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北京明城牆遺址公園

歷史上明城牆全長25公里, 始建於明永樂17年(西元1419年), 距今已有580多年的歷史。 現存的崇文門至城東南角樓一線的城牆遺址全長1.5公里, 是原北京內城城垣的組成部分, 是僅存的一段, 也是北京城的標誌。

其城東南角樓是全國僅存的規模最大的城垣轉角角樓, 始建于明代正統元年(西元1436年), 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公園內“老樹明牆”“殘垣漫步”“古樓新韻”“雉堞鋪翠”等景觀歷史悠久, 內涵豐富, 展現崇文深厚之文化積澱。 城牆遺址的保護工作以現狀保護、排險加固為主, 以少量補缺為輔, 最大程度保存城牆的現狀, 站在城牆下, 歷史的厚重感和滄桑感會油然而生。

北京明城牆遺址公園綠化實施方案是由北京市園林古建設計研究院設計,崇文區園林局組織施工,公園建設以保護城牆為主, 通過營造滄桑、古樸的自然環境, 充分展現古都城牆的文化內涵和歷史風貌。

建成後的北京明城牆遺址公園簡潔、樸素、大方, 結合城牆遺址自然面貌和各綠化 景區的風格特色, 由西向東依次形成“老樹明牆”、“殘垣漫步”、“古樓新韻”等景區。

公園運用簡潔的設計手法, 突出展現城牆的殘缺之美。 以保護城牆為出發點,

以展示古城牆的真實面貌為目的, 為市民提供了一處清靜、自然、古樸、蒼涼的環境。 漫步公園內, 古樹掩映, 綠草茵茵, 綿延古樸的明城牆及深沉凝重的角樓仿佛在向人們訴說民族的滄桑。 公園內結合城牆遺址自然面貌和各綠化景區的風格特點, 由西向東依次建成 “老樹明牆”“殘垣漫步”“古樓新韻”“雉堞鋪翠”等景觀歷史悠久, 內涵豐富, 充分展現古都明城牆的文化內涵和歷史風貌。

遺址公園週邊是一片沿200米長的帶狀公共綠地, 根據不同功能可分為老北京南城根文化區、現代雕塑公園、東便門角樓市民休閒區、城樓遺址公園紀念林、北京火車站南出口及廣場等五個部分。 城牆北側將形成封閉的鬱鬱蔥蔥的綠化帶, 而城牆南側園路的線形、植物的配置都力求簡潔大方。

城牆免費, 角樓10元

地理位置

北京市崇文區崇文門東大街9號、別稱東便門角樓。

交通情況

乘特2、25路、29路、39路、43路、44路、59路、434路、713路、820路至東便門站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