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開封書店街:以此為名,天下僅有(下)韋力撰

一組售書的銅雕

官刻和私刻的繁榮同時也帶動了私人藏書家數量的幾何數遞增, 曹之的專著中繪有歷代藏書家人數變化曲線圖:

由此圖可以看出, 從先秦到五代只有南北朝和唐代有一個藏書的小高潮, 而真正的大幅上升階段則是到了宋代。

洋裝書的插架方式

為什麼會是這樣的一個規律呢?曹之先生在其專著中作了如下說明:“從曲線變化可以看出, 南北朝以後, 藏書家呈現不斷增加的勢頭(隋和五代兩個時期因為時間短暫, 藏書家不多)。 如果說, 南北朝藏書家的大量增加, 應當歸功於紙張普及的話, 那麼, 宋代藏書家的大量增加則應主要歸功於唐代雕版印刷的發明, 它是唐代發明雕版印刷的旁證之一。 私人藏書與雕版印刷之間是互為因果的關係:在雕版印刷發明之前,

手工抄書的效率太低, 圖書供不應求, 嚴重制約著私人藏書, ‘藏書難’的矛盾越來越尖銳, 從而促進了雕版印刷的發明, 這個時候, 私人藏書是‘因’, 雕版印刷的發明是‘果’;在雕版印刷發明之後, 圖書製作的效率大大提高, 圖書數量大大增加, 聚書容易, 藏書家與日俱增, 這個時候, 雕版印刷的發明是‘因’, 私人藏書的大量增加是‘果’。 ”

這裡也有個“書”字

正因為藏書的興盛, 從而帶到了刻書品質的進一步提高, 以至於一些域外國家來到中國後, 專門索要書籍, 甚至到了戰爭年代都會掠奪書籍。 靖康元年十一月, 金兵包圍了開封, 開封城內的居民準備誓死保衛首都, 而金人不敢貿然攻打, 他們的統率斡離不、粘罕提出“和議”, 其中和議的條件之一就是索要書籍, 並點明:“秘閣三館書籍, 印本監版, 古聖賢圖像, 明堂辟雍圖, 皇城宮闕圖, 四京圖, 大宋百司並天下州府職貢令應, 宋人文集陰陽醫蔔之書。 ”(《靖康要錄》卷十五)

看來,

金人是有備而來者, 他們明確提出, 要求皇宮內秘閣所藏之本, 而提出的另一項要求, 就是點明索要國子監所印之書。 由此可見, 當時的監本書是何等的聲名遠播。

大氣

金人要求宋欽宗趙桓下詔令停止抵抗, 第二年一月, 金兵進城, 將徽、欽二帝押入金營, 而後把國子監所藏之本以及國子監所刻書版全部拉走,之後他們帶著徽、欽二帝以及後妃和宗室,離開開封向北而去,途中損失了大量的藏書,一代偉大的收藏就這樣損失掉了。

張老師說,三聯書店曾在此處

金元時代,開封的情況資料較少,到了明代,開封成了周藩的駐地,在藩王的帶動之下,這裡的刻書事業再次興旺,可惜歷代的黃河氾濫致使開封的書業未能有完整的遞傳。但這個行業有如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每次黃河氾濫之後,這裡就會重新誕生起刻書與經營書這個行業,比如王繼文在《我在開封經營古舊書業的回顧》一文中說:“開封古舊書業之經營,始於清末民初。開設最早的一家古舊書商店為好古堂,嗣後又陸續增設了四家,其中有三家之店主人為好古堂之學徒,他們均是于學徒期滿後獨立經營的。據我所知,從清末民初到1948年開封解放時止,開封共有五家古舊書商店。”

“書店副食”

顯然,王繼文說的開封古舊書業始於清末民初,乃是指的再一次的行業興起,而他個人走入古舊書業的原因,文中做了這樣的解釋:“我在開封經營古舊書業,始於1934年,前後共40餘年。當時有北京收購古舊書之客人崔潤生先生(外號崔麻子),常年在開封專收古舊書籍,帶回北京出售。他以後流落開封,我即稱他為師,與他合夥經營古舊書籍了。他為人直爽,對古舊書版本頗有鑒別能力。他教授我一些版本學知識、刻印知識等。我們合夥經營到1945年。日本投降後他返回原籍冀州,1947年卒於家中。”

“考試圖書”

從王繼文的這篇文章可知,清末民初這個時期,開封的古舊書業並不發達,當時僅有五家,而其提到的第一家好古堂就位於“南書店街路西”,看來在那個時候,開封就有一條街叫書店街。就古舊書業而言,國內名氣最大的當然是北京的琉璃廠,而上海的四馬路也即今日的福州路,同樣是百餘年來最著名的古舊書籍集散地,但這兩處均不以“書店”名街,國內還有哪個城市有書店街這個名稱,我還真未聽說過。這樣的名稱令我這等愛書人聽起來大感親切,真恨不得每座城市都有這樣一個街名。

民國風味

然而,王繼文所列出的位於書店街的舊書店僅有好古堂一家,顯然,僅有一家書店的存在,恐怕不能稱之為書店街,但他卻在文中明確地稱,“從清末民初到1948年開封解放時止,開封共有五家古舊書店”,我不清楚在王繼文那裡古舊書店是怎樣的概念,也許他的所指僅僅是經營線裝書,而不經營其他者。

底下也是兩家書店

在傳統的觀念中,古舊書店除了收收舊書,同時也有不少家都會刊刻書籍,如果將這些算進去,開封的古舊書店應該不僅僅只有五家,馬志超口述、王華農整理的《馬集文齋版印書籍及開封刻字業紀略》一文中給出的書店家數要比王繼文多十倍以上:“開封以往為河南省會所在地,全省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刻字業因之也很發達。民國年間,全城從事刻字者約有10餘家,多集中於北興街及南北書店街。其中稍具規模者約占三分之一,其餘多系一人獨自操作,做刻印章零活。解放後於1958年對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時,全市共有刻字局(店)53家,其中50家併入開封市刻字合作社,1963年改為開封市刻字社。”

世紀書店

從馬志超的此文中可以得知,當時的刻字社都兼刻書與刷印書,他在文中舉出的第一家書坊就經營有這樣的業務:

1·朱聚文齋。在北興街路西,三間門面。為清代末葉全城刻字業中規模最大的一家,以刻印書籍聞名於最,開設于清光緒初年。清末掌櫃名朱建如,秀才出身,南方人。交際廣,善於經營,生意興隆,完於同業。有工人十數人,吸收徒弟較多,其後開封刻字業中,十之五六系此號學徒出身。主持印刷之師傅名李華堂,技藝精湛。20年代停業。所刻印者以醫書為最多,“勸善”書次之。刻印之醫書有《瘟疫條辨》《眼科大全》《白喉忌表》等。“勸善”書有《宣講拾義》《文昌帝君陰騭文》等。還刻印有佛經《金剛經》《金剛經讀本》等。

但是,此家店位於北興街路西,而非我感興趣的書店街,而《紀略》一文中,也引用了多個開在南北書店街的刻字刷印社,我抄錄一段如下:

8·岐文齋。在南書店街,開設於清代。掌櫃李繼昌,陳留縣人。三世以刻字為業。曾刻印過一些書籍。當年河南大學教授高亨所著之《老莊研究》,可能是在此號刻印。

除了刻字兼刷印的舊書店之外,《紀略》一文中還專門談到了專門做印刷的書坊:

此外尚有兩家屬于印刷業,而亦以經營刻印書籍為主要業務之商號。一為聚賢閣。在北興街路東,開業於清代,專印木刻書,掌櫃陳鴻猷。所印之《千字文》《三字經》《百家姓》等,暢銷于時。此外還印過一些小唱本如《金釵玉環記》《小二姐做夢》等。抗戰前停業。再一家為文梓堂。在北興街路西,開業於清末,王老六所創,民國年間之掌櫃王懷仁,曾印過一些木版書。清宋與黃璟同時做官且為知友之劉增祿所著詩文集數種,即由此號印行。還為省垣各學校印刷講義。抗戰前停業。王懷仁後在家中做刻字零活,曾炎馬集文齋代刻過書。

由此可見,那時的舊書業已經漸漸的興旺起來,並且產生了業務上的進一步分工。

難得的是,這條書店街而今完整的保留了下來,我到達開封後,向張家路老師提出要到此街一轉,他告訴我說,該街乃是步行街,所以只能徒步穿行其中,這於我當然求之不得,因為可以借機細看該街的景況。

這裡有年畫

書店街的入口處建起了新修的巨大牌坊,上面的三個大字又讓我的親切感增加了幾分,但此街之寬卻超過了我的想像,琉璃廠雖然也是步行街,但其寬度不到開封這條街的一半,而福州路雖然較為寬闊,但車來車往,若穿行於兩側的書店,卻並不方便,開封的書店街既寬闊,又是步行街,沒有匆匆駛過的車輛,自然也就沒有了行人急急忙忙的躲避,這讓飛逝而過的時光慢了下來,這正是我所喜歡的氛圍。

不知跟中華書局有沒有關係

在牌坊的側方,我看到了書店街的介紹牌,此牌所寫文字的第二段和第三段最讓我感興趣,我將其引用如下:

書店街是我國唯一以書命名的街道。其歷史可上溯到北宋時期,明代時稱為大店街,店鋪雲集,為全城最為繁華的街市之一。清乾隆時該街道因經營書籍及文房四寶聞名,正式稱為書店街。

書店街大部分是清末民初的閣樓式建築,朱欄雕窗、坡頂花脊,古樸典雅。還有部分是中西合璧建築,精巧別致、逸趣橫生。美輪美奐的古建長街,顯示著開封文化的獨特魅力。

原來,這條書店街早在北宋之時就已經是書坊聚集之地,看到這段話,令我大感愜意,國內的書店遺跡我已跑過很多,卻從來沒有一處能如同這書店街,千年以來,保持原址。琉璃廠雖然沒有變化,但可惜它的形成只能追溯到清初,而真正到了乾隆年間,那裡才形成了規模,福州路就更晚了,其他城市的舊書店哪裡還能立在原址,這也同樣非我所聞者,雖然按照介紹上的文字所言,書店街之名到了清乾隆年間才有,但即便如此,我能踏在北宋的書店街原址之上,僅憑此點,已令我有了陶醉之感。

喜慶

更為難得者,這條重新整修過的街道,依然保持著許多晚清民國時的老建築,雖然有些外立面已經做了新 的粉刷,但建築制式依然能夠透露出那個時代的審美情趣。這條街設計得頗為精心,在路當中有一些金屬的標誌,我看到這些標誌中有筆墨紙硯,也有線裝書,並且路兩邊的休憩座椅也做成了書的模樣。

更為難得者,是在此條街的中段,有一組銅雕,這組銅雕顯現的是當時街邊擺攤賣書的場景。從製作工藝而言,這線銅雕確實下了工夫,因為架上所插滿了書,每一本書都能從書脊上看到書名,而問題也恰好出在這裡:因為古代的線裝書,一者是平放,不像洋裝書這樣側脊向外寫上書名;二者,中國的線裝書,因為沒有硬皮,所以不可能豎著立起來,而這組銅雕上恰好一位書坊主,或者是讀書人,從架上抽出了一本書,這本書看上去,四角平整,像塊硬硬的磚頭,完全沒有中國古書的柔軟。

頂頭位置複建起來的鼓樓

我來此當然不是為了找茬,我只是想說,既然是復古,總要搞得原汁原味一點,而今的一代人,真的能夠接觸到線裝書者很少,而這組銅雕的形象會讓他們誤會為古人的書也跟西式的精裝本沒什麼區別。

書店街的兩側雖然有著不同的業態,但我依然看到了十幾家書店,有國營也有私營,有些店鋪可以隨便拍照,而國營的新華書店裡面的工作人員明確地跟我說,必須領導批准才能拍照,無奈只好退出。

鼓樓另一側的步行街

對於新書的經營,張老師說,近幾年情況並不太好,主要還是受到了網購的衝擊,而越正規的書店,折扣越少,其經營就越發的困難,怎麼能解決二者之間的矛盾,我等二人當然說不出個所以然來,但在聊天中,我卻想到了北宋時的國子監刻書,那時皇帝明確的提出,國子監所刻之本不允許營利,其目的是為了讓更多的讀書人能夠讀到真正的好書。

近些年,國內的有關部門也對實體書店進行了扶持,只是這樣的陽光僅能普照到少數的書店,而大多數實體店卻難以享受到這樣的好政策。但無論怎樣,走在這書店街上,看到這裡熙熙攘攘的人群還是讓人有一絲的欣慰,凡是要往好處想,如果這條街冷冷清清,豈不說明情況更糟嗎?想到這一層,我二人的長籲短歎也變得沒有那麼沉重了。

而後把國子監所藏之本以及國子監所刻書版全部拉走,之後他們帶著徽、欽二帝以及後妃和宗室,離開開封向北而去,途中損失了大量的藏書,一代偉大的收藏就這樣損失掉了。

張老師說,三聯書店曾在此處

金元時代,開封的情況資料較少,到了明代,開封成了周藩的駐地,在藩王的帶動之下,這裡的刻書事業再次興旺,可惜歷代的黃河氾濫致使開封的書業未能有完整的遞傳。但這個行業有如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每次黃河氾濫之後,這裡就會重新誕生起刻書與經營書這個行業,比如王繼文在《我在開封經營古舊書業的回顧》一文中說:“開封古舊書業之經營,始於清末民初。開設最早的一家古舊書商店為好古堂,嗣後又陸續增設了四家,其中有三家之店主人為好古堂之學徒,他們均是于學徒期滿後獨立經營的。據我所知,從清末民初到1948年開封解放時止,開封共有五家古舊書商店。”

“書店副食”

顯然,王繼文說的開封古舊書業始於清末民初,乃是指的再一次的行業興起,而他個人走入古舊書業的原因,文中做了這樣的解釋:“我在開封經營古舊書業,始於1934年,前後共40餘年。當時有北京收購古舊書之客人崔潤生先生(外號崔麻子),常年在開封專收古舊書籍,帶回北京出售。他以後流落開封,我即稱他為師,與他合夥經營古舊書籍了。他為人直爽,對古舊書版本頗有鑒別能力。他教授我一些版本學知識、刻印知識等。我們合夥經營到1945年。日本投降後他返回原籍冀州,1947年卒於家中。”

“考試圖書”

從王繼文的這篇文章可知,清末民初這個時期,開封的古舊書業並不發達,當時僅有五家,而其提到的第一家好古堂就位於“南書店街路西”,看來在那個時候,開封就有一條街叫書店街。就古舊書業而言,國內名氣最大的當然是北京的琉璃廠,而上海的四馬路也即今日的福州路,同樣是百餘年來最著名的古舊書籍集散地,但這兩處均不以“書店”名街,國內還有哪個城市有書店街這個名稱,我還真未聽說過。這樣的名稱令我這等愛書人聽起來大感親切,真恨不得每座城市都有這樣一個街名。

民國風味

然而,王繼文所列出的位於書店街的舊書店僅有好古堂一家,顯然,僅有一家書店的存在,恐怕不能稱之為書店街,但他卻在文中明確地稱,“從清末民初到1948年開封解放時止,開封共有五家古舊書店”,我不清楚在王繼文那裡古舊書店是怎樣的概念,也許他的所指僅僅是經營線裝書,而不經營其他者。

底下也是兩家書店

在傳統的觀念中,古舊書店除了收收舊書,同時也有不少家都會刊刻書籍,如果將這些算進去,開封的古舊書店應該不僅僅只有五家,馬志超口述、王華農整理的《馬集文齋版印書籍及開封刻字業紀略》一文中給出的書店家數要比王繼文多十倍以上:“開封以往為河南省會所在地,全省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刻字業因之也很發達。民國年間,全城從事刻字者約有10餘家,多集中於北興街及南北書店街。其中稍具規模者約占三分之一,其餘多系一人獨自操作,做刻印章零活。解放後於1958年對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時,全市共有刻字局(店)53家,其中50家併入開封市刻字合作社,1963年改為開封市刻字社。”

世紀書店

從馬志超的此文中可以得知,當時的刻字社都兼刻書與刷印書,他在文中舉出的第一家書坊就經營有這樣的業務:

1·朱聚文齋。在北興街路西,三間門面。為清代末葉全城刻字業中規模最大的一家,以刻印書籍聞名於最,開設于清光緒初年。清末掌櫃名朱建如,秀才出身,南方人。交際廣,善於經營,生意興隆,完於同業。有工人十數人,吸收徒弟較多,其後開封刻字業中,十之五六系此號學徒出身。主持印刷之師傅名李華堂,技藝精湛。20年代停業。所刻印者以醫書為最多,“勸善”書次之。刻印之醫書有《瘟疫條辨》《眼科大全》《白喉忌表》等。“勸善”書有《宣講拾義》《文昌帝君陰騭文》等。還刻印有佛經《金剛經》《金剛經讀本》等。

但是,此家店位於北興街路西,而非我感興趣的書店街,而《紀略》一文中,也引用了多個開在南北書店街的刻字刷印社,我抄錄一段如下:

8·岐文齋。在南書店街,開設於清代。掌櫃李繼昌,陳留縣人。三世以刻字為業。曾刻印過一些書籍。當年河南大學教授高亨所著之《老莊研究》,可能是在此號刻印。

除了刻字兼刷印的舊書店之外,《紀略》一文中還專門談到了專門做印刷的書坊:

此外尚有兩家屬于印刷業,而亦以經營刻印書籍為主要業務之商號。一為聚賢閣。在北興街路東,開業於清代,專印木刻書,掌櫃陳鴻猷。所印之《千字文》《三字經》《百家姓》等,暢銷于時。此外還印過一些小唱本如《金釵玉環記》《小二姐做夢》等。抗戰前停業。再一家為文梓堂。在北興街路西,開業於清末,王老六所創,民國年間之掌櫃王懷仁,曾印過一些木版書。清宋與黃璟同時做官且為知友之劉增祿所著詩文集數種,即由此號印行。還為省垣各學校印刷講義。抗戰前停業。王懷仁後在家中做刻字零活,曾炎馬集文齋代刻過書。

由此可見,那時的舊書業已經漸漸的興旺起來,並且產生了業務上的進一步分工。

難得的是,這條書店街而今完整的保留了下來,我到達開封後,向張家路老師提出要到此街一轉,他告訴我說,該街乃是步行街,所以只能徒步穿行其中,這於我當然求之不得,因為可以借機細看該街的景況。

這裡有年畫

書店街的入口處建起了新修的巨大牌坊,上面的三個大字又讓我的親切感增加了幾分,但此街之寬卻超過了我的想像,琉璃廠雖然也是步行街,但其寬度不到開封這條街的一半,而福州路雖然較為寬闊,但車來車往,若穿行於兩側的書店,卻並不方便,開封的書店街既寬闊,又是步行街,沒有匆匆駛過的車輛,自然也就沒有了行人急急忙忙的躲避,這讓飛逝而過的時光慢了下來,這正是我所喜歡的氛圍。

不知跟中華書局有沒有關係

在牌坊的側方,我看到了書店街的介紹牌,此牌所寫文字的第二段和第三段最讓我感興趣,我將其引用如下:

書店街是我國唯一以書命名的街道。其歷史可上溯到北宋時期,明代時稱為大店街,店鋪雲集,為全城最為繁華的街市之一。清乾隆時該街道因經營書籍及文房四寶聞名,正式稱為書店街。

書店街大部分是清末民初的閣樓式建築,朱欄雕窗、坡頂花脊,古樸典雅。還有部分是中西合璧建築,精巧別致、逸趣橫生。美輪美奐的古建長街,顯示著開封文化的獨特魅力。

原來,這條書店街早在北宋之時就已經是書坊聚集之地,看到這段話,令我大感愜意,國內的書店遺跡我已跑過很多,卻從來沒有一處能如同這書店街,千年以來,保持原址。琉璃廠雖然沒有變化,但可惜它的形成只能追溯到清初,而真正到了乾隆年間,那裡才形成了規模,福州路就更晚了,其他城市的舊書店哪裡還能立在原址,這也同樣非我所聞者,雖然按照介紹上的文字所言,書店街之名到了清乾隆年間才有,但即便如此,我能踏在北宋的書店街原址之上,僅憑此點,已令我有了陶醉之感。

喜慶

更為難得者,這條重新整修過的街道,依然保持著許多晚清民國時的老建築,雖然有些外立面已經做了新 的粉刷,但建築制式依然能夠透露出那個時代的審美情趣。這條街設計得頗為精心,在路當中有一些金屬的標誌,我看到這些標誌中有筆墨紙硯,也有線裝書,並且路兩邊的休憩座椅也做成了書的模樣。

更為難得者,是在此條街的中段,有一組銅雕,這組銅雕顯現的是當時街邊擺攤賣書的場景。從製作工藝而言,這線銅雕確實下了工夫,因為架上所插滿了書,每一本書都能從書脊上看到書名,而問題也恰好出在這裡:因為古代的線裝書,一者是平放,不像洋裝書這樣側脊向外寫上書名;二者,中國的線裝書,因為沒有硬皮,所以不可能豎著立起來,而這組銅雕上恰好一位書坊主,或者是讀書人,從架上抽出了一本書,這本書看上去,四角平整,像塊硬硬的磚頭,完全沒有中國古書的柔軟。

頂頭位置複建起來的鼓樓

我來此當然不是為了找茬,我只是想說,既然是復古,總要搞得原汁原味一點,而今的一代人,真的能夠接觸到線裝書者很少,而這組銅雕的形象會讓他們誤會為古人的書也跟西式的精裝本沒什麼區別。

書店街的兩側雖然有著不同的業態,但我依然看到了十幾家書店,有國營也有私營,有些店鋪可以隨便拍照,而國營的新華書店裡面的工作人員明確地跟我說,必須領導批准才能拍照,無奈只好退出。

鼓樓另一側的步行街

對於新書的經營,張老師說,近幾年情況並不太好,主要還是受到了網購的衝擊,而越正規的書店,折扣越少,其經營就越發的困難,怎麼能解決二者之間的矛盾,我等二人當然說不出個所以然來,但在聊天中,我卻想到了北宋時的國子監刻書,那時皇帝明確的提出,國子監所刻之本不允許營利,其目的是為了讓更多的讀書人能夠讀到真正的好書。

近些年,國內的有關部門也對實體書店進行了扶持,只是這樣的陽光僅能普照到少數的書店,而大多數實體店卻難以享受到這樣的好政策。但無論怎樣,走在這書店街上,看到這裡熙熙攘攘的人群還是讓人有一絲的欣慰,凡是要往好處想,如果這條街冷冷清清,豈不說明情況更糟嗎?想到這一層,我二人的長籲短歎也變得沒有那麼沉重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