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套路就這麼簡單 揭開網路投資的面具

高回報!高收益!騙子的套路其實就這麼簡單 揭開網路投資的面具

隨著生活水準的不斷提高, 許多市民的理財意識越來越強, 而移動互聯網浪潮的來襲, 又讓上網淘金成為當下時尚。 受央行降息與股市低迷的影響, 近年來, 網路投資平臺如雨後春筍般湧現。 根據已有的報導顯示, 目前, 國內網路投資理財平臺已超過2000多家。 然而, 一夜暴富的成功案例鮮為人知, 血本無歸的教訓卻層出不窮。 網路投資平臺究竟是如何運作的?低投入高收益的背後, 為何爆倉頻頻?投資詐騙外衣之下, 又有哪些暗箱操作之法?日前,

本報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

網投遭遇破滅的夢想與關閉的網站

面對自己遭受的損失, 當事人甚至不知從何處下手, 一切似乎都是徒勞。 “這個東西簡直太懸了, 想走訴訟都走不了, 回頭想想真的好險。 ”3月6日下午, 張店的朱潔再次談起自己所選擇的網路投資理財專案時, 一周前尚且“膨脹”的情緒如今已戛然而止。 朱潔所控訴的是一個名為“C資本”的網路投資平臺, 讓她投身其中的自然是超高回報率。

2月初, 通過朋友介紹, 朱潔首次認識了“C資本”, 在瞭解了朋友的投資收益後, 她也決定“玩一把”。 “網路投資理財之前也確實接觸過, 高風險、高回報是這類投資項目的主要特點, 雖然對此我早有心理準備, 但平臺直接關閉這種事卻是頭一回遇到。

”據朱潔介紹, 她在這個網路投資平臺選擇的投資模式為一手最低800元, 與許多網路投資理財專案相似, 該項目同樣不能拿回本金。

“以最低檔次的800元投資為例, 每天收益分紅為8元, 一個月240元, 正常三個多月便可回本。 ”如此高的收益, 使朱潔迅速身陷其中無法自拔, 在短短一個月的時間裡, 其投資金額便由800元飆升至3.2萬元。 投800元每天可以收益8元, 投3.2萬元每天則收益320元, 就在朱潔盤算著自己可以一年賺取十幾萬元的分紅之時, 麻煩事卻來了。

3月5日晚, 該網路投資平臺突然關閉, 面對“哎呀, 找不到網頁!”的介面提示, 朱潔意識到自己所投資的本金和高收益的“分紅夢”很可能就此打了水漂。 至此, 她所獲得的“分紅”只有6000多元。

“事後, 我專門就此事諮詢過律師, 律師說可以憑投資前所簽訂的借貸合同及在網路投資過程中的截圖證據向對方提起訴訟。 ”朱潔說, 由於目前自己手中並沒有保留上述證據, 如何維權找回損失也令她一頭霧水。

朱潔的經歷並非個案。 淄博高新區的李先生同樣遇到了類似情況, 他通過一個名為“盛大投資”的網路投資平臺, 購買了一款日收益率為5%的理財產品, 在投資2.4萬元, 僅“玩了”3天后, 該網路投資平臺也關閉了。 在向警方報案後李先生幡然醒悟, 自己很可能是遭遇了非法的網路投資平臺, 目前, 警方已就此事展開調查。

記者調查網路投資詐騙的暗箱之法

網路投資平臺究竟是如何運作的?低投入高收益的背後為何爆倉頻頻?投資詐騙外衣之下又有哪些暗箱之法?本報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

3月10日, 記者通過百度搜索“正規交易平臺”, 在排名靠前的詞條中出現多個有關“金融投資平臺查詢中心”的資訊。 仔細流覽後記者發現, 目前, 多數網路投資平臺的廣告均有很強的針對性, 尤其針對投資方式持質疑態度的投資人。 在不斷有非法網路投資平臺被曝光後, 許多推送連結也順勢推出了“平臺真假查詢”的選擇介面。

記者打開一個名為“現貨金融投資平臺查詢中心”的網站, 在提交了手機號和短信驗證碼後, 很快便接到了一個來自浙江的座機電話。 電話中, 對方自稱是一家現貨投資公司, 目前主推的投資專案為原油現貨,

不僅投入低、收益高、安全保險, 還有專門的分析師適時地幫投資者進行行情分析, 指導投資者在平臺上模擬操作。

進而查閱後記者發現, 目前, 網上諸如此類的投資公司, 其經營範圍大致包含金融、證券、投資、租賃等方面, 投資方式也均為直接向平臺帳戶轉帳, 資金流向的安全性無任何保障。 “低投入高回報只是很多網路投資平臺用來蠱惑投資者的一種手段, 一旦輕信, 有些不良平臺便會引導投資者反向操作, 賠錢的時候不讓投資者止損, 這樣往往會導致迅速爆倉, 投資者連挽回損失的機會都沒有。 ”

3月10日上午, 淄博一家正規投資理財諮詢機構的負責人宋平向記者透露, 眼下, 多數投資者血本無歸的經歷, 主要是由於投資者缺乏專業金融理財方面的知識,對分析師的解析、建議過分信任。

據宋平介紹,目前,網上充斥著許多網路投資詐騙平臺,因為這類平臺的偽裝隱蔽性較強,許多投資者被騙後甚至還誤以為是自己投資失敗了。“詐騙平臺其實並不難分辨,它們多數以大宗商品交易為例,以合法公司為幌子,分工明確地扮演分析師、操盤手、業務員、代理商等角色,以高額回報誘騙投資者進行投資。”宋平說,投資者受騙在平臺開戶僅是不法分子詐騙的第一步,隨後“分析師”會熱情地向投資者分析行情,帶領投資者在平臺進行操作,並且讓投資者在初期見到很高的收益,以此設法讓投資者加大資金投入。

在這一過程中,不法分子還會通過人工作業的網路交易軟體,人為操縱交易漲跌、製造投資人資金交易“虧損”的假像,而這些“虧損”的資金也就此落入不法分子的口袋。

專家說法監管缺失下的混亂之局

調查中記者發現,受央行降息與股市低迷的影響,近年來,網路投資平臺如雨後春筍般湧現。根據已有的報導顯示,目前,國內網路投資平臺已超過2000多家。現實中,隨著生活水準的不斷提高,許多投資者的理財意識越來越強,而移動互聯網浪潮的來襲,又讓上網淘金成為當下時尚。那麼,網路投資平臺究竟由誰監管?

記者就此諮詢了多個與之相關的部門,而在綜合了相關部門的說法後發現,目前網路投資市場的監管確實有點難。如在諸多網路投資平臺中,現貨交易主要是由商務部門主管,審批權是在地市級的金融部門,而涉及貴重金屬期貨交易是由央行和證監會負責,公司註冊由工商部門負責,網上功能變數名稱註冊由電信部門負責。

“監管主體不一,造就了監管難題。”3月11日,華中科技大學經濟學院經濟學副教授左月華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介紹說,毋庸置疑的是,目前,網路投資理財市場已經成為理財領域的主力軍,但由於正規平臺良莠不齊、違法平臺監督缺位,已嚴重影響了理財市場的有序發展。同時,由於目前網路投資平臺的存在形式五花八門,法律對此又未及時跟進監管,也導致了目前整個行業處於無法可依的尷尬境地。

“相關立法部門應及時出臺互聯網金融監管政策,這需要產業鏈上的各方通力合作,在確保投資者能夠真正享受互聯網帶來便利的同時,更好地保障投資者的合法權益。”左月華說,除此之外,行業也應當提高准入門檻,如對投資專案的發起人、管理團隊和風險操控人員進行資質監管。而對於投資者,則應當對網路投資理財保持理性態度。

主要是由於投資者缺乏專業金融理財方面的知識,對分析師的解析、建議過分信任。

據宋平介紹,目前,網上充斥著許多網路投資詐騙平臺,因為這類平臺的偽裝隱蔽性較強,許多投資者被騙後甚至還誤以為是自己投資失敗了。“詐騙平臺其實並不難分辨,它們多數以大宗商品交易為例,以合法公司為幌子,分工明確地扮演分析師、操盤手、業務員、代理商等角色,以高額回報誘騙投資者進行投資。”宋平說,投資者受騙在平臺開戶僅是不法分子詐騙的第一步,隨後“分析師”會熱情地向投資者分析行情,帶領投資者在平臺進行操作,並且讓投資者在初期見到很高的收益,以此設法讓投資者加大資金投入。

在這一過程中,不法分子還會通過人工作業的網路交易軟體,人為操縱交易漲跌、製造投資人資金交易“虧損”的假像,而這些“虧損”的資金也就此落入不法分子的口袋。

專家說法監管缺失下的混亂之局

調查中記者發現,受央行降息與股市低迷的影響,近年來,網路投資平臺如雨後春筍般湧現。根據已有的報導顯示,目前,國內網路投資平臺已超過2000多家。現實中,隨著生活水準的不斷提高,許多投資者的理財意識越來越強,而移動互聯網浪潮的來襲,又讓上網淘金成為當下時尚。那麼,網路投資平臺究竟由誰監管?

記者就此諮詢了多個與之相關的部門,而在綜合了相關部門的說法後發現,目前網路投資市場的監管確實有點難。如在諸多網路投資平臺中,現貨交易主要是由商務部門主管,審批權是在地市級的金融部門,而涉及貴重金屬期貨交易是由央行和證監會負責,公司註冊由工商部門負責,網上功能變數名稱註冊由電信部門負責。

“監管主體不一,造就了監管難題。”3月11日,華中科技大學經濟學院經濟學副教授左月華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介紹說,毋庸置疑的是,目前,網路投資理財市場已經成為理財領域的主力軍,但由於正規平臺良莠不齊、違法平臺監督缺位,已嚴重影響了理財市場的有序發展。同時,由於目前網路投資平臺的存在形式五花八門,法律對此又未及時跟進監管,也導致了目前整個行業處於無法可依的尷尬境地。

“相關立法部門應及時出臺互聯網金融監管政策,這需要產業鏈上的各方通力合作,在確保投資者能夠真正享受互聯網帶來便利的同時,更好地保障投資者的合法權益。”左月華說,除此之外,行業也應當提高准入門檻,如對投資專案的發起人、管理團隊和風險操控人員進行資質監管。而對於投資者,則應當對網路投資理財保持理性態度。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