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個人信用報告,識破你“拆東牆補西牆”的伎倆

人無信不立, 我們在申請房貸、車貸、信用卡時, 金融機構往往千方百計地要獲得客戶的個人信用報告, 作為審核的重要依據。 有些人在無力償還債務後, 向金融機構借錢企圖“拆東牆補西牆”, 最後卻無法得逞。 儘管金融機構無法精准的知道每個客戶的借款動機, 有些負面的借款動機可以在個人信用報告中找到端倪。

一、信用報告是什麼?

就是您信用歷史的客觀記錄。 記錄您借債還錢、合同履行、遵紀守法等資訊。 也就是您的“經濟身份證”, 主要用於貸款、信用卡審批, 任職資格審查, 員工錄用等。 當你記錄良好, 快速獲得貸款、信用卡, 享受低利率;當你記錄不好, 不利於獲得貸款、信用卡, 利率可能較高。

二、信用報告的資訊哪裡來?

主要來自於放貸機構、公用事業單位、法院和政府部門等。 “不良資訊”指違約資訊、欠稅資訊、法院和行政處罰資訊。 “正面資訊”是您擁有貸款或信用卡且正常還款的資訊。

“負面資訊”是未按合同約定還款的資訊。 都是“不良”, 含義不同!《征信業管理條例》:只要違約就算, 例如逾期1天, 很嚴格;放貸機構:嚴重違約才算, 例如逾期90天以上, 較寬鬆。

那麼, 金融機構拿到我們的個人信用報告後,

主要關注哪些內容呢?

三、是否逾期

逾期代表了你沒有按時履行還款義務, 偶發的、小金額的逾期, 可能還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 24個月之後會被後續的用卡記錄覆蓋掉, 銀行也會綜合地去評估。 但如果是經常性、持續性的逾期, 超過90天以上的話, 帳戶態度就會變成異常, 且會保留數年, 其他會導致帳戶異常的還有使用虛假材料申請信用卡、盜用他人信用卡等。

四、個人資料

信用報告主要記錄五類資訊記錄:

1.基本資訊:包括身份資訊、居住資訊、職業資訊等;

2.信貸資訊:指借債還錢資訊, 信用報告中最核心的資訊;

3.非金融負債資訊:先消費後付款形成的資訊, 如電信繳費;

4.公共資訊:社保公積金資訊、法院資訊、欠稅資訊、行政執法資訊等;

5.查詢資訊:過去2年內, 何人何時因為什麼原因查過您的信用報告。

五、總體的授信額度

這裡要提到“剛性扣減”的概念, 即監管部門要求商業銀行完善授信管理機制, 在授信審批和額度調升時, 要在本行核定的總授信額度基礎上扣減申請人在他行已獲累計信用卡的授信總額, 以防範因為多頭授信導致的授信額度遠超實際還款能力。

六、總額度的使用率

即使你的總體授信額度沒有達到剛性扣減的上限, 但從額度的使用率和使用頻率上還是可以反映出一些問題的, 例如你一共有20萬的信用卡授信額度, 每個月都會把這20萬都用完, 但你提供的收入證明月薪又僅有1萬, 銀行當然會懷疑你的信用卡是否存在套現或資金周轉等風險。

七、短期頻繁的查詢記錄

銀行主動查詢你的信用報告, 原因一般分為“貸款審批”和“貸後管理”, 頻繁的查詢通常預示著這些風險情況, 而且查詢記錄是可見的, 別家銀行也是可以看見記錄, 會有直接的影響。

良好的信用可以給你帶來諸多的便利,而且個人信用報告不僅影響購房、買車、信用卡等,還影響其他的事情。所以,保持好良好的信用是很有必要的。

良好的信用可以給你帶來諸多的便利,而且個人信用報告不僅影響購房、買車、信用卡等,還影響其他的事情。所以,保持好良好的信用是很有必要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