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老北京城牆磚“歸隱”豐台貨場 千塊牆磚用於庫房建築

法制晚報·看法新聞近日, 有市民在北京市豐台區一座貨場內, 發現不計其數的老北京城磚, 其中絕大多數被當作建材二次利用。

發現

城磚多被二次利用 發現葫蘆形戳記

近日, 北京市文物保護協會會員范紀萍告訴法制晚報·看法新聞記者, 在北京市豐台區劉家村附近, 北京城建集團的一座貨場內, 發現有數千塊老北京城磚、用於庫房建築。

一座廢棄庫房的山牆, 大部分用老北京城磚壘砌。 攝/法制晚報·看法新聞記者崔毅飛

在范紀萍的指引下, 記者來到這處場院, 有六七座庫房, 建築之間由鐵軌分割, 火車能在庫房間穿行、裝卸貨物, 而庫房的台基、也就是月臺, 全部是用青灰色的老磚砌築。 包括一些庫房的柱角, 也能看到老磚。

在場院以東, 一座廢棄的庫房, 山牆下半部大多由青磚砌築而成。 還有一座貨艙, 建築下半部分都是青磚, 上半部用紅磚;場院的北牆,

也能看到這種青磚的身影。 在其中一塊老磚上, 范紀萍還發現了寶葫蘆形的戳記。

散落在路邊的一塊老城磚。 攝/法制晚報·看法新聞記者崔毅飛

范紀萍找到一塊完整的磚塊, 從附近收廢品人那裡借來鉤秤, 稱得重達24公斤, 測量發現,

這塊磚長48cm、寬24cm、厚13cm。 這與資料記載的老北京城磚尺寸完全吻合。

城磚多被用於建造庫房

據家住附近的楊先生回憶, 上世紀60年代, 時常看到有卡車源源不斷將青磚運到此地。 再後來, 這些城磚多被用於建造庫房。

楊先生告訴法制晚報·看法新聞記者, 當時有不少村民蓋房, 也撿來城磚使用。 因為城磚個頭大、分量足, 且異常堅固, 不少人用其作為地基。

記者從北京市城建集團材料公司了接到, 他們知道老北京城磚在單位記憶體在, 但並未就保護等問題進行過部署, 這些年也從未有人提及過此事。 這些城磚基本被二次利用用作建材、應該是在1983年以前。

鑒定

清代老北京城磚 精心燒制而成

82歲的張先得老人, 曾任北京文物研究所顧問,

著有《明清北京城垣和城門》一書。

老人判斷, 根據尺寸、重量、質地判斷, 貨場內的青磚就是老北京城磚。 由於磚上沒有文字, 大致可以判定是清代燒制, 歷史在200-300年之間, 但實難判斷具體是哪一段城牆上的磚。

談及厚重的尺寸和分量, 老人介紹說, 這些城磚全部出自當時的官窯, 大致從取土、篩檢、脫坯、燒制, 要歷經數道繁瑣的工序, 製成一塊磚需要五六個月的時間。 成品還要經過官方的驗收, 分量、質地合格才能投入建設使用。 這些上牆的城磚, 可以說是精工細作。

《北京的城樓與牌樓結構考察》作者孔慶普先生, 1950年分配到北京市建設局道路科任技術員, 曾負責北京城樓等古建的管理和維修工作。

孔慶普告訴記者, 拆下來的城磚,

以明代磚居多, 當時各區蓋民房等, 都有使用老城磚。

北京市文物鑒定委員會委員劉衛東認為, 保護城磚需要更多的群眾參與, 提高憂患意識。 目前發現的城磚可以就地保護。

法制晚報·看法新聞原創作品拒絕任何形式刪改, 看法新聞保留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