,八個手指在下面。 “九外一中”是捏窩頭的姿勢。兩隻手,九個手指在外面,一個手指在中間。全聯含意是富人包餃子,窮人家只好捏窩頭。這個對聯故事算是蟲二一類風月對聯故事的變種,聊敘窮人的辛酸景況。可見人間並不只有風月,也還有窮苦人的悲苦。

今天出的上聯難度並不小,言天言地言風月,天地風月四字不易找出合適的詞彙來對,網上有一下聯是:說人說事說春秋,人事春秋似乎並不是上佳的對字。

(圖片來自網路)

當然,關於風月二字,還有對聯傳說,比如蘇小妹的這個。有一天,黃庭堅應約到蘇東坡家,蘇軾出門迎接。這時,恰逢蘇小妹臨窗捉蝨子(古代人身上有蝨子是很正常的,《聖經》裡也說“蝨子是上帝的珍珠”,因為愛苦受累接地氣的人才會沾上蝨子),見來客有,蘇小妹出對戲道:阿兄門外邀雙月;蘇東坡笑道:小妹窗前捉半風。真是詩兄詩妹,出口成章,俯拾即得。雙月為“朋” ,道出蘇東坡邀黃庭堅之事,形象生動。半風乃“虱” ,說的確是實情,但不講明,幽默風趣,文人雅趣。

(蘇小妹畫像)

關於“蟲二”二字的來歷的文字記錄也不少,褚人獲的《堅瓠集》裡,曾經引用《葵軒瑣記》裡的故說說:唐伯虎曾經給妓女湘英家題匾,匾上四個字:“風月無邊”。後來來客,見者皆讚美。只有祝枝山見到了說:“這是嘲笑我們為蟲二也。”湘英問其為啥,祝枝山回答:“風月無邊,風月二字去掉邊,不就是“蟲二”嗎?”但是湘英並不覺得這啥不妥,仍然掛著“風月無邊的匾。但褚人獲最終也不敢肯定”蟲二“二字是否典出唐伯虎與祝枝山,在下邊做了一條小注:“《支頤集》作錢鶴灘。”但思考一下唐伯虎與祝枝山這樣的人品與才學,似乎出自他們身上也蠻可靠。

無論如何,風月無邊、”蟲二“於是成了文人們常用的典故。也被編入對聯故事中,下邊便是一例:

從前,有個窮書生,每逢過年,總有一番感喟。眼看有錢人家,張燈結綵,喜氣盈門,穿的是綾羅綢緞,吃的是山珍海味,窮奢極侈,真是富人一席酒,窮漢半年糧。而窮苦之家,衣衫襤褸,饔飧不繼,門庭極為冷落,境遇十分淒涼。除夕,要債的不離門,年年難過年難過,窮書生徒喚奈何之餘,自己也寫上兩副春聯,其中一幅掛在正屋堂上,上聯:人窮雙月少;衣破半風多。門框兩旁帖了另外一副,上聯:富人家過新年二上八下;下聯:窮書生除舊歲九外一中。大年初一,鄉鄰一看,什麼“雙月”、“半風”,什麼“二上八下”、“九外一中”、大家都不解其意,有的人猜出聯中的底蘊,對書生深表同情。原來“雙月”即兩個“月”字並立,合成“朋”字, “半風”即半個“風”字,乃是個“虱”字。原來對聯的意思是:人窮朋友少,衣破蝨子多。第二聯後半部也都是“謎”。 “二上八下” 是指包餃子的動作,兩隻手,二個手指在上面,八個手指在下面。 “九外一中”是捏窩頭的姿勢。兩隻手,九個手指在外面,一個手指在中間。全聯含意是富人包餃子,窮人家只好捏窩頭。這個對聯故事算是蟲二一類風月對聯故事的變種,聊敘窮人的辛酸景況。可見人間並不只有風月,也還有窮苦人的悲苦。

今天出的上聯難度並不小,言天言地言風月,天地風月四字不易找出合適的詞彙來對,網上有一下聯是:說人說事說春秋,人事春秋似乎並不是上佳的對字。

(圖片來自網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