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不能“正經”吃飯的雲南人!

米飯, 是人們日常飲食中的主角之一。 它每天都要出現在我們的餐桌上, 它是我們的習慣, 是我們的一種生活方式。 一味米飯, 與五味調配, 幾乎可以供給全身所需營養。 大米性平、味甘;有補中益氣、健脾養胃、益精強志、和五臟、通血脈、聰耳明目、止煩、止渴、止瀉的功效。

看似平凡不過的米飯, 到了雲南, 就“華麗麗”地變身了。 馬上跟隨小編的腳步, 看看彩雲之南, 彩的不僅只是風景, 還有“五彩”的米飯。

傣族竹筒飯

用山蘭稻(一種旱稻)沖的“香米”為原料, 放進新鮮的粉竹或山竹鋸成的竹筒中, 加適量的水, 再用芭蕉葉將竹筒口堵嚴, 放到炭火上進行“燒烤”, 等綠竹烤焦, 竹筒飯也就製作完成。 大米的飯香配上竹子的清香, 吃飯都能那麼原生態, 讓舌頭完完全全拜倒在大自然的魅力之下。

巍山豆燜飯

大理巍山縣城邊種滿了蠶豆, 每年青蠶豆上市, 剝去兩層外殼, 留下的豆仁, 自然翠綠鮮嫩回甜。

把米掏洗乾淨煮熟, 然後在大鍋裡把老火腿炒香, 加入蠶豆米, 再倒入米飯, 蓋在蠶豆和火腿上, 用小火將湯燜幹, 出鍋前將下面的火腿和蠶豆米與上面的米飯拌勻, 再稍微加鹽調味, 混合蠶豆清香和火腿味的豆燜飯就完成了。

豆燜飯可以說源自巍山, 可是在全雲南, 都能見到它的蹤跡, 製作豆燜飯, 除了用青蠶豆, 還能用青豌豆, 那又是另一番風味。

布依族五彩花飯

五彩花飯的製作過程非常複雜。 首先上好的糯米淘淨曬乾, 同時到山裡採摘各種有利於身體的植物熬成紅、黃、藍、橙、黑等顏色,

之後將洗淨的糯米分別浸泡於各類植物染料中, 待各種鮮豔的色彩已深深浸透米質, 米的顏色已徹底改變, 再將它拿到水邊淘洗乾淨, 然後放到甑子裡蒸熟。

此時, 滿甑子紅、黃、藍、橙、黑, 鮮豔的色彩在濃濃蒸氣中熠熠閃爍, 純粹的香味滿屋飄溢, 這樣製作出的米飯, 不僅營養豐富有益健康, 更是將飯做成了一個五彩繽紛的“花盤”, 順便說一句, 這種染色才是真正純天然無污染, 安全健康無公害的。

江川銅鍋洋芋飯

大大的一口銅鍋裡, 用削好皮的洋芋墊底, 然後再搭配上炒好的肥瘦適宜的火腿丁, 把事先悶熟的米飯放到銅鍋中, 加上適量的油, 與洋芋、火腿一起燜制, 等洋芋熟透火腿冒香, 這時候就可以連鍋一起上桌了。 飯勺直接伸到鍋底, 把經火腿油燜烤得有些焦黃酥脆的洋芋翻到面上來, 和米飯拌上一拌, 盛到碗裡, 米飯粒粒“油光滿面”, 洋芋塊塊外酥裡沙, 火腿丁則“高興”地香氣亂冒, 端起碗來, 就著魚湯和濃烈辛辣的作料, 整個人真是一爽到底。

傣族紫米鳳梨飯

用傣族地方特產的紫米,配合鳳梨、芝麻,就能製作一道香甜適中,又糯又營養的紫米鳳梨飯。先把鳳梨掏成中空,把掏出的鳳梨肉切碎,與淘洗好的紫米加適當的白糖拌勻,再放回到中空的鳳梨裡,然後在上面撒上芝麻,蓋上鳳梨蓋子,放到蒸鍋裡隔水大火蒸制。35分鐘左右就能熟透。這個鳳梨飯,既可以作為主食,又可以作為甜品,可謂是一個鳳梨飯,兩種小情調。

佤族雞肉爛飯

將雞煮熟,撈出雞後將淘洗好的大米倒入雞湯裡煮,稍煮一陣放人一把酸筍,至大米煮爛,稠度在米飯與稀粥之間為止,端下蓋好。這時,用手將煮熟的雞肉撕碎成肉絲塊,將備好的薄荷葉、茴香、香辣蓼等切細撤在雞絲塊上,再撤上花椒面、食鹽、辣椒面,加以攪拌均勻倒入爛飯調勻即可上席使用。

在佤族寨子裡來上一桌佤王宴,左手直接伸向芭蕉葉上擺滿的各種烤肉和小菜,右手端著一碗雞肉爛飯胡吃海塞,頗有豪氣,這時候再和佤族兄弟幹上滿滿一竹筒當地的好酒,聽著他們奔放的歌聲,人生的幸福和美妙就是這麼簡單。

傣族紫米鳳梨飯

用傣族地方特產的紫米,配合鳳梨、芝麻,就能製作一道香甜適中,又糯又營養的紫米鳳梨飯。先把鳳梨掏成中空,把掏出的鳳梨肉切碎,與淘洗好的紫米加適當的白糖拌勻,再放回到中空的鳳梨裡,然後在上面撒上芝麻,蓋上鳳梨蓋子,放到蒸鍋裡隔水大火蒸制。35分鐘左右就能熟透。這個鳳梨飯,既可以作為主食,又可以作為甜品,可謂是一個鳳梨飯,兩種小情調。

佤族雞肉爛飯

將雞煮熟,撈出雞後將淘洗好的大米倒入雞湯裡煮,稍煮一陣放人一把酸筍,至大米煮爛,稠度在米飯與稀粥之間為止,端下蓋好。這時,用手將煮熟的雞肉撕碎成肉絲塊,將備好的薄荷葉、茴香、香辣蓼等切細撤在雞絲塊上,再撤上花椒面、食鹽、辣椒面,加以攪拌均勻倒入爛飯調勻即可上席使用。

在佤族寨子裡來上一桌佤王宴,左手直接伸向芭蕉葉上擺滿的各種烤肉和小菜,右手端著一碗雞肉爛飯胡吃海塞,頗有豪氣,這時候再和佤族兄弟幹上滿滿一竹筒當地的好酒,聽著他們奔放的歌聲,人生的幸福和美妙就是這麼簡單。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