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房產>正文

佳兆業重生:萬億舊改、多元化佈局,能找回“失去的兩年”嗎?

在佳兆業停牌的724天裡, 碧桂園、萬科等已大踏步邁入3000億陣營, 如今地產黃金時代已去, 佳兆業要靠什麼追趕?郭英成的雄心會不會遇阻?

兩年前, 在深圳以擅長重新開發爛尾樓聞名的佳兆業, 在歷經鎖盤危機、涉腐傳聞、掌門人郭英成遠遁、債務違約、擊退融創收購等一系列變局後, 一度徘徊在破產邊緣, 總額高達650億的債務重組等待收拾。

兩年後, 佳兆業儼然已經度過艱難時刻, 公司複牌、境內外債務重組完成, 趕上火熱的樓市行情, 2016年實現近300億元銷售額, 成功扭虧為盈。

安全著陸的郭英成, 正帶領佳兆業找回那“失去的兩年”。

9月19日, 年僅38歲的麥帆被提拔為行政總裁, 任期兩年。 擺在佳兆業面前的, 除了借助房地產發展紅利, 繼續開足馬力, 開發巨量舊改土地儲備, 償還高企的債務外, 還多元化佈局了文體旅遊、金融、物業服務、餐飲酒店等產業, 尋找新的利潤支撐點。

這一切能順利進行嗎?

萬億舊改專案隱患

對於郭英成來說, 2017年3月27日是個值得紀念的日子。

前一晚, 在一次性發佈2014年至2016年欠缺的5份業績報告後, 佳兆業解除了複牌最後一道關卡, 此時距離2015年3月底停牌已有724天之久。 此前因為歷年財報涉嫌造假等諸多問題, 接近完成對佳兆業收購的融創董事長孫宏斌曾預言:“佳兆業複不了牌, 它的年報永遠出不來。 ”

▲佳兆業今年上半年扭虧為盈。

浴火重生的佳兆業得到了市場青睞。 複牌首日股價漲幅達到55.77%, 截至9月22日收盤價為6.66港元, 而停牌前僅為1.56港元。

“真的酸甜苦辣。 ”近三年來首次公開現身的郭英成感慨道:“我們發現我們的命真的很好, 運氣也不錯。 公司這一次重組成功主要是擁有良好的信用和一線的優質資源, 特別是土地, 這是最大的關鍵。 ”

▲佳兆業創始人郭英成。

在解決佳兆業高達650億元境內外債務時, 中信銀行、平安銀行、信達資產、長城資產、華融資產、大連銀行、民生銀行、中植系等金融機構伸出援手, 不僅盤活重啟了被封專案, 而且也讓舊改專案的後續開發得以進行, 迅速實現資金回籠。 這些金主看重的正是佳兆業手裡囤積的土地。 佳兆業債務重組負責人譚禮甯就曾公開表示:“因為我們擁有很多優質土地儲備, 當重組的時候, 得到了很多銀行的大力支持。


不過, 這些錢也不是白拿的。 上述金融機構多以股權投資的方式, 入股了佳兆業旗下多個項目。 比如, 中信信託就出資54.45億元, 持有佳兆業旗下鴻利金融99%股權, 間接拿到佳兆業位於南山蛇口東角頭一宗17萬平方米的土地權益。

截至今年6月30日, 佳兆業擁有土地儲備2160萬平方米, 80%位於一線及重點二線城市, 其中粵港澳大灣區的土地儲備占55%, 深圳約310萬平方米。 其中, 約有1400萬平方米的城市更新土地資源, 貨值過萬億元。

在銷售額上, 其在2016年達到298億元, 今年目標定在400億元, 中期目標則要三年內入圍千億房企陣營。 事實上, 早在2014年初, 郭英成即把當年銷售目標定在了300億元。

令人惋惜的是, 佳兆業“失去的兩年”間, 碧桂園、萬科、恒大已經大踏步邁入3000億陣營中。

▲佳兆業土地儲備面積減少。

形勢向好的同時,外界擔心更多的還是佳兆業過高的負債。

財報資料顯示,截至2017年上半年期末,佳兆業總資產1916億元,負債總額1666億元,同比升16.7%,總借款約為1022億元,現金及銀行存款為248億元,總權益為249.6億元。按此計算,公司資產負債率約為87%,淨負債率在100%以上,危機前其淨負債率僅在60%左右。

對此,郭英成在業績會上表示:“佳兆業不是一個純房地產公司,它是一個以舊改、城市更新一二級聯動開發為特色的公司,其中城市更新的負債,因為每個專案的一級開發週期都是5年左右,所以我們這一塊投的資金是不少的。假如說我們城市更新這一塊不算,我們的負債比例還是不錯的,董事會還是覺得能接受的。”

這意味著,未來佳兆業勢必要押注龐大的城市舊改專案,加快專案周轉速度,快速實現銷售回款,以此償還過重的債務負擔。

不過,一個容易被外界忽略的隱患在於,這些舊改項目未來收益並不完全屬於佳兆業,部分要分給此前參與債務重組的金融機構,而且,在日趨嚴峻的樓市調控打壓下,開發商正在“過冬”,資金回籠速度面臨考驗。

多元化佈局勝算幾何

對於佳兆業來說,單純地產商單一角色已經無法滿足郭英成的野心。

或許是目睹了恒大借助足球俱樂部帶來的巨大效益,逐漸恢復生氣的佳兆業也玩起了足球,接手深圳足球俱樂部,征戰中甲。

事實上,除了球隊外,佳兆業還是中國最大的民營文體場館綜合運營商,擁有深圳大運中心、深圳南山文體中心等5城10大標誌性文體場館,運營場館面積124萬平米,管理場館總資產逾100億元。

不過,這只是佳兆業多元化業務佈局的冰山一角。

▲佳兆業旗下業務佈局。

在整合了包括文體、旅遊、酒店、餐飲的佳兆業大文化集團中,近年來就有多筆投資,包括挖來迪士尼高管運營深圳金沙灣國際樂園專案,聯合凱興資本成立100億體育基金,3年要開發50個文旅及科技特色小鎮,創立高端餐飲品牌“嘉美軒”等。

就在今年9月,佳兆業還斥資17.58億元控股主營互聯網行銷業務的A股上市公司明家聯合,這意味著他們終於拿到了自己第一個境內上市平臺。彼時,佳兆業稱,公司充分利用國內資本市場拓寬投融資管道,整合社區O2O、商業O2O、文體O2O等產業,推動互聯網業務與原有產業的融合和發展。

此前,佳兆業在資本市場輾轉騰挪,擁有了另外兩家上市平臺,包括1.97億港元控股美加醫學這家在香港上市、從事牙齒物料及牙醫診所業務的公司,以及1.1億美元控股在美國上市的南太地產公司。甚至,佳兆業還曾與樂視體育、劉益謙爭奪“中國體育產業第一股”中體產業,但最終失利。

對於如此頻繁、大手筆的多元化投資,郭英成在2017年的半年業績會上首次對外解釋,旅遊產業、科技產業和大健康產業是多元化佈局的主要方向,旗下的城市更新專案中雖然住宅部分占比達到6-7成,但其餘的面積均為配套業態,“比如說深圳的城市廣場,批給我們的建面是100多萬平米,公司並沒有全部做住宅。裡面有科技產業,同時還有醫療,特別是科技醫療、健康醫療這一塊。”

這一思路也和眾多地產商類似。接班王石執掌萬科的鬱亮甚至將公司業務分成五大類型,並考慮參與國企混改。

儘管並不知道這些業務何時能夠盈利,但郭英成已經開始考慮分拆上市的可能性,“哪個板塊成熟拆哪個板塊。目前我們的物業板塊比較成熟,在準備中。”財報顯示,2016年全年其物業管理收入為2.7億,而今年上半年達到1.7億元。

不過,擺在佳兆業面前的難題是,擁有這麼多上市平臺及資產之後,如何與主業協同、形成規模化效益是未來挑戰。

▲佳兆業今年上半年主營業務營收構成。

畢竟,單從控股的三家上市公司近期財報來看,多元化佈局勝算幾何尚不明確——2017年上半年明家聯合淨利潤僅為1.05億元,同比下降6.91%,美加醫學淨利為660萬,同比下滑17.76%,而南太地產依舊困在虧損泥淖中。

版權聲明:本文由無冕財經原創,版權歸無冕財經所有。轉載時,請注明“轉載自無冕財經(ID:wumiancaijing),作者:於晫@北京”。如有其它需求,請聯繫我們(微信號:xiaomian0504)。

▲佳兆業土地儲備面積減少。

形勢向好的同時,外界擔心更多的還是佳兆業過高的負債。

財報資料顯示,截至2017年上半年期末,佳兆業總資產1916億元,負債總額1666億元,同比升16.7%,總借款約為1022億元,現金及銀行存款為248億元,總權益為249.6億元。按此計算,公司資產負債率約為87%,淨負債率在100%以上,危機前其淨負債率僅在60%左右。

對此,郭英成在業績會上表示:“佳兆業不是一個純房地產公司,它是一個以舊改、城市更新一二級聯動開發為特色的公司,其中城市更新的負債,因為每個專案的一級開發週期都是5年左右,所以我們這一塊投的資金是不少的。假如說我們城市更新這一塊不算,我們的負債比例還是不錯的,董事會還是覺得能接受的。”

這意味著,未來佳兆業勢必要押注龐大的城市舊改專案,加快專案周轉速度,快速實現銷售回款,以此償還過重的債務負擔。

不過,一個容易被外界忽略的隱患在於,這些舊改項目未來收益並不完全屬於佳兆業,部分要分給此前參與債務重組的金融機構,而且,在日趨嚴峻的樓市調控打壓下,開發商正在“過冬”,資金回籠速度面臨考驗。

多元化佈局勝算幾何

對於佳兆業來說,單純地產商單一角色已經無法滿足郭英成的野心。

或許是目睹了恒大借助足球俱樂部帶來的巨大效益,逐漸恢復生氣的佳兆業也玩起了足球,接手深圳足球俱樂部,征戰中甲。

事實上,除了球隊外,佳兆業還是中國最大的民營文體場館綜合運營商,擁有深圳大運中心、深圳南山文體中心等5城10大標誌性文體場館,運營場館面積124萬平米,管理場館總資產逾100億元。

不過,這只是佳兆業多元化業務佈局的冰山一角。

▲佳兆業旗下業務佈局。

在整合了包括文體、旅遊、酒店、餐飲的佳兆業大文化集團中,近年來就有多筆投資,包括挖來迪士尼高管運營深圳金沙灣國際樂園專案,聯合凱興資本成立100億體育基金,3年要開發50個文旅及科技特色小鎮,創立高端餐飲品牌“嘉美軒”等。

就在今年9月,佳兆業還斥資17.58億元控股主營互聯網行銷業務的A股上市公司明家聯合,這意味著他們終於拿到了自己第一個境內上市平臺。彼時,佳兆業稱,公司充分利用國內資本市場拓寬投融資管道,整合社區O2O、商業O2O、文體O2O等產業,推動互聯網業務與原有產業的融合和發展。

此前,佳兆業在資本市場輾轉騰挪,擁有了另外兩家上市平臺,包括1.97億港元控股美加醫學這家在香港上市、從事牙齒物料及牙醫診所業務的公司,以及1.1億美元控股在美國上市的南太地產公司。甚至,佳兆業還曾與樂視體育、劉益謙爭奪“中國體育產業第一股”中體產業,但最終失利。

對於如此頻繁、大手筆的多元化投資,郭英成在2017年的半年業績會上首次對外解釋,旅遊產業、科技產業和大健康產業是多元化佈局的主要方向,旗下的城市更新專案中雖然住宅部分占比達到6-7成,但其餘的面積均為配套業態,“比如說深圳的城市廣場,批給我們的建面是100多萬平米,公司並沒有全部做住宅。裡面有科技產業,同時還有醫療,特別是科技醫療、健康醫療這一塊。”

這一思路也和眾多地產商類似。接班王石執掌萬科的鬱亮甚至將公司業務分成五大類型,並考慮參與國企混改。

儘管並不知道這些業務何時能夠盈利,但郭英成已經開始考慮分拆上市的可能性,“哪個板塊成熟拆哪個板塊。目前我們的物業板塊比較成熟,在準備中。”財報顯示,2016年全年其物業管理收入為2.7億,而今年上半年達到1.7億元。

不過,擺在佳兆業面前的難題是,擁有這麼多上市平臺及資產之後,如何與主業協同、形成規模化效益是未來挑戰。

▲佳兆業今年上半年主營業務營收構成。

畢竟,單從控股的三家上市公司近期財報來看,多元化佈局勝算幾何尚不明確——2017年上半年明家聯合淨利潤僅為1.05億元,同比下降6.91%,美加醫學淨利為660萬,同比下滑17.76%,而南太地產依舊困在虧損泥淖中。

版權聲明:本文由無冕財經原創,版權歸無冕財經所有。轉載時,請注明“轉載自無冕財經(ID:wumiancaijing),作者:於晫@北京”。如有其它需求,請聯繫我們(微信號:xiaomian0504)。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