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李炳海:孔子赴周學禮、老子由周入楚考辨

老子、孔子是兩位比肩而立的文化巨人, 並且有過直接交往。 《史記》的《孔子世家》和《老子韓非列傳》, 分別敘述二人的生平事蹟。 《孔子世家》的敘事較為具體,

為考察孔子的人生經歷提供了可靠的依據。 但是, 司馬遷所採用的疏蕩往復的筆法, 也使後人在文本解讀過程中出現一些歧義。 至於《老子韓非列傳》對老子所作的敘述, 則是疑點甚多, 並且過於簡略, 留下了一系列學術懸案。 孔子赴周向老子學禮, 具體情況如何?老子究竟是楚人還是周人?是先仕後隱還是與此相反?孔子與老子相見的時段, 老子隱于楚的地點, 所處歷史時期, 均是不容回避的學術議題。

除《史記》之外, 先秦其他文獻對老子和孔子的事蹟也多有記載。 把這些相關文獻與《史記》對讀, 通過對老子、孔子人生軌跡中的重要事件進行梳理, 具有可操作性, 能夠對一些難點、疑點問題做出比較明確的回答。

一 孔子赴周的具體時段

孔子像

孔子曾經前往東周首都洛陽, 對此, 《史記·孔子世家》有如下記載:

及釐子卒, 懿子與魯人南宮敬叔往學禮焉。 是歲, 季武子卒, 平子代立。 ……魯南宮敬叔言魯君曰:“請與孔子適周。 ”魯君與之一乘車, 兩馬, 一豎子俱, 適周問禮,

蓋見老子雲。 [1]1909

文中所說的厘子, 指孟僖子。 其中提到的懿子、南宮敬叔均系孟僖子之子, 對此, 司馬貞《索隱》作了說明:“《左傳》及《系本》, 敬叔與懿子皆孟僖子之子, 不應更言‘魯人’, 亦太史公之疏耳。 ”[1]1909司馬貞所作的辨析是正確的, 他所說的《系本》, 指的是《世本》, 因避唐太宗李世民之諱而稱《系本》。 如果按照《孔子世家》的上述記載進行推斷, 孔子適周的具體時段不難確認。 他是在孟僖子去世, 孟懿子、南宮敬叔拜他為師之際前往周都洛陽。 因此, 只要孟僖子去世的年份能夠確定下來, 那麼, 孔子赴周的具體時間也就清楚了。 可是, 由於司馬遷採用的是疏蕩往復的敘事筆法, 在上段文字中間插入對孔子一生立身行事的交代, 後面的敘事又從魯昭公二十年,

孔子三十歲時說起, 遂引起各種猜測, 使得這個問題成為歷史懸案。 錢穆先生的《先秦諸子系年·孔子與南宮敬叔適周問禮老子辨》對此進行了系統梳理, 引述清人閻若璩《四書釋地續》的如下文字:

《孔子世家》載適周問禮於老子, 在昭公之二十年, 而孔子年三十。 《莊子》雲:孔子年五十一, 南見老聃, 是為定公九年。 《水經注》雲:孔子年十七適周, 是為昭公七年。 《索隱》謂:孟僖子卒, 南宮敬叔始事孔子, 實敬叔言于魯君, 而得適周, 則又為昭公之二十四年。 是四說者宜何從?餘曰:其昭公二十四年乎?蓋《曾子問》孔子曰:昔者吾從老聃助葬於巷黨, 及堩, 日有食之。 惟昭公二十四年夏五月乙未朔, 日有食之, 亦恰入食限, 此即孔子從老聃問禮時也。

他若昭二十年, 定九年, 皆不日食。 昭七年, 雖日食, 亦恰入食限, 而敬叔尚未從孔子游, 何由適周?[2]90

閻若璩列舉有關孔子適周時段的四種說法, 他認定是在魯昭公二十四年。 他的結論主要有兩個依據, 一是那年五月出現日食, 《禮記·曾子問》提到孔子在周向老子學禮之際遇到日食一事, 二者正相吻合。 二是孔子適周是在南宮敬叔拜他為師之後, 正是那年南宮敬叔開始投于孔子門下。 梁玉繩在《史記志疑》中對閻若璩的說法予以反駁:

敬叔生於昭十一年。 當昭七年, 孔子年十七歲, 不但敬叔未從游, 且未生也。 若昭二十四年, 孔子三十四歲時, 不但僖子方卒, 敬叔未能出門從師。 且生才十四歲, 恐未見於君, 未能至周。 而明年昭公即孫于齊,安所得魯君請之?此皆當缺疑之事。[3]1116

梁氏認為閻若璩的結論無法成立,因為當時南宮敬叔正在父喪期間,不可能與孔子一道前往洛陽。除此之外,馮景的《解舂集》、毛奇齡的《毛氏經問》十二,也是從這方面否定閻若璩的說法。問題的關鍵在於,南宮敬叔是否與孔子一道赴周?

《史記·孔子世家》稱:“魯南宮敬叔言魯君曰:‘請與孔子適周。’”這裡的“請與孔子適周”並不是說自己請求伴隨孔子適周,而是請魯昭公幫助孔子適周,使他得以成行。這裡的“與”字,指的是幫助,而不是參與。南宮敬叔的建議得到採納,魯昭公“與之一乘車,兩馬,一豎子俱,適周問禮。”《孔子世家》的記載很清楚,魯昭公給予孔子一輛兩匹馬駕的車,配備一名隨員,前往周地。兩次出現的“與”字,分別指的是幫助、給予,根本沒有提及南宮敬叔隨同前往一事。閻若璩對《孔子世家》的這段敘事沒有進行深入的辨析,而梁玉繩等人的質疑,則是來自對《孔子世家》的誤讀,是無法成立的。

把孔子赴周的時間斷定為魯昭公二十四年,從《春秋》、《左傳》的相關記載可以得到印證。《左傳·昭公七年》記載,孟僖子隨君前往楚國,因為不能相禮而深感慚愧,在其去世前囑咐兩個兒子拜孔子為師。《春秋·昭公二十四年》記載:“春二月丙戌,仲孫貜卒。”這裡所說的仲孫貜,指的就是孟僖子。他在這年二月去世,他的兩個兒子孟懿子和南宮敬叔,必然要遵循父親的遺囑,拜孔子為師。他們請求昭公幫助孔子赴周,可視為送給老師的見面禮。《春秋·昭公二十四年》記載:“夏五月乙未朔,日有食之。”從孟僖子去世到出現日食,中間相隔兩個半月。《禮記·曾子問》記載,孔子在周向老子學禮,處理喪葬事務時遇到日食。從時間上推算,這是完全可能的。在兩個半月的時間裡,他能夠從魯地到達洛陽,並且與老子接觸。

《孔叢子·嘉言》篇對於孔子赴周有如下記載:

夫子適周,見萇弘,言終退。萇弘語劉文公曰:“吾觀孔仲尼有聖人之表,河目而隆顙,黃帝之形貌也。脩股而龜背,長九尺有六寸,成湯之容體也。然言稱先王,躬履廉讓,洽聞強記,博物不窮,抑亦聖人之興者乎?”劉子曰:“方今周室衰微,而諸侯力爭,孔丘布衣,聖將安施?”[4]1

這裡提到孔子與萇弘的會面,以及萇弘與劉文公的對話。萇弘、劉文公都是周王朝的大夫。萇弘始見於《左傳·昭公十一年》,哀公三年被殺。劉文公始見於《左傳·昭公二十二年》,卒於定公四年。孔子赴周的昭公二十四年前後,正是這兩個人物最活躍的時期。當時周王朝出現內亂,王子朝與敬王爭權,互不相讓。萇弘、劉文公極力擁護周敬王,《左傳·昭公二十三年》記載萇弘對劉文公的勉勵之詞,斷定王子朝必敗。《左傳·昭公二十四年》又記載兩人的對話,萇弘還是鼓勵劉文公,對王子朝應該無所畏懼。孔子是在萇弘、劉文公力挽狂瀾之際到達洛陽,他與萇弘的會面是可能的,《孔叢子·嘉言》篇的上述記載有歷史依據。由此看來,孔子赴周是在魯昭公二十四年,即西元前518年。按照《史記·孔子世家》的記載推算,孔子當時三十四歲。《孔子世家》先是敘述孔子赴周問禮之事,然後按照時間順序記載孔子的社會活動。其中提到他三十歲時與齊景公的對話,三十五歲在齊國欣賞《韶》樂的情景,而沒有涉及他三十四時的活動。顯然,由於前面已經記載孔子三十四歲赴周學禮一事,後面也就沒有重複的必要。在司馬遷看來,孔子赴周學禮與老子相見,是孔子一生最重要的事件,在後代引起的反響極大,因此,在《孔子世家》中把這一事件的記載提前單列,置於孔子重要社會活動的首位。司馬遷沒有完全按照時間順序講述孔子的行跡,有他自己的精心調遣,由此引起後代許多誤解,使孔子赴周學禮一事成為學術懸案,以至於有的學者競懷疑是否實有其事。

二 老子的藏室史之職與孔子的學禮

《史記·老子韓非列傳》稱,老子是“周守藏室之史也”,司馬貞《索隱》寫道:“藏室史,周藏書室之史也。又《張蒼傳》‘老子為柱下史’,蓋即藏室之柱下,因以為官名。”[1]2140《史記·張丞相列傳》稱張蒼:“秦時為禦史,主柱下方書。”張蒼在秦代曾經任柱下史,負責管理朝廷的典籍文獻,因此,人們也把周王朝守藏室之史稱為柱下史,老子曾任此職。按照通常的理解,老子在周王朝的職責是管理朝廷收藏的典籍文獻,可是,從孔子赴周向老子學禮的相關記載來看,老子在周王朝所擔當的職責又不限於典籍文獻的管理。

老子像

《史記》的《孔子世家》、《老子韓非列傳》,對於孔子向老子問禮之事俱有記載,敘述的均是老子對孔子的教誨之語。老子對孔子所作的開導,著眼於如何處事做人,勸他“為人子者毋以有己,為人臣者毋以有己”;又勸他“去子之驕氣與多欲,態色與淫志。”這些話語都是帶有普遍指導意義的至理名言,但沒有涉及具體的禮儀。那麼,孔子是否真的向老子問禮,學習禮儀方面的知識呢?《禮記·曾子問》的相關記載可以回答這個問題。

《禮記·曾子問》有三個條目涉及孔子向老子問禮、習禮的內容,首個條目如下:

曾子問曰:“葬引至於堩,日有食之,則有變乎,且不乎?”

孔子曰:“昔者吾從老聃助葬於巷黨,

及堩,日有食之,老聃曰:‘丘,止柩就道右,止哭以聽變。’既明反,而後行,曰:‘禮也。’反葬而丘問之,曰:‘夫柩不可以反者也?日有食之,不知其已之遲數,則豈如行哉!’老聃曰:‘諸侯朝天子,見日而行,逮日而舍奠。大夫使,見日而行,逮日而舍。夫柩不蚤出,不莫宿,見星而行者,唯罪人與奔父母之喪者乎!日有食之,安知其不見星也?且君子行禮,不以人之親痁患。’吾聞諸老聃雲。”[5]545-546

曾子提出的問題很特殊:如果送葬途中遇到日食,該怎麼處置?是否不再繼續前行?孔子講述他跟隨老聃料理送葬的經歷,回答了曾子的提問。當時是送葬途中遇到日食,老聃令把靈柩停放在道路右側,停止哭聲,日食消失後繼續前行。葬禮結束之後,老聃向孔子講述了這樣做的道理:送葬一定要在白晝進行,不能披星戴月。如果發生日食,就可能有星辰出現,此時如果繼續前行,無異於夜間送葬。從上述記載可以看出,老聃不但熟悉葬禮如何處理遇到日食這種意外情況,而且能夠講出其中的道理,對喪葬禮儀具有專門的知識。

孔子講述他與老子一道料理送葬期間出現日食的偶然事件,孔子赴周學禮是在昭公二十四年,這年確實發生日食,《春秋·昭公二十年》作了記載:“夏五月乙未朔,日有食之。”對此,楊伯峻先生作了如下解釋:

西元前五一八年四月九日日環食,起於西伯利亞西部,略偏東,即向西北而入北冰洋,魯都不能見。諸家以為入食限,僅推算得之。參朱光鑫《歷代日食考》及馮澂《春秋日食集證》。[6]1449

楊先生所給出的結論有充分的科學依據,是可信的。這次日食魯國都城所在地無法見到,因為所處地域偏東。但是,周都洛陽位於魯國都城西部,兩地距離遠達三百多公里,能夠見到日食。《禮記·曾子問》的記載有力地證明,魯昭公二十四年發生日食期間,孔子正在周都跟隨老子學禮,而不是在魯地。

《禮記·曾子問》還有如下記載:

曾子問曰:“下殤土周葬於園,遂輿機而往,塗邇故也。今墓遠,則其葬也如之何?”

孔子曰:“吾聞諸老聃曰:‘昔者史佚有子而死,下殤也,墓遠。’召公謂之曰:‘何以不棺斂于宮中?’史佚曰:‘吾敢乎哉?’召公言于周公,周公曰:‘豈不可?’史佚行之。下殤用棺衣棺,自史佚始也。”[5]549

曾子此次所問,是喪葬經常遇到的問題:古代對於夭折而死的人進行安葬,是把停屍之床運到墓地,然後殮入棺中。古代墓地距離人的居住區較近,可以採取這種方式。可是,到了春秋時期,墓地與居民區之間的距離已經很遠,該如何處理呢?對此,孔子以老子講述的歷史故實做了回答。西周初年朝廷大臣史佚的兒子夭折,墓地很遠。昭公建議他在宮中入殮,然後運往墓地下葬。征得周公的同意,採用了這種方式,是喪葬之禮的變通之舉。老子熟悉這種處理方式的由來,把它講述給孔子,孔子又向曾子作了傳授。

《禮記·曾子問》末尾條目有如下記載:

子夏曰:“金革之事無辟也者,非與?”

孔子曰:“吾聞諸老聃曰:‘昔者魯公伯禽有為為之也。’今以三年之喪從其利者,吾弗知也。”[5]549

子夏的提問是針對當時喪禮的哀不足而發。按照古禮的規定,哭喪者在悲哀達到極點時要以手捶胸,即所謂的辟。子夏向孔子詢問,哭喪者遇到戰爭之事而不再以手捶胸,是否屬於違禮之行?孔子轉述老子的話語,追溯這種變通性的由來:魯國早期君主伯禽在哭喪之際由於出現戰事,他在痛哭之後就未再以手捶胸,馬上率兵出征,因為形勢十分危急。隨後,孔子補充道,現在的人都是以逐利為目的,征伐不止,哭喪而不再捶胸,我不知道怎麼看待這種做法,實際是對此表示不滿。孔子對子夏提問所作的回答,還是援引老子的話語為依據,再次表明孔子曾經向老子學禮,其中主要是喪禮。

《禮記·曾子問》三次提到孔子向老子學習喪禮之事,並且每個條目都援引老子的話語。關於《曾子問》一文的性質,孔穎達寫道:

鄭《目錄》雲:“名為《曾子問》者,以其記問多明於禮,故著姓名以顯之。曾子,孔

子弟子曾參。此於《別錄》屬喪服。[7]1388《曾子問》主要是孔子與曾參之間的對話,涉及的均是與喪葬之禮相關的事項。孔子學說在傳承過程中,曾參所起的作用尤為顯著,《曾子問》的可信程度是較高的。雖然不是正史,但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老子在周王朝擔任守藏室之史,負責管理朝廷收藏的典籍文獻。那麼,他的這種任職是否有機會參與喪禮呢?這從藏室史的隸屬關係中可以找到線索,得到答案。《左傳·昭公二年》記載:“晉侯使韓宣子來聘……觀書于大史氏,見《易》、《象》與《魯春秋》。”楊伯峻先生注雲:“大史掌文獻檔案策書。”[6]1226魯國朝廷藏書的管理屬於大史的職權範圍,由此推斷,老子所擔當的藏室史之職,是周王朝大史的下屬。

大史,《周禮·春官》對於其職責作了明確標示,其中寫道:“大喪,執法以蒞勸防。遣之日,讀誄。凡喪事考焉。小喪,賜諡。”[8]818大史在朝廷喪葬禮儀中發揮重要作用,帶有督察的性質。對於其中的“執法以蒞勸防”之語,孫詒讓寫道:“勸防本喪祝所管,大史抱喪葬之法以蒞其事,備有遺失也。”[9]550大史對喪葬起督察作用,自然要全程參與。大史的下屬有小史,還有府、史、胥、徒。老子所任的藏室史是大史和小史的下屬。既然無論大喪小喪,大史都要全程參與,對禮儀起督察作用,那麼,作為藏書史的老聃,當然有機會參與朝廷的喪葬活動,並且對禮儀很熟悉。從藏室史與大史的隸屬關係,及大史的職能考察,《禮記·曾子問》所載老聃向孔子傳授喪禮之事是可信的,熟悉喪禮可以說是老聃的專業特長。

老子在周王朝任藏室史,他的上司是大史。周代見於記載最早的大史是史佚,《左傳》六次提到他,分別見於僖公十五年、文公十五年、宣公十二年、成公四年、襄公十四年、昭西元年。《禮記·曾子問》記載,老聃向孔子傳授喪禮時提到史佚,可見他對這位周初大史是熟悉的。

老聃在周王朝的任職使他有機會參與喪禮,對喪禮很熟悉。由此而來,《老子》第三十一章也就以喪禮來闡發自己的理念:

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偏將軍居左,上將軍居右,言以喪禮處之。殺人眾多,以悲哀蒞之;戰勝,以喪禮處之。[10]126-127

《老子》一書總體上對禮持否定態度,對它多有批判,基本不對具體禮儀加以陳述。第三十一章屬於例外,是由於反對戰爭而提到軍禮和喪禮。他對軍禮和喪禮的尚右指出其合理性,因為同屬凶事。顯然,這與老子在周王朝任藏室史時曾經參與喪葬活動,並且熟悉喪禮有直接關聯。喪禮尚右,《禮記·曾子問》所載老子、孔子助葬而遇日食一事,老子令孔子“止柩就道右”,體現的正是喪禮尚右的規定。

老子所任藏室史的上司是太史,所以後代傳說就把老子本人說成是周太史。《史記·老子韓非列傳》有如下記載:

自孔子死後百二十九年,而史記周太史儋見秦獻公曰:“始秦與周合,合五百歲而離,離七十歲而霸王者出焉。”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1]2142

這裡所引太史儋之語,還見於《史記》的《周本記》和《秦本紀》。太史儋見秦獻公,是在秦獻公十一年(西元前374),上距孔子去世一百一十九年。這裡的周太史儋與老聃不是同一個歷史階段的人物,但有人認為太史儋即老子並非空穴來風,而是有其原因,那就是老子在周王朝所任的藏室史之職與周太史有關聯,太史是他的上司。再加上聃、儋讀音相近,因此,後人有時便把二者相混淆,誤認為太史儋就是老聃。

《史記·老子韓非列傳》開頭寫道:“老子者,楚苦縣厲鄉曲仁裡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後面又寫道:“老子,隱君子也。”把這兩段文字相串聯,很容易給人這樣的印象:老子是楚人,隱士,後任周守藏室之史,是從楚地到周王朝入仕任職。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有無這種可能?清人汪中在《老子考異》中提出質疑,否定這種可能性。錢穆先生贊同汪中的說法,他寫道:“汪氏疑楚人隱者不為周史,是也。”[11]7汪氏、錢氏的懷疑是有道理的,在整個春秋時期,見不到楚人入仕于周的記載,其他諸侯國成員在周室任職者也極其罕見。老子不可能是由楚國隱士而入仕于周,而他確實在周王朝任藏室史之職。合理的解釋只有一種,那就是老聃乃周人,是在本地入仕。春秋時期實行的是世卿世祿制度,平民百姓的後代無緣到周王朝擔當藏室史之職。老子姓李氏,從他的姓氏考察,應是周王朝貴族的後裔。李,有時指外交使者。《左傳·僖公三十年》有“行李之往來”的說法,楊伯峻先生寫道:

行李,古代專用司外交之官,行人之官也,亦作行理。昭十三年《傳》“行李之命無日不至”是也。參顧炎武《補正》。[6]480

行李指外交使者,老子姓李,他的祖先可能充當過外交使者。《管子·法法》篇稱,舜為首領階段,“皋陶為李”。尹知章注:“古治獄之官。作此李官。”[12]93李,有時指法官或作理。老聃姓李,再加上藏室史所屬的太史系統充當喪禮督察的角色,以及《老子》與後代法家的密切關聯,老聃出自法官家族,是治獄之官後裔的可能性更大。

老子在後代被神化,成為道教的通天教主,因此,對於他的李姓也作了神秘的解說。《老子韓非列傳》張守節《正義》引《玄妙內篇》雲:“李母懷胎,八十一歲,逍遙李樹下,乃割左腋而生。”[1]3139這是道教的附會之說,不足為信。

老聃應是生於周地,出自法官或外交使者家族,以貴族後裔的身份入仕于周,任藏室史。至於《老子韓非列傳》稱他為楚人、隱君子,那應該是他後來的居住地和身份。

三 老子的自周入楚而隱

老聃是楚地的隱居君子,不但《史記·老子韓非列傳》有明確記載,先秦其他多種文獻也反復提及。由此看來,老聃確實曾經居住在楚地,隱居不仕。那麼,他是在哪個時段,以何種方式由周入楚呢?這從《左傳》的相關敘事可以找到線索。

如前所述,孔子入周向老聃學禮是在魯昭公二十四年,在此期間,周王室正發生內亂,王子朝與周敬王爭奪王位。王子朝居於王城,周敬王居於王城之外。王子朝居於王城,因此,東周王朝的珍寶、典籍都在他的掌控之下。《左傳·昭公二十六年》記載,周敬王借助晉國的軍事力量與王子朝相爭,原來擁護王子朝的朝廷大臣召簡公亦反戈,驅逐王子朝:

召伯盈逐王子朝,王子朝及召氏之族、毛伯得、尹氏固、南宮嚚奉周之典籍以奔楚。[6]1475

王子朝奔楚是在魯昭公二十六年,也就是孔子赴周向老聃學禮之後的第二年。這是一個重大的歷史事件,王子朝入楚不但有周王朝一大批高官及其家族成員相伴隨,而且還把許多周王室所藏的典籍帶入此地。對此,清人惠棟評論道:

周之典籍,盡在楚矣。三墳、五典、八索、九丘,左史倚相、觀射父讀之。而楚《檮杌》之書,頗可觀。《周語》采之,流及屈、宋,而楚騷比于周《雅》,書之益人如是。[13]246

惠棟充分注意到周典入楚所產生的巨大文化效應。不過,他提到左史倚相能讀三墳、五典方面的記載,見於昭公十二年,是在王子朝奔楚之前。觀射父回答楚昭王有關祭祀方面的詢問,見於《國語·楚語下》,是在王子朝奔楚之後。

王子朝入楚攜帶周王室的大量典籍和許多朝廷官員,由此推斷,當時任藏室史的老聃也應該隨從前往。王子朝攜帶周室典籍入楚,需要專門人員加以管理保護。老聃作為這方面的官吏,對於入楚一事無法推辭和拒絕。即使他不想前往,在當時的形勢下也是身不由己。有些涉及這個歷史階段故實的早期典籍,透露出老聃由周入楚的資訊。《左傳·哀公六年》有如下記載:

是歲也,有雲如眾赤鳥,夾日以飛三日。楚子使問諸周大史。周大史曰:“其當王身乎!若榮之,可移於今尹、司馬。”

王曰:“除腹心之疾,而置諸股肱,何益?不轂不有大過,天其夭諸?”遂弗萗。[6]1635-1636

文中的楚子,指楚昭王。當時出現異常的天象,楚昭王派人向周太史詢問其中的緣故。對於其中的周太史,服虔作了如下解說:

諸侯皆有太史,主周所賜典籍,故曰周太史。一曰:是時往問周太史。[13]275

服虔對於周太史的解釋列出兩種說法,一指楚及其他諸侯國執掌周室所賜典籍的太史,均是本地官員;二是指周王朝的太史。服虔傾向於前一種說法。對於服虔所作的解釋,楊伯峻先生作了如下辨析:

周未嘗賜典籍與楚,王子朝奉周典籍奔楚,亦不得謂之周太史。如宣二年《傳》:“太史書曰”,襄公二十五年《傳》“太史書”,皆晉、齊本國之大史,楚有大史,亦不得稱周大史。一謂是往問周大史,沈欽韓《補注》舉《說苑·君道篇》為證,是也。《說苑》雲:“昭王患之,使人乘驛,東而問諸太史州黎。”且此時昭王在域父,距周室近,距楚反遠,故至王城問也。[6]1635

楊先生稱楚國朝廷任職的太史不能稱為周太史,這個結論是正確的。至於承襲沈欽韓的說法,把周太史說成是周都王城任職的太史,則經不起推敲。《左傳·哀公六年》記載“秋七月,楚子在城父,將救陳。”並且于當月去世,向周太史詢問異常天象之事就是在此期間。城父位於今河南平頂山附近,如果楚昭王派人向周王朝進行詢問,應該是向西北行進,而不是像《說苑·君道》所說的“東而問諸太史州黎”,那與周都洛陽是南轅北轍。《說苑·君道》篇所說的太史州黎,並不是當時正在周王朝任職的太史,而是另有所指。

如前所述,王子朝攜帶周王朝一大批官員及許多典籍入楚,太史的下屬有專門管理典籍的藏室史,太史對典籍的管理保護負有不可推卸的領導責任。由此推斷,《左傳·哀公六年》所說的周太史,既不是在楚國朝廷任職的太史,也不是周王朝當時在職的太史,而是隨王子朝流亡到楚地的周太史。他在楚國朝廷沒有任職,但楚王遇到災異事象派人向他詢問。如果《說苑·君道》篇的記載可靠,這位元流亡到楚地的周太史之名為州黎,既然太史隨王子朝流亡到楚地,作為他下屬的老聃奉命相隨是完全可能的。楚昭王卒于魯哀公六年(西元前489),上距王子朝入楚的昭公二十六年(西元前516),計十七年。當年流亡入楚的周太史在楚昭王去世那年仍然健在,故楚王派人向他詢問,《左傳》仍以周太史稱之。

《說苑·君道》篇敘述楚昭王派人向太史詢問災異之事。“東而問諸太史州黎”。[13]23當時,楚昭王在城父,即今河南平頂山一帶,從這裡向東推移二百公里左右,就是屬陳地的苦縣,即今河南鹿邑。據《史記·老子韓非列傳》的記載,老子是“苦縣厲鄉曲仁裡人”。從周太史所處空間方位判斷,他與老子的住處相距不遠,或者就在同一地區。造成這種巧合的原因,要從楚國對政治流亡人員的安置方面去尋找。楚國對於進入楚地,並且被接納的政治流亡人員,不是安置在楚國腹地,而是讓他們居住在淮河以北,即楚國的北部。《左傳·定公五年》記載,吳國夫概王“奔楚,為棠谿氏”。楊伯峻先生對此作了如下解釋:

《潛夫論·志氏姓》:“棠谿,谿穀名也,在汝南西平。”汪繼培《箋》謂“西平”當作“吳房”,蓋據《水經·濯水注》,實不必。棠谿在今河南遂平縣西北,見 楊守敬《水經注疏》卷三十一《濯水》。與後漢之西平接界,王符時或屬西平縣也。[6]1551-1552

夫概王是吳王闔廬之弟,他在流亡到楚國之後向被安置在汝水流域,位於楚國北部要塞方域之外,所處緯度上與老子所在的苦縣大體相近,兩處距離二百公里左右。從楚國對夫概王的安置地域推測,王子朝率眾入楚後,可能被安置在當時屬於陳地、而實際上是楚國領地的河南苦縣一帶。周太史、老子均居住在這個地區,因此,楚昭王在城父可以派人東行而向周太史詢問災異之事。苦縣應是老子入楚之後的居住地,而不是他的籍貫和出生地。

《史記·老子韓非列傳》有如下記載:

老子脩道德,其學以自隱無名為務。

居周久之,見周之衰,乃遂去。至關,關令尹喜曰:“子將隱矣,強為我著書。”於是老子乃著書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餘言而去,莫知其所終。[1]2141

以上記載帶有傳說的性質,但是其中所說的老子“見周之衰,乃遂去”,卻是歷史事實。這裡所說的“周之衰”,指的是周王朝內亂。所說的“乃遂去”,指的是離開周地。關於老子“至關”,古代或把關說成是函谷關,或者說成是散關,司馬貞《索隱》列舉了兩種不同的說法:

李尤《函谷關銘》雲:“尹喜要老子留作二篇”,而崔浩以尹喜又為散關令是也。[1]2141

李尤是東漢人,崔浩是北魏人,他們把老子所至之關分別說成是函谷關和散關。函谷關在今河南靈寶北,在周都洛陽西部。稱老子過函谷關,由此衍生出老子入秦,西去化胡等一系列傳說。散關位於今陝西寶雞附近,斷定老子經過的是散關,也是認為他從洛陽西行。對於關尹之稱,黃瑞雲先生提出如下質疑:

“令尹”是楚官名,其地位相當於秦之丞相。中原關隘的守吏根本不得稱為令尹。[15]115

黃先生的質疑是有道理的。既然中原關隘的守吏不能稱為令尹,而老子所經關隘的守吏稱為令尹,所以,老子所經過的關隘不是函谷關,也不是散關,而是屬於楚國管轄的關隘。關隘守吏而以令尹稱之,反映的是楚文化的屬性。章太炎先生在《訄書》重訂本《官統》中有如下論述:

楚相曰“令尹”,上比國君;(尹即古君字。故《左傳春秋》“君氏”,《公羊》作“尹氏”。上世家族政體,君父同尊。父從又持杖,君亦從又持杖。《喪服傳》曰:“杖者,爵也。”)其君曰:“令長”,下比百僚。(楚官有“莫敖”,其君早殤及弑者亦曰“某敖”。敖本酋豪字,猶西旅獻豪,今作“獒”也。此亦君臣同號之一事。)[16]255

楚國有君臣同號的情況,既然如此,楚國行政長官稱為令尹,管理關隘的長官,當然也可以稱為令尹。關令尹之稱,表明老子離開周都之後,是經過楚國關隘而最後隱居於苦縣。

老子由周入楚,在苦縣隱居,那裡在唐代時還有老子的宅和廟。《括地志》寫道:“苦縣在亳州谷陽縣界,有老子宅及廟,廟中有九井尚存。”[17]137老子入楚之後隱居在苦縣,因此,那裡有他的宅及廟的遺跡。

四 孔子、老子在楚地交往傳說的生成背景

老子自周入楚後居於陳地苦縣,成為一名隱士。老子隱居之後是否還與孔子見過面,正史無明文,《莊子》一書則多次出現老子與孔子對話的寓言,有的還明顯是以老子隱居之地為背景。《莊子》的寓言有許多虛擬成分,不能全都以實求之。但是,其中有些情節、場面並非純屬子虛烏有,而是有歷史和現實的投影。

《莊子·天運》篇有如下記載:

孔子行年五十有一而不聞道,乃南之沛見老聃。老聃曰:“子來乎!吾聞子,北方之賢者也,子亦得道乎?”孔子曰:“未得也。”老子曰:“子惡乎求之哉?”曰:“吾求之於度數,五年而未得也。”老子曰:“子又惡乎求之哉?”曰:“吾求之於陰陽,十有二年而未得。”[18]516-517

這則寓言把孔子、老子相見的地點設定在沛,對此,《經典釋文》收錄司馬彪的如下解釋:“老子,陳國相人。相,今屬苦縣,與沛相近。”[18]516司馬彪的注解是正確的,這則寓言是以老子的隱居地為背景。《史記·孔子世家》記載,定公八年,孔子年五十。定公九年,孔子年五十一,任中都宰,並且治理有方,政績顯著。孔子五十一歲並沒有前往楚地拜見老子一事,這則寓言屬於虛擬。令人深思的是,孔子在追述自己求道經歷時,並沒有從青年時期開始說起,而是只往前追溯十七年。先說十七年之中的前五年,其次再說以後的十二年。也就是說,孔子的追述是從他三十五歲說起,未涉及三十四歲以前的經歷。如前所述,孔子是在三十四歲赴周向老子學禮,這則寓言是虛擬老子、孔子第二次相見的情節,所以,把地點鎖定在沛,把孔子對學道經歷的追述限定在此前的十七年。如果不是出自這種考慮,不會有五十一歲和十七年兩個時段的設定,兩人在周都的交往作為預設和鋪墊潛藏在寓言的時間背景之中

《莊子·天運》篇所載老子與孔子對話的寓言不止一則,在上面所述寓言之後,又有孔子、子貢相繼與老子對話的故事,再往後面又是孔子與老子相見的傳說,是《天運》篇結尾的段落,開頭如下:

孔子謂老聃曰:“丘治《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經,自以為久矣,孰知其故矣。以奸者七十二君,論先王之道而明周、召之跡,一君無所鉤用。甚矣夫!人之難說也,道之難明邪?”[18]531

這裡出現的是老年孔子,是在遊歷多個諸侯國之後與老子相見。這則寓言提出一個問題,即孔子離開魯國期間所經歷地域與老子的隱居之處是否距離很近?兩人是否有機會相見?

老子隱居于陳地苦縣,孔子在離開魯國期間確實在陳地有過較長時間的停留。據《孔子世家》記載,孔子第一次駐留于陳國是魯定公十四年開始,在那裡長達三年,是五十六至五十八歲期間。孔子第二次入陳是魯哀公三年,孔子六十歲,在那裡停留一年。哀公四年,孔子困于陳、蔡之間。老子入楚是魯昭公二十四年(西元前518),下距孔子首次入陳的定公十四年(西元前496)二十二年。距孔子第二次入陳的魯哀公三年(西元前492)二十六年,相隔時間不是很長。老子是位長壽之人,《史記·老子韓非列傳》稱:“蓋老子百有六十餘歲,或言兩百餘歲。”這種傳聞可信度很有限,但老子高夀則是事實。由此推斷,孔子兩次駐留陳地期間,老子仍然健在。陳都在今河南淮陽,再往東百里就是老子隱居的苦縣,兩地相距較近,孔子在陳期間有與老子相見的可能。至於這種可能是否成為現實,已經無法考證。先秦許多典籍都提到孔子、老子在楚地的直接交往,那是因為歷史上確實存在這種機遇。在書寫敘事過程中,兩位文化巨人在楚地見面的機遇和可能性,作為緣分和事實加以展示。至於《莊子》書中出現的兩人交往的頻率很高,一方面是因為老子、莊子同屬道家學派;另一方面則是由於老子隱居的苦縣與莊子的故里亳縣相鄰。對於莊子而言,老子具有前代鄉賢的性質。

參考文獻:

[1]司馬遷.史記[M].北京:中華書局,1998.

[2]閻若璩.四書釋地續[M].上海:上海書店,1988影印《清經解》(卷二十一).

[3]梁玉繩.史記志疑[M].北京:中華書局,1981.

[4]傅亞庶.孔叢子校釋[M].北京:中華書局,2011.

[5]孫希旦.禮記集解[M].北京:中華書局,1996.

[6]楊伯峻.春秋左傳注[M].北京:中華書局,1981.

[7]孔穎達.禮記正義[M].北京:中華書局,1980影印《十三經注疏》本.

[8]賈公彥.周禮注疏[M].北京:中華書局,1980影印《十三經注疏》本.

[9]孫詒讓.周禮正義[M]//清人注疏十三經(二).北京:中華書局,1998.

[10]老子道德經河上公章句[M].北京:中華書局,1997.

[11]錢穆.先秦諸子系年[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

[12]戴望.管子校證[M].北京:中華書局,1996影印《諸子集成》(五).

[13]洪亮吉.春秋左傳詁[M]//清人注疏十三經(四).北京:中華書局,1998.

[14]向宗魯.說苑校證[M].北京:中華書局,2000.

[15]黃瑞雲.老子本源[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

[16]章太炎.章太炎全集: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17]賀次君.括地志輯校[M].北京:中華書局,1980.

[18]郭慶藩.莊子集釋[M].北京:中華書局,1978.

而明年昭公即孫于齊,安所得魯君請之?此皆當缺疑之事。[3]1116

梁氏認為閻若璩的結論無法成立,因為當時南宮敬叔正在父喪期間,不可能與孔子一道前往洛陽。除此之外,馮景的《解舂集》、毛奇齡的《毛氏經問》十二,也是從這方面否定閻若璩的說法。問題的關鍵在於,南宮敬叔是否與孔子一道赴周?

《史記·孔子世家》稱:“魯南宮敬叔言魯君曰:‘請與孔子適周。’”這裡的“請與孔子適周”並不是說自己請求伴隨孔子適周,而是請魯昭公幫助孔子適周,使他得以成行。這裡的“與”字,指的是幫助,而不是參與。南宮敬叔的建議得到採納,魯昭公“與之一乘車,兩馬,一豎子俱,適周問禮。”《孔子世家》的記載很清楚,魯昭公給予孔子一輛兩匹馬駕的車,配備一名隨員,前往周地。兩次出現的“與”字,分別指的是幫助、給予,根本沒有提及南宮敬叔隨同前往一事。閻若璩對《孔子世家》的這段敘事沒有進行深入的辨析,而梁玉繩等人的質疑,則是來自對《孔子世家》的誤讀,是無法成立的。

把孔子赴周的時間斷定為魯昭公二十四年,從《春秋》、《左傳》的相關記載可以得到印證。《左傳·昭公七年》記載,孟僖子隨君前往楚國,因為不能相禮而深感慚愧,在其去世前囑咐兩個兒子拜孔子為師。《春秋·昭公二十四年》記載:“春二月丙戌,仲孫貜卒。”這裡所說的仲孫貜,指的就是孟僖子。他在這年二月去世,他的兩個兒子孟懿子和南宮敬叔,必然要遵循父親的遺囑,拜孔子為師。他們請求昭公幫助孔子赴周,可視為送給老師的見面禮。《春秋·昭公二十四年》記載:“夏五月乙未朔,日有食之。”從孟僖子去世到出現日食,中間相隔兩個半月。《禮記·曾子問》記載,孔子在周向老子學禮,處理喪葬事務時遇到日食。從時間上推算,這是完全可能的。在兩個半月的時間裡,他能夠從魯地到達洛陽,並且與老子接觸。

《孔叢子·嘉言》篇對於孔子赴周有如下記載:

夫子適周,見萇弘,言終退。萇弘語劉文公曰:“吾觀孔仲尼有聖人之表,河目而隆顙,黃帝之形貌也。脩股而龜背,長九尺有六寸,成湯之容體也。然言稱先王,躬履廉讓,洽聞強記,博物不窮,抑亦聖人之興者乎?”劉子曰:“方今周室衰微,而諸侯力爭,孔丘布衣,聖將安施?”[4]1

這裡提到孔子與萇弘的會面,以及萇弘與劉文公的對話。萇弘、劉文公都是周王朝的大夫。萇弘始見於《左傳·昭公十一年》,哀公三年被殺。劉文公始見於《左傳·昭公二十二年》,卒於定公四年。孔子赴周的昭公二十四年前後,正是這兩個人物最活躍的時期。當時周王朝出現內亂,王子朝與敬王爭權,互不相讓。萇弘、劉文公極力擁護周敬王,《左傳·昭公二十三年》記載萇弘對劉文公的勉勵之詞,斷定王子朝必敗。《左傳·昭公二十四年》又記載兩人的對話,萇弘還是鼓勵劉文公,對王子朝應該無所畏懼。孔子是在萇弘、劉文公力挽狂瀾之際到達洛陽,他與萇弘的會面是可能的,《孔叢子·嘉言》篇的上述記載有歷史依據。由此看來,孔子赴周是在魯昭公二十四年,即西元前518年。按照《史記·孔子世家》的記載推算,孔子當時三十四歲。《孔子世家》先是敘述孔子赴周問禮之事,然後按照時間順序記載孔子的社會活動。其中提到他三十歲時與齊景公的對話,三十五歲在齊國欣賞《韶》樂的情景,而沒有涉及他三十四時的活動。顯然,由於前面已經記載孔子三十四歲赴周學禮一事,後面也就沒有重複的必要。在司馬遷看來,孔子赴周學禮與老子相見,是孔子一生最重要的事件,在後代引起的反響極大,因此,在《孔子世家》中把這一事件的記載提前單列,置於孔子重要社會活動的首位。司馬遷沒有完全按照時間順序講述孔子的行跡,有他自己的精心調遣,由此引起後代許多誤解,使孔子赴周學禮一事成為學術懸案,以至於有的學者競懷疑是否實有其事。

二 老子的藏室史之職與孔子的學禮

《史記·老子韓非列傳》稱,老子是“周守藏室之史也”,司馬貞《索隱》寫道:“藏室史,周藏書室之史也。又《張蒼傳》‘老子為柱下史’,蓋即藏室之柱下,因以為官名。”[1]2140《史記·張丞相列傳》稱張蒼:“秦時為禦史,主柱下方書。”張蒼在秦代曾經任柱下史,負責管理朝廷的典籍文獻,因此,人們也把周王朝守藏室之史稱為柱下史,老子曾任此職。按照通常的理解,老子在周王朝的職責是管理朝廷收藏的典籍文獻,可是,從孔子赴周向老子學禮的相關記載來看,老子在周王朝所擔當的職責又不限於典籍文獻的管理。

老子像

《史記》的《孔子世家》、《老子韓非列傳》,對於孔子向老子問禮之事俱有記載,敘述的均是老子對孔子的教誨之語。老子對孔子所作的開導,著眼於如何處事做人,勸他“為人子者毋以有己,為人臣者毋以有己”;又勸他“去子之驕氣與多欲,態色與淫志。”這些話語都是帶有普遍指導意義的至理名言,但沒有涉及具體的禮儀。那麼,孔子是否真的向老子問禮,學習禮儀方面的知識呢?《禮記·曾子問》的相關記載可以回答這個問題。

《禮記·曾子問》有三個條目涉及孔子向老子問禮、習禮的內容,首個條目如下:

曾子問曰:“葬引至於堩,日有食之,則有變乎,且不乎?”

孔子曰:“昔者吾從老聃助葬於巷黨,

及堩,日有食之,老聃曰:‘丘,止柩就道右,止哭以聽變。’既明反,而後行,曰:‘禮也。’反葬而丘問之,曰:‘夫柩不可以反者也?日有食之,不知其已之遲數,則豈如行哉!’老聃曰:‘諸侯朝天子,見日而行,逮日而舍奠。大夫使,見日而行,逮日而舍。夫柩不蚤出,不莫宿,見星而行者,唯罪人與奔父母之喪者乎!日有食之,安知其不見星也?且君子行禮,不以人之親痁患。’吾聞諸老聃雲。”[5]545-546

曾子提出的問題很特殊:如果送葬途中遇到日食,該怎麼處置?是否不再繼續前行?孔子講述他跟隨老聃料理送葬的經歷,回答了曾子的提問。當時是送葬途中遇到日食,老聃令把靈柩停放在道路右側,停止哭聲,日食消失後繼續前行。葬禮結束之後,老聃向孔子講述了這樣做的道理:送葬一定要在白晝進行,不能披星戴月。如果發生日食,就可能有星辰出現,此時如果繼續前行,無異於夜間送葬。從上述記載可以看出,老聃不但熟悉葬禮如何處理遇到日食這種意外情況,而且能夠講出其中的道理,對喪葬禮儀具有專門的知識。

孔子講述他與老子一道料理送葬期間出現日食的偶然事件,孔子赴周學禮是在昭公二十四年,這年確實發生日食,《春秋·昭公二十年》作了記載:“夏五月乙未朔,日有食之。”對此,楊伯峻先生作了如下解釋:

西元前五一八年四月九日日環食,起於西伯利亞西部,略偏東,即向西北而入北冰洋,魯都不能見。諸家以為入食限,僅推算得之。參朱光鑫《歷代日食考》及馮澂《春秋日食集證》。[6]1449

楊先生所給出的結論有充分的科學依據,是可信的。這次日食魯國都城所在地無法見到,因為所處地域偏東。但是,周都洛陽位於魯國都城西部,兩地距離遠達三百多公里,能夠見到日食。《禮記·曾子問》的記載有力地證明,魯昭公二十四年發生日食期間,孔子正在周都跟隨老子學禮,而不是在魯地。

《禮記·曾子問》還有如下記載:

曾子問曰:“下殤土周葬於園,遂輿機而往,塗邇故也。今墓遠,則其葬也如之何?”

孔子曰:“吾聞諸老聃曰:‘昔者史佚有子而死,下殤也,墓遠。’召公謂之曰:‘何以不棺斂于宮中?’史佚曰:‘吾敢乎哉?’召公言于周公,周公曰:‘豈不可?’史佚行之。下殤用棺衣棺,自史佚始也。”[5]549

曾子此次所問,是喪葬經常遇到的問題:古代對於夭折而死的人進行安葬,是把停屍之床運到墓地,然後殮入棺中。古代墓地距離人的居住區較近,可以採取這種方式。可是,到了春秋時期,墓地與居民區之間的距離已經很遠,該如何處理呢?對此,孔子以老子講述的歷史故實做了回答。西周初年朝廷大臣史佚的兒子夭折,墓地很遠。昭公建議他在宮中入殮,然後運往墓地下葬。征得周公的同意,採用了這種方式,是喪葬之禮的變通之舉。老子熟悉這種處理方式的由來,把它講述給孔子,孔子又向曾子作了傳授。

《禮記·曾子問》末尾條目有如下記載:

子夏曰:“金革之事無辟也者,非與?”

孔子曰:“吾聞諸老聃曰:‘昔者魯公伯禽有為為之也。’今以三年之喪從其利者,吾弗知也。”[5]549

子夏的提問是針對當時喪禮的哀不足而發。按照古禮的規定,哭喪者在悲哀達到極點時要以手捶胸,即所謂的辟。子夏向孔子詢問,哭喪者遇到戰爭之事而不再以手捶胸,是否屬於違禮之行?孔子轉述老子的話語,追溯這種變通性的由來:魯國早期君主伯禽在哭喪之際由於出現戰事,他在痛哭之後就未再以手捶胸,馬上率兵出征,因為形勢十分危急。隨後,孔子補充道,現在的人都是以逐利為目的,征伐不止,哭喪而不再捶胸,我不知道怎麼看待這種做法,實際是對此表示不滿。孔子對子夏提問所作的回答,還是援引老子的話語為依據,再次表明孔子曾經向老子學禮,其中主要是喪禮。

《禮記·曾子問》三次提到孔子向老子學習喪禮之事,並且每個條目都援引老子的話語。關於《曾子問》一文的性質,孔穎達寫道:

鄭《目錄》雲:“名為《曾子問》者,以其記問多明於禮,故著姓名以顯之。曾子,孔

子弟子曾參。此於《別錄》屬喪服。[7]1388《曾子問》主要是孔子與曾參之間的對話,涉及的均是與喪葬之禮相關的事項。孔子學說在傳承過程中,曾參所起的作用尤為顯著,《曾子問》的可信程度是較高的。雖然不是正史,但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老子在周王朝擔任守藏室之史,負責管理朝廷收藏的典籍文獻。那麼,他的這種任職是否有機會參與喪禮呢?這從藏室史的隸屬關係中可以找到線索,得到答案。《左傳·昭公二年》記載:“晉侯使韓宣子來聘……觀書于大史氏,見《易》、《象》與《魯春秋》。”楊伯峻先生注雲:“大史掌文獻檔案策書。”[6]1226魯國朝廷藏書的管理屬於大史的職權範圍,由此推斷,老子所擔當的藏室史之職,是周王朝大史的下屬。

大史,《周禮·春官》對於其職責作了明確標示,其中寫道:“大喪,執法以蒞勸防。遣之日,讀誄。凡喪事考焉。小喪,賜諡。”[8]818大史在朝廷喪葬禮儀中發揮重要作用,帶有督察的性質。對於其中的“執法以蒞勸防”之語,孫詒讓寫道:“勸防本喪祝所管,大史抱喪葬之法以蒞其事,備有遺失也。”[9]550大史對喪葬起督察作用,自然要全程參與。大史的下屬有小史,還有府、史、胥、徒。老子所任的藏室史是大史和小史的下屬。既然無論大喪小喪,大史都要全程參與,對禮儀起督察作用,那麼,作為藏書史的老聃,當然有機會參與朝廷的喪葬活動,並且對禮儀很熟悉。從藏室史與大史的隸屬關係,及大史的職能考察,《禮記·曾子問》所載老聃向孔子傳授喪禮之事是可信的,熟悉喪禮可以說是老聃的專業特長。

老子在周王朝任藏室史,他的上司是大史。周代見於記載最早的大史是史佚,《左傳》六次提到他,分別見於僖公十五年、文公十五年、宣公十二年、成公四年、襄公十四年、昭西元年。《禮記·曾子問》記載,老聃向孔子傳授喪禮時提到史佚,可見他對這位周初大史是熟悉的。

老聃在周王朝的任職使他有機會參與喪禮,對喪禮很熟悉。由此而來,《老子》第三十一章也就以喪禮來闡發自己的理念:

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偏將軍居左,上將軍居右,言以喪禮處之。殺人眾多,以悲哀蒞之;戰勝,以喪禮處之。[10]126-127

《老子》一書總體上對禮持否定態度,對它多有批判,基本不對具體禮儀加以陳述。第三十一章屬於例外,是由於反對戰爭而提到軍禮和喪禮。他對軍禮和喪禮的尚右指出其合理性,因為同屬凶事。顯然,這與老子在周王朝任藏室史時曾經參與喪葬活動,並且熟悉喪禮有直接關聯。喪禮尚右,《禮記·曾子問》所載老子、孔子助葬而遇日食一事,老子令孔子“止柩就道右”,體現的正是喪禮尚右的規定。

老子所任藏室史的上司是太史,所以後代傳說就把老子本人說成是周太史。《史記·老子韓非列傳》有如下記載:

自孔子死後百二十九年,而史記周太史儋見秦獻公曰:“始秦與周合,合五百歲而離,離七十歲而霸王者出焉。”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1]2142

這裡所引太史儋之語,還見於《史記》的《周本記》和《秦本紀》。太史儋見秦獻公,是在秦獻公十一年(西元前374),上距孔子去世一百一十九年。這裡的周太史儋與老聃不是同一個歷史階段的人物,但有人認為太史儋即老子並非空穴來風,而是有其原因,那就是老子在周王朝所任的藏室史之職與周太史有關聯,太史是他的上司。再加上聃、儋讀音相近,因此,後人有時便把二者相混淆,誤認為太史儋就是老聃。

《史記·老子韓非列傳》開頭寫道:“老子者,楚苦縣厲鄉曲仁裡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後面又寫道:“老子,隱君子也。”把這兩段文字相串聯,很容易給人這樣的印象:老子是楚人,隱士,後任周守藏室之史,是從楚地到周王朝入仕任職。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有無這種可能?清人汪中在《老子考異》中提出質疑,否定這種可能性。錢穆先生贊同汪中的說法,他寫道:“汪氏疑楚人隱者不為周史,是也。”[11]7汪氏、錢氏的懷疑是有道理的,在整個春秋時期,見不到楚人入仕于周的記載,其他諸侯國成員在周室任職者也極其罕見。老子不可能是由楚國隱士而入仕于周,而他確實在周王朝任藏室史之職。合理的解釋只有一種,那就是老聃乃周人,是在本地入仕。春秋時期實行的是世卿世祿制度,平民百姓的後代無緣到周王朝擔當藏室史之職。老子姓李氏,從他的姓氏考察,應是周王朝貴族的後裔。李,有時指外交使者。《左傳·僖公三十年》有“行李之往來”的說法,楊伯峻先生寫道:

行李,古代專用司外交之官,行人之官也,亦作行理。昭十三年《傳》“行李之命無日不至”是也。參顧炎武《補正》。[6]480

行李指外交使者,老子姓李,他的祖先可能充當過外交使者。《管子·法法》篇稱,舜為首領階段,“皋陶為李”。尹知章注:“古治獄之官。作此李官。”[12]93李,有時指法官或作理。老聃姓李,再加上藏室史所屬的太史系統充當喪禮督察的角色,以及《老子》與後代法家的密切關聯,老聃出自法官家族,是治獄之官後裔的可能性更大。

老子在後代被神化,成為道教的通天教主,因此,對於他的李姓也作了神秘的解說。《老子韓非列傳》張守節《正義》引《玄妙內篇》雲:“李母懷胎,八十一歲,逍遙李樹下,乃割左腋而生。”[1]3139這是道教的附會之說,不足為信。

老聃應是生於周地,出自法官或外交使者家族,以貴族後裔的身份入仕于周,任藏室史。至於《老子韓非列傳》稱他為楚人、隱君子,那應該是他後來的居住地和身份。

三 老子的自周入楚而隱

老聃是楚地的隱居君子,不但《史記·老子韓非列傳》有明確記載,先秦其他多種文獻也反復提及。由此看來,老聃確實曾經居住在楚地,隱居不仕。那麼,他是在哪個時段,以何種方式由周入楚呢?這從《左傳》的相關敘事可以找到線索。

如前所述,孔子入周向老聃學禮是在魯昭公二十四年,在此期間,周王室正發生內亂,王子朝與周敬王爭奪王位。王子朝居於王城,周敬王居於王城之外。王子朝居於王城,因此,東周王朝的珍寶、典籍都在他的掌控之下。《左傳·昭公二十六年》記載,周敬王借助晉國的軍事力量與王子朝相爭,原來擁護王子朝的朝廷大臣召簡公亦反戈,驅逐王子朝:

召伯盈逐王子朝,王子朝及召氏之族、毛伯得、尹氏固、南宮嚚奉周之典籍以奔楚。[6]1475

王子朝奔楚是在魯昭公二十六年,也就是孔子赴周向老聃學禮之後的第二年。這是一個重大的歷史事件,王子朝入楚不但有周王朝一大批高官及其家族成員相伴隨,而且還把許多周王室所藏的典籍帶入此地。對此,清人惠棟評論道:

周之典籍,盡在楚矣。三墳、五典、八索、九丘,左史倚相、觀射父讀之。而楚《檮杌》之書,頗可觀。《周語》采之,流及屈、宋,而楚騷比于周《雅》,書之益人如是。[13]246

惠棟充分注意到周典入楚所產生的巨大文化效應。不過,他提到左史倚相能讀三墳、五典方面的記載,見於昭公十二年,是在王子朝奔楚之前。觀射父回答楚昭王有關祭祀方面的詢問,見於《國語·楚語下》,是在王子朝奔楚之後。

王子朝入楚攜帶周王室的大量典籍和許多朝廷官員,由此推斷,當時任藏室史的老聃也應該隨從前往。王子朝攜帶周室典籍入楚,需要專門人員加以管理保護。老聃作為這方面的官吏,對於入楚一事無法推辭和拒絕。即使他不想前往,在當時的形勢下也是身不由己。有些涉及這個歷史階段故實的早期典籍,透露出老聃由周入楚的資訊。《左傳·哀公六年》有如下記載:

是歲也,有雲如眾赤鳥,夾日以飛三日。楚子使問諸周大史。周大史曰:“其當王身乎!若榮之,可移於今尹、司馬。”

王曰:“除腹心之疾,而置諸股肱,何益?不轂不有大過,天其夭諸?”遂弗萗。[6]1635-1636

文中的楚子,指楚昭王。當時出現異常的天象,楚昭王派人向周太史詢問其中的緣故。對於其中的周太史,服虔作了如下解說:

諸侯皆有太史,主周所賜典籍,故曰周太史。一曰:是時往問周太史。[13]275

服虔對於周太史的解釋列出兩種說法,一指楚及其他諸侯國執掌周室所賜典籍的太史,均是本地官員;二是指周王朝的太史。服虔傾向於前一種說法。對於服虔所作的解釋,楊伯峻先生作了如下辨析:

周未嘗賜典籍與楚,王子朝奉周典籍奔楚,亦不得謂之周太史。如宣二年《傳》:“太史書曰”,襄公二十五年《傳》“太史書”,皆晉、齊本國之大史,楚有大史,亦不得稱周大史。一謂是往問周大史,沈欽韓《補注》舉《說苑·君道篇》為證,是也。《說苑》雲:“昭王患之,使人乘驛,東而問諸太史州黎。”且此時昭王在域父,距周室近,距楚反遠,故至王城問也。[6]1635

楊先生稱楚國朝廷任職的太史不能稱為周太史,這個結論是正確的。至於承襲沈欽韓的說法,把周太史說成是周都王城任職的太史,則經不起推敲。《左傳·哀公六年》記載“秋七月,楚子在城父,將救陳。”並且于當月去世,向周太史詢問異常天象之事就是在此期間。城父位於今河南平頂山附近,如果楚昭王派人向周王朝進行詢問,應該是向西北行進,而不是像《說苑·君道》所說的“東而問諸太史州黎”,那與周都洛陽是南轅北轍。《說苑·君道》篇所說的太史州黎,並不是當時正在周王朝任職的太史,而是另有所指。

如前所述,王子朝攜帶周王朝一大批官員及許多典籍入楚,太史的下屬有專門管理典籍的藏室史,太史對典籍的管理保護負有不可推卸的領導責任。由此推斷,《左傳·哀公六年》所說的周太史,既不是在楚國朝廷任職的太史,也不是周王朝當時在職的太史,而是隨王子朝流亡到楚地的周太史。他在楚國朝廷沒有任職,但楚王遇到災異事象派人向他詢問。如果《說苑·君道》篇的記載可靠,這位元流亡到楚地的周太史之名為州黎,既然太史隨王子朝流亡到楚地,作為他下屬的老聃奉命相隨是完全可能的。楚昭王卒于魯哀公六年(西元前489),上距王子朝入楚的昭公二十六年(西元前516),計十七年。當年流亡入楚的周太史在楚昭王去世那年仍然健在,故楚王派人向他詢問,《左傳》仍以周太史稱之。

《說苑·君道》篇敘述楚昭王派人向太史詢問災異之事。“東而問諸太史州黎”。[13]23當時,楚昭王在城父,即今河南平頂山一帶,從這裡向東推移二百公里左右,就是屬陳地的苦縣,即今河南鹿邑。據《史記·老子韓非列傳》的記載,老子是“苦縣厲鄉曲仁裡人”。從周太史所處空間方位判斷,他與老子的住處相距不遠,或者就在同一地區。造成這種巧合的原因,要從楚國對政治流亡人員的安置方面去尋找。楚國對於進入楚地,並且被接納的政治流亡人員,不是安置在楚國腹地,而是讓他們居住在淮河以北,即楚國的北部。《左傳·定公五年》記載,吳國夫概王“奔楚,為棠谿氏”。楊伯峻先生對此作了如下解釋:

《潛夫論·志氏姓》:“棠谿,谿穀名也,在汝南西平。”汪繼培《箋》謂“西平”當作“吳房”,蓋據《水經·濯水注》,實不必。棠谿在今河南遂平縣西北,見 楊守敬《水經注疏》卷三十一《濯水》。與後漢之西平接界,王符時或屬西平縣也。[6]1551-1552

夫概王是吳王闔廬之弟,他在流亡到楚國之後向被安置在汝水流域,位於楚國北部要塞方域之外,所處緯度上與老子所在的苦縣大體相近,兩處距離二百公里左右。從楚國對夫概王的安置地域推測,王子朝率眾入楚後,可能被安置在當時屬於陳地、而實際上是楚國領地的河南苦縣一帶。周太史、老子均居住在這個地區,因此,楚昭王在城父可以派人東行而向周太史詢問災異之事。苦縣應是老子入楚之後的居住地,而不是他的籍貫和出生地。

《史記·老子韓非列傳》有如下記載:

老子脩道德,其學以自隱無名為務。

居周久之,見周之衰,乃遂去。至關,關令尹喜曰:“子將隱矣,強為我著書。”於是老子乃著書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餘言而去,莫知其所終。[1]2141

以上記載帶有傳說的性質,但是其中所說的老子“見周之衰,乃遂去”,卻是歷史事實。這裡所說的“周之衰”,指的是周王朝內亂。所說的“乃遂去”,指的是離開周地。關於老子“至關”,古代或把關說成是函谷關,或者說成是散關,司馬貞《索隱》列舉了兩種不同的說法:

李尤《函谷關銘》雲:“尹喜要老子留作二篇”,而崔浩以尹喜又為散關令是也。[1]2141

李尤是東漢人,崔浩是北魏人,他們把老子所至之關分別說成是函谷關和散關。函谷關在今河南靈寶北,在周都洛陽西部。稱老子過函谷關,由此衍生出老子入秦,西去化胡等一系列傳說。散關位於今陝西寶雞附近,斷定老子經過的是散關,也是認為他從洛陽西行。對於關尹之稱,黃瑞雲先生提出如下質疑:

“令尹”是楚官名,其地位相當於秦之丞相。中原關隘的守吏根本不得稱為令尹。[15]115

黃先生的質疑是有道理的。既然中原關隘的守吏不能稱為令尹,而老子所經關隘的守吏稱為令尹,所以,老子所經過的關隘不是函谷關,也不是散關,而是屬於楚國管轄的關隘。關隘守吏而以令尹稱之,反映的是楚文化的屬性。章太炎先生在《訄書》重訂本《官統》中有如下論述:

楚相曰“令尹”,上比國君;(尹即古君字。故《左傳春秋》“君氏”,《公羊》作“尹氏”。上世家族政體,君父同尊。父從又持杖,君亦從又持杖。《喪服傳》曰:“杖者,爵也。”)其君曰:“令長”,下比百僚。(楚官有“莫敖”,其君早殤及弑者亦曰“某敖”。敖本酋豪字,猶西旅獻豪,今作“獒”也。此亦君臣同號之一事。)[16]255

楚國有君臣同號的情況,既然如此,楚國行政長官稱為令尹,管理關隘的長官,當然也可以稱為令尹。關令尹之稱,表明老子離開周都之後,是經過楚國關隘而最後隱居於苦縣。

老子由周入楚,在苦縣隱居,那裡在唐代時還有老子的宅和廟。《括地志》寫道:“苦縣在亳州谷陽縣界,有老子宅及廟,廟中有九井尚存。”[17]137老子入楚之後隱居在苦縣,因此,那裡有他的宅及廟的遺跡。

四 孔子、老子在楚地交往傳說的生成背景

老子自周入楚後居於陳地苦縣,成為一名隱士。老子隱居之後是否還與孔子見過面,正史無明文,《莊子》一書則多次出現老子與孔子對話的寓言,有的還明顯是以老子隱居之地為背景。《莊子》的寓言有許多虛擬成分,不能全都以實求之。但是,其中有些情節、場面並非純屬子虛烏有,而是有歷史和現實的投影。

《莊子·天運》篇有如下記載:

孔子行年五十有一而不聞道,乃南之沛見老聃。老聃曰:“子來乎!吾聞子,北方之賢者也,子亦得道乎?”孔子曰:“未得也。”老子曰:“子惡乎求之哉?”曰:“吾求之於度數,五年而未得也。”老子曰:“子又惡乎求之哉?”曰:“吾求之於陰陽,十有二年而未得。”[18]516-517

這則寓言把孔子、老子相見的地點設定在沛,對此,《經典釋文》收錄司馬彪的如下解釋:“老子,陳國相人。相,今屬苦縣,與沛相近。”[18]516司馬彪的注解是正確的,這則寓言是以老子的隱居地為背景。《史記·孔子世家》記載,定公八年,孔子年五十。定公九年,孔子年五十一,任中都宰,並且治理有方,政績顯著。孔子五十一歲並沒有前往楚地拜見老子一事,這則寓言屬於虛擬。令人深思的是,孔子在追述自己求道經歷時,並沒有從青年時期開始說起,而是只往前追溯十七年。先說十七年之中的前五年,其次再說以後的十二年。也就是說,孔子的追述是從他三十五歲說起,未涉及三十四歲以前的經歷。如前所述,孔子是在三十四歲赴周向老子學禮,這則寓言是虛擬老子、孔子第二次相見的情節,所以,把地點鎖定在沛,把孔子對學道經歷的追述限定在此前的十七年。如果不是出自這種考慮,不會有五十一歲和十七年兩個時段的設定,兩人在周都的交往作為預設和鋪墊潛藏在寓言的時間背景之中

《莊子·天運》篇所載老子與孔子對話的寓言不止一則,在上面所述寓言之後,又有孔子、子貢相繼與老子對話的故事,再往後面又是孔子與老子相見的傳說,是《天運》篇結尾的段落,開頭如下:

孔子謂老聃曰:“丘治《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經,自以為久矣,孰知其故矣。以奸者七十二君,論先王之道而明周、召之跡,一君無所鉤用。甚矣夫!人之難說也,道之難明邪?”[18]531

這裡出現的是老年孔子,是在遊歷多個諸侯國之後與老子相見。這則寓言提出一個問題,即孔子離開魯國期間所經歷地域與老子的隱居之處是否距離很近?兩人是否有機會相見?

老子隱居于陳地苦縣,孔子在離開魯國期間確實在陳地有過較長時間的停留。據《孔子世家》記載,孔子第一次駐留于陳國是魯定公十四年開始,在那裡長達三年,是五十六至五十八歲期間。孔子第二次入陳是魯哀公三年,孔子六十歲,在那裡停留一年。哀公四年,孔子困于陳、蔡之間。老子入楚是魯昭公二十四年(西元前518),下距孔子首次入陳的定公十四年(西元前496)二十二年。距孔子第二次入陳的魯哀公三年(西元前492)二十六年,相隔時間不是很長。老子是位長壽之人,《史記·老子韓非列傳》稱:“蓋老子百有六十餘歲,或言兩百餘歲。”這種傳聞可信度很有限,但老子高夀則是事實。由此推斷,孔子兩次駐留陳地期間,老子仍然健在。陳都在今河南淮陽,再往東百里就是老子隱居的苦縣,兩地相距較近,孔子在陳期間有與老子相見的可能。至於這種可能是否成為現實,已經無法考證。先秦許多典籍都提到孔子、老子在楚地的直接交往,那是因為歷史上確實存在這種機遇。在書寫敘事過程中,兩位文化巨人在楚地見面的機遇和可能性,作為緣分和事實加以展示。至於《莊子》書中出現的兩人交往的頻率很高,一方面是因為老子、莊子同屬道家學派;另一方面則是由於老子隱居的苦縣與莊子的故里亳縣相鄰。對於莊子而言,老子具有前代鄉賢的性質。

參考文獻:

[1]司馬遷.史記[M].北京:中華書局,1998.

[2]閻若璩.四書釋地續[M].上海:上海書店,1988影印《清經解》(卷二十一).

[3]梁玉繩.史記志疑[M].北京:中華書局,1981.

[4]傅亞庶.孔叢子校釋[M].北京:中華書局,2011.

[5]孫希旦.禮記集解[M].北京:中華書局,1996.

[6]楊伯峻.春秋左傳注[M].北京:中華書局,1981.

[7]孔穎達.禮記正義[M].北京:中華書局,1980影印《十三經注疏》本.

[8]賈公彥.周禮注疏[M].北京:中華書局,1980影印《十三經注疏》本.

[9]孫詒讓.周禮正義[M]//清人注疏十三經(二).北京:中華書局,1998.

[10]老子道德經河上公章句[M].北京:中華書局,1997.

[11]錢穆.先秦諸子系年[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

[12]戴望.管子校證[M].北京:中華書局,1996影印《諸子集成》(五).

[13]洪亮吉.春秋左傳詁[M]//清人注疏十三經(四).北京:中華書局,1998.

[14]向宗魯.說苑校證[M].北京:中華書局,2000.

[15]黃瑞雲.老子本源[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

[16]章太炎.章太炎全集: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17]賀次君.括地志輯校[M].北京:中華書局,1980.

[18]郭慶藩.莊子集釋[M].北京:中華書局,1978.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