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互金協會會長李東榮談金融科技監管:需要平衡創新和風險

經濟觀察網 記者 胡豔明 在9月24日舉行的南開金融(北京)論壇第十五期暨南開金融科技委員會成立大會上, 中國人民銀行原副行長、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會長李東榮就當前金融科技發展與監管的若干問題作專題報告。

李東榮從如何理解金融科技、金融科技的主要模式和類型、國際金融科技的監管趨勢、我國金融科技發展狀況和國家對金融科技應該如何監管五個方面做了專題演講。

李東榮認為, 金融科技折射的是當今時代資訊化和數位化的發展, 金融科技正是新興數位技術在金融領域的應用。 儘管全球範圍內關於金融科技概念的探討持續升溫, 但依靠科技技術載體, 金融科技沒有脫離金融的本質和核心。

目前, 我國互聯網金融已從快速發展階段進入到規範發展階段。 對此, 李東榮從需求和供給兩大維度分析了金融科技發展的兩大驅動因素。

李東榮指出, 消費群體變化、普惠金融所需和低利率市場環境共同構成市場對金融科技的需求因素, 而技術進步、監管環境變化、金融專業人才湧入等因素直接從供給端加速金融科技的形成和發展。

李東榮介紹, 對於金融科技的驅動因素, 各國存在差異:市場化的技術創新是美國金融科技發展的主要驅動因素, 而在英國新加坡等國家, 政府政策引導發揮重要作用, 不同於國外, 中國持續完善的金融服務體系和市場應用需求構成了強大的應用優勢和規模優勢, 正吸引著大量資本的注入。

李東榮結合網路支付、移動支付、P2P、眾籌等金融科技模式和雲計算、大資料、人工智慧、區塊鏈、生物識別等新興技術,

闡述了金融科技行業的發展特徵和對傳統金融機構的衝擊及影響。 他提示, 金融科技通過加劇多元化主體的有效競爭、提高金融服務可獲得性, 降低資訊不對稱等角度對金融系統的穩定發展發揮著正向影響, 但由金融科技引發的金融風險、網路安全及其引發的羊群效應、不正當競爭和系統性風險不容忽視。

目前, 國際組織高度關注金融科技發展。 各國政府對金融科技態度更趨積極, 越來越多的國家意識到, 金融科技與傳統金融的關係是相互促進、合作共贏的, 傳統金融機構可憑藉資金實力、風控能力和金融人才出本等方面的優勢和資源, 與新型金融科技企業共同構建兼具競爭性和包容性的現代金融體系。

因此, 以技術創新為驅動、以消費者保護為前提、以普惠金融為導向、以風險防範為重點的金融科技監管的基本思路和基本原則正逐步形成國際共識。

針對國外業界動態和我國金融科技(互聯網金融)發展現狀, 李東榮提出, 應不斷完善我國金融科技監管等相關機制, 推動金融科技健康發展。 具體而言, 健全金融科技監管框架, 平衡金融科技的創新和風險、加強消費者保護、完善行業自律和行業標準、引領國際監督合作等做法可為我國金融科技的完善發展提供有益思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