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雙節”到了,市場瘋傳“大戶在囤貨、小戶在搶貨”?

從監測的資料顯示, 今年8月, 原本應該是紡織淡季的時節, 卻走出不一樣的行情:大宗紡織原料價格、市場成交量、社會庫存均呈現出升溫的態勢。 據此, 很多市場人士推測, 這是訂單的提前, 因此今年的“金九銀十”或將降溫。

可眼下, “金九”步入尾聲, 市場的熱度依舊不減, 無論是原料還是面料, 部分規格產品甚至出現一貨難求, 價格還頻頻上調的現象。

不過, 在這樣的表像後面, 小編留意到, 買賣雙方似乎也陷入了充滿矛盾的境地:一方面, 原料已處於歷史相對高位, 讓採購商糾結要不要買;另一方面, 受環保因素的影響,

織機開機率低於去年同期, 而且後市仍有織機要淘汰, 讓原料商糾結要不要賣。 面對接下來的行情, 更多的人仿佛是“霧裡看花”!

▼近期江浙地區聚酯工廠產銷在6-8成, 下游採購積極性整體不高

▼25日, 市場又召開了POY4+2會議, 刺激了下游採購積極性,

尤其是POY產銷爆表, 聚酯市場平均產銷高達200%

原料:大戶在囤貨, 小戶在搶貨

進入9月之後, 大宗紡織原料的主流產品滌綸長絲的庫存也是一降再降……

據統計, 目前滌絲市場整體庫存至5-15天附近;其中FDY庫存圍繞在4-7天水準, POY庫存調整至3-5天左右, 而DTY庫存集中在15-23天附近。

對於很多的原料商來說, 去年這個時候, 很多絲是賣不動的“燙手山芋”, 但是現在很多原料商手頭都沒有大多的庫存, “現在市場採購還是比較多, 尤其是60/24、137/96這兩個規格的, 可以用來做氨綸超柔的面料。 ”江蘇一原料銷售吳總說道。

“之前每次原料囤多了之後,

就絞盡腦汁找客戶、給優惠, 只愁庫存賣不掉, 絲價下跌後, 庫存就貶值。 ”既有織機又做原料貿易的陳總表示, “現在的情況卻明顯改變, 坯布賣太好, 機台數都開滿, 買來的原料內部消化都還不夠。 ”

在市場“漲價論”、“缺貨論”高歌的背景下, 庫存偏低已成了今年滌綸長絲市場的一種常態, 市場甚至瘋傳出“不少大戶在囤貨, 小戶用高價搶貨”的說法。

坯布:價格瘋漲, 現金拿布

從目前的坯布市場來看, “金九”的行情可以說是板上釘釘了, 各大紡織集群行情整體向好, 訂單明顯增多, 染廠非常忙碌!

目前市場成交量較前期明顯放量, 市場主流成交為秋冬服裝面料, 下游採購商、貿易商詢盤氣氛較好, 高密細薄的織物訂單陸續增多,

個別品種不是斷貨就是價格上漲, 尤其是滌塔夫、春亞紡等產品, 據悉, 近期320T膽布上漲幅度較大, 290T滌塔夫也有一定的拉漲。 就290T滌塔夫而言, 今年以來從2.10上漲至2.45元/米, 漲幅在15%左右, 對於一直處於產品的低端貨來說, 這漲幅讓其他產品“羡慕不已”。

“對於現在的價格來看, 感覺是跌不回去了, 這段時間原料一直漲, 坯布價格也跟漲, 尤其是在7、8月份的時候, 我們做貿易的很被動, 坯布價格上漲太多, 市場還沒貨, 我們很多都是現金拿貨, 資金壓力比較大, 現在這現象稍微緩和, 但是很多織造廠家還是要求現金拿貨。 ”盛澤地區做常規防寒面料的張總說道。

但是與往年不同的是, 今年是環保大年, 因此印染和噴水這兩個環節受到了較大的影響, 很多商家表示交期時間大大延長,“現在下訂單交期,一般商談在20天到40天左右。”張總表示。

採購商:究竟是買還是不買?

其實對於原料上漲和面料熱銷,應該說是一個“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局面,可是最近,不少紡織人士在採購的時候表現得很“猶豫”:原本應該到了國慶日、中秋節的備貨節點,究竟該不該多囤貨呢?

吳江某織廠老闆表示,對於備貨這個操作,還是會比較謹慎,即使行情再好,拿原料還是多滿足剛需,怕備貨備多了,後期就是“搬起石頭砸自己腳”;而另一家因生產滌塔夫而大賣織造廠家的織廠負責人也表示,囤貨週期在一周左右,不會囤太多。

當然,在當下火熱的市場助推下,還是有很多織廠老闆沖進原料廠,直接掏錢賣貨,前提是“有貨”可買。如今上游原料上漲熱情開始趨於緩和,可市場還是被籠罩在“買買買”的熱情下,時不時有囤貨操作,市場兩極分化開始明顯,熱銷品繼續“囤囤囤”,滯銷品開始壘庫存……

最後小編想說,短期內其實大可不必擔心原料價格猛漲,當前的市場形勢與內需開始大爆發的2008年完全不同,織造廠家不宜採取激進的囤貨策略,切忌盲目囤貨,需淡定!

很多商家表示交期時間大大延長,“現在下訂單交期,一般商談在20天到40天左右。”張總表示。

採購商:究竟是買還是不買?

其實對於原料上漲和面料熱銷,應該說是一個“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局面,可是最近,不少紡織人士在採購的時候表現得很“猶豫”:原本應該到了國慶日、中秋節的備貨節點,究竟該不該多囤貨呢?

吳江某織廠老闆表示,對於備貨這個操作,還是會比較謹慎,即使行情再好,拿原料還是多滿足剛需,怕備貨備多了,後期就是“搬起石頭砸自己腳”;而另一家因生產滌塔夫而大賣織造廠家的織廠負責人也表示,囤貨週期在一周左右,不會囤太多。

當然,在當下火熱的市場助推下,還是有很多織廠老闆沖進原料廠,直接掏錢賣貨,前提是“有貨”可買。如今上游原料上漲熱情開始趨於緩和,可市場還是被籠罩在“買買買”的熱情下,時不時有囤貨操作,市場兩極分化開始明顯,熱銷品繼續“囤囤囤”,滯銷品開始壘庫存……

最後小編想說,短期內其實大可不必擔心原料價格猛漲,當前的市場形勢與內需開始大爆發的2008年完全不同,織造廠家不宜採取激進的囤貨策略,切忌盲目囤貨,需淡定!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