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中銀國際李彤:全球礦業走出最艱難期 企業宜建立戰略性大平臺

新華網北京9月27日電(何凡)近日, 作為2017中國國際礦業大會重要活動之一的“中銀之夜”在天津舉行。 中銀國際首席執行官李彤在致辭中表示, 全球礦業經過次貸危機之後, 經過多年調整轉型, 已基本走出最艱難時期, 未來面臨新技術革命、中國供給側改革以及“一帶一路”倡議所帶來的重要機遇。 建議考慮採取改革轉型、綠色發展、科技創新和國際化的發展戰略, 更好利用境內外資本市場運作, 實現自身跨越式發展。

李彤指出, 供給側調整推動礦業供求再平衡, 資源能源環境保護推升礦業進入門檻與行業集中度,

新一輪技術革命及產業化對礦業影響深遠, “一帶一路”倡議為礦業企業跨區域資源配置提供戰略性大平臺。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礦業資源豐富, 是全球礦業供需分佈的重點地帶, 未來“一帶一路”基礎設施建設和產業合作中也將產生更多對鋼鐵、有色、能源等方面資源的需求。

資料顯示, 2017年1-7月, 我國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61個國家新簽對外承包工程項目合同2946份, 新簽合同額780.9億美元, 占同期我國對外承包工程新簽合同額的57.7%, 同比增長32.6%, 完成營業額382.3億美元, 占同期總額的49.3%, 同比增長8.4%, 主要涉及電力工程、房屋建築、交通運輸、石油化工等領域。

“面對全新經營環境和重要發展機遇, 全球礦業企業尤其是中國礦業龍頭企業需要建立改革轉型、綠色發展、技術創新和國際化戰略,

未雨綢繆, 加快業務重組佈局, 提升自身競爭實力。 ”李彤表示,

在改革轉型方面, 宜順應供給側改革趨勢, 加快自身產能調整, 加速生產線升級, 促進產品結構優化;適應於中國經濟轉型尤其是消費和服務經濟崛起, 大力發展耐用消費尤其是新興消費設備上游相關礦產品;及時追蹤戰略性新興產業需求, 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礦產品。

在綠色發展方面, 要加快礦業生產方式革新, 加大環保方面投入, 加速採礦生產設備更新升級, 降低能源消耗與污染物排放。 積極參與節能減排技術創新應用, 大力發掘環保產業鏈上相關礦產品的需求, 支援環保產業快速發展。

在技術創新方面, 加大科研投入, 促進采選技術和生產方式創新, 深度參與新一輪技術革命及產業化過程, 一方面挖掘高端製造、智慧設備、航空航太、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對相關礦產品潛在需求, 另一方面提高礦業對戰略性新興產業技術創新的參與合作, 建立中國製造業全產業鏈競爭優勢。

在國際化方面, 中國礦業企業可以加快自身開放進程, 利用國際市場實現跨區域資源優化配置, 調整企業資產結構, 優化重組原料、技術和人才要素, 促進生產方式革新, 提高企業資本回報, 提升礦業國際競爭力。 借助“一帶一路”倡議, 中國礦業企業可以建立跨區域優化資源配置和協同發展的戰略性大平臺, 一方面在礦產勘探、產品加工、產業鏈延伸、增加值拓展、相關設施建設、資源環境保護等方面協同發展,

形成礦業合作上下游一體化產業鏈, 另一方面建立統一的區域協調組織, 統籌區域內礦業生產、貿易、投資政策, 建立現代化的跨國治理機制、經貿投資規則和仲裁懲罰體系, 促進礦業產業要素自由流動, 提升礦業資源配置效率, 維護區域內礦業產業和整體經濟利益, 形成區域國際化礦業市場, 參與國際礦業定價和貿易規則制定。

作為中國成立最早、海外市場綜合實力領先的中資投行, 中銀國際長期關注全球礦業發展, 通過搭建國際化、專業化、一站式跨境金融服務平臺, 全力支援中國礦業企業實施“走出去”戰略, 同時攜手境內外礦業企業把握“一帶一路”建設機遇,

為礦業企業做大做強提供全方位的資本運作服務。 李彤表示, 中銀國際願與境內外礦業企業精誠合作, 共同推動礦業經濟的持續發展, 為中國和世界礦業的轉型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據悉, 此次活動由礦業大會組委會主辦、中銀國際控股有限公司承辦。 國土資源部、天津市政府、中國銀行、中國礦業聯合會的有關領導, 境內外多家礦業龍頭企業高管與金融仲介機構代表, 以及來自南非礦產資源部和奈及利亞固體礦業部的代表應邀出席。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