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幫使用者挺過股災 他的系統測算資產風險值 準確率99% 獲投資天使輪

◆極智金融雲創始人邢昱

文| 鉛筆道 記者 孫 嬌

►導語

2016年, 股災, 綠色夾雜著焦躁籠罩大盤。

10月25日, 某支股票一天之內下跌了七個百分點。

券商接到大客戶焦急打來的電話。 “我往這支股票上配了7000多萬, 撐不住了, 該怎麼辦。 ”

“怎麼辦?”券商把問題拋向了邢昱。 “你們的系統不是厲害嗎, 能否出一套解決方案。 ”

券商口裡的系統是邢昱團隊開發的極智金融雲SaaS軟體, 可輔助投顧團隊完成資產的風險把控、組合優化及投後管理等。

邢昱將股票代碼輸入系統, 查看其壓力測試、流動性和價格衝擊等一系列指標後, 給出了這樣的建議:如果第二天開盤, 股票跌幅達到3%, 則將股票分五次掛單拋售。 如果沒有跌到3%, 則繼續持有。

他坦言, 原則是最大風險可控, 當客戶知道自己最多能虧多少時, 心裡就有底了。 “而我們要做的, 就是儘量減少損失。 ”

現實情況比想像的要好。 第二天開盤,

股票雖仍在下跌, 但跌幅始終沒有跨越3%, 隨後更是掉頭往上, “漲成了一隻妖股”。

而股災期間, 正是極智金融雲產品剛剛推出的階段。 邢昱與合夥人北京、深圳幾地跑, 向券商、基金等推廣試用產品。

截至目前, 極智金融雲已與多家券商、基金、銀行以及人大經濟論壇等達成合作, 預計下個月可實現產品收費。

注:邢昱承諾文中資料無誤, 為其真實性負責, 鉛筆道已備份錄音速記, 為內容客觀性背書。

第一次產品試錯

在上一家公司工作時, 邢昱與李翛然的工位離得並不遠。 兩人會一起討論一些金融相關的問題, 火花時常在碰撞的不經意間產生。

彼時, 邢昱的腦海中已經轉悠著一個互聯網金融的概念。 他想讓電腦替代投資顧問的重複勞動, 幫使用者挑選理財產品, 並輔助投後調倉。

為此, 他界定了幾個問題。 首先, 產品要面向C端使用者收費;其次, 系統能夠對金融資產進行風險定價, 並在投後跟蹤管理過程中, 分析資產之間的關聯程度。

現在看來, 產品有點類似於如今時髦的智慧投顧,

但在P2P理財尚且火花初現的2013年, 邢昱並沒有給想法一個準確的定義。 他試著將思考倒給比自己小6歲的李翛然, 想問問他有什麼解決的辦法。

“這不就是我一直以來在做的事情嗎?”李一臉興奮。 自英國里茲大學金融數學系碩士畢業之後, 他曾在國外從事高頻交易, 利用複雜的數學模型套利。 在嘗到財富的甜頭後, 這個1987年出生的小夥子押上全部身家, 卻跌落穀底, 賠了上百萬。

◆極智金融雲合夥人李翛然

回國之後, 他一邊在投行工作, 一邊搭建風控模型, 利用電腦的數學計算為投資提供參考。

2014年5月, 兩人雙雙辭職, 組建團隊, 踏上創業征程。 為了省錢, 公司沒有固定的辦公室, 四五個人在國貿附近的咖啡廳遊擊辦公。

誕生在咖啡廳的第一個想法是一個記錄帳單和夢想的軟體。 用戶設定一個夢想, 如旅遊、留學等, 利用軟體記錄目標之下的收入和支出。

團隊想以此獲取目標使用者, 在合適的時機切入個人理財。

產品於2014年9月上線, 隨後, 專案獲得天使輪投資。

但團隊並沒有等來那個合適的時機。在後臺資料中,他們發現這款更像記帳軟體的產品所帶來的使用者多為剛畢業的大學生,可支配資產有限,距離他們理想中的中產階級用戶有較大差距。

C端流量困境

半年之後,團隊反覆運算產品,乾脆把投顧模組拎出來單做,面向家庭理財。產品以場景化方式切入,比如家庭成長軌跡中面臨的買房子、生孩子、孩子上學等一系列問題。

使用者設定目標之後,可在智慧投顧的輔助下理財,並以此計算出達到目標所需要的花費以及時間。系統可説明使用者挑選理財產品,優化投資組合,在資產發生變化時提醒調節倉位等。

至此,團隊開始收穫付費使用者,系統按月收取30元的使用費。其中,為用戶提供的名為“多米一號”的投資組合,贖回期為T+1,由風險相對較低的債券型公募基金加貨幣基金組成。從2014年到2016年兩年期間為用戶創造了30%的累積收益。

而幕後支撐起整套產品的,正是在團隊不斷驗證和積累下所跑出來的一個個數學模型。例如在風險測算上,系統可計算出在未來10個交易日內,如果發生極端情況,使用者所購買的一支股票或基金最大的損失範圍是多少,其準確率達99%。

◆資產風險分佈

然而,正如大多數App產品所面臨的流量困境一樣,團隊在獲取用戶方面顯得無力。

2015年年底,邢昱決定在C端刹車。“當時想了兩個辦法,一是有一個大的品牌背書,讓用戶可以信任我們;二是融一大筆錢進來,可以燒補貼。但這兩點,我們都不具備。”

把系統從幕後推向台前

為尋找突破,邢昱與合夥人不斷找行業裡的人聊天,有風投、投行等。介紹產品時,對方通常會問“你們憑什麼能挑出好的產品”、“靠什麼控制風險”……邢昱會打開電腦,向對方展示一整套後臺系統。

“為什麼不把這個東西拿出來,做成一個生意呢?”旁觀者一語點醒夢中人。

一直以來,團隊想以智慧投顧產品的形式面向使用者,殊不知身處幕後的系統也可以被推向台前,與B端企業合作,作為投資顧問的輔助產品。

邢昱便召集從業人員、如基金經理、操盤手、交易員等組成小型沙龍,大家一起使用產品、講意見、提需求。

去年9月18日,極智金融雲產品上市。剛推出時,系統只有組合管理一個大模組,輔助投資顧問挑選適合使用者的投資組合。其中又分為風險價值模組、情景類比模組、流動性以及價格衝擊測算等若干個小模組。

投資顧問可以使用系統,測算資產的風險值、模擬其在風險較大環境下(如2015年股災)的表現以及資產拋售所用的時間和對市場造成的波動性影響。

◆資產流動性測試

在金融和技術為主的團隊組成下,邢昱與合夥人李翛然扮演起銷售的角色,開始到處跑市場,尋找試用企業。而這些企業,包括券商、基金等,則作為種子使用者,可免費使用產品,並提出改進建議。

今年年初,團隊推出資產管理模組,進一步為機構使用者提供使用場景。以私募基金為例,過去私募公司管理資產時,需要處理大量表格,將產品淨值等資料一個個摘出來,合成一張表格。複盤產品表現以及投資經理的投資業績時,其資料工作量往往需要一個團隊耗費一周的時間。

但在管理模組的加持下,這些資料都可在幾秒鐘內生成並呈現出來,投資業績以及產品表現一目了然,節省了大量的重複勞動。

邢昱記得拿著產品跟人大經濟論壇談合作時,金融學院的教授試用產品後,形色嚴肅地講了三句話:“第一、這個東西有用,好東西;第二、前景很好;第三、這件事做成的話很有意義。”

看著對方的表情,邢昱本以為事情要黃了,聽到回復,懸著的心才放回了肚子裡。

截至目前,極智金融雲已與多家券商、基金、銀行以及人大經濟論壇等達成合作,預計下個月可實現產品收費。邢昱介紹,團隊正在招募銷售人員,預計下個月可實現收費。

做了大半年的免費試用,他覺得“基礎應該打得不錯”。

/The End/

編輯 付文學 校對 本 源

但團隊並沒有等來那個合適的時機。在後臺資料中,他們發現這款更像記帳軟體的產品所帶來的使用者多為剛畢業的大學生,可支配資產有限,距離他們理想中的中產階級用戶有較大差距。

C端流量困境

半年之後,團隊反覆運算產品,乾脆把投顧模組拎出來單做,面向家庭理財。產品以場景化方式切入,比如家庭成長軌跡中面臨的買房子、生孩子、孩子上學等一系列問題。

使用者設定目標之後,可在智慧投顧的輔助下理財,並以此計算出達到目標所需要的花費以及時間。系統可説明使用者挑選理財產品,優化投資組合,在資產發生變化時提醒調節倉位等。

至此,團隊開始收穫付費使用者,系統按月收取30元的使用費。其中,為用戶提供的名為“多米一號”的投資組合,贖回期為T+1,由風險相對較低的債券型公募基金加貨幣基金組成。從2014年到2016年兩年期間為用戶創造了30%的累積收益。

而幕後支撐起整套產品的,正是在團隊不斷驗證和積累下所跑出來的一個個數學模型。例如在風險測算上,系統可計算出在未來10個交易日內,如果發生極端情況,使用者所購買的一支股票或基金最大的損失範圍是多少,其準確率達99%。

◆資產風險分佈

然而,正如大多數App產品所面臨的流量困境一樣,團隊在獲取用戶方面顯得無力。

2015年年底,邢昱決定在C端刹車。“當時想了兩個辦法,一是有一個大的品牌背書,讓用戶可以信任我們;二是融一大筆錢進來,可以燒補貼。但這兩點,我們都不具備。”

把系統從幕後推向台前

為尋找突破,邢昱與合夥人不斷找行業裡的人聊天,有風投、投行等。介紹產品時,對方通常會問“你們憑什麼能挑出好的產品”、“靠什麼控制風險”……邢昱會打開電腦,向對方展示一整套後臺系統。

“為什麼不把這個東西拿出來,做成一個生意呢?”旁觀者一語點醒夢中人。

一直以來,團隊想以智慧投顧產品的形式面向使用者,殊不知身處幕後的系統也可以被推向台前,與B端企業合作,作為投資顧問的輔助產品。

邢昱便召集從業人員、如基金經理、操盤手、交易員等組成小型沙龍,大家一起使用產品、講意見、提需求。

去年9月18日,極智金融雲產品上市。剛推出時,系統只有組合管理一個大模組,輔助投資顧問挑選適合使用者的投資組合。其中又分為風險價值模組、情景類比模組、流動性以及價格衝擊測算等若干個小模組。

投資顧問可以使用系統,測算資產的風險值、模擬其在風險較大環境下(如2015年股災)的表現以及資產拋售所用的時間和對市場造成的波動性影響。

◆資產流動性測試

在金融和技術為主的團隊組成下,邢昱與合夥人李翛然扮演起銷售的角色,開始到處跑市場,尋找試用企業。而這些企業,包括券商、基金等,則作為種子使用者,可免費使用產品,並提出改進建議。

今年年初,團隊推出資產管理模組,進一步為機構使用者提供使用場景。以私募基金為例,過去私募公司管理資產時,需要處理大量表格,將產品淨值等資料一個個摘出來,合成一張表格。複盤產品表現以及投資經理的投資業績時,其資料工作量往往需要一個團隊耗費一周的時間。

但在管理模組的加持下,這些資料都可在幾秒鐘內生成並呈現出來,投資業績以及產品表現一目了然,節省了大量的重複勞動。

邢昱記得拿著產品跟人大經濟論壇談合作時,金融學院的教授試用產品後,形色嚴肅地講了三句話:“第一、這個東西有用,好東西;第二、前景很好;第三、這件事做成的話很有意義。”

看著對方的表情,邢昱本以為事情要黃了,聽到回復,懸著的心才放回了肚子裡。

截至目前,極智金融雲已與多家券商、基金、銀行以及人大經濟論壇等達成合作,預計下個月可實現產品收費。邢昱介紹,團隊正在招募銷售人員,預計下個月可實現收費。

做了大半年的免費試用,他覺得“基礎應該打得不錯”。

/The End/

編輯 付文學 校對 本 源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