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況複秦兵耐苦戰” 忻口會戰中的鐵血陝西兵

1937年“七七盧溝橋”事變後, 日寇全面侵華, 我國全面抗戰爆發。 為保衛山西, 在1937年10月開始的中日忻口大會戰中, 國共兩黨、兩軍通力合作, 英勇奮戰, 譜寫了一曲抗擊外侮, 保家衛國的壯麗篇章, 而“況複秦兵耐苦戰”的陝西兵在這場大會戰中的表現則十分突出, 他們用自己的生命和熱血, 譜寫一曲殊死抗戰的英雄讚歌!

忻口會戰前, 中日兩軍的態勢

“七七盧溝橋”事變後, 日寇迅速攻佔平津, 並狂圖三個月滅亡中國。 在華東, 日寇進攻上海, 我軍在為期三個月的淞滬大會戰中, 以傷亡30多萬人的代價, 徹底粉碎了日寇“三個月滅亡中國”的圖謀;在華北, 日寇組編“華北方面軍”, 意圖全面佔領我國華北地區。 而我軍控制著素有“華北鎖鑰”之稱的山西, 則對侵入華北平原的日寇造成嚴重威脅, 令日寇如芒在背, 為消除這個威脅, 日寇在1937年10月, 集中約 3個師團7萬餘人, 並配有350多門大炮,

150多輛戰車和300架飛機進攻山西。 儘管我軍英勇抵抗, 八路軍還在平型關伏擊了日軍, 取得了殲敵千余人戰果, 但位於忻縣和雁北地區的內長城防線還是被日軍突破了。

日軍進逼忻口, 忻口就成為晉北保衛太原的最後一道防線。 為了保衛太原,

我國第二戰區集中 6個集團軍, 約28萬多人, 由戰區副司令長官衛立煌任前敵總指揮, 與日寇進行了一場大規模會戰——忻口會戰。 此次會戰是抗戰初期在整個華北地區中日雙方進行的最激烈和殘酷的一場會戰。

 忻口會戰是國共雙方團結抗日的一次成功範例

1937年10月13日, 忻口會戰爆發, 在歷時21天的忻口會戰中, 我國軍隊, 不管是國民黨的中央軍、閻錫山的晉綏軍, 還是共產黨的八路軍, 都前赴後繼, 英勇殺敵。

就國民黨來說, 其第9軍軍長郝夢齡、第54師師長劉家麒, 第196旅旅長姜玉貞, 獨立第5旅旅長鄭廷珍及其代旅長相繼戰死;另有團長劉連相、石煥然等軍官力戰殉國;而師長李仙洲, 旅長于鎮河、董其武也在會戰中負傷。

就共產黨來說,

朱德作為第二戰區副司令長官, 指揮八路軍積極配合正面戰場作戰, 如第115師先後收復7座縣城, 切斷張家口至五台、代縣間交通線;第120師主力攻佔雁門關, 切斷忻口日軍通向大同的交通線;第129師夜襲代縣陽明堡機場, 擊毀日機24架, 使忻口日軍失去空中支援。 所有這些戰鬥, 都有力地配合了國軍忻口守軍的作戰。

雖然最終我軍傷亡十余萬 人, 仍未取得會戰的勝利, 但卻取得了斃傷日軍三萬多人, 令日軍河北平原會戰計畫破產, 也為我軍在平漢線上的部隊南撤贏得了時間。

更重要的是, 此次會戰是抗戰初期, 國共兩黨兩軍在軍事上相互配合, 在政治上團結合作的一次成功範例。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 在此會戰中,

陝西兵的表現十分出色。

 陝軍“娃娃連”力戰全殉國

“西安事變”後, 楊虎城將軍被迫出國, 其部隊(原第17路軍)被改編成中央軍系列。 在忻口會戰時, 該軍數部參戰, 其中就有一支“娃娃連”。

“娃娃連”原是楊虎城將軍為了儲備兵員, 吸收流浪和窮苦兒童組建而成的“童子軍”。 忻口會戰時,這支“娃娃連”也隨軍開赴陳長捷將軍指揮的紅溝戰場,但因孩子們太小,就將其安置於戰線後方,要求他們只看不打,以見識戰爭,培養其勇氣。

可誰知,此時竟有一股日軍滲透進我軍防線,竄到了“娃娃連”的駐地。由於事發突然,距離又近,若是“娃娃”們扭頭就跑,誰也不會怪罪他們,畢竟他們只是群從未打過仗的孩子。可是這樣一來,我軍前沿部隊就被日軍包抄了。

令人震驚的是,這群孩子們,竟然在缺槍少彈的情況下死戰不退,與日軍展開血戰,甚至在後來的肉搏戰中,硬是奇跡般地將這股日軍打垮了。當我軍增援部隊趕到時,看到的是鋪滿了戰場的層疊屍體,陝軍“娃娃連”也全體殉國。

不辱使命,苦守娘子關的陝軍第17師

而娘子關的守備,則是由陝軍趙壽山率領在第17師負責。

趙壽山,陝西戶縣人,歷任陝軍排、連、營、團、旅長等職,“西安事變”時,他兼任西安市公安局長,受命指揮了西安市內的軍事行動。事變後,他調任渭北警備司令、第17師師長。1942年秘密加入中國共產黨,後升任第38軍軍長,第3集團軍總司令等職。1947年進入解放區,次年1月任西北野戰軍副司令員。解放後,他任青海省政府主席,陝西省省長等職。1965年病逝於北京。

第17師,原是楊虎城將軍素以勇猛著稱的親兵部隊直屬師。此時,黃紹竑(第二戰區副司令長官)命令趙壽山守衛娘子關。指令他不要把主力放在關口上,而應放於關口之外的雪花山上。這樣,就可形成兩道防線——雪花山和娘子關,17師只要守住其中之一,娘子關戰場就不會有問題。

很快,日軍龍山師團猛攻娘子關,戰況激烈,黃紹竑頗為擔心,他多次打電話詢問情況,可每次趙壽山的回答都是同樣的三個字:“守得住”。

娘子關的巍然屹立,令日軍改變了主攻方向,其猛攻我軍正面陣地與右翼的結合部——防守較為薄弱的“老娘子關”(舊關),並很快從這裡撕開了口子,進逼距此僅僅幾十裡路的黃紹竑將軍的總指揮部。

恰在此時,剛從河北調來的國軍孫連仲將軍(時任第二集團軍副總司令兼第一軍團司令),剛好有一個旅抵達戰場,於是被緊急調了過來,總算在最後一刻擋住了日軍。但要想堵住缺口,僅靠這一個旅肯定不行。而孫連仲的部隊大部分還未到達戰場。黃紹竑將軍只好從陝軍17師抽出兵力,向舊關反擊。但反擊失利,舊關之危不但沒解,雪花山陣地還丟了。趙壽山只好受命撤軍,全力防守娘子關正面陣地,並在腥風血雨中堅守了13個晝夜。當後來撤離娘子關時,原有13000人的17師,只剩下2700多人。

而堵缺口的那個旅,此時更加艱難,陣地也很快被日軍突破,孫連仲將軍於是親率僅有的一個特務營反擊,而此時,防守娘子關左翼的陝軍馮欽哉將軍也親率一個營趕到,但兩個營的兵力還是太弱,不僅沒能堵住缺口,反而被日軍圍困於娘子關車站內。而日軍騎兵部隊此時也切斷娘子關的鐵路線,戰況危急萬分!

 突然蹦出的陝軍教導團又立奇功

危局如此,心急如焚的黃紹竑將軍急忙給第二戰區司令長官閻錫山打電話,要求增援。可閻錫山早已無兵可調。就在兩人通話時,電話裡突然有人說:“我們可不可以來啊”?很顯然,有人在偷聽兩人的通話。

閻錫山為保密工作做的太差而大為生氣,可這聲音對黃紹竑將軍來說卻是“福音”。而敢於偷聽長官通話的,就是38軍教導團團長李振西。

李振西,回族,山東武術名家,畢業于黃埔軍校第6期炮科,因吃苦耐勞深受楊虎城將軍的賞識,“西安事變”時,他任陝軍教導營長,抗戰時,任38軍教導團長、177師旅長、師長,1949任38軍中將軍長。1950年,他率部在四川茂縣起義。解放後,他任陝西省政協秘書處專員,第五屆全國政協委員等職,1979年病逝于西安。

而教導團原是楊虎城將軍儲備軍事幹部的一個團,其人數實際上接近一個旅,武器裝備和訓練也比較好。

當時,教導團受命參加第一戰區組織的石家莊保衛戰,但尚未到達戰場,石家莊就已失守,各部隊紛紛南撤,但李振西卻率部轉向山西。第一戰區認為他“失蹤”了,而閻錫山的第二戰區卻根本不知道這支部隊的存在。

為瞭解舊關之危局,李振西按照黃紹竑的命令,連夜趕赴前線,一舉將日軍騎兵部隊擊潰,救出了孫連仲、馮欽哉兩位將軍,並很快封住了舊關溝口。孫連仲將軍對李振西說:你若能堅守陣地兩三天,我部池峰城師就能趕到。不過,你要是能在他趕到之前,就把舊關溝內的日軍消滅掉,甚至直接把舊關收復了,那就更好了。

李振西二話不說,率部沖入溝內,很快消滅了溝內的日軍,並乘勝追擊,一舉收復了舊關。

但要守住舊關,就必須攻下日軍佔據的幾個對面的山頭。馮欽哉也曾是楊虎城將軍的部下,他許諾說:教導團每奪下一個山頭,他本人即賞大洋5000元。可誰知李振西竟然一口氣連奪八個山頭。但此時,馮欽哉將軍的諾言就難兌現了。倒是黃紹竑覺得過意不去,自己拿出3000大洋,犒賞了教導團的兄弟。

教導團浴血奮戰,英勇頑強地頂住了日軍龍山師團的一次又一次的瘋狂進攻,守住了舊關,當池峰城率部趕到時,2000多人教導團,包括李振西在內,就只剩下100多人了。

這就是忻口會戰中英勇頑強的陝西兵,他們用自己的生命和熱血,為中華民族生存譜寫一曲前仆後繼、氣壯山河、殊死抗戰的英雄讚歌!

注:圖片來自網路

作者:宋乃成

【版權聲明-凱風文史版】本文系頭條號原創稿件,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於凱風文史(

http://culture.kaiwind.com)

【特別提示】凱風清韻、凱風文史均系凱風網出品,歡迎大家關注微信公眾號“凱風清韻”(ID:kaiwind-qingyun)及凱風網(http://wap.kaiwind.com),更多精彩內容等著你!

忻口會戰時,這支“娃娃連”也隨軍開赴陳長捷將軍指揮的紅溝戰場,但因孩子們太小,就將其安置於戰線後方,要求他們只看不打,以見識戰爭,培養其勇氣。

可誰知,此時竟有一股日軍滲透進我軍防線,竄到了“娃娃連”的駐地。由於事發突然,距離又近,若是“娃娃”們扭頭就跑,誰也不會怪罪他們,畢竟他們只是群從未打過仗的孩子。可是這樣一來,我軍前沿部隊就被日軍包抄了。

令人震驚的是,這群孩子們,竟然在缺槍少彈的情況下死戰不退,與日軍展開血戰,甚至在後來的肉搏戰中,硬是奇跡般地將這股日軍打垮了。當我軍增援部隊趕到時,看到的是鋪滿了戰場的層疊屍體,陝軍“娃娃連”也全體殉國。

不辱使命,苦守娘子關的陝軍第17師

而娘子關的守備,則是由陝軍趙壽山率領在第17師負責。

趙壽山,陝西戶縣人,歷任陝軍排、連、營、團、旅長等職,“西安事變”時,他兼任西安市公安局長,受命指揮了西安市內的軍事行動。事變後,他調任渭北警備司令、第17師師長。1942年秘密加入中國共產黨,後升任第38軍軍長,第3集團軍總司令等職。1947年進入解放區,次年1月任西北野戰軍副司令員。解放後,他任青海省政府主席,陝西省省長等職。1965年病逝於北京。

第17師,原是楊虎城將軍素以勇猛著稱的親兵部隊直屬師。此時,黃紹竑(第二戰區副司令長官)命令趙壽山守衛娘子關。指令他不要把主力放在關口上,而應放於關口之外的雪花山上。這樣,就可形成兩道防線——雪花山和娘子關,17師只要守住其中之一,娘子關戰場就不會有問題。

很快,日軍龍山師團猛攻娘子關,戰況激烈,黃紹竑頗為擔心,他多次打電話詢問情況,可每次趙壽山的回答都是同樣的三個字:“守得住”。

娘子關的巍然屹立,令日軍改變了主攻方向,其猛攻我軍正面陣地與右翼的結合部——防守較為薄弱的“老娘子關”(舊關),並很快從這裡撕開了口子,進逼距此僅僅幾十裡路的黃紹竑將軍的總指揮部。

恰在此時,剛從河北調來的國軍孫連仲將軍(時任第二集團軍副總司令兼第一軍團司令),剛好有一個旅抵達戰場,於是被緊急調了過來,總算在最後一刻擋住了日軍。但要想堵住缺口,僅靠這一個旅肯定不行。而孫連仲的部隊大部分還未到達戰場。黃紹竑將軍只好從陝軍17師抽出兵力,向舊關反擊。但反擊失利,舊關之危不但沒解,雪花山陣地還丟了。趙壽山只好受命撤軍,全力防守娘子關正面陣地,並在腥風血雨中堅守了13個晝夜。當後來撤離娘子關時,原有13000人的17師,只剩下2700多人。

而堵缺口的那個旅,此時更加艱難,陣地也很快被日軍突破,孫連仲將軍於是親率僅有的一個特務營反擊,而此時,防守娘子關左翼的陝軍馮欽哉將軍也親率一個營趕到,但兩個營的兵力還是太弱,不僅沒能堵住缺口,反而被日軍圍困於娘子關車站內。而日軍騎兵部隊此時也切斷娘子關的鐵路線,戰況危急萬分!

 突然蹦出的陝軍教導團又立奇功

危局如此,心急如焚的黃紹竑將軍急忙給第二戰區司令長官閻錫山打電話,要求增援。可閻錫山早已無兵可調。就在兩人通話時,電話裡突然有人說:“我們可不可以來啊”?很顯然,有人在偷聽兩人的通話。

閻錫山為保密工作做的太差而大為生氣,可這聲音對黃紹竑將軍來說卻是“福音”。而敢於偷聽長官通話的,就是38軍教導團團長李振西。

李振西,回族,山東武術名家,畢業于黃埔軍校第6期炮科,因吃苦耐勞深受楊虎城將軍的賞識,“西安事變”時,他任陝軍教導營長,抗戰時,任38軍教導團長、177師旅長、師長,1949任38軍中將軍長。1950年,他率部在四川茂縣起義。解放後,他任陝西省政協秘書處專員,第五屆全國政協委員等職,1979年病逝于西安。

而教導團原是楊虎城將軍儲備軍事幹部的一個團,其人數實際上接近一個旅,武器裝備和訓練也比較好。

當時,教導團受命參加第一戰區組織的石家莊保衛戰,但尚未到達戰場,石家莊就已失守,各部隊紛紛南撤,但李振西卻率部轉向山西。第一戰區認為他“失蹤”了,而閻錫山的第二戰區卻根本不知道這支部隊的存在。

為瞭解舊關之危局,李振西按照黃紹竑的命令,連夜趕赴前線,一舉將日軍騎兵部隊擊潰,救出了孫連仲、馮欽哉兩位將軍,並很快封住了舊關溝口。孫連仲將軍對李振西說:你若能堅守陣地兩三天,我部池峰城師就能趕到。不過,你要是能在他趕到之前,就把舊關溝內的日軍消滅掉,甚至直接把舊關收復了,那就更好了。

李振西二話不說,率部沖入溝內,很快消滅了溝內的日軍,並乘勝追擊,一舉收復了舊關。

但要守住舊關,就必須攻下日軍佔據的幾個對面的山頭。馮欽哉也曾是楊虎城將軍的部下,他許諾說:教導團每奪下一個山頭,他本人即賞大洋5000元。可誰知李振西竟然一口氣連奪八個山頭。但此時,馮欽哉將軍的諾言就難兌現了。倒是黃紹竑覺得過意不去,自己拿出3000大洋,犒賞了教導團的兄弟。

教導團浴血奮戰,英勇頑強地頂住了日軍龍山師團的一次又一次的瘋狂進攻,守住了舊關,當池峰城率部趕到時,2000多人教導團,包括李振西在內,就只剩下100多人了。

這就是忻口會戰中英勇頑強的陝西兵,他們用自己的生命和熱血,為中華民族生存譜寫一曲前仆後繼、氣壯山河、殊死抗戰的英雄讚歌!

注:圖片來自網路

作者:宋乃成

【版權聲明-凱風文史版】本文系頭條號原創稿件,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於凱風文史(

http://culture.kaiwind.com)

【特別提示】凱風清韻、凱風文史均系凱風網出品,歡迎大家關注微信公眾號“凱風清韻”(ID:kaiwind-qingyun)及凱風網(http://wap.kaiwind.com),更多精彩內容等著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